鲁迅和顾拜旦一样,都谈到了身体与精神的关系。他们对于身体强健的理解是相同的(强健的肌肉,强壮的体格),但所论精神则各有侧重。顾拜旦说的是个人的品性和气质,而鲁迅说的是国民的“精神”,就是所谓国民性、民族心理。他认为国民性之弱,弱在愚昧与麻木。品性和气质属于修养,修养以身体为基础,而国民性属于观念,观念控制身体。所以两则材料并非对立,而是各有侧重,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讨论身体的意义。当然,这种概念上的参差也可以说是增加了材料的丰富性。
这里插一句,笔者初中时所在市正在评卫生城市,印发了材料让学生背诵,其中就有世卫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只有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三条。所以看到考卷,忽然怀疑起自己的记忆力。上网一查,才知道“道德健康”是近年来才加入的。
总之,顾拜旦、鲁迅和世卫组织并不是在同一时空进行对话,三者所论的精神的概念可能不同。人为地拼接构造“言论之间的关系”后,一方面能使题旨明确,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概念模糊、宽泛,遮蔽了“每则言论的含义”。学生的写作,可能应对的是这个考题,但与每一则言论的本意甚至话题都相去甚远。这样的命题和写作方式,是不是新材料作文的应有之义,值得我们思考。
请点击“原文链接”参与其他有关作文题的投票,或者在留言中说出你的想法。谢谢!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