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造性思维的
必由之路㈧
八、展开广阔的联想,需要注意的几点
作文中展开联想需要注意什么呢?我们说,第一点是定向,要为联想确立合理的基点,定出明确方向。例如一则高考作文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其中,赋分40分的第36题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文题要求“联系实际”,就是要求由寓言向现实展开联想。这就要对寓言寓意及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有定向确认。玫瑰是花、刺并存的,无论是第一个小姑娘只谈刺,还是第二个小姑娘只言花,都是片面的,而第一个小姑娘只见刺而无视花的片面更带有年龄和时代的特征。看待客观世界要全面不要片面,尤其不能只见缺点无视成绩,只看支流无视主流,这是1990年命题材料所包含的哲理,也是对联想的定向。
无论作文命题,还是生活实际,都含有一定的哲理,细察深思,洞察哲理是展开联想的第一步。对生活本身是如此,对从生活实际中提取出的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也是如此,
[文题]根据下面从报纸上摘录的消息,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评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会、研究生部在春意浓浓的时节,向全市大学生发出“把校徽戴起来”的倡议。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赞同,并建议大学教师也应佩戴校徽,中学、小学师生也应佩戴校徽,少先队要坚持人人佩戴红领巾,共青团要人人佩戴团徽。总之,把该戴的都戴起来……
在这一条消息所报道的生活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倡议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建议,本身就已有层次的展开、递进;由大学生到大学教师,由大学到中小学,由校徽到红领巾、团徽。这种联想有一个哲理定向:名实相符——“把该戴的都戴起来”。消息结尾处的“总之”和省略号意味着更广阔的联想,意味着由具体到抽象的超越。“把该戴的都戴起来”意味着记住自己的身份、荣誉、责任和义务。在戴起该戴的徽记的同时还该戴起什么?应把历史与时代的嘱托,祖国和人民的期待戴在心头。如是,从解放战争战场上“共产党员,跟我来”的呼唤,到邯钢工人、济南交警的旗帜,从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到“宏志班”琅琅的书声,从运动员胸前的国徽到老艺术家“我是中国人”的朗诵……都可纳入联想的轨道,形成文思滔滔的水流。
这一例子实际上涉及到联想要注意的第二点,那就是逐层展开,提升跨越。只有“逐层”,才能使读者与作者联想的思路合拍,达到联想的效果。例如我们上面举出的“我更喜欢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联想便是由古到今,由人到事,逐层推进展开的。联想的终点应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使读者掩卷而思不止,在遐思迩想中接续作者的联想。而为了给读者以这种深刻的启发,必须努力实现“跨越”,力争向“高峰”挺进。创造的价值往往就在“跨越”和“攀登”中体现。例如上文“我更喜欢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收束句:“一只残手,简直就是我们民族一切苦难和艰难的耻辱碑刻!”既出于读者意料之外,又全在联想的意料之中,成为引发读者思考的新的震撼点。
让我们再看一幅图画作文:根据漫画“生活是多么复杂啊!”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联系思想、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这一组连环画描绘了这样一种生活情景:两位妇女迎面走来,他们一个撑开着伞,一个闭合着伞;当擦身而过时,两人都为对方的出行方式错愕;当她们彼此分开时,完全换了一种样子,彼此模仿对方,先前撑开伞的,闭合了伞,先前闭合伞的,撑开了伞。从生活常理来想,撑伞、闭伞,一要看天气状况,二要根据自己身体、心理实际;那么漫画中的人物,她们可笑的举止,源于不能根据主客观实际,源于不能实事求是的盲从。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又是多么不易呀。世界的、中国的,无数事实都在验证着这一点。那么,自选角度,哲理的定向应当是:面对复杂的生活,应有实事求是的主见,不应盲从。在这个方向向上我们的联想首先由天气状况、自己身体状况等画面形象开始,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种种思想、行为;再扩展可延及体育比赛、文意倾向、产品设计、企业发展等众多领域,在这众多领域不都存在着盲从他人,不能实事求是的教训吗?同时,不也都有着立足自身实际,审视度势,自信自强,与时俱进的榜样吗?再扩展,我们还可以想到中国探求振兴的道路。生硬照搬他人模式,无论是英式、美式、日式、俄式都不能使中国在世界风雨中张缩自如。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的民族振兴之路。
联想要注意的第三点是贴切。同学应养成明辨的习惯,提高联想适度的意识:明了哪些联想是恰当的,哪些是牵强的;哪些是简捷明朗,易于驾驭,也易于被理解的;哪些是山重水复,难理头绪,也费人端详的。心存灵犀一点,方显运筹之妙。
例如,在谈到班级工作中互相支持这个话题时,可以联想到工程建筑需要互相支持。这是包含着在两类现象间实施跨越的萌芽的联想。那么,哪种建筑最典型,最能体现“支持”的意义呢?人民大会堂,亚运会场馆,京九铁路,北京西客站,还是三峡工程?是的,修建这些建筑的过程都体现着相互支持,但那毕竟还是人与人的支持,没有跨越到象征的领域。而且以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建筑来比一个班级体也总觉得“小脚穿大鞋”,不那么贴切。那么,我们以故宫角楼来做比吧。这一联想不但跨越到以物喻人的象征领域,而且具有许多妙处。
㈠角楼建筑精美,举世瞩目,容易引发读者形象的想象,一闭眼,就能浮现在脑际——这一联想形象生动。
㈡据说角楼有九梁十八柱四十八条脊,如此复杂的建筑,需要很多木料,最能体现相互支撑,而“支撑”与“支持”在语言上易于自然过渡——这一联想自然贴切。
㈢角楼木料全是榫卯相接,通体未用一颗钉,这样的结构更能体现支持的重要;这样的结构所体现的支持没有外力的强制约束,更带有“自觉”性——这一联想富有内力。
㈣角楼历时几百年,坚固精美如初,可见出支持的持久凝聚力。我们同学间相处尽管只有几年,但在集体中养成的彼此合作、相互支持的觉悟和意识却能长久受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这一联想含有跨越。
㈤其他建筑物都庞大宏伟;而角楼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用来象征我们班集体,特别恰当——这一联想形神兼备。
这一联想对象的择定,符合类比、比喻这类象征性思维贴近论题的逻辑规律。若用角楼来喻实现“四化”大业需团结协作就不尽恰当。这一联想对象择定后,还需注意处理要适度,若继续在梁柱檩椽的扣接方式和具体数目上发挥不已,就可能陷入牵强附会的迷魂阵。须知,联想的目的是以更充实的材料,更形象的内容突出文章中心,换句话说,为的是使中心思想更清晰地为读者感知,而不是将读者带进迷魂阵中。
依据取材于角楼的比喻联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段文字:
[例文]同学们,大家见过故宫的角楼吧?据说它是由几千根木料,柱、梁、檩、椽,榫卯扣接,拼搭而成的。没有一颗铁钉,没有一道钢箍,历经数百年,至今依然以妙俏的仪容玉立在现代化新北京的蓝天下。没有木料的相互支撑,绝成不了精美绝伦的九梁十八柱四十八条脊的角楼;没有木料间牢固的扣接,再好的木料终归是堆木料而已。不明白通体合作的重要,不具备通体合作的意识吗?请看角楼——它为你作出了鲜明的昭示。
一个好的联想形成了,就应抓住不放,力争与生活实际与其他材料建立牢牢的类比、比喻或对比的关系,力争在作文中反复照应。请看一篇考场作文“《鸟的评说》读后感”的片断:
[例文] 9-1=0吗?(节选)
……
世间万物均有两方面。这是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应如何对待它?譬如一物有9分优点1分缺点,我们当然不能认为9-1=0,而一笔抹杀。在很多场合,它可能发挥着“等于8”,甚至“大于8”的作用。
事物如此,人类更是如此。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有着满腔爱国之情,兼有满腹才华、满怀正直,可谓有着9分英气。共产党人不计较他那1分“国民党人”的身份,积极争取,友善相处,终于使他在建国伟业中施展了那9分,甚至10分、12分的英才武略。这真是正确待人的典范例证啊!
……在竞选厂长时,上级领导顺应民心,大胆推荐,他们看重的是什么?不正是那9分的才学、经验和威望吗?那缺憾只是无妨大局的1分啊!……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荒唐的,正像9-1=0一样无理,而要杜绝它又很难。要避免它,就要求我们待人接物要全面分析,多关注那9分,慎处那1分。9-1≠0,这浅近的道理应是全社会的共识。让拥有9分优点的鸟儿起舞欢歌,让拥有9分才气的人,扬鞭上路,尽早驰骋!
这篇作文以一个数学算式拟题,本身就是对寓言诗《鸟的评说》的扩展联想。而9-1=0这个算式,以及9、1、10、8、12这些数字在文中反复照应,成为论证中联想的一条明晰的基准线。在这条联想线索上,由物及人,由昔及今,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在反复照应中形成了巨大的论证力量。
当联想材料与起点材料有距离时,需要调整到位。例如,1993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就小张求小王补课付报酬的事进行讨论(写一篇记录同学们讨论的广播稿)。有一位同学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例子,这个联想材料与论题有一定距离,但这位同学具有一种清晰的意识,那就是类比联想的贴切调整意识。她在文中做了恰当的调整,在联想材料与起点材料之间搭了一座桥梁:“是什么使恩格斯不计个人得失去帮助马克思呢?因为他与马克思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今天,我们面前也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实现‘四化’,振兴中华。难道我们不应以革命导师为楷模?难道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价钱需要讲吗?”这位考生是聪明的,她以清晰的类比论证的意识,用“共同的理想”作类比的结合点,将有距离的生活材料贴切地结合到一处,形成论证的力量。
广阔的联想,使文章内容综观古今,横跨中外。自然与社会、具体与抽象,都得以贯通。“精骛八极,神游万仞”,极大地拓扩了文章的视野。同时,联想又往往与类比、对比、比喻同时出现,如是,文章的语言也自然会生动形象,花簇锦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