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人们对写实性摄影在情节叙述方面的能力是普遍接受的。读者一般都会主动寻找图片中拍到的情节,也会主动通过这情节认识图片的主题,就象面对现场一样。这是写实性摄影对读者而言最为轻松的部分。但对摄影者来说可能并不轻松,他必须满足读者对一个事件尽可能完整、正确地了解真相的需求,因此,他必须在瞬息万变的现场,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捕捉到有关事件的各个细节,并迅速地组织好画面,以使读者能够得以正确地、完整地了解事情的真相。
拍摄情节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没有受过训练的摄影者象普通人一样,很容易被某个趣味点吸引,并不断因这个趣味点的刺激而按快门。他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要去捕捉更能完整、准确地交待事件的其它形象。相当多的时候,这些画面拍回来已经无法说明问题,只不过捕捉到了这个事件中的某个瞬间而已,根本无法构成情节。所以新闻摄影的专家在讲述新闻摄影的拍摄时,非常强调单幅画面的叙述能力,强调完整、准确和丰富。图一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按上述要求去看就并不一般了:它同时描述了三个搜救人员的三个不同趋向,动作、神态和显露出来的程度都比较到位,并因此而使一个普通的画面看起来不再普通。摄影者只有有这个意识,才可能因这个明确的目的而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等候最佳的拍摄时机。照片处理网(http://www.photops.com)
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试图用一幅图片完成一个主题,或者在拍一组图片中起概述作用的那幅图片,画面要求是以尽可能完整为基本要求的,例如图一、图二等。但我并不强求拍摄一个题材尽可能只用一幅图片,那样有些过于“技术化”了。我们还是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捕捉不同内容,不同景别的画面,以使自己回去后的使用更为灵活。
其实,图三、图四同样是符合我们“完整、准确”的要求的,只不过更精炼了一些而已。摄影者在满足“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加入了要求画面的洗炼和形象更为突出的要求,并因此而使主要形象,主要情节,以及所要描述的主题显得更为有力,因此仍可以做单幅使用。而一般来说,象图五这样的画面就不一定适合做单幅了,它使视觉的效果达到了峰颠,但对情节的介绍已经快消退光了,更适合于做一组专题中的引导照片。
描述情节的极致作品要数图六,它可以把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中的内容,同时捕捉到画面上,所以一定会被人们叫绝。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大多数时候,因为摄影者对现场事件的演变有着聪明的判断,并成功地捕捉到理想的画面,这样的照片最让人敬佩。但有些画面只能是“撞大运”撞来的,人们也会叫绝,也会羡慕,但未必敬佩,因为它与技巧或摄影者的智慧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图一
美国《达拉斯早间新闻》记者巴巴拉·戴维森8月31日摄于美国Bryant’s Biloxi, Miss.飓风卡里亚娜过后,人们在废墟寻找幸存者。
图二:野外的散步
美联社记者尤金·赫斯科(Eugene Hoshiko)2004年3月16日摄。在北京南部约100英里的地方,一个人正在带领着他的幼鹅在路上散步。中国在本周宣布战胜禽流感,但仍然要求人们提高警惕,因为天气转暧,禽流感有可能再次发生。
图三:交流隔阂
美联社记者Ariana Cubillos 3月31日摄于海地太子港。在一场火灾中,一个被警察拘留的男孩儿试图向警察解释什么。一伙持枪歹徒放火烧了海地首都附近一个大型超市。一个生还者说,有好几个人被控制在里面,至少一个人已经被杀。
图四:执行吊刑
美联社记者Vahid Salem 3月16日摄于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一个小镇。一个被证实虐待了16个小孩儿的人在执行刑罚,两名警察在一旁观看。按伊朗的法律,如果法院判决一个人的罪过严重伤害了公众的感情,他必须接受100下鞭刑,并在公众场合把自己吊起。
图五
伽玛图片社记者弗雷德里克(Frederic Lafargue)5月16日摄于耶路撒冷街头,一个抗议者在警察的腿下争扎。沙龙决定实施单边行动计划,于8月底前放弃整个加沙,引发部分以色列人抗议示威。数以千计的抗议者横卧街头,导致大范围交通堵塞,警察不得不出面制止。
图六
美联社记者艾里克·康都巴(Erick Condoba)3月9日摄于哥斯达黎加Monteverde的一家国有银行门外。一个警察抱着一个刚刚抢救出来的受伤人质跑向安全地带。在一场由劫持人质引发的流血冲突中,至少有九人死亡,其中包括劫持者、人质和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