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自由自在的感受,而不是像提线木偶般被毫不留情地指使。我怀着受害者的心态,觉得大人们种种所谓为我好的做法真的不可理喻。
到了五年级,妈妈常会叫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再做几页课外练习。她管这叫“熟能生巧、笨鸟先飞”。当然,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我决定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得早就做,否则“休克”。哈哈!我就不信不做考试就会差到哪儿。但妈妈怎能忍受我这样的“胡作非为”?她不止一次地逼迫,使得我们母女俩的关系越闹越僵。可很快上天就无情地击碎了我美好的梦想,经过考试的惨烈失败以后,我才渐渐醒悟过来,或许妈妈的决定是正确的。有时心里想着,考试考得好不好,关你们什么事?考试成绩可以代表一切吗?但再一想,做的话也许真的可以取得好成绩,拥有别人的赞扬,才能拥有永恒的自信,不断地向学习顶端冲锋;不做的话就等着捧“鸭蛋”回来吧!要是我考得好,他们或许除了高兴也得不到什么好处,真难为妈妈不厌其烦地劝告:“除了帮助你达到梦寐以求的成绩,为你的梦想尽一份力,还能为了什么呢?绞尽脑汁来编话鼓励你,还需要脑子来思考,这样一来还损掉不少脑细胞呢。”是啊!这样和妈妈辩论问题除了浪费时间还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要想玩,只要作业做快点就可以了。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真值得试一试呢!
世上不会有比父母更爱我的人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以后的生活变得更好。或许他们在逼迫你之后,心里也有不忍,也会倒一杯水给你,那个时候,我相信所有有心的同学都会发现,那“苦口婆心”背后隐藏了父母对我们足够多的爱和心血。最后我也想说,考试成绩不是全部,看看我在绘画、作文方面的成绩,也很值得父母自豪的。
(指导教师:张凤英)
“我”的期待与父母对“我”的约束存在很大的距离。文章开头,摆出了“矛盾”所在,为下文做好铺垫。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多做点笔头练习,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我”的“抵触”不仅是情绪上的,还有行动上的。面对过去,小作者如此坦然。
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建议,这是真实现状。虽然妈妈的做法不一定完全有道理,“我”还是试图理解,从中也感受着父母的良苦用心。
最后也说出自己对“成绩”的看法。如果把这一点展开,文章会更有交流的价值。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