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准确心理压力测试图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Ⅰ

心理导读:你了解你自己吗?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那样,认识自己是极为艰难的。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事实上,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在按照自己的心境看待外界事物。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 www.xinli001.com

我们在过分注意自己: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

我们在本性上总会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时刻被人们审视,由此造成一系列偏激的反应。

微心理1:一个小的变化带来大的心理负担

“这真是一场灾难!”一位女士在宴会之后这样说,原因只是在这次宴会中她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这让她很难过,之后在整场宴会中她好像做什么都不自在。

确实如此,类似这位女士遇到的事,常常是我们人生的噩梦,我们称之为“事件”:

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

在夹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该送到嘴里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

在所有人都愉快交流的时候,你不小心说了一句很不得体的话导致冷场。

当以上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尽管看起来可能是些小事,人们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产生较强烈的尴尬心理,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别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这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往往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深深地影响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并可能持久地决定我们随后产生的行为和态度。

微心理2:小事,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是化装舞会唯一一个没有化妆的人,或者不小心触动了实验楼上的火警铃声,我们心灵的河面总会掠过情绪的微澜,我们或者苦恼于自己的疏忽,或者自责自己的失误。但这一切,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必要的。

记住,对于我们遭受的情感折磨或者内心纠结,别人也许根本不会太在意。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然而,我们由此犯下的“错误”却比比皆是,你可能因此紧张得搞砸一份演讲,可能因此怯懦得不敢去挑战平平常常的“困难任务” 而当你越是如此的时候,就越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种心理状态困扰得太久,以至于无法自拔了。

正是从这些小事和小的感觉出发,我们“学到了”失败。当然,我们也可能“学到了”成功。区别在于,我们究竟觉得那些小事是成功,还是失败。

微心理3: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我们想象的那个恐怖场景是真实的吗?也许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倾向于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似乎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要。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突出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

基洛维奇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效应。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歌手巴里.马尼洛的T恤,然后进入一个还有其他学生的房间,穿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一半的学生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穿上一件新潮的衣服时想博得父母的注意,当我们换上一双高跟鞋时想引起爱人的注意,甚至当我们打上领带时想引起领导的注意,这种注意的成功率往往会打上折扣。

微心理4:那也许真是小事,但你还是会深受影响

一个宴会上的表现,即使过去了很多年,即使人们已经忘记,我们自己却很难忘记。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某些细微的事件总是会激起我们的回忆,并引发我们一系列情绪反应。

一位美国商务人士被派到中国工作。在公司当晚的宴会上,中餐盘子里只有碎肉末或者小肉块,而他更习惯吃大块的牛排。由于不会使用筷子,于是他就拿着筷子在饭桌上戳来戳去,感觉不顺眼再“啪”的一声扔回去,然后又用筷子在另一个碗里扒拉数回。同事注意到了,但也没有说什么。

后来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太太斥责他吃饭时不懂规矩,夹食物前应先拿定主意。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符合中国餐桌礼仪,回想起刚来中国的那个宴会他坐立不安,于是给以前与他共餐的同事分别发了一封致歉信。没想到,很多同事的回复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们压根儿不记得有这一回事。

实际上,无论我们怎么想,那些真正关系到自己的小事,除非你有意识地分析和注意到它是无关紧要的,否则总是会对你产生影响。

微心理5:我们常常因焦点效应作出错误的判断

焦点效应所造成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我们会把身边的那些关系到自己的事件放大,从而使我们的判断失真。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也表达过自身的关注。迈尔斯是一个听力较差的人,他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引人深思:当视力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去配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但是如果是听力不好,3/4的人不会对此采取任何行动,即四分之三的人不会考虑戴助听器,除非他们迫不得已。

合理的假设是,这些不考虑佩戴助听器的人是因为顾及自我的形象,人们可以把无数的金钱花在染发、整形或牙齿漂白上,但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拒绝戴助听器,避免让任何人认识到自己的听力有问题或者变老了。

我们真的做对了吗?

那些听力差的人,难道不知道听力不好比塞在耳朵里的那个小小的助听器更容易引起注意吗?

最准确心理压力测试图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Ⅰ

微心理6:别人并没有关注你

一位女士,每次上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会觉得别扭。似乎背后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自己无论说什么,别人都会听得见,无论做什么,别人也会看得见。她觉得自己每天似乎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一阵子,她失恋了,更是觉得天都塌了,一看到有公司的熟人聚在一起就觉得那是在议论她。终于,在一次同事聚餐的酒后,她变得歇斯底里,失声痛哭,同事们面面相觑,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如此伤心。她这才明白:原来大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时时处处都在观察和打探她!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受透明度错觉影响的事例。透明度错觉是一种心理错觉,就像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鱼缸中的那种状态。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看任何事情都从自我出发,往往把自己看成一切的中心,所以在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的同时,也会非常容易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微心理7:你是怎么变得焦虑的

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普遍存在于人群中,但是,这两种效应在社交恐惧者身上显得特别明显。并且由于这两种效应的存在,他们觉得更加不幸和孤独。

一个口吃的人,如果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那么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就会尽量避免讲某些词语,或者是尽量少说话。这种方法固然能暂时地隐藏自己的口吃,但实际上却带给了自己更大的伤害。比如,如果和他一起的另外一个人也口吃,但两人彼此不知道,于是都尽力隐藏自己的口吃。结果,由于两个人都高度注意自己的行为,所以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就不容易发现别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或者认为别人只是偶尔表现得不好。结果,口吃的人就更加自卑,觉得更加孤独和不幸。

关注自己形象并没有错,但如果过度顾及自我形象,把自己看成一切问题的中心,那么就会适得其反,使自己始终活在焦虑中。

(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心境决定我们的看法:心理图式和自我参照效应

当我们看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外界事物常常只是自我内心图式的映象,我们所做的观察、理解和判断,总是逃离不了自我心理图式的左右。

微心理8:心情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本身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这难道不值得高兴?”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那么多书,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无论何时,苏格拉底似乎总是开心的。那个追问的人最后迫不得已去问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心境不同,你看待同一事物和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微心理9:心境,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图式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是我们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由于人总倾向于把自我作为世界的核心,所以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设计自己的信息采集雷达,从而快速地接纳那些与自我感觉相符的部分,而剔除那些与自我感觉不符的部分。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运动员(也就是说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自我图式的一部分),那么,你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有意识地记住与运动有关的信息。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或者获得了表彰,我们走在路上会觉得神清气爽,云淡风轻,遇到平日里不怎么喜欢的邻居也会主动打招呼;而一旦考试失利或者遭到批评,我们就会无精打采,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甚至连平日里非常喜欢的小狗也不再那么可爱。

其实邻居和小狗这些外在事物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因为心境发生了变化,客观世界呈现在眼里的面貌也发生了扭曲。

微心理10:你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心理图式就像我们感知系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有一位年轻人的生活不顺,十分苦闷,就去问一位老人为何饱受磨难却丝毫不伤心。老人随手从黄杨树上摘下一片树叶递给他,问道:“知道黄杨树叶为什么历经风吹雨打却不舍得凋零吗?”年轻人摇摇头。

老人说:“是因为这片树叶在这儿能看到温暖的阳光和晶莹的雨露,能看到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而我就像这片树叶一样。”老人又问:“你看这片树叶的形状像什么?”年轻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疑惑地说:“是像一颗心吗?”老人点点头,微笑着对他说:“是啊,的确像一颗心,你内心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某种程度上,心理图式和这片黄杨树叶很相似,图式里有什么,你就会发现什么。同样是半瓶酒,乐观者会想:“真好,还剩半瓶呢,很不错了。”悲观者则会认为:“只剩半瓶了,马上就会一点儿都不剩了。”无论你是兴奋还是生气,食物本身并不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你的自我图式。

微心理11:心理图式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图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我们先天携带的基因因素有关,但更多地与社会经验有关。我们扮演的角色、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成功与失败以及我们身处的文化都会在塑造心理图式方面起到作用。

拿文化这一点来说,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小孩常常受到教导“做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人和你一样独特”。他们不会等待别人的帮助,相反,他们会好好照顾自己,遇到挫折也自觉地信奉“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的文化理念,对家庭父母少有依赖。

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从小被教导对家庭单位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个人不会显得那么锋芒毕露,会自觉地把自己的需要置于群体的利益之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很重要,代际之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子女比较依赖父母和家庭,可见,文化对于我们心理图式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微心理12:看到了失败,是因为想着失败

自我图式一旦形成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可能的自我不断发展变化。可能的自我包括我们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也包括害怕成为的自我,如失败的、孤独的自我等。这些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想法、感觉和体验对于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和推动性。

一位来自山区的女孩高考落榜,让老师和父母都大跌眼镜,因为她的高考分数与平时成绩悬殊实在太大了。一天她的好友跑去安慰她,她反而很平静。

原来,几个月前她回家帮助父亲放羊,不小心把一只羊羔给弄丢了,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灾难。父亲狠狠地训斥她:“连个羊都放不好,将来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出息。”这件事在她心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她的脑海中都回响着“能做什么”、“有什么出息”的话语,于是很难静下心来复习。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考试失利并不是因为发挥失常或者考题太难,而是因为父亲的训斥驱动了她消极的心理图式,让无能、消极、前程暗淡的信息占据了主导位置,而这些信息一旦发出指令就会操纵着她一步步走向失败。

微心理13:想象你病了,你就真的会病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故事,若是把我们自己和其中的某个人作比较,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回忆起那个人;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无意中听到其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我们就会立刻转移自己的听觉注意力。心理学家指出,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关时,我们就会对它进行快速地加工和很好地回忆,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

安德鲁.杰克逊对瘫痪性中风极度恐慌,因为家中有好几个人死于此病,妻子也是因此去世。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别人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也呈现出病重的症状。

“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对朋友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朋友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个人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这种错误的恐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容易忽视或者遗忘它们。

微心理14:让“可能的自我”激励你

罗伯特.富尔顿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贫苦家庭,他能成为制造第一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的著名科学家,完全是凭着梦想激励和个人努力得来的。富尔顿的梦想源自自己小时候的划船经历。小富尔顿和哥哥们划船时遇到了湍急的河流,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顿和哥哥们拼命地撑篙,但船仅能艰难地移动。于是,小富尔顿梦想着发明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富尔顿说:“总有一天,我会让飘扬了千百年的帆统统去掉,让人类的航海事业同远古时代告别。”

与其说是富尔顿的梦想激励他成功,不如说是他的“可能的自我”激励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比如,富有、苗条、充满激情地爱与被爱的自我,就是我们的“可能的自我”。当然,它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比如,失业、学业失败和孤苦无依。积极的“可能的自我”会带给我们希望,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愿景会激励我们;反之,消极的“可能的自我”则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什么角色,就决定了什么行为:角色习得心理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角色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影响是让人震惊的。

微心理15:她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简单地讲,它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行为模式。

一个女孩儿从小失去了父亲,由妈妈一手带大,她妈妈是一位商界精英,靠着自己的打拼赢得了一番事业。女孩从小衣食不缺,成绩很好,爱看书、学习、弹琴。在16岁那年的一天,很偶然地,她看到窗外下雨觉得腿酸就不想起床,她妈妈认为她生病了,就给老师打电话替她请假,第二天她学习时感到头有点不舒服,她妈妈就担心她是不是病得严重了,但是去医院检查也没看出什么。

但慢慢地,她真就觉得自己得了大病,一回家就换上白色的睡衣,整日抱着个布娃娃病恹恹的,来了亲戚吃饭时也是挑三拣四说自己有病,要忌口。最后都不能正常去上学了,无奈之下,她的妈妈只得为她办理了休学,让她在家静养。

从女孩儿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我们禁不住要问:她是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微心理16:当你扮演新角色,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

当你将要扮演新角色时,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去了某个学校当老师,那么当从学生身份变成老师身份时,他势必会想着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像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以取得好的成绩。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旦当个体开始扮演某种角色,他总免不了要被角色同化。

想象一下你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刚刚迈入大学的门槛,周围是各式各样的联谊会。你也许会对新的环境感到新鲜和敏感,但你也告诉自己不能像高中那样埋头读书了,应该勇敢地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团体,于是你报名加入了女生联谊会,积极地参加相关的活动。

过了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经非常习惯女生联谊会里的狂热气氛了,甚至回到寝室也会鼓动其他的姐妹加入进来,女生联谊会成员的角色就像我们的旧牛仔裤和T恤一样被我们十分熟悉了。

微心理17:角色对行为的塑造是惊人的

角色对于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塑造力。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经典的模拟实验。

津巴多录取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地把这些志愿者分成“犯人”组和“看守”组,然后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看守”给“犯人”们戴上手铐后,把他们押回“警察局”。“犯人”们会经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如戴着脚镣手铐、被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等。而“看守”们也装备得与真的一样:身着警服,手拿警棍,轮流在里面值勤。

结果,仅过了几天,“看守”和“犯人”们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渐渐学会了从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那些“犯人”中获得乐趣,不时地命令他们做俯卧撑以及各种疯狂行为;而“囚犯”们最初会反抗,但很快就变得被动并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地步,他们的脾气变得很暴躁。

这个实验原计划进行两周,可六天后,有一半的“囚犯”被试者要求释放,因为他们的感情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津巴多被迫停止了已进行了六天的实验。

微心理18:是你在扮演角色,还是角色在扮演你

角色具有强大的魔力,当你开始接受某种角色时,你可能会有一种新奇刺激并伴随着不适的虚幻感,可一旦你进入后,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减少意识行为,并朝着角色既定的轨道飞奔而去。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从前年当上了这家金融公司的经理,我就变了,觉得老公做家务没效率,买东西不知道考虑性价比,培养孩子不知道计算投入与收益,当意识到我是把工作中的角色带回家时,我会收敛,但大多数时候我根本意识不到,好像无形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我说不想说的话 ”这是一位婚姻面临危机的女士微妙的内心独白。

正如在《烈火战车》中扮演奥林匹克英雄的伊恩?查尔森所说的,“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我的整个人格都改变了。”故事开头的那个生病的女生可能只是有点不舒服,但她的妈妈三番五次提醒她生病了,并经常让她接触医院这种环境,慢慢地,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病人这个角色牢牢地捆绑住女生的心理,偶然的虚幻的想象演变成了既定的事实,角色具有令人惊奇的驾驭力。

微心理19:有时,你需要适当抽离角色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很多角色。你可能是孩子的父亲,同时又是父亲的儿子;你可能是妻子的丈夫,同时又是丈母娘的女婿、妹妹的哥哥、哥哥的弟弟等。面对这个对象你需要抽离那种角色,而面对那个对象你需要抽离这种角色,如果你以一种既定的行为态度来面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就会造成角色不清,你的人生肯定会一团混乱,无比纠结。

同时,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阶段结束,我们就必须从扮演的角色中抽离出去。读书时期,你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如果工作后你依然无法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势必会四处碰壁。

我们都知道的天才演员张国荣,禀赋过人,才华横溢,一生中饰演了很多经典角色,例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阿飞正传》中的旭仔等,却在愚人节那天跳楼自杀,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从生前扮演的《异度空间》中的心理医生角色中抽离。

微心理20:究竟应该扮演哪一个角色

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会儿是公司的职员,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又是家中的孝子。我们不停地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而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角色冲突,最后有可能导致我们的焦虑。

《心理月刊》上有一个女老师的故事,这个女老师跟她的学生年龄相差并不大,所以一心想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并以这种方式管好学生。有个女孩对她很信任,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她。

后来,这个女孩怀孕了,找到女老师,向她借钱去做人流。当然,女孩并不希望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否则她们不再是朋友。这时女老师便处于两难之中了,她不知道自己此时应该扮演“老师”和“朋友”中的哪一个角色。

这位老师的心理焦虑就是由于角色冲突引起的,她没能很好地转换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过,角色协调的方法可以使角色冲突的可能降到最低,即通过观念培养和技能认知,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转换。

微心理21:时刻为你的新角色做好准备

古人曰“三十而立”,可如今,我们周围出现了大批的“啃老族”,很多年轻人毕业以后不愿意去工作,而是待在家里,仍由父母抚养,依赖家庭。这就是年轻人不自立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角色中断。

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过程出现中途中断的现象叫做角色中断,比如从旧角色中退出来,却不知道如何来建立新角色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就会造成角色中断。“啃老族”们在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出来之后,并没有做好进入工作这一角色的准备,所以就出现了角色中断。

与此类似的另外一个案例是,我国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后,很多老同志没有了“终身制”的保障,退出了旧的工作岗位后出现了迷茫。由于他们对新角色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不能很快适应新的角色,出现了角色中断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了解那些不可避免的角色转换,积极学习新的角色规范,做好进入新角色的准备。

微心理22:我们怎样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当然,角色也具有积极的一面。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就研究了“角色”加工对班级指导的明显作用。

他们在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成绩较差地位较低的六名学生,任命为班级委员,并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过后进行的测定发现,这六名学生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开朗程度、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并且成绩的进步也令人吃惊。

总之,人的一生中总要面临许多角色,当必须承担某种角色时,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但一种角色结束时,我们也应该适可而止,尽情地进入,理性地抽离,平衡好各种角色的微妙关系,不要让不该扮演的角色扰乱原本平静的生活。

文/孙科炎、李国旗(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推荐: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Ⅱ

心理延伸

会员测试:幸福感测试

心理FM:假如温暖可以成为一种理想

DIG心理学讲座9:感情里的经济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5551/152804090158.html

更多阅读

"心理压力评估测试" 测评报告 | 蓝心网?心理测试 蓝心心理网

生活事件给你带来的心理压力高于正常水平。你已经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你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使你紧张,烦躁不安,影响你的身心健康。你应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否则将使你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你的生活压力过大,需要警惕。你

心理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本身“不过关”

 压力测试本身也应该接受“压力测试”。如果政府撤销对其非存款债务的隐性或显性担保,那些通过了欧洲金融监管机构压力测试的银行,能够为自己融得足够资金吗?所有银行都应单独接受这种进一步的测试,而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则应作

鸭子兔子测试图 鸭子兔子测试图-内容,鸭子兔子测试图-解析

“鸭子兔子”测试图是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一幅男女特质测试图。测试显示,受测者如果第一眼看是鸭子,则性格中男性特质多,反之更女性化。鸭子图片_鸭子兔子测试图 -内容“鸭子兔子”测试图“鸭子兔子测试图”的题目为“测测你是男是女”

声明:《最准确心理压力测试图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Ⅰ》为网友夜夜烦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