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兰竹菊的含义解释如下: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nbswww.(aIhUaU.comp;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对于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解释如下:
1、梅:它迎寒而开,艳于百花凋后,它美丽绝俗,却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
3、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4、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
中国的文人墨客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从而成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花鸟画中最常见的题材,这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兰花,是花、香、叶三美俱全的花卉。它与菊花、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兰花,清香淡雅,气宇轩昂,临风摇曳,婀娜多姿,花开幽香清远,沁人肺腑。它那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的高洁品质,为自己迎来了空谷佳人的美誉。古时,把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或者兰宜。因此,兰花成了人间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源源流长的中国文学中,兰所占的比重也相当大。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屈原大夫用如此的词句来赞美兰花,让人领略了兰的美丽。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杜牧笔下的兰花,在碧水茫茫的兰溪河边,河水与兰花相映,兰花散发着特有的幽香,细雨霏霏,将一幅朦胧淡雅的图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菊,又名延年、寿客等。菊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有着三千多年栽培的历史。菊花清雅高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风亮节、清雅洁身的象征。深秋季节,百卉凋零,唯有菊花霜中争艳。经过严霜后,才能等到花开,这也许就是被称为傲骨的由来。 文人笔下的菊花,更显得多姿多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妇孺皆知。王安石的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把落地的黄菊比喻成雨后的黄金。李清照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诋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写出了自己的满腹忧郁。
竹,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竹子与松树、梅树合称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许许多多叶似剑鞘的竹子,枝繁叶茂,在竹波荡漾,连片成海。它们有的如绿珠坠地,有的又如翠云接天,那千姿百态的竹海里,竹叶婆娑起舞,摇曳万里。置身于竹海,处处饱含着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无不使人陶醉。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千百年来,竹子清峻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文人爱竹,古已有之。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称颂者也不少。竹对苏东坡来说,竹比每天必须的食物都重要了。李贺的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写出了竹的几分哀怨,把情与恨的感叹用竹写了出来。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则在竹中写出了含泪的离愁,让人感觉那绿竹也有着一分与人相同的离愁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