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读《文汇报》载文章——教育岂能“目中无人”,站在普通教师的立场上,我当然不能否认现行教育面临的尴尬,也深刻认识到教育“目中无人”的危害,但作者把教育“目中无人”的罪责简单地归咎于教师和家长头上,仿佛他们不折不扣就是孩子的公敌,让我在情感上断然难以接受,而作者在文章结束语中非常乐观地强调:“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正积极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定,着力改善教育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正是要求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做到目中有人”,终究无法让我滋生足够的自信,毕竟一纸文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沉疴,甚至由不得人不说:没有脱胎换骨式的变革,继续依现行的模式走下去,教育怎能从容走向“目中有人”?
且不说现今的初高中学生必须怀揣着高分,才能顺利通过中高考这样的“封锁线”,单就即将开锣的国家公务员招考而言,报名者如过江之鲫,若谁不能在首轮笔试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便从此没有资格入围复试和面试。如此愈演愈烈的应试氛围,对家长和教师轻松一句“分数不重要,品德是根本”,固然言之冠冕堂皇且让人无法当面辩驳,但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其实,家长也罢,教师也好,谁不希望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时,我这样的教育俗人也常说一句话“不看成绩,学生们个个都是非常可爱的”,可现实的问题容不得人不去作这样的思考: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促使“学校成了加工厂,课堂成了流水线,学生成了标准件”?恕我浅薄,恐怕得从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层面上去寻找主要原因。如果对此置之不理,非把家长和教师形容成为不近人情的压迫者,责怪他们“重分不重人、教书不教人、育才不育人”,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
据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演讲中呼吁要学习中国社会的尊师重教,对此我无法辨其真伪,也不敢盲目乐观,但不争的事实却是,教育在今天之中国堪称承受非议最多的领域之一,任谁都可以就教育的缺陷与不足说出“独到”的见解,哪怕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有时言辞还很激烈。可“有趣”的现象是,每年中高考结束后,大家异口同声地会把谈论的话题停留在学校的升学率上,用“成者王侯败者寇”来形容竟一点不为过,对于教师而言,到那时就能真正体会到“众口铄金”的威力。至于每年都会热炒的“状元现象”,虽被明令禁止,却还是让一些人乐此不疲,个中原由不说也罢。在这样全民皆唯分数是从的氛围中,家长要求孩子在考试中能够得高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见分不见人”而热衷给学生去排名,在心里都清楚其实并非明智之举,可又有谁敢放心大胆地按照“全面育人”的要求,以时间和空间作保证,促进每一个孩子生动活泼地发展呢?现实的状况依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分数至上”的思想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
针对现行教育“目中无人”的弊端,搬出中外学者专家们的精辟论述痛陈其危害,可谓举手之劳,正如《文汇报》文章中提及的学者观点,“目中无人的教育在撕裂具有生命整体性的人,在摧残具有智慧生命的人,在压抑求知创新的人,在诋毁有求善意向的人,在扼杀有生命活力的人。”还引用爱因斯坦的经典名言,“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具有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可现实的问题是,都知道“目中无人”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但谁也没有良策可以让现行教育瞬间从“目中无人”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目中有人”,或许,大家为赶时髦而将“目中有人”挂于嘴边,但激情过后会发现“成绩是硬道理”依旧最管用,只好继续着把孩子当分数机器或知识容器加以灌输。
当然,在我们都无力改变现行教育大环境的背景下,依愚之见,教师也罢,父母也好,能够时常想到自己面对的是正处于成长中过程的孩子,尽可能“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此则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