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卓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 zzdshg)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开车上班的时候听到收音机的广播在说高考爱心车队的事情。公益爱心助考,然后交警实行交通管制,考区附近不准鸣笛,考场周围实行了信号屏蔽,确保了高考的公正公平性,体现了社会对高考学子的人文关怀。高考似乎成了一场“全民运动”,牵动整个社会的心。
考大学的压力,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各种模拟试卷,像石头压得人喘气不过来。许多学生背负了家长的大学梦想、老师的升学率、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甚至整个村子要出一个状元的期望,因此失眠抑郁,神经衰弱,有的学生背负不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选择轻生。
北京大学曾经做过调查:每五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想过自杀。高考究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记得高二的时候,有个同学大家都叫凯哥。他学习成绩不好,一直无心上课。巨大的学习压力压得他天天想逃跑。后来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和他爸爸说,“爸,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去打工。”他爸沉思了一下,就满口答应了!简直出乎意料。
他爸把他带到了一个工地,说:“我赚钱养家也很累,正好你还可以帮衬,你先在这里干着吧。”然后他听那个工头吩咐做事,每天钻孔,打墙,搬运建筑材料。第一天的时候,双手磨出了血泡,肿了,手掌无法紧握。晚上回到家,脱了衣服,衣服一层白色的粉,舔一舔,咸的,原来是盐。大量出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来的盐。
他连续坚持了10天,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对他爸说,:“爸,我还是想要回去读书。”他爸笑了笑,“回去吧,你想清楚了就好!”
后来凯哥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发奋学习,成绩慢慢变好了。一直到高考,考上了名牌大学、研究生、博士。他爸对他的学习也从来没有操过心,总是那一句话:“你想清楚了就好!”后来凯哥回顾往事的时候和我说,多谢那一段工地的经历,如果没有那一段经历,我也无法知道父辈的艰辛,无法知道真实的社会,我也不知道还要荒废多少时光。
我们这一代的学生高考,注定背负的意义太多。母亲给孩子报十几个课外班,买各种补脑的补品,专门租房子陪读监督孩子学习,高考期间家里做最好吃的东西给孩子,生怕孩子没有休息好,说话语气都特别小心翼翼。
父亲专门开车送孩子去高考,母亲在高考场外炎热的太阳中等候。场外的母亲穿上旗袍,寓意“旗开得胜”。好像改变命运的机会只有通过高考,高考是全家的希望。这样,真的有必要吗?无非是给孩子增添压力而已!很多人当年的高考像是一颗埋藏多年的毒药,每每往事回首时还会反复刺痛,胆战心惊。
龙应台对安德烈说过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努力读书的话就会有更多的选择,看到更大的世界,不努力读书就只能被迫谋生局限在很小的圈子。
努力和不努力不是家长的事情,不是老师的事情,而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当年的遗憾,老师当年的遗憾,家族当年的遗憾,那只是他们的遗憾,和你没有关系,你需要做的只是对自己负责。
每一个选择就要承担一个选择的后果,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清楚告诉孩子每个选择的后果,并且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能过多干预。告诉孩子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忠于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将来无论是吃粉丝还是鱼翅,坐巴士还是开奔驰,都要自己负责。
我的孩子正在慢慢长大,将来也会参加高考。我想我在高考前一定会对他说:“孩子,你高考只是为了自己而考,不是为了爸妈也不是为了老师,不为任何人。考得好就可以进入更好的大学,认识更多有趣的人,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如果你没有考得好,不管你将来过怎样的人生,爸爸妈妈还是会同样得爱你。”
父母与孩子一辈子的缘分终将完结,路程只能为他遮风挡雨送到一半,前方的路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他都要勇敢,一个人走。
因为送完这段路途,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