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湘教版第一章第一、二、四节及第二章第一、二节。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了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月宫”的故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月宫”属于( )
①河外星系 ②银河星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图中共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 人类无法居住在“月宫”上的原因是( )
①月球上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 ②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③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太小 ④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1、D
2、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和等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来源:Zxxk.Com]
2015年7月18日19时50分,“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下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①木星 ②水星 ③金星 ④火星 ⑤天王星 ⑥海王星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5. 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
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阳光
【答案】
4、C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 根据所学知识,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火星,②、③、④对。木星是巨行星,①错。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⑤、⑥错。C对。A、B、D错。
5. 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液态水,C对。三天体上都有岩石、大气、阳光A、B、D错。
【考点定位】太阳系天体的特征,类地行星。
【名师点睛】记住太阳系行星名称,太阳系行星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了解太阳系天体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是有生命存在。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地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太阳以光的形式向地球放射的能量
B.一年中哈尔滨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宁少
C.太阳活动对生产有影响,对生活没影响
D.太阳活动周期是高峰与低谷的时间间隔
7. 太阳黑子出现在( )
A.太阳内部 B.日冕层 C.光球层 D.色球层
8. 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引发的地理现象是( )
A.两极出现极夜现象 B.莫斯科出现极光
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D.我国地震频发
【答案】
6、B
7、C
8、C
【解析】
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年内各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由上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对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 )
A.完全一致 B.毫无关联
C.呈正相关关系 D.呈负相关关系
10. 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水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9、D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黑子活动周期与降水的关系,研究的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图中曲线形态,判断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太阳黑子活动与暴雨日数的关系,有利于了解暴雨的周期性,及时、提前预报暴雨信息,做好防御准备。
11. 下列各处,地壳最厚处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我国地震频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地壳最厚处是青藏高原,B对。巴西高原海拔较低,A错。平原处地壳厚度小,C错。地震频发地带是板块交界处,地壳较薄,D错。
【考点定位】地壳的厚度。
12. 生物圈占据的空间范围是( )
A.大气圈的全部和水圈的全部
B.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C.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答案】D
【考点定位】地球外部圈层,生物圈范围。
当地时间2015年9月16日19时54分,智利伊亚佩尔西北部海域发生8.2级强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 )
A.只有上下颠簸 B.只有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14.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软流层 B.岩石圈 C.下地幔 D.地核
【答案】
13、C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震波的特点,地震的震源位置。
【名师点睛】地震波是地震内部能量释放的形式,分横波、纵波。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根据纵波、横波特点的差异,判断地震时的现象。根据震源深度,结合地壳的厚度,分析地震震源的分布圈层。
甲、乙两图分别为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上图中( )
A.a表示纵波 B.①表示莫霍界面
C.b表示横波 D.②为地球内、外核的分界
16.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推测图中( )
A.组成①以上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岩石 B.①与②之间的物质全部为固态
C.③层物质呈液态或熔触状态 D.④处物质可能为固态,以铁、铁的硅胶盐类为主
【答案】
15、B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5. 读图,图中a在2900千米处消失,表示横波,A错。①表示莫霍界面,B对。B可以穿过固体、液态物质,没有消失,表示纵波,C错。②为地球地核和地幔的分界,是古登堡面,D错。
16.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推测图中组成①以上物质的岩石最小单位是矿物,A错。①与②之间的物质还有熔融态的软流层,B错。③层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对。④处物质可能为固态,以铁、镍元素为主,D错。
【考点定位】地震波的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由上图可知( )
A.①岩石中有化石 B.②可能为石灰岩
C.③可能为片麻岩 D.④岩石多气孔
18. 图中岩石按从老到新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答案】
17、B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对。B、C、D错。
【考点定位】岩石类型、成因及特征,岩层形成的先后过程。
【名师点睛】根据所学三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判断岩石类型。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有气孔是喷出岩的特征。岩层形成过程中,沉积岩层下面是老岩层,形成的早,上面是新岩层,形成的晚。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火山锥是喷出岩的标志。
“蓝窗”是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
A.内力作川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海水佼蚀起主导作用 D.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20. 形成蓝窗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答案】
19、C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形成岩石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A、B、C错。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岩石类型及特征。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壳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22. 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华山的悬崖峭壁——流水侵蚀
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沉积
C.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风化作用
D.海南岛“南天一柱”——风力侵蚀
【答案】
21、A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地貌成因。
【名师点睛】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造山成谷,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主要是削山填谷,使地表变得平坦。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永远同时存在。了解区域地貌类型及成因,华山北坡是断崖,是断层构造形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来源:学_科_网]
8亿年前,黄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两亿年的变迁,海水中逐渐升起一块陆地,又过了4亿多年,黄山地区下面形成了巨大的水下隆起,使黄山逐渐抬升,黄山雏形由此产生。现在,黄山变成了一座高度在1000来左右的悬崖峭壁(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黄山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中的(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24. 图中景观被地质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峰林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答案】
23、B
24、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类型,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2016年8月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城市佩鲁贾附近发生6.4级地震,首都罗马震感强烈。下图是本次地震震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造成本次地震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英洲板块、亚欧板块
26. 图中M处的板块边界类型与下列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符合的是( )
【答案】
25、A
26、D
【解析】
试题分析:[来源:Zxxk.Com]
【考点定位】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类型。
【名师点睛】了解板块构造理论及分布位置,根据区域名称,判断所在板块名称。板块边界有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示意图中两个箭头是相对。生长边界是板块张裂形成,示意图中两个箭头向两侧分开。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下列有关图示地质构造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形成断层,后发生褶皱 B.先形成褶皱,后发生断层
C.褶皱和断层同时形成 D.褶皱形成谷地,断层形成山地
28. 上图中( )
A.甲沉积物年龄大于乙 B.乙处为背斜顶部
C.丙处岩石为沉积岩 D.甲处为向斜谷地
【答案】
27、B
28、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类型及形成过程,岩石类型,地貌成因。
读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中地貌类型为(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 D.新月形沙丘
30. 该地貌位于( )
A.入海口处 B.山谷出口处 C.河流中下游处 D.河谷处
【答案】
29、A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貌类型、主 要分布位置及成因。
【名师点睛】了解主要地貌类型分布位置,形成原因。山麓冲积扇地貌分布在河流流出山谷的出口处。三角洲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漫滩地貌位于河流中下游河床两侧,是洪水期被水淹没的区域。沙丘分布在沙漠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人类长期生活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2016年8月31日凌晨地外文明搜寻机构SETI表示,其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天文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编号HD164595的恒星的地外文明信号,这颗恒星距离地球约95光年,其大小是太阳的99%。它至少拥有一颗行星HD164595b,体积大小与海王星类似。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转轨道示意图。
(1)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主里来自哪里?并且在图中进行标注。(3分)
(2)曾有人认为“在②星球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是个不错的选择”的理由是什么?(3分)
(3)行星HD164595b如果真存在地外文明搜寻机构所认同的地外文明,那么它自身所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3分)
(4)假如行星HD164595b适宜人类生存,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人类开始向行星HD164595b移民将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是什么?(1分)
【答案】
(1)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1分)标注略(在图中①和②之间)(2分)
(2)②是火星;(1分)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类似;(1分)火星与太阳的距离也较为适中。(1分)
(3)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3分)
(4)HD164595b距离地球十分遥远,而目前飞行器运行速度过慢,人一生中都无法到达
HD164595b行星。(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问题,人一生中都无法到达HD164595b行星。
【考点定位】太阳系结构,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向外星移民面临的困难。
32. 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和某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甲乙丙丁
岩石类型的名称并各举一例。(8分)
(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简述图中①~④地质作用的类型。(4分)
(3)据右侧某地貌景观图,分析该地理现象多发地区并简述成因。(4分)
【答案】
(1)甲是岩浆岩(喷出岩),如玄武岩;乙是岩浆岩(侵入岩),如花岗岩;丙是变质岩,如大理岩;丁是沉积岩,如石灰岩。(8分)
(2)①一风化、侵蚀、搬运(外力作用) ②—变质作用 ③—重熔再生作用 ④—岩浆冷却
凝固(4分)[来源:学#科#网Z#X#X#K]
(3)该地理现象为火山活动。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地带。成因: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比较活跃,易形成火山活动。(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壳物质循环,岩石类型及成因,地质作用类型,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区及原因。
【名师点睛】掌握地质物质循环的过程,岩石转化的条件。记住岩石转化的主要的地质作用。注意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多岩浆活动,火山地貌分布广。
33.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丁地的原因。(4分)
(2)判断乙地的地质构造并说出判断理由。 (3分)
(3)说出图中河口丙处的地貌类型及成因。(3分)
(4)说明甲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4分)
【答案】
(1)甲地位于向斜槽部,由于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丁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导致甲地海拔高于丁地。(4分)[来源:学科网]
(2)乙为断层理由:乙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3分)
(3)丙处为三角洲成因:在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3分)
(4)甲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地下水容易沿岩层汇聚,隧道易积水。(4分)
【解析】
试题分析:层汇聚,隧道易积水。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类型及成因,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