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的流逝,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显得特别“怕老”。害怕生病总在寻求保健良药,明明看不清还不肯戴老花镜,面临退休后老无所用的困境、生理功能的退化,他们的心理正遭受着冲击。“恐老族”怕的究竟是什么呢?记者展开了采访。
怕生病啥保健品都想试试
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最近有些反常。“六十多岁,她现在好像特别怕老,一有小毛小病就非常紧张。”
原来,张女士母亲今年来一直觉得腿不太舒服,后来去苏大附二院骨科做了检查,说是有些骨质疏松。对此,老人特别着急,总是问医生怎么治、有没有什么好药,三句话离不开自己的病痛。“医生跟我妈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很常见的一种病,但她还是放不下心来,觉得这很严重。”张女士猜测,她的妈妈年轻时身体很好,所以年纪大了遇到一点健康变化就不适应。
半年前,某研究院的王主任发现,看文件时出现文字模糊、串行、看近困难的现象,到医院做眼部检查,医生说是轻微的老花眼。王主任心想:“我才五十多岁,戴老花镜那么老土,别人还以为我六七十岁了呢。”然而,时间长了,王主任看文件愈发困难,甚至影响到了生活。家人建议他及时去配合适的老花镜进行矫治,但他还是表达了拒绝,甚至产生了负面的情绪:“我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用眼过度的缘故,自我调节一下就好了,不需要你们多管。”
在采访中,还有不少中年市民告诉记者,他们的父母对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广告都很关注。“老人在小区里还要交流呢,哪些产品功效好,会相互推荐。”徐先生说他父亲有轻微血栓,有次父亲听邻居说有一款可以“通血管”的保健品,他不肯给父亲买,父亲就自己取了钱买了一堆回来,吃了好久,体检后医生说并没明显效果。
惧怕衰老意味着的“丧失”
据了解,在临床心理门诊上,“怕老”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苏州广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臻告诉记者,“恐老族”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接近60岁,处在退休节骨眼的市民,或是一些更年期女性。
“他们某一天发现,自己每天做的事突然不一样了,白头发变多了,眼睛老花了,腿脚不方便了,月经不再来了……生活中突然出现的种种变化,都在提示他们——自己老了。”
汤臻说,怕老的人,怕的不是衰老本身,而是惧怕衰老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其中,最显著的后果就是“丧失”。
比如,年纪大了,身体机能的日趋老化意味着健康的丧失,“这会威胁到人类最基本的安全感。”这便是为何患有重病的人会特别惧怕死亡,甚至连小毛小病都害怕。他们认为,生病会让他们远离优质生活,甚至离死亡更近;尤其想到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到了本该享受的时段,他一时无法接受病痛的入侵。
在当今,许多人步入老年,还无法接受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丧失,“退休综合征”即此道理。年轻人不怕这个,跌倒了还能再爬起来。“但衰老意味着生活的选择机会和可能性变少,会提示他们,生活已经定型了。”他们内心还没准备好,认为自己的个人价值无法再得到实现,现实自我(当前自己实际的样子)和理想自我(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没什么机会再靠拢。汤臻表示,年轻时事业较成功的人,或是把工作视作第一的工作狂,老了后最容易出现这样的心态。
此外还有更年期女性,她们惧怕性别特征和女性魅力的丧失。发现自己有了皱纹,体形变胖,尤其是绝经后,她自身的性别身份遭到了冲击,觉得自己不再可爱了,甚至担心被丈夫抛弃。
回避、发脾气甚至抑郁
出现怕老的心态,各人的反应和表现不尽相同。汤臻介绍,很多人第一反应会去回避“老”这个事实。“比如说把白头发都拔掉,不肯戴老花眼镜,看到广告有啥保健品都想试一试。有的女性会花好多钱去拉皮除皱,或是行为表现得和实际年龄不符,俗称装嫩。”她认为,这些表现属于一种基本防御机制,都还算健康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