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伤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电梯困人事故
(一)传递、报告救援信息
1.受困人员求救
受困人员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对外传递救援信息。
(1)利用电梯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将受困信息发布给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2)利用手机拨打电梯轿厢内公布的救援电话,将救援信息发布给电梯使用单位或电梯所在的大楼管理机构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3)通过直接喊话的方式,将救援信息发布给电梯外面的人员。
(4)利用手机直接拨打“110”或“119”,将救援信息发布给公安、消防部门。
(5)只有在无法使用上述方式实现救援信息发布时,可以通过敲打电梯的方式,发布救援信息。
2.社会公众应急响应救援
社会公众在收到或发现救援信息后,应立即将救援信息传递给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或直接向“110”或“119”报警。
3.电梯使用单位应急响应救援
电梯使用单位在接到救援信息后,立即将救援信息报告给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传递救援信息或实施救援。
(1)向电梯维保单位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2)如果需要采取医疗措施,可拨打电话“120”,联系医疗救助。
(3)发生火灾、建筑物受损可以拨打电话“119”,联系消防部门救助。
(4)发生重大事故,应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急响应救援
(1)接警人应记录报警信息,并向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救援信息,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3)向应急救援小组下达救援信息和启动的应急救援预案。
(4)向电梯使用单位通报救援信息。
(5)依据现场情况,可联系“110”,“120”,“119”或临近的电梯生产厂家、电梯安装维修单位等协助救援。
(6)发生重大事故,应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二)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1.电梯使用单位启动应急救援
电梯使用单位接警人员立即向本单位应急办公室汇报情况,应急办公室向电梯维修单位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应急办公室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安排人员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初级救护工作。
2.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启动应急救援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接警人员立即向本单位应急办公室汇报情况,应急办公室根据现场情况启动本单位有关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指挥负责人向应急救援小组发布救援命令,通报相关信息。
(三)应急防护与应急处置
1.应急人员的防护
(1)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避免发生针对应急救援人员的伤害事件。
(2)在传染病医院、传染病戒严区,针对严重传染病人员进行救援时,应在医疗、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防治疾病传染。
(3)在较强辐射的区域内实施应急救援时,应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4)在建筑物内实施应急救援时,要在保证建筑物不会发生倒塌的情况下实施应急救援活动。
(5)发生火灾实施应急救援时,可以采取先灭火、降温、或在消防人员配合下实施应急救援活动,防治烧伤、烫伤。
(6)在天气、道路、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实施应急救援活动,避免恶劣天气可能造成的迷路、失踪、泥石流、塌方等。
(7)发生水灾或湿水环境实施应急救援活动时,可根据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绝缘防护措施,在可能的情况下,先切断造成危害的电源。
(8)电梯使用单位或公安机关应负责维护应急救援现场秩序,避免在应急救援活动中发生人为伤害事件。
(9)应急救援小组应加强对实施应急救援人员的监护。
2.群众的安全防护
(1)电梯使用单位或公安机关要对可能造成伤害的现场进行有效的防护,如设立警示标志、设置防护栏、警戒线、戒严等。
(2)电梯使用单位或公安机关应疏散群众撤离危险区域。
(3)电梯使用单位或公安机关维护应急救援现场秩序,避免群众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群众采取错误的救援行动或过激行为而发生伤害事件。
3.紧急处置
(1)针对电梯轿厢内受困人员紧急处置。
①应急救援人员与电梯轿厢内人员保持联系,对受困人员进行安抚。
②提示电梯轿厢内人员保持安静,尽可能远离电梯轿门,配合救援活动。
③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对电梯轿厢内病人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
(2)针对伤员紧急处置。
①采取必要扶助措施。
②进行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
③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工作。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四)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办法
1.垂直电梯火灾事故
(1)楼层发生火灾时应急处置措施。
①当楼层发生火警时,底层的值班人员或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拨动消防开关,不论电梯处于何种运行状态,均应立即自动返回底层,开门将乘客救出,并将情况报告管理机构负责人。
②设法使乘客保持镇静,组织疏导乘客离开,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关闭层门并切断总电源。
③对于有消防运行功能的电梯,应由消防员确定是否可以使用。如必须使用,则可通过
打碎电梯基站消防面板、按动“消防”按钮开关,或用专用钥匙将安装于底层召唤按钮箱上或电梯轿厢操纵箱上标有“消防紧急运行”字样的钥匙开关接通来启用电梯消防员专用功能。对于无此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到底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到的楼层。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2)电梯井道或轿厢内发生火灾时应急处置措施
①立即在就近的楼层停靠,疏导乘客撤离;
②切断电源;
③灭火器灭火;
④共用井道中有电梯发生火灾时,其余电梯应立即停于远离火灾的位置,防止火灾蔓延。
(3)相邻建筑发生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梯,以免因火灾造成停电而发生困人事故。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2.垂直电梯水浸事故
(1)当底坑内出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停止运行,断开总电源。
(2)当楼层发生水淹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轿厢进水。
(3)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4)发生水浸时,应迅速切断漏水源,设法使电器设备不进水或少进水。
(5)对水浸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用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管线等方法,确认水浸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经试验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对微机控制电梯要仔细检查,防止烧毁电子板。
(6)在恢复电梯运行时,应确认无积水,无短路现象后,方可使用。对急于使用的电梯,可采用烘干的办法,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短路的积水。
(7)电梯恢复运行后,详细填写水浸检查报告,对水浸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3.垂直电梯剪切事故
(1)首先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恢复供电发生意外,同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2)有足够的救援人员,且先行救援不会导致受伤人员扩大伤害的情况下,可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进行救援,否则应根据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前期救援和准备工作,在急救人员到来后配合救援工作。
(3)轿厢内人员或层站乘客在出入轿厢时被剪切。
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层门钥匙打开相应层门,救出被困乘客。
②如果不能通过打开电梯门直接救出乘客,应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其他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4)乘客或其他人员在非出入轿厢时被剪切(发生轿底或轿顶剪切)。
①发生轿底剪切时,应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相应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使轿厢向上移动),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
②发生轿顶剪切时,应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其他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使轿厢向下移动),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
(5)救出乘客后,根据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4.垂直电梯困人事故 运行中的电梯会因供电线路故障、限电、电梯设备老化等因素,致使乘客被困在轿厢内,电梯的轿厢里通常都设有报警装置,配有电话、对讲机,或有摄像监控镜头,一旦受困,应及时报警。有人操作电梯操作人员应对乘客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并与维修人员联系;如无操作人员,维保人员应设法与轿厢内被困人员取得联系,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如事故因供电引起,对于短时停
电有备用发电机的应及时启用,因线路故障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的长时间停电,应考虑采用盘车等适当的方式将乘客救出。并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
(1)电梯停靠在楼层附近的处理方法。
①到机房将电源开关断开,防止电梯突然运行造成事故;
②在厅外用三角钥匙将层门打开,将乘客从轿厢内救出。
(2)电梯轿厢在两层楼的中间或冲顶、蹲底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若有司机操作,司机应告知乘客镇静等待,劝阻乘客不要强行手扒轿门或企图出入轿厢,并与维保人员或消防值班室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维保人员到现场后,应了解轿厢被困人数及其健康状况、轿厢内应急灯是否开启,轿厢所停层站位置,以便于解困工作的开展。告知乘客尽量远离轿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口,不要倚靠厅、轿门,不要在轿厢内吸烟、打闹,听从操作人员指挥。
施救人员在轿厢位置的上层将层门用钥匙打开,进入轿顶,将电梯置于检修运行状态,以慢速运行方式将轿厢运行至就近楼层的平层位置,用钥匙将门打开,让乘客撤离。
②盘车放人操作
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员,盘车操作已经开始,请乘客或司机配合。盘车放人操作一般由两人在机房进行。操作前必须先切断总电源开关,一人用松闸板手打开制动器,另一人盘车。当将轿厢盘至最近层楼面时(轿门地坎应不高于层门地坎600mm)可停止盘车,使制动器复位。让司机或乘客在轿厢内打开层门,或用钥匙打开紧急门锁,协助乘客离去。盘车时,应缓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应防止因对重侧比轿厢重而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进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如事故时轿厢处于冲顶或蹲底的状态时,宜采用上述方法二的盘车放人操作方式解救被困乘客。在电梯技术条件允许时,也可以在检修状态下,短接好相关安全回路,在机房控制柜处以检修速度将轿厢运行至顶楼平层或底楼的平层位置,救出被困乘客后,使安全回路恢复正常功能。
5.自动扶梯故障或事故的应急处理
值守人员遇自动扶梯故障或事故首先要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和防护并做好记录,立即报告处理。
(1)突然停车的应急处理。
操作人员应做好记录,切断自动扶梯的控制电源,检查停车原因,并及时报告负责人。
(2)异常现象的应急处理。
值守人员发现自动扶梯在行使中有异常声响、异味、不正常振动和摩檫,梯级或踏板有较大跳动,扶手装置及裙板有“麻电”感觉现象,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止自动扶梯运行,做好记录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如按下急停按钮仍无法停车时,应切断供电总电源开关。
(3)无法启动的应急处理。
首先检查电源的供电情况,如无问题仍不启动,应暂时停用,进行检查修复后再投入使用。
(4)制动距离过长的应急处理。
自动扶梯急停时制动距离过长,须检查自动扶梯制动器的抱闸间隙、制动器表面油污及磨损情况。
(5)扶梯装置夹入异物的应急处理。
发现扶梯的出入口或扶梯与扶手装置之间夹入异物,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或切断总电源开关。
根据夹入异物的情况和程度,将异物取出,如能顺利取出,对扶手带装置、安全保护开关等有关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重新启动扶梯。如果异物不能顺利取出,须打开驱动机房进行手动盘车,取出异物。如果手动盘车仍不能取出异物,则应通知维保单位,尽快采取可行措施取出异物。
(6)梳齿板夹入异物的应急处理。
当发现梳齿板有异物卡住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或切断总电源开关,停止扶梯运行。 根据夹入异物的情况和程度,借助有关工具取下。如果异物能顺利取下,对梳齿板、安全保护开关等有关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重新启动扶梯。如果异物不能取下,应打开驱动机房进行手动盘车。如果手动盘车仍不能取出异物,则应通知维保单位,尽快采取可行措施取出异物。
(7)自动扶梯倒车运行。
自动扶梯倒车运行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或切断总电源开关,检查、分析倒车原因,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7.雷击时的应急处理
建筑物发生雷击并造成扶梯供电电源跳闸,扶梯停止运行时,不能立即恢复扶梯的供电
电源,应待雷击过后由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维保人员对扶梯的电气设备和元器件进行全面检查修理,检测相关回路的绝缘电阻值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使用。对于遭受雷击的电气元器件,无论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都要更换。
扶梯遭受火灾、水淹、雷击等事故后,首先进行事故应急处理,再经专业维修人员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消除故障隐患。应急处理和检查维修记录,要登记详细存档备查,投入运行前,还须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技术性能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4)当电梯发生下列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应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影响安全的要立即停止使用。
①选层后关闭厅门、轿厢门或门已闭合电梯不能正常启动行驶。
②厅门或轿门没有闭合而电梯能启动行驶。
③电梯运行方向与选层方向相反,电梯运行速度有明显变化。
④内选、平层、换速、召唤和指层信号失灵失控。
⑤电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安全钳突然发生误动作。
⑥运行中发现有异常噪声、较大震动和冲击。
⑦电梯在正常负荷下,如有超越端站位置继续行驶,造成冲顶或蹲底。
⑧电梯在行驶中无故障停车、停车不开门、厅门可随意从外面人为扒开。
⑨电梯部件过热散发出焦热的气味,人接触到任何金属部分有麻电现象。
⑩电梯机房内有大量漏油并通过绳孔等处滴入轿厢,电梯发生漫水事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