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鼓舞视频 苗族鼓舞
Miaozu guwu
苗族鼓舞
drum dance of Miao nationality
中国苗族民间舞蹈。流传在贵州、湖南等省苗族聚居地区,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其主要特征。苗族各地鼓舞名称及活动形式不尽相同。
木鼓舞 是流传在贵州省东南苗族地区的一种最古老的鼓舞形式。鼓为长圆形,直径约33厘米,鼓身长约170~200厘米,两端蒙以牛皮,使用时将鼓横置鼓架上。在《苗防备览·风俗考》中记有:“刳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左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徐疾应节,名曰跳舞藏。”过去木鼓舞用于每13年举 行1次的全族性的“吃牯脏”祭祀活动,又称鼓社节或祭鼓节,是最隆重的传统祭祖活动。现在木鼓舞已成为民间节日娱乐性活动的一部分。鼓手多由村寨中有威望的老年男子担任,舞者也是男子。舞时由鼓手1人或2人双手持鼓槌敲击鼓面、鼓边。多为、节拍。众人环绕而舞,舞姿雄健有力,双臂自然下垂,肩部有力地摆动,顺手顺脚的跳跃,构成独特的风格。
踩鼓舞 流行于贵州省东南地区台江、镇无等县的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都可以跳,尤以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其鼓为扁圆形,鼓面朝上置于鼓架上,由1人击鼓,众人绕鼓踏节,翩翩起舞。节奏多为拍,以敲击鼓心、鼓梆和鼓槌相击发出的不同的音色,组成丰富多变的鼓点。有的地区舞前先由鼓手高唱踩鼓歌。女舞者随舞步的移动,腰部微摆,小臂随之上下摆动,所佩戴之银饰沙沙作响。
花鼓舞 流传在湖南省西部地区凤凰、保靖等县的节日自娱性舞蹈,男女均可参加,鼓为扁圆形,舞时须将鼓直立,鼓面朝两侧,由两名鼓手,各站一侧,同时击鼓;另有一人立在中间,敲击鼓梆。其节奏多为、混合拍。舞者围鼓而舞,舞蹈动作多模拟劳动生产及生活动作,男子动作幅度大而有力,女子动作小而柔和。还有表演性较强的双人花鼓舞和单人花鼓舞。双人花鼓舞多为两个男子或两个女子同跳,也有一男一女同时击鼓而舞的。舞时两人动作对称,节奏一致。单人花鼓舞,将鼓直立,鼓面朝前,一般由两人敲鼓梆作伴奏,鼓手站在鼓前,边击鼓边舞蹈。动作有面对鼓面敲击,背对鼓面反手敲击或侧身敲击,双臂有上抡、下划、后甩等动作,下肢有吸腿、跳动、转身、前抬腿等动作。
团圆鼓舞 流传于湖南省西部古丈县等地。由一鼓手在中间敲击一面大型扁圆鼓,众人环绕,歌舞交替进行。开始时舞蹈速度稍慢,鼓手只敲鼓而不舞,舞蹈随鼓声速度逐渐加快,并将大鼓立起,鼓面朝前。鼓手边舞边敲击,众人绕鼓而舞。
猴儿鼓舞 流传于湖南省西部,是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者有时化装成猴子的模样,以拳击鼓或用槌击鼓。其主要动作与花鼓舞相似,基本形象是模拟猴子的动态及习性。
[猴儿鼓舞]
梁远荣 陈卫业
更多阅读
YOURAISEMEUP中文意思为你鼓舞了我,神秘园演唱的歌曲名称 raise me up
YOU RAISE ME UPYou Raise Me Up,中文意思为你鼓舞了我,是一支由歌手组合SecretGarden(神秘园)演唱的歌曲名称。这首歌曲曾被多次翻唱.基本信息Brian Kennedy 歌曲:you raise me up 原唱:Brian Kennedy 作词:Brendan Grahasm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图腾、节庆、婚嫁、饮食、教育、禁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一、服 饰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其款式 多达130
作业:作文 一个成功者的事迹鼓舞了我
一个成功者的事迹鼓舞了我只有尝试过断翼的痛苦,才能够翱翔蓝天;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磨难,才能享受天堂的欢愉;只有被他人鼓舞,才能够自信的走下去。想必大家都看过快乐男生吧,一群有梦想的男孩子向前方进军。这一场场的比赛,造就了一个个的
中华古代雄壮诗词名言30句鼓舞人心,激荡心灵 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心
注:予幼好古文,习读于心,在艰难困苦之中默诵之,得无限能量。天地生壮心,付之于文言,千古之下,读之犹能振奋人心,鼓舞肝胆。阿苏摘录古人之语句诗词,与大家共赏。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土家族简介 苗族简介
土家族[tǔ jiā zú]百科名片 土家族少女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