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常見病穴位—小穴位 保健康
1.打嗝——攒竹(眉头),顽固性可加内关。
1.晕车——内关(距手腕线内中位三横指)。
3.醒酒——率谷(耳上两指的头上)。
4.腿抽筋——承山(小腿肚中央)。
5.耳鸣——中渚(无名指与小指背凹陷处向下一横拇指)。
6.落枕——后溪(小指外侧下手掌情感线起点处)。还治颈椎病。
前谷(后溪穴向上,小指根外侧)。
7.腰疼——腰阳关(与胯骨上沿平行的腰椎中)。
8.膝关节炎——犊鼻(膝下腿骨两侧凹陷处)。
9.头痛——后头疼:风府(后发际上一横拇指中位)。
偏头疼:角孙(耳折向前之上沿的头部)。
10.晕倒——人中
11.戒烟瘾——列缺(食指外侧下方与挠骨相交凹陷处)。
12.退烧.长青春痘——大椎(后颈与肩平处最大的脊骨突起处。揑起皮肤用三棱针速剌三四下放四五滴血或拔火罐)。
13.缓解脱发——玉枕(脑后与耳中平行的枕骨下,有左右两穴)。
14.口腔溃疡——巨阙(胸骨正中下方分岔处向下二寸心口处)。可灭心火。也治睡眠差。
15.眼疲劳——睛明(两个内眼角)。
风池(耳后斜下方颈两侧凹陷处)。
16.鼠标手——阳池(治腕肘肩综合症。在手背与手腕之间的背腕线中央)。
17.脑疲劳——上星(前额中发际向上一寸)。按揉或闭目用十指从前向后梳头。
18.失眠——灵台(第六与第七胸椎之间)
申脉(两外脚踝内下凹陷处)。
19.肩周炎——肩髃(锁骨与肩头相交处中央)。拔罐或针灸。
20.便秘——支沟(手背向后腕横纹向臂部三寸,即四横指处中间)。
天枢(肚脐两侧三横指处)。还有减肥功效。
21.高血脂——丰隆(小腿前膝盖与脚脖子中间腿骨外侧两横指处)。
22.高血压——太冲(脚背的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脚缝后方的凹陷点)。还可防生气。
23.鼻炎——迎香(鼻翼两侧中凹处)。再向上是上迎香,由下推揉至山根,可涵盖两穴。
24.咽炎——天容(腮骨突与颈肌间凹陷处)。
25.胃病——上.中.下脘(肚脐与两胸骨相交处的剑骨连线之中点是中脘,上一横拇指是上脘,中脘与肚脐二分之一处是下脘)。可每日用掌根从上到下推按一百次。还有健脾增胖作用。
26.痔疮——长强(尾巴骨与肛门之间)。跪在床上俯身按揉。
27.润肤——血海(膝盖上沿内侧与大腿相交凹处)。属脾经,可盘腿坐,从大腿内揉至脚踝。
28.除鱼尾纹——丝竹空(眉毛尾部凹陷点)。垂直按揉。
29.黑眼圈——阴陵泉(膝盖内侧下部小圆骨头内下方凹陷处)。
30.减肥——滑肉门(肚脐上一横拇指,再向两侧三横指交叉点)。饭前按揉半小时可令少吃饭。
枘庭(脚背第二和第三脚趾缝前端凹陷点)。可降低食欲。
31.瘦腰——带脉(沿肚脐横线与腋下垂线的交叉点)。
32.强身保健五大穴位:
一.关元——调节肾气,不使元气外泄。(脐下四横指)。可治腹泄,手脚冰凉。
二.气海——即下丹田。(脐与关元穴之间二分之一处)常艾灸此穴可长寿。用掌按揉也可。
三.身柱——常艾灸每次二十分钟可增强免疫力(从大椎穴向下数第三个胸骨下凹陷点)。三伏时在此贴膏药,可锁住阳气,天冷后不得病。
四.大椎——(低头时脖后最高的骨顶点)。可用干毛巾或光滑物同时推按大椎和身柱两穴。
五.足三里——每天一次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属胃经,可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膝下三寸外侧,或手掌张开捂在膝上,无名指尖所在点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