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那怎么鉴别呢?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如果在出生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黄疸超过6毫克/分升,在第一天超过这个数值,就是病理性黄疸。第二点,看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
一般来说,足月儿不超过12.9毫克/分升,或者按现在国际单位不超过220微摩尔/升,我们认为是生理性黄疸,超过这个值就是病理性 的;早产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高一点,是15毫克/分升,低于这个值,就是生理性黄疸,超过这个值就是病理性黄疸。第三看胆红素增加的速度,24小时之内增 长幅度达到了5毫克/分升,也是病理性黄疸。第四点就是看黄疸持续的时间。
在一定时间内黄疸要退掉,一般来讲,早产儿半个月内会退掉黄疸,足月儿是10天 左右,如果超过两周还有黄疸,就是病理性的。还有一种情况是黄疸退而复现,这也是异常的。第五点是看直接胆红素水平。黄疸分直接胆红素增高或间接胆红素增高,没有结合葡萄糖醛酸基的,叫间接胆红素,也叫未结合胆红素;结合了葡萄糖醛酸基的,叫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如果超过1.5毫克/分升,也是病理性黄疸。因此,新生儿黄疸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鉴别。
新生儿黄疸一般常见于四种情况,溶血性黄疸,就是溶血过多了。
第二是肝细胞性黄疸,就是肝炎等情况造成的。
第三个是感染性黄疸,有败血症这些情况。
第四个是胆道闭锁,胆道闭锁造成的黄疸发生得比较晚,在新生儿期主要是前三种。
还有的是由于先天代谢病造成的。
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说免疫性溶血,就要把溶血控制住。像在南方G-6-PD缺乏症比较常见,这时就要避免使用一些导致溶血的药物,还有些孩子接触樟脑丸就会溶血,造成黄疸,这个也要注意。关于退黄的治疗,如果是新生儿溶血引起的,一般用蓝光照射。第三就是促进黄疸的排泄,还有是促进肝酶的活性。如果是肝炎引起的,要针对肝炎进行治疗,有毛细胆管 阻塞的因素。胆道闭锁发生比较晚一些,可能在新生儿期之后才出现。
大多数的黄疸预后较好,但是如果黄疸浓度过高,特别是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很容易渗透到脑子里去,对听神经有损害,还会侵害到脑的基底结,导致胆红素脑病。它的表现开始是抑制,然后是抽风痉挛,如果能救过来,会有后遗症,会造成远期的运动障碍,也就是脑瘫,还有听力的问题。
宝宝出现黄疸如何护理?
1、平时多给新生宝宝晒太阳,冬天室外太冷的话可以将宝宝放在居室内阳光较为充足的地方,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皮肤上,同时注意保护好宝宝双眼以免引起损伤。
2、妈妈应尽早开奶,并给予足够的喂奶频次,防止宝宝饥饿。
3、对于吸吮力比较弱的新生宝宝,可以把乳汁挤到杯子里用滴管喂宝宝,慢慢刺激宝宝的吸吮反射。
4、宝宝若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例如活动力软弱,食欲减弱,嗜睡、呕吐、发烧等现象时,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疗法
芦笋玉米须粥
取芦笋 50克 ,玉米须200克 ,薏芯仁 50克 ,粳米 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 ,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 ,快火煮沸后 ,改用小火煨煮 30分钟 ,粥黏稠即成。早晚两次分服 ,食粥 ,嚼服薏苡仁、芦笋。此粥具有清热利湿 ,健脾退黄的作用。
茵陈蛋汤
取茵陈 100克 ,加适量水 ,浓煎取汁 300毫升 ,打入鸡蛋两个 ,加醋 20毫升搅匀 ,煮沸食用。每日一次 ,可清热利湿退黄。
牡蛎
肉玉米须汤
取鲜牡蛎肉 100克 ,玉米须 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 ,切成小段 ,放入纱布袋中 ,扎紧袋口 ,备用。再将鲜牡蛎肉洗净 ,用快刀斜剖成片 ,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沙锅 ,加清水适量 ,快火煮沸 ,然后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后 ,取出药袋 ,滤尽药汁 ,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 ,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此汤分两次服食 ,有清热退黄之功效。
蒲公英稠米汤
取鲜蒲公英 500克 ,稠米汤 200毫升。将鲜蒲公英捣烂后 ,用洁净纱布包裹 ,绞压取汁 ,对入米汤中 ,搅拌均匀。早晚两次分服 ;或当饮料 ,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 ,消退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