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个10岁的男孩在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
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
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根本没有指望过靠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她儿子的命运,然而,事实上,正是她那句赏识的话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美国伟大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小时候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家人和邻居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何时出了什么事,诸如牧场的母牛被放跑了,堤坝裂了,或者一棵树神秘地倒了,人人都会怀疑“这是小拿破仑·希尔干的”。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希尔破罐子破摔,一心想表现得比别人形容的更坏。他的母亲去世后,一位新母亲走进了他的家庭。拿破仑原本以为继母是不会给自己半点同情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继母发现了拿破仑·希尔人性中的优点。在继母的赏识和鼓励下,拿破仑·希尔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发奋学习。继母用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拿破仑·希尔。
拿破仑·希尔在他的著作《人人都能成功》中这样形容继母对他的影响:这个陌生的女人第一次走进我们家的那天,我父亲站在她身后,让她独自应付这个场面。她走进每一个房间,很高兴地问候我们每一个人,直到她走到我面前。我倚墙站着,双手交叠在胸前,凝视着她,眼中没有丝毫欢迎的神色。我的父亲说:“这就是拿破仑,希尔兄弟中最差劲的一个。”
我绝不会忘记我的继母是怎样回应他这句话的。她把双手放在我的双肩上,两眼中闪耀着光辉,凝视着我的眼,这使我意识到我将永远有一个亲爱的人。她说:“这是最差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帮他把自己所具有的好品质发挥出来。”
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心底。这一时刻是我生命历程的转折点。我的继母总是鼓励我依靠自身的力量,制订大胆的计划,坚毅地前进。后来证明这种计划就是我事业的支柱。我决不会忘记她教导过我的话:“当你去鼓励别人的时候,你要使他们有信心。”我的继母造就了我。因为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励着我,使我努力成为她相信我所能成为的那种孩子。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成功是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渴望的。运动员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需要人们的喝彩和掌声,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每一次小成功累积起来,才能渐渐铺就孩子的大成功。每一个细小的成功都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和动力,孩子就是在不断的成功中不断学习、更上一层楼的。而赏识正是催人奋进的因子,它可以开拓失败者前进的空间,不断激励胜利者昂扬的斗志。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前提,首先应该对孩子具有真诚和科学的爱。这种爱是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依赖、鼓励、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体验。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真心赞扬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及时激励孩子,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孩子,可以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孩子,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振作。
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他、赞扬他、信任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第一章 赏识与赞扬
许多父母把赏识与赞扬等同起来,以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事实上,赏识教育远远不是说一句“你真棒”这么简单。赏识首先应该是一种心态,一种欣赏孩子的心态。而赞扬只是赏识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把赏识的心态融入赞扬之中,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赏识的力量。
细节1 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果父母没有发自内心,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从孩子本身出发,不要把孩子与别的孩子做盲目的比较,尤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而应该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细节2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遇到寒冷酷热,聪明的人逃开了;笨的人亲身尝试,却意外地在寒冷酷热中成长。笨的人逐渐认识到:“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 那些经常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往往把分数看成自己的聪明所得,把分数高低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的孩子,则更愿意做出新的大胆尝试,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们做好。
作为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勤奋和努力,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自己孩子的不聪明而气馁,而应该为孩子的不努力而担心。始终记住一句话:“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很多情况下,父母应该故意淡忘孩子的聪明,而重视孩子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进而逐步明白一个道理: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当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不要把这个成绩归功于孩子的先天优势,而是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后天努力上。应该告诉他:“成绩真不错,这都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
细节3 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多么值得父母赏识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应该及时给予热情的赏识和赞扬。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孩子是需要赏识和赞扬的,并且家长要正确把握赞扬的时机。一般来说,在孩子取得成就以后,及时给予赏识和赞扬的效果最好,这时候,最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孩子最容易从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不是及时赞扬,而是在一段时间以后再赞扬,效果则会相差很多。那时候,孩子已经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扬而失望,即使后来再补也无济于事了。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一句赞扬的话,他们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及时赞赏孩子的成绩,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这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赏识孩子,不仅仅表现在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赞扬送给孩子,更要在第一时间把这种赞扬和肯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期望,从而满怀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细节4 通过别人赏识孩子
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对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与其他人的交往都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不确定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好是坏,以及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障碍时,适时传达给孩子别人对他的正面看法和赞赏,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更可以融洽孩子与他人的关系,让孩子拥有更快乐的生活。作为父母,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赏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不要忘记及时把别人的赏识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别人对他的评价,感觉到别人对他的赞赏,从而激励他不断努力和进步。在赏识教育中,父母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赏识孩子,更可以借他人之口来赏识孩子。有时候,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能激发他的信心和潜力。
在孩子的社会交往中,时常传达别人对他的正面评价,可以培养孩子正确认识他人、评价他人、与他人友善相处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益处。当孩子听到从你的口中传达的是别人对他的赞赏时,他会更加感到光荣和自豪。
细节5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现实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另外,必须对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给予赏识。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母就不应该再穷追不舍,而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敢于认错的勇气。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难免会责备孩子,但是责备的方法却有很多种,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以及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而且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而如果父母善于找到孩子错误中隐藏的优点,然后赏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错误,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优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习惯。
细节6 重视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尊重孩子的问题,给孩子一个认真的答复,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密切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信赖父母。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也许会问一些父母都不好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不要回避更不要责怪孩子,而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咨询专家,尽量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回答。
细节7 欣赏孩子的新奇发现
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兴奋地向父母报告他们的新发现。这些发现是如此珍贵,它不仅表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且表示他们在观察和思考。赏识孩子的发现,就要善于观察孩子,及时看到孩子的新发现。当孩子向父母报告新发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像对待重大的发现一样满怀热情,分享孩子的快乐,同时给予积极的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新事物、探究世界的奥秘。
细节8 欣赏孩子的淘气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许多父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淘”所产生的所谓“不良”后果上,而忽视了孩子“淘气”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忽视了孩子在“淘”中所表现出的优点和值得赏识之处。甚至还有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淘气”行为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俗话说“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在很多情况下,“淘气”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淘气”,赏识孩子的“淘气”,甚至和孩子一起淘气,让孩子在淘气中学习,在淘气中进步。
孩子淘气,多数表明孩子性格好动,求知欲强烈。但在多数父母眼里,这样的孩子却是不听话、好争斗、叫人头疼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的不听话恰恰反映他有主见,而所谓好争斗恰恰反映他有进取心。虽然主见多带有主观和无知的倾向,进取心也有些逞强和虚荣心的成分,但这并不能掩盖孩子在淘气中所表现出来的值得父母赏识和鼓励的闪光点。因此,对于淘气的孩子,父母要站在赏识的角度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可有针对性地带孩子看电影、逛公园、参观展览馆,或者学习唱歌及绘画等。通过多渠道教育,因势利导,更换兴奋点,将他们过剩的精力、体力发挥到适当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好动和求知的心理和需求,而且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细节9 赏识孩子的大胆怀疑
怀疑就是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某个结论不轻易认同,更不随声附和。如果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怀疑,家长一定要珍惜他们的这种意识,而不能强迫他们认同自己的观点。孩子的怀疑是可贵的,他们的怀疑完全有可能结出科学的硕果。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被动的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细节10 在别人面前赞扬孩子
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赏识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对孩子要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经常对孩子赞扬、鼓励,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赞扬孩子,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赏识扩展到别人的面前,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赏识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在别人面前赏识自己的孩子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赏识孩子的态度必须是认真和真诚的。不能因为炫耀自己或者敷衍别人而故意吹嘘,夸大孩子的优点。二是必须有根有据。要根据孩子的平时表现来赏识孩子,不能因为赏识而赏识,凭空捏造事实,让孩子感觉你在作假。三是要适可而止。不要说起来没完,让孩子感觉不自在。要知道,赏识的话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说得多了反而无益。
第二章 赏识与激励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少些责骂,多些激励,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细节11 要赞扬,更要激励
不仅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可以对孩子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赏识孩子。赏识孩子,不仅表现在对孩子成绩的肯定和夸奖上,更表现在对孩子热情地鼓励和适当地提醒上。对孩子成绩的赞扬可以让他感到温暖和欣慰,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获得了父母的认可;而对孩子的提醒和鼓励则可以给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和信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差距,还有继续进步的潜力。
细节12 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成绩没有别人好,做事没有别人快,脑筋没有别人聪明,但是,孩子一直都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应该珍视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取得一点点进步,父母就应该是高兴的,就应该表扬自己。
因此,随时都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或者成效不明显的时候,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宽容,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赏识,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气和信心。妈妈带达达到青岛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海鸟。他们发现,越是体型比较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鸟,如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起飞很慢。这时,妈妈对达达说:“儿子,海鸥虽然起飞慢,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还是它们。”
细节13 鼓励孩子严格自律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律,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因此,赏识孩子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从语言到行动,全身心地赏识和鼓励孩子。为了鼓励孩子严格自律,父母可以在制定规矩和计划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完成。而不是以父母的意志来强迫孩子遵守。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
赏识和鼓励在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要赏识孩子,所以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应该通过鼓励,让孩子自愿去做。在父母的强迫下做的事情,孩子不仅不会记住,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是他们自愿去做的,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细节14 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这时候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很多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去努力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成功,有些时候,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失败和碰壁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及时的激励,让他们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常常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而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从而让孩子逐步形成看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细节15 鼓励孩子克服紧张
当孩子紧张不安的时候,父母要以身作则,冷静面对孩子的焦虑,帮助孩子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给孩子一些赏识和指导,让他明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即使失败,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正确面对考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对孩子提过高或过严格的要求,要允许孩子出现失误,并对他的失误表现出宽容,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更加坚定孩子的信心。
细节16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应该鼓励孩子去和对方交朋友,对孩子说:“不要打架,你应该主动讲和,告诉对方,你想和他成为朋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因此,对于孩子交往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应该建立在以和为贵、发展友谊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用心与他们沟通,相信孩子的真诚可以打动他们,从而把对手变为好朋友。
当孩子遇到交往中的问题时,鼓励孩子与对方交朋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事情的状况,而不是让孩子能忍则忍或者以牙还牙。
通过鼓励和信任孩子的交往能力来赏识孩子,能够激励孩子更加注意与小伙伴们的交往方式,促使孩子学会交流并快速融入到集体中去,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从而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学习的进步。
第三章 尊重与信任
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赏识教育应该基于对生命本质的爱和尊重,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作为父母,只有放弃分数、名次等功利指标,才能真正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发现孩子身上无数的闪光点,赏识才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尊重的话语,信任的目光,赏识如细雨,润物于无声!
细节17 尊重孩子的意愿
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经常和孩子商量,是对孩子的一种赏识和尊重。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是因为孩子有权知道自己的事情,这更是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赏识,相信孩子有能力分析和决定家庭中的事务。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尊重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径。如果父母尊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尊重父母。只有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时,孩子才会大胆地告诉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需要做一项决定,他也会主动跟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而不是隐瞒父母,一意孤行。
细节18 尊重孩子的想法
父母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孩子主动和父母谈到孩子世界的事情,是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这时,父母应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交谈。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平等互重的,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也同等重要。因此,不论是孩子想要讨论大人世界里的话题,还是大人想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这种彼此之间交流都显得尤为重要。
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细节19 尊重孩子的理想
作为家长,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所谓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在赏识和尊重孩子理想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赏识和支持。但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更不是马上提出要求,或者用纯理性的、非常严格的终极标准要求孩子,这会让孩子知难而退,轻易放弃。真正的支持应该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基础,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
细节20 尊重孩子的朋友
赏识和尊重孩子,应该支持孩子的社会交往、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赖父母,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朋友的缺失不仅使孩子的童年极为孤独,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珍视孩子的朋友,通过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灵。首先,可以通过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让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主动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 其次,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交际能力。再次,鼓励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培养群体意识,可以克服孩子过强的个体意识。朋友之间的群体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让他们遵从群体活动规则,认识到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只顾自己,就会受到朋友们的排斥,小朋友会看不起他,不跟他玩儿,将会促使孩子最终向群体规范“投降”。“合群”是人的重要品质和能力,这是家长无法口授给孩子的。
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当孩子有了朋友之后,应该通过赏识和尊重,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
要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把孩子的朋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或者“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朋友,你们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
细节21 尊重孩子的隐私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
如果父母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这往往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这样,父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就被父母破坏了。
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用赏识和尊重换取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主动说出他的想法,这才是父母应该努力达到的效果。赏识和尊重孩子,确实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是密切亲子关系、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细节22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孩子和大人一样,不但需要赏识和理解,还需要可以倾诉的对象。倾听是理解的方法之一。成长中的孩子,由于思想不成熟,常常会出现违背正常逻辑的思维,家长应该帮助他们,但是要注意不能用喋喋不休的方式对他们讲话,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如果家长能仔细聆听孩子的倾诉,并能正确地疏导,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种做法对加速孩子的成熟是非常有帮助的。赏识孩子,有时候要用爱的耳朵去倾听,从而理解孩子的心声。所以,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是一个赏识和理解孩子的好方法。
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哭。有些父母见到孩子哭泣就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哄劝、安慰孩子,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哭而满足他一些无理的要求。疼爱孩子诚然值得肯定,但是不能不分情况、不讲原则地疼爱。如果孩子一哭就去百般哄劝,会让孩子误以为可以用哭闹“骗取”父母的妥协。
如果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就能化解他的委屈,使他不再坚持满足原来的某些无理要求。因此,父母应该出于对孩子的赏识,给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心平气和地听孩子慢慢诉说,弄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并在教育的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赏识和信任。每天都留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倾诉,而这时,父母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细节23 主动向孩子学习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过:“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因此,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把自己与子女摆在平等的位置上。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应该是不断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现今社会,父母向孩子学习,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和尊重,而且有利于父母的知识更新和进步,促进父母的工作和事业。
赏识孩子的知识,尊重孩子的特长,主动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仅可以实现家庭情感的互动交流,营造家庭温馨学习的气氛,而且可以建立畅通无阻的亲子沟通渠道。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子女对长辈能尊重体谅,从而跨越代沟,实现两代人心灵上的双向互动。
细节24 主动向孩子道歉
在生活中,父母也经常会犯错误。错怪孩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自己宽恕自己。也许这个错误当时没有什么,但迟早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因为放不下面子而坚持不承认错误,让孩子蒙受冤屈,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而且会让孩子陷入迷茫之中,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想法。
因此,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诚恳地给孩子道个歉吧!家长并不一定要做到一贯正确,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家长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实际上是赏识和尊重孩子,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原则,而且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由衷的崇敬,家长的威信才会真正树立起来,亲子关系也会进一步融洽。
给孩子道歉,要做到主旨明确,不要含糊其辞;态度要中肯,不要嬉皮笑脸;否则会让孩子感觉你的道歉不是出于真心,让孩子怀疑你的诚意。
家庭里,许多父母常常将自己定位为统治者。在基于各种原因给孩子道歉时,往往自我批评很少,借题发挥居多,甚至还是以批评孩子告终。这样让孩子感觉你不是在道歉,而是在变相批评他,那么,这种道歉是无效的。合格的道歉应该使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赏识和尊重。
道歉时要心平气和,不要边发脾气边道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你的道歉。不要轻易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而给孩子道歉,不能为了取悦孩子而没有原则地自我否定,否则,父母的威信会丧失,父母在孩子面前会显得软弱无能。所以,道歉一定要有的放矢,其目的是通过道歉让孩子感觉父母对他的尊重,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不是故意取悦和讨好孩子。
第四章 宽容与理解
一个未曾犯过错误的人永远也不会成熟,就像一个从未摔过跤的人肯定不会走路一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错误和不足也同样是一笔财富。如果赏识孩子,就少给孩子一些责备,多给孩子一些宽容;少给孩子一些误会,多给孩子一些理解。这样才能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大胆思考;才能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认真观察;才能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充分尝试;才能解放孩子的嘴巴,让他们能尽情倾诉。
细节25 不以分数论成败
赏识孩子,应该宽容孩子的不足,细心呵护孩子脆弱而单纯的心灵。当他们需要安慰和鼓励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孩子从父母的宽容中找回重新振作的动力。
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消极抵抗父母的责备,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即使孩子的成绩非常糟糕,父母也要忍住一时气愤,调整好心态,给孩子最大的宽容和鼓励,让孩子在父母的宽容中找到安慰和继续努力的力量。赏识和宽容孩子的不足,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有时会产生让人吃惊的效果。赏识和宽容孩子,体现在父母能够从孩子的不足中看到优点,鼓励孩子克服不足,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作为父母,你应该尽可能多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宽容和理解,让孩子从中获取无穷的力量,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细节26 宽容孩子的失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情非常常见。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也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这时,家长应该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父母,从而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赏识孩子,应该对孩子不小心的行为给予宽容。这样不仅可以安慰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而一味地训斥和打骂,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却淡忘了事件本身。
当孩子本意正确、方式错误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的本意给予赏识,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并教给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受到父母赏识、宽容和教育的孩子,会在愉快中接受父母的建议,时刻记住自己的失误,并在以后逐步改进或改正。
细节27 宽容孩子的坏习惯
孩子总归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病。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就不能容忍,常常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家长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呢?
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出发,当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时,父母首先应该表现出宽容的态度。有坏习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喜欢这些坏习惯,但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因此,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坏习惯抱以宽容的态度。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过程中,坚持赏识和鼓励孩子,用赏识的语言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赞扬。要知道,父母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有动力也有勇气纠正自己的坏习惯。
发现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们也不要抱有成见,或者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因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性,让他感觉这个坏习惯会影响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让别人讨厌。
发现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们也不要抱有成见,或者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因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性,让他感觉这个坏习惯会影响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让别人讨厌。在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时,还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那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因为自己而让孩子染上一些坏习惯,必须马上改正,并在赏识中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培养其好习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纠正孩子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因此,父母应该尤其注意孩子习惯的培养,通过赏识孩子,不断纠正孩子出现的坏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细节28 宽容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如别的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往往会到父母那里寻求一个证实或者一些安慰,这时候,父母不应再给孩子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而应该宽容、鼓励孩子,让孩子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
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总会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甚至是缺陷。这时候,如果连父母都看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那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赏识孩子,不仅仅表现在夸奖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也不仅仅是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和勇敢,还包括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短处甚至是身体的缺陷。通过赏识和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弥补缺陷,从而健康地成长。
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对于具有明显生理缺陷的孩子,父母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赏识和鼓励,给他们生活的自信和勇气。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巧妙地“骗”一下孩子,让孩子在谎言中忽略自己的缺陷,抹平心中的自卑。
面对有缺点的孩子,父母不仅要安慰孩子、鼓励孩子,帮助让孩子树立信心,更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扬起生活的风帆,创造人生的辉煌。 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嘲讽、责怪甚至放弃,而是应该抱着赏识孩子的态度,去宽容他、安慰他、鼓励他,热情地拥抱他,相信孩子一定能还给我们一个奇迹。
细节29 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当孩子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时,作为父母,我们能否给他解释的机会?如果我们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不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孩子,那么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不喜欢什么,他偏要去做什么。
因此,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才是赏识孩子的表现。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不仅仅是父母赏识孩子的体现,更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细节30 宽容氛围益于改正错误
对一些脾气犟、个性强的孩子来说,打骂却往往会激起他们的对抗心理:父母越是打得凶,骂得狠,他越是我行我素。 在对待孩子错误的问题上,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当孩子犯错之后,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以及应该如何改正,然后在赏识中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宽容孩子,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孩子的行为中找到孩子犯错误的根源所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改正错误。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他们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也正是不断改正错误、掌握方法的过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请父母们记住: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们的权利。正像曾经迷过路的孩子再也不敢忘记回家的路一样,往往只有犯过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人才能不断走向成熟,迈向成功。
第五章 赏识造就孩子的好品格
歌德说:“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人格,你就失去了全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实际是给了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品格的培养需要父母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孩子良好品格的萌芽,从而引导孩子保持好品格。
细节31 赏识孩子的善良
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可以说,缺乏善良品质的人,同时也是个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最终很难有所作为。
能拥有一个善良的孩子,应该是父母的骄傲。当孩子表现出这种善良的品质时,要赏识和赞扬孩子。
虽然孩子可能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为此而违背了父母的规定,甚至因此被别人误解和嘲笑,但是父母首先应该肯定孩子所做的事,对孩子的正义感给予赏识。
孩子的本质都是善良和真诚的。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善良给予支持和赏识,那他们这种善良的行为就会强化;如果父母误解了他们的善良,那他们的善良行为就有可能弱化。因此,赏识孩子的善良、肯定他们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天真纯洁的孩子本来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善良。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因此,父母对周围人应表现出真挚的感情,并帮助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如果父母都能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那么孩子就能成长为一个健康、善良和正直的孩子。
理解、支持并赏识孩子的善良,让孩子在父母的赏识声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同时,这也将换回每一个人对孩子本人的真诚相待。
细节32 赏识孩子的爱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比大人更强烈的爱心。这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肯定和赏识,而不是因为孩子没有和父母商量或者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而否定了孩子的爱心,更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利而打击孩子的爱心。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有爱心是错误的,从而自我否定这种爱心行为,变得冷漠和自私,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让孩子与大自然的花草、动物和谐相处,是培养孩子爱心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锻炼孩子爱心迁移能力的途径。告诉孩子大自然是人类的好朋友,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一种美德。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植物园、郊外走走,在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美感的同时,培养和发现孩子的爱心。
细节33 赏识孩子的诚实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把孩子的诚实忽略了,甚至因为某些个人私利而责怪孩子的诚实,教孩子撒谎。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对做人的原则产生疑惑,最终养成撒谎的坏习惯,甚至造成心灵扭曲。
有一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欺骗自己,不要对父母有丝毫隐瞒,但是他们往往在孩子面前撒谎,甚至“教唆”孩子去欺骗别人、隐瞒真相。如此一来,孩子最终学会了撒谎。
因此,每个父母都应该明白,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远比占一点小便宜重要得多。对于孩子的诚实,父母应该给予赏识和赞扬,用赏识留住孩子的纯洁和诚实,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优秀品质。
错误可以原谅,撒谎不能宽恕。当孩子诚实地承认错误时,应该给孩子赏识!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诚实的孩子也许会吃亏,也许会受骗,但绝不能让孩子因此远离诚实,这就如同走路有可能摔得鼻青脸肿,你却不能终生躺在床上一样。因此,对孩子的诚实,父母必须给予热情的赏识和鼓励,赏识他们战胜了自己,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诚实。
细节34 赏识孩子的自强
事实证明,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什么事情、困难都替孩子解决,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
孩子的自尊心不强,胆怯柔弱、缺乏信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父母多给孩子一些赏识、鼓励、引导、锻炼,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成长为自尊、自强、自信的人。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小的,而应该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力量。应该为孩子创造恰当的机会,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赏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孩子的自强。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分地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做自身的一个附属物,而没有把孩子看作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人。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撑起成功的柱石。只有自尊自强的人,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培养孩子的自强意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强作为人的一种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次次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中培养出来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孩子难免要面对各种与人竞争的场面,如果没有参与的勇气而且长期采用回避的方式,孩子的自强很难建立。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竞赛类活动。开始时可以在家里玩一些要分出胜负但又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剪刀石头布、下跳棋或飞行棋等。父母要引导孩子凭兴趣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孩子赏识和鼓励,激发孩子进一步参与的兴趣。然后要逐步鼓励孩子参与到社区、学校及社会上其他竞赛活动中,从而培养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参与意识和良好心态。
不管什么情况,要相信孩子并不是弱小和怯懦的,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和时间,让孩子独自面对挑战,让孩子在挑战中逐步认识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细节35 赏识孩子的勇敢
对孩子的勇敢给予赏识,激励孩子更加勇敢地面对事物,这比一味地保护要有效得多。
每个父母都希望能有一个勇敢的孩子,而我们的教育方法却往往适得其反。从赏识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不仅要对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行为给予赞赏和强化,更应该主动去培养孩子的勇敢,而不是怕孩子受到伤害而处处保护。尤其是当孩子对一件本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而表现出恐惧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正确的认识。
孩子胆小的原因往往有三个:一是因为孩子不了解事情的状况,二是家长教育时给予不恰当地恐吓,三是家长过分严厉,弄得孩子总是处于惊恐状态。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孩子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孩子实现由胆小到勇敢的转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在培养孩子自信勇敢这个方面,父母必须做好表率,尤其是母亲,更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很多母亲在见到突然窜出的小动物或者听到突然发出的声音时,会忍不住失声惊叫;而孩子见此情景,以后在碰到这类事情时,也会变得恐惧起来。
在孩子要做一件需要勇气甚至有些冒险的事情时,父母不要恐吓孩子,而应该对孩子的精神给予赞赏和适当的引导、保护。
对孩子的胆量,要从小培养;对孩子的勇敢精神,应从小训练。要锻炼孩子的勇敢,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而不是处处阻拦,什么事都严格控制。当然,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和危险,这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他们、训斥他们,孩子就渐渐地变得畏手畏脚。也许孩子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单纯、简单,甚至有些“愚蠢”,但是只要家长经常给孩子鼓励,多赞扬和引导他们的行为,就能使孩子得到鼓舞,并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性格。
细节36 赏识孩子的创新
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和念头,这些想法也许看起来很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这是孩子创造性的体现,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绝好机会。父母应该赏识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怪念头是在胡闹,而阻止和训斥孩子:“这么脏,快扔了!”“别胡闹了,这样不行!”就会把孩子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让孩子不敢再有这些奇怪的念头,更不敢创新了。
因此,应该对孩子的创新意识给予赏识和鼓励。当孩子产生新奇的想法时,告诉孩子:“来,把你的想法详细说说!” 当孩子做的事物超出常规时,对他说:“你真不简单,做出了这么有创造性的东西!”这样才能鼓励孩子敢于幻想,敢于创新。世间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有了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的。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鼓励他们付诸实践。
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可能会因为无意中的一点小错误而发现人生更美丽的景色。如果能提醒他们拓宽思维、发挥创造性,也许能发现和创造出更令人惊奇的美丽,还能够让孩子对发现世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更饱满的热情。
孩子的创新性和想象力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挖掘。父母不要总是等孩子自己做出什么创举,然后再去赏识;而应该善于发现,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阻力的时候,运用你的想象力,给孩子适当的指导,让孩子用更巧妙、更具创造性的方法化解意外和阻力。
当孩子告诉你他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时,不要因为这个想法太奇怪而拒绝和嘲笑孩子,而应该认真听听他的想法。可以告诉他:“不错,把你的想法详细和我说说好吗?”
当孩子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出一件不被大众认可的作品时,父母应该赏识并鼓励孩子的作品,并引导他继续思考。你可以说:“你的创意棒极了,也许再仔细想想,会有更好的创意!”
当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出现阻力和意外时,父母应多指导孩子拓展思维。可以对他说:“发挥你的想象力,一定可以有好办法。”
<!--[if !vml]--><!--[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