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假期的临近,我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开始扳着手指头倒计时放假了,也有一些朋友像我一样,将自己驾车回家提上日程。
为了保障路上的安全,我们都知道,开车不能喝酒、不能疲劳驾驶,但很少有人知道,开车也不能随便吃感冒药。
酒后开车出交通事故,司机属于「明知故犯」;而吃药后开车出交通事故,则往往属于司机的「无心之过」。
很多交通事故,是因为司机不知道药物也会影响驾驶而导致。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吃药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到全部交通事故的 10% 左右,而这其中,又以吃感冒药造成的交通事故居多。
这些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司机服用了感冒药后犯困引起的。服用了导致犯困的感冒药后开车,司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会下降,甚至超速行驶自己都感觉不出来,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危险性更大。
以时速 100 公里计算,一个瞌睡「点下头」,2 秒钟车就「盲开」出去 55 米,遇到什么情况,紧急制动都来不及,极易造成追尾或翻车。
吃了感冒药为什么容易犯困?这得从感冒药里含的一类成分说起。
这种成分的作用是止住鼻涕。我们都知道感冒后会流鼻涕,但很少有人知道感冒后为什么流鼻涕。
感冒时,病毒入侵鼻腔,侵犯了鼻粘膜,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去消灭这些病毒。抗体和感冒病毒结合后,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组胺会刺激鼻粘膜细胞产生大量鼻涕。
抗组胺成分目前有两类:
1. 第一代抗组胺药
这一类比较「古老」,它们在起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我们大脑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大脑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让我们犯困。属于这一代的药,有马来酸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酮替芬。
扑尔敏和苯海拉明是感冒药里最常含有的成分,广泛存在于我们常吃的感冒药中,如西药的泰诺感冒片、新康泰克、感康、快克里都有它。就是在一些中西药结合类型的药物里,也有它的身影,比如感冒清、999 感冒灵、维 C 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而我们经常误认这些为「中药」。
2. 第二代抗组胺药
它们起作用的同时不会进入大脑,不会让我们犯困。属于这一代的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它们通常不出现在常用感冒药的成分里,但有时候,医生也会选择这两个药中的一种,开给只有流鼻涕症状的感冒者。
在含有使人犯困的组胺成分的感冒药说明书上,通常都会有这样的一句提醒:「服药期间不得驾驶飞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然而遗憾的是,这句提醒大都隐藏在药品说明书众多注意事项当中,字体较小并不明显,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而且我们很多人还都是在初次服药时才会注意说明书,看过一遍后就会将说明书随手丢弃,再次服药时,很可能就已经忘记上面的「安全驾驶」提醒。
办法很简单,就是不吃感冒药,或者不吃含犯困成分的感冒药。
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张常用感冒药的成分列表,红字显示的感冒药开车时要避免服用,蓝字显示的感冒药可以根据自己的对应症状有选择地在开车时服用。
真心希望这篇提示能让大家远离危险,平安回家!
![苛政猛于虎 药驾猛于虎:别让感冒药阻断过节回家路](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269/5114060402510894129145.jpg)
责任编辑:丁若水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转载或投稿请联系 doctor@dxy.com
身体上的问题 来问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