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又一次揭示了精神与物质之间具有联系,这种联系不同于唯物论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也不同于唯心论的“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下面看一看相关读后感吧。

我们看到,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是一性的。作者的波动论是他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世界的方法,他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精神是具有波动性的。既然精神具有波动性,说明精神是有物质载体存在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其实,早已有科学家发现了人在思维的时候能够发出象大脑一样的物质,一般人发出的这种大脑形态的物质时间不长就散掉了。不管时间长也好、短也好,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是真实的事实存在,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这个世界多姿多彩,具有无穷的魅力,这是世界对于我们物质一面的展现,它对于我们精神一面的展现又在哪里呢?我们都知道了,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世界对于我们物质一面的展现,其实就是对我们展现了精神的一面。我们好象并没有接收到世界对于我们精神一面的展现啊,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我们自己!让我们想一想,人——看看自己吧,老是在想、嘴也在讲:多挣点钱,生活得更好;孩子要好好念书,长大了要有粗细;某某对我不好,这口气我咽不下;自己搞点什么名堂,出出名……很多人把追求达到什么目的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和乐趣,没有追求就没有乐趣,甚至还把”执着“当作人的优秀品质,这样的人,确实很难接收到世界对他精神一面的展现,这是因为他自己追求的想法所形成的物质早已经把他自己包围住了,想法越不好,这个物质的范围越大越厚,那么这个人就走向毁灭!
有这样的生活态度:一切随遇而安、随其自然;是我的,我就拿着,不是我的,我也不稀罕,也不追求;在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还能一笑了之。一般都会说这样精神境界已经很高了。那么按照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道理来衡量,他在物质上会真的有损失吗?在我个人体验来看,没有真正的损失,反而一切都和和美美!
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真正符合自然规律的做人态度,明明白白的做人,这样的态度不是我看本书学来的,我在这里不是在宣扬这本书有多么多么好,我是说这本书的内容反映了精神和物质性的道理。水知道答案?水能知道什么答案?这本书中文字描述部分很是精炼,最精彩的是彩色插图,作为学前班的幼儿老师,对插图是比较感兴趣的。插图中有各种各样的水晶花,通过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我才知道这些水晶花就是水的结晶,书的关键点就在这里产生诱惑,所以我迫不及待将它读完。
想要摆脱人生的一切痛苦和不如意,唯有心中充满着感恩、充满着爱,你会发现这世界上充满了值得我们去感谢的人、事、物。再面对你人生的理想、追求时,因为你已经种下了一粒粒爱和感谢的种子,那你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找到了曾经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才是积极、健康、快乐的人生。正因为这个道理太简单了,简单的让我们几乎已经忘怀,甚至开始产生了怀疑。
以上就是相关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