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母廿一载 点滴在心怀<?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作者: 刘家垿 来源: 市电子政务中心 发布时间: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2-05-23
二十一年前,在柳絮飘舞的季节,父亲病危。我抱着弥留之际的父亲郑重承诺:“爸爸,我虽然没有机会孝敬您了,但我会把对您的孝心转到妈妈身上,以双份的孝心来孝敬她。”父亲蜡黄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虽说孝敬父母无需承诺,但这是我能给父亲最后的孝行。
二十一年来,这一承诺是我最刻骨铭心的“孝言”。他伴随着我从二十出头的愣头小伙走到今天。从如何孝到怎么孝,我不敢说我已经读懂悟透,但我自始至终在精心呵护着作为儿子的孝心,让母亲乐享天年。
母之心必揣摩。孝敬母亲,物质赡养是必要的,但更应该注重精神赡养,这是我对于孝的第一个感悟。
我买吃的、穿的给母亲,她很高兴。有时会说“干吗花这么多钱,我算钱给你”“这东西太甜不合我胃口”“你一个男孩子,眼光不行,这种衣服我怎么穿得出去?”有了这样的几次经历,我就知道,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我以后就买些母亲确实需要的东西,如母亲有段时间肩周炎引起肩胛骨酸痛,我就买“暖宝宝”贴在她的患处;母亲手术后身体虚弱,我就给她订了一份牛奶……
母亲独居,一个人孤单,我回家看望她,她的话特别多,我在想,母亲退休金足够她日常开销,她对子女的物质赡养要求并不高,我应该更注重于对她的精神赡养。退休前是单位的党总支书记,她很关心时事,我就订了《新华每日电讯》、《衢州晚报》、《老年报》等报纸供她阅览;母亲有一个多年养成的习惯,快速走路锻炼身体,我常常抽出时间,陪她晚饭后到江滨行走,一路上和她讨论近期的所见所闻,许多都是当天报纸上所登的内容。江滨路上碰到熟人,当有人说“今天小儿子又来陪你走路了”,这时母亲就一脸的自豪。
“孝”的同时还必须“顺”,这是我的第二个感悟。老人的生理、心理和我们有区别,只要母亲觉得这样生活舒适,我就顺其自然,不苛求她改变习惯,除非会影响到她健康的坏习惯。母亲的记性不如以前,讲话唠叨,有时刚刚讲过的话,过一会儿又重复讲,我就当作她从来没有说过,再听几次;有时母亲想起这话刚才又重复了,自己哑然失笑:“唉,我又啰嗦喽”。
做母亲的希望两个儿子团结友好,婚前哥哥一直都关爱我,我也一直尊敬兄长,婚后妯娌俩情同姐妹。十年前我与哥哥合资建房,母亲主持分房,我主动表态,不用抓阄,哥哥先挑。母亲对分房这件事很欣慰,因为这是她长期教育“兄友弟恭”的结果。我和哥哥也明白“兄弟睦,孝在中”的道理。
我偶尔也有不“顺”的时候。母亲烧好一次菜,有时要吃上二、三餐,我多次讲“剩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她还是舍不得将剩菜倒掉,我就趁她不注意,悄悄将剩菜倒进垃圾桶,她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
夫不义则妇不顺,教育好妻、子孝敬母亲这是我的第三个感悟。在谈恋爱期间,我与妻子约定:“我母亲就是你母亲,你父母就是我父母。你孝敬我母亲,我孝敬你父母会做得比你更好”。结婚十七年来,我们一直遵守这个约定。妻子承担起了儿媳妇、女儿的责任,婆媳亲密无间。今年元旦,母亲住院手术,麻醉清醒后呕吐,妻子不顾呕吐物的气味,替母亲擦洗。因为兄嫂不在江山,晚上我们夫妻俩在病房陪侍母亲,妻子接屎接尿、端水喂茶,毫无怨言,直到康复出院。母亲为我们的孝行,喜极而泣。
平时在与儿子的交谈中,我向他讲述我们家族孝亲的优良传统,寄希望言传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将尊老孝亲传统美德在他身上传承下去。儿子在外地读书,周末回到江山,必定看望奶奶,汇报学习情况;母亲听到孙子考了个好成绩,看到他个子又长高了,常常喜笑颜开。
我深深感到无法孝敬父亲的悲心之痛,“子欲养而亲不在”,是我这一辈子的遗憾和痛苦。二十一年弹指一挥间,我努力践行当年在父亲面前的诺言,从内心深处在尽为人子女的本分,在孝顺母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总觉得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我要求母亲给我机会,在我退休之后侍奉她,母亲笑着说:“等你退休我已经九十岁喽。好吧,我争取抱上曾孙再走。”
母亲,您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祝您健康长寿!也同祝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福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