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村寨名字 苗族村寨

 苗族聚居村寨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千户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1285户苗家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弘。西江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西江千户苗寨由于聚居着众多的苗族人,被誉为“苗都”。在这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苗寨深处,隐藏着太多的传奇和神秘。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苗年、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吃新节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 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

吊脚楼

    长期以来,西江苗寨的因人口众多,良田稀少,为了既不占用良田又建造更多的房屋,苗族人发挥自家的聪明才智,房屋依山而建,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鳞次栉比,错落有方,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形成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吊脚楼不但造型美观实用,而且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风雨桥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的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常被被洪水冲毁。现在修建的五座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旅游发展

  长期以来,西江苗寨的人们都过着没有被外界干扰的恬静生活,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西江千户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而名扬海外!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西江苗寨的苗族银饰之作远近闻名,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常有迎客和表演

苗族村寨名字 苗族村寨

 

 

 

 

 

 

 

 

 

 

 

迎宾仪式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上去喝几杯当地米酒

新鲜糍粑,现打现卖

西江苗寨的街道

板凳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751/61571563937.html

更多阅读

苗族姐妹节 苗族姐妹节 苗族姐妹节-简介,苗族姐妹节-内容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被称为“东方情人节”的苗族“姊妹节”.节日前,姑娘们用各色鲜花嫩叶汁,将糯米浸染着色后蒸成清香的“姊妹饭”,送给心爱的小伙子;纯朴秀丽的苗族少女银装绣衣,集于踩鼓场翩翩起舞,小伙子则在旁边“挑花”―

苗族芦笙文化 芦笙 芦笙-芦笙文化,芦笙-传说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

苗族的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苗族花山节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 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

苗族三月三的风俗 苗族的“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岛黎族、苗族的传统佳节。这一天(农历三月初三)可说是家家喜庆、户户欢歌。在五指山区,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有载歌载舞的动人场面,有家庭式的、集会式的,也有村寨之间联谊或对垒的,场面一个比一个热闹,活动内容一幕比一幕迷人

声明:《苗族村寨名字 苗族村寨》为网友再苦也要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