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在本节我们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凹、凸面镜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管路图的画法。

正如“镜面反射成虚像,像物同大都一样,物远像远没影响,连线垂直镜中央,还有凸面凹面镜,反光作用不一样;凹面镜能会聚光,来把灯碗灶台当;观后镜使光发散,扩大视野任车转”
平面镜改变光路:
常见考法
常以选择题、画图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的画法。
误区提醒
凸镜成正立、缩小虚像;凸镜可以扩大视野。
一般是先用对称法确定虚像的位置,再根据虚像的成因确定射入人眼睛的反射光线,进而确定所求的范围。
【典型例题】
例析:人在平面镜MN中能看到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请在图中画出来。
解析:本题中人眼能够看到物体AB的像是因为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到人眼。因此只要确定射入人眼的那部分反射光线,则这部分反射光线所利用的平面镜的部分也就知道了。
答案:
(1)作出AB在镜中的像;
(2)连接A’C、B’C交平面镜MN于E、D两点;
(3)如图所示,DE即为所求作的范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751/680744172971.html
更多阅读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杨 雷一、选择题1.(2014年威海中考题)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图1答案:C解析:墙上“孔雀”属于影子,影子的形成,

平面镜成像----科学探究的教学【教材依据】新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教材分析】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课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

勺子上的哈哈镜是教材上的内容。我说反正不是用来吃东西用的餐具。孩子们猜不着,上课了勺子用来做什么?我没有解释也没有启发,就请小朋友用勺子对着自己,看看勺子上有出项什么有趣的画面。孩子们吧勺子正对自己,看了又看。不用启发,不用

用金刚砂等磨过或以化学方法处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