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目前已有936万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占常住居民的42%,基本覆盖了60岁以上户籍人口。
在由民政、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养结合”的新一轮养老领域改革中,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为“医养结合”提供支持平台,通过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更广大的居家养老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通过与辖区内养老机构签约合作,为其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通过与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等合作,支持社区养老。
为缓解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上海正在大力构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体系,在50家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到2017年,上海所有养老机构都可以和医疗机构密切配合,实现医保联网。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上海老人的总患病率为77.3%,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约占3.7%,老年护理院的床位平均使用率约为96%,老人的平均住院天数约为189天。
上海加快了在养老院内开办医疗机构的进度,旨在使老年人更容易得到医疗服务以及医保报销。目前上海660家养老机构当中已有139家设立了医疗机构,其中100家实现了医保联网。今年上海要在50家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未来养老机构的门诊部、医务室、护理站的设置可能会由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
相关链接
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在会议上提到,刚刚在宁波实施的新型家庭医生制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5月1日起,全市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以老年人和慢性病人为主要签约对象。150元年费中除了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各自承担的50元外,居民自掏腰包50元。
这一制度实施近两个月来,居民反映总体认可且效果好。目前,约1.8万人签约。

卫计委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全面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制,一旦完成签约,签约医生要严格按照家庭医生基本服务规范,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务。
同时,基于签约后诊疗服务数量与质量、签约居民满意度等指标,建立家庭医生服务综合评价体系。考评结果与单位、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直接挂钩。
医者父母心,医疗机构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但这两年个别医疗机构的不规范经营也触痛了大众神经。昨天会议上,慈溪市卫生计生局提出了他们的解法,那就是建立预警公示制度。
对少数社会办医疗机构存在的缺乏诚信、急功近利、虚假广告、医疗质量低劣、服务质量低下等不规范行为,向相关医疗机构发出警示,并向全社会公布,促使规范或退出。
延伸阅读:女生整容后求职遇“撞脸” 求医生再把鼻子做塌湘潭女子端午喝雄黄汤中毒 医生建议雄黄外用女子吃减肥药致内脏衰竭 医生称是患脑膜炎医改请先改革医生评价体系关注中国医生 关注中国医师节杂工当“医生”将患者治死 被判有期徒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