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是一种主要以竹木为材料记录文字的工具,它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形式。我国最早的书籍是简策和版牍。简策是用细木条编连而成,一根木条叫做“简”,简上一般只写一行字,一部书要用很多的简编连成策(册)。由于材料的不同,有用木条制成,也有用竹片制成的,通称为竹木简。而版牍用的是薄木板,没写字的木板叫“版”,写了字的叫“牍”,版多是长方形的,因此也叫“方”。版牍一般用来写短文章,一块版牍就是一篇小文章。这是和简册不同的地方。《仪礼·聘礼》上说“百名(字)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正是这个意思。简牍是用毛笔和墨写的,字写错了刀子刮掉后再写。古书上记载说孔子在编定《春秋》时,“笔则笔,削则削”,是说需要用毛笔加上去的就用刀子把它刮掉。
因为材料的关系,简策和版牍都是很笨重,书写携带存放都十分不便。据说秦始皇完成全国统一大业后,每天要看100多斤重的简册文书。西汉时的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奏章,将近3000枚竹简,只好吃力地抬进宫去。战国至汉末,简策是书籍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地出土了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如云梦秦简、西汉云梦竹简等,特别是西北汉简,出土数量庞大,形体完整,字迹清晰,简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是研究书法艺术的活资料。
春秋战国之际,在使用简册的同时,又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书。这种书的传统叫法为“帛书”。1974年在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wWW.aIhUaU.cOm其中有《老子》、《战国策》等20多种,字数共达12万余字。这些帛书都很考究,有的用朱砂划成直格,后世称“朱丝栏”,稍后还有专供书用的帛,制作精细,价格昂贵,因此,帛书不及简策那样普遍。
“汉简”这个名称是今人的叫法,因为它是汉代的简,故名曰汉简。如同秦代的简称为“秦简”,魏晋的简称为“魏晋简”一样,在纸未发明和普及以前,书写的材料是“竹帛”。《韩非子·安危篇》中说:“先王致理于竹帛。”因帛比竹稀贵,自然以帛作为书者少,以竹简(包括木牍木简)作书者多,这在历史上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竹木简容易保存,帛不易保存,所以我们今天发掘出土的大都是竹木简牍。
关于竹木简的发现仅仅只是近百年的时间,此前,人们只能在文献资料中得知一些汜载。竹木简最早发现,是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楼兰遗址发现了晋简120余枚。以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尼雅河下游古于阗废址发现晋简40余枚,同时在古楼兰遗址又得到汉代木简19枚。1906年至1909年,日本人橘瑞超在古楼兰遗址发现晋木简4枚。1913年至1916年,斯坦因在敦煌附近得汉木简150枚。
我国有组织的考察发掘是在1930年,当时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河流域(古居延)得汉简1万多枚。同年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得西汉木简40余枚。1944年前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联合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所得的两批汉代木简数量最多,且内容丰富,最为珍贵。可惜这两批汉简实物已流入海外(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文物考古工作十分重视,全国各地一批批新出土的汉代竹木简大放异彩,从数量和内容方面都远远地超出了过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