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无分发达落后国家,全世界癌症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处于猛增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08-2012年的5年中,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猛增11%。”2014年WHO《世界癌症报告》:“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数量目前约为1400万,预计在2025年增长至1900万,2030年增长至2200万,2035年增长至2400万。在未来的20年中,癌症患者死亡数量则预计从2012年的每年820万增加至1300万。”我国卫生部《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312万例,约占世界癌症总数的五分之一;死亡人数140-150万,约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
世界性癌症病例和死亡率数十年来激增的状态,同时也表明了另外一个事实,即世界西医学至今仍不能较好治癌。有如地里长虫,若不能良好杀虫,则全球性的“癌虫”癌症必然将迅速激增泛滥,并形成“癌为不治之症”之说。实际上,任何疾病均是同样,凡能予以有效治疗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必然下降,而不能有效治疗者必然上升。
* 抗癌一二三(一个根本,二个不垮,三个辅助)
一、 一个根本——杀灭肿瘤
对于癌症,任何医学的治疗,必须是能够根本杀灭肿瘤,才具有真正的癌症治疗作用和意义。治疗肿瘤真正有效者,是能根本杀灭肿瘤而永不复发,凡不能根本杀灭肿瘤而复发者,则无论其曾有过什么样的一时性疗效,本质上均为治癌无效。能根本性杀灭肿瘤,即使是癌症晚期也大多可获生存,不能根本性杀灭肿瘤,癌症早期也会继续发展而致命。
恶性肿瘤(癌)细胞具有两大特性:
一是肿瘤细胞无限生长繁殖。癌细胞是一种由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后变化而来的恶性细胞,其以倍增的方式无限生长繁殖。不同癌细胞的倍增时间不一,如常见的小细胞肺癌的倍增时间约为30天,肺鳞癌、乳腺癌、肝癌等约为90天等。若从第一个细胞恶变开始,需经过30次倍增,瘤体才能达到直径为1cm的球体(约为10亿个癌细胞)。若以倍增时间约为90天的癌症计算,这需7-8年之久,但从1cm长到10cm,仅约28个月,从5cm长到10cm,仅约8-9个月。倍增时间越短、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其肿块的增长速度越快。
从而提示凡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活肿瘤,每2-3个月必然会有较明显的增长,而只有在对肿瘤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或已杀死的肿瘤才不会明显增长。因此,多数癌症患者应每2-3个月作1次CT或MRI(核磁共振)的定期复查(癌症的B超和癌指标检查,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常不能精准反映病情,而仅作为参考),凡肿瘤在不断增大增多者,其无论是什么治疗,均为无效而应停止,而应及早选择改变所接受的现有治疗,切勿继续延续。
二是肿瘤细胞易扩散转移。肿瘤细胞易于脱落,每克癌组织(约手小指的指头大小,约为10亿个癌细胞聚集的瘤体)每天可脱落300-400万个癌细胞。脱落的癌细胞可通过4种途径转移扩散,①直接浸润蔓延到邻近部位。如乳腺癌浸润扩散到乳房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橘皮样皮肤及硬结肿块等;②淋巴转移: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变硬,起初尚可活动,癌侵犯包膜后趋于固定;若阻碍局部组织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的淋巴水肿;③血行转移。如肺癌转移到脑、肾上腺、骨、肝等;④种植:内脏的癌细胞脱落后种植到腹膜、胸膜或脏器上。如胃癌细胞脱落到腹腔,形成腹膜、大网膜及腹腔多脏器的种植肿瘤等。
从而提示在发现癌症时,尤其是中晚期癌症(常常已有较大的肿瘤瘤体),其绝大多数实际早已有了癌细胞的广泛扩散转移(当癌细胞的聚集体在少于数亿时,尚难以被检查发现)。因此,仅局部对较大肿瘤的手术、放疗(包括光子刀、伽马刀、射波刀、陀螺刀、离子刀等)、射频、介入等治疗,虽有一定意义,但均无法根治癌症。有如一棵树上长了众多毛虫,即使局部除掉一片或数片毛虫比较集中的树叶,其作用和意义则显然十分有限。而根治则是必须杀灭所有毛虫。
* 中医药具有根本性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一)中医药抗肿瘤特点:
1. 中医药对肿瘤具有彻底性杀灭作用,肿瘤不复发。
2. 中医药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是绝大多数肿瘤唯一的根本性有效的治疗办法。
3. 中医药肿瘤治疗见效快,一般2个月左右可显著控制肿瘤的生长发展。2年左右完全消灭。
4. 中医药癌症治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
5. 中医药治疗肿瘤无伤害。
6. 中医药对放化疗可减毒增效。
7. 中医药肿瘤治疗经济负担轻。
(二)中医药抗肿瘤原理:
1. 杀灭肿瘤细胞(阻断肿瘤细胞分裂繁殖,肿瘤细胞DNA损伤作用,肿瘤细胞毒作用等);
2. 抗基因突变作用;
3. 增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4. 影响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5. 逆转耐药性作用;
6. 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作用;
7. 肿瘤细胞对中药不产生耐药性;
8. 增强放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9. 增强全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自身抗御能力等。
(三)中医药治疗肿瘤误区:
1. 认为中医不治癌,只有西医才治癌——本末倒置。实质上,绝大多数肿瘤只有中医药才能根本性治疗;西医学除了对极少数化疗敏感癌,以及手术和放疗对早期肿瘤有较好治疗作用外,对于绝大多数的常见肿瘤,西医学只能进行非根本性的某些治疗,且多为一时性疗效。治癌应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2. 先西医治癌,后中医调理——常贻误病情。
3. 滥用补药——反易“误补益疾”。
4. 滥用“以毒攻毒”药——易毒害伤身。
5. 滥用治癌的“秘、验、单方”——多误病情。
二、 两个不垮——精神不垮,身体不垮
(一) 精神不垮——乐观、豁达
“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协调内平衡的整体系统,过度悲、忧、惊、虑、恐、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可导致体内环境迅速恶化,病情快速发展,“自毁长城”!
乐观、豁达等良好精神状态,可显著改善和增强自身机能,显著增强抗病能力!
癌症无论早、中、晚期,不良精神状态者几乎均为不治!同样的癌症病情,良好精神状态的结果远比精神不良者优。
(二) 身体不垮——少化疗
临床导致癌症患者身体迅速垮掉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化疗。不少癌症患者,其肿瘤尚远未致命,但却很快死于过度化疗,“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化疗死的!”。
化疗巨毒,主要毒副作用有:1.骨髓抑制;2.消化系统毒性;3.心脏毒性;4.肾脏毒性;5.免疫系统毒性;6.肺纤维化;7.神经系统毒性;8.肝脏毒性;9.炎症反应;10.内分泌系统毒性;11.身体衰弱等——过度化疗常可直接致死。
过度化疗,不仅可轻易导致身体被毁,使患者活时更痛苦,走得更快,并丧失更好治疗的机会,而且在严重伤害身体的同时,还会严重破坏自身的防癌抗癌能力,导致后期肿瘤发展更快,有如两军交战,自身越弱,则敌方侵犯与发展必将更快。国外有研究表明,化疗后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反而比不化疗者快8倍。而美国早于2001年就提出对6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不用化疗,则似乎更为科学和人道。
* 合理应用化疗:
1.化疗只对少数且大多为不常见的癌症有良好治疗作用,部分甚至可以完全根治。主要为对化疗敏感癌:如滋养细胞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小儿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生殖细胞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等——对以上癌症,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可较充分的运用化疗治疗。
2.化疗对于位于癌症发病率前10位的绝大多数常见癌症不敏感,无根本性杀灭肿瘤作用。主要为对化疗不敏感癌:如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大多数胃肠道癌症、胰腺癌、头颈部癌症、前列腺癌等——化疗对此类肿瘤无治疗作用或基本无治疗作用,只会严重伤害身体,不宜应用。但对其中属于低分化者,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也可应用2次左右化疗,部分可有一时性的短暂疗效(为临床易进行过度化疗之一)。
3.常见的易进行过度化疗的癌症,是临床较为多见并对化疗中度敏感的癌症。主要为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骨肉瘤、子宫内膜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在化疗初期,这些肿瘤常常对化疗可有一时性的且较明显的治疗作用,从而也常易进行无休无止的过度化疗,直至人亡(“生命不息,化疗不止”)。但是,化疗对这类肿瘤实际上并无根本性杀灭作用,大多在4次左右化疗后即再无治疗作用。而继续化疗的最后结果,则只能是钱财耗尽,肿瘤未治了,活时更痛苦,人反先死亡,“家破人亡”——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作2-4次化疗。凡是边化疗肿瘤边发展者,无论肿瘤的情况如何,均应停止化疗,至少可减少化疗对身体和自身抗癌系统的摧毁,反而常可生存更长,痛苦更少。
基于化疗对绝大多数肿瘤并无根本性杀灭作用,但对身体及自身抗癌能力却有巨大毁损弊病的特点,犹如一棵树长了虫,化疗对虫无杀灭作用,但却会严重伤害甚至杀死树(良好的治癌,应是既能杀灭虫子,又不伤害于树),而建议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应少化疗并合理应用化疗。同时,个人也预计,对于绝大多数癌症,化疗治疗迟早必将会被淘汰。
三、 三个辅助——饮食,活动,环境
(一)饮食:
1.大多数癌症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必过度强调):
(1)适当偏素、偏清淡和易于消化。
(2)不宜过度“忌口”,不宜偏嗜或食谱过于单调,避免营养不充分不全面。
(3)不必刻意改变饮食习惯。
(4)不宜太过“食补”或“药补”。在无有效抗肿瘤为前提时,过补反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发展。
2. 特殊癌症病情的饮食注意:
(1)如晚期肝癌患者不宜吃或少吃牛奶和鸡蛋;乳腺癌患者不应吃胎盘、蜂王浆及含雌激素较多的食物等;喉癌、胃癌、食管癌饮食宜稀软少刺激等。
(2)为特殊患者制定相应的个人食谱。
(二)活动:
1.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活动原则:不宜不动,也不宜过动。适当活动有益,过度活动有害。应根据身体情况适当活动,以自身感到舒适为准,凡有劳累感时即应中止,不宜勉力过度活动。
2.骨转移癌症患者活动注意:不可负重力活动,以免导致骨折。
3.在肿瘤和骨转移局部,不可推拿按摩。
(三)环境:
1.氛围环境(十分重要):家属亲友应营造轻松乐观的精神氛围环境,避免有意无意形成悲伤忧愁压抑的精神氛围环境。
2.居住环境(不必强求):若有条件,可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之处旅游或较长时间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