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考点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及解题要领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及解题要领

 

 

(一)考情讲析

 

 

高考设古代诗歌鉴赏题从1994年开始,都是选择题,至2002年,变为主观题。回顾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特点:16套试卷中,12套选用1首,4套选用2首,共选用古诗20首。20首古诗中,唐诗10首,宋诗8首,宋词1首,元杂剧曲词1首。18首唐宋诗歌中,七绝15首,五律3首。20首古诗中,有2首是同一作者——李白。20首古诗,其作者有一半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白居易、李白、王昌龄、柳宗元、杜牧、杨万里、王安石、陆游、马致远等。20首古诗中,有学生熟悉的作品《望庐山瀑布》《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等;绝大部分作品是学生不熟悉的。16套试卷的古诗鉴赏中,15套采用主观题,1套既用客观题又用主观题。16套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8套赋分6分,7套赋分8分,1套赋分7分。近年诗歌鉴赏题有以下特点:1、选材坚持“浅易”原则,不能太艰深,不宜有学生不熟悉的典故,也不能选学生烂熟的作品,诗歌内容为考生能领会,体现考生能力;2、篇幅一般不太长,以唐、宋绝句和律诗为主,也选合适的宋词、元曲(主要是散曲),在30字左右,符合考试时间;3、考查形式为主观题,注重景与情的关系,弄清作者写了什么景传了什么情,如此写景传情妙在何处,难度和灵活性略有增加。

 

 

2006年的考纲对诗歌鉴赏设置了2个考点:1、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下面我借用05年高考试题逐一对考点的内容进行分解,并对鉴赏古诗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形象,实际上包括多个方面。1、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写出了作者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2、指诗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重庆卷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通过军旅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而复杂的感情。3、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往往并非纯自然的景物,它们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全国卷刘攽《雨后池上》前两句写“静”,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诗歌的语言,要注意的是两点。1、诗歌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解读,这些语句往往属于抒情议论句。山东卷《江阴浮远堂》中对“最苦无山遮望眼”表现力的分析,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2、对富有诗歌特色的语言进行品味,如诗眼,天津卷《湖州歌(其六)》对“北望燕云不尽头”一句要考生分析“望”的作用,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及解题要领

诗歌的表达技巧,含义非常广泛。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抒情方法常用的词句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全国卷《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就是一例。表现手法常用的词句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典型反映整体等,江西卷《绝句》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修辞方法高考要求为8种,如上海卷“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的夸张和比喻,前者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后者生动形象地了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二、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于文本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于直接抒发,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借文本体现,这实际上考查的是同一个内容。考点这样区分,是为了更加贴切。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有直露和含蓄之分。直露指在诗歌中诗人用抒情议论的方式直接表明,如北京卷对“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的理解。含蓄,或用双关语,如江苏卷对“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的理解,应该理解出这样的氛围应该是清冷、幽静(清幽、静谧),作者的心情应该是孤单、寂寞。

 

 

(二)读法指导

中国是诗的国度。阅读古典诗词,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也是中华文明薪火传承的体现。怎样鉴赏古典诗词,真正走进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呢?我想从基础的层面出发,送同学们读懂古诗的四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注意题文关系。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如《从军行七首(其二)》,我们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是写征人心绪的。全国卷《邯郸冬至夜思家》,则直接交代了主题。有时诗人写作《无题》,实际上往往在诗歌的开头就设下伏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就是如此。

第二把钥匙,要注意情、景、理关系。从内容要素讲,抒情诗的材料不外于这三点。景是情思展开的引子,情、理是景的必然产物。诗歌往往不是单纯写景,而是情因景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理),这就是内容展开的基本手段。有时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如浙江卷对“荷”的形象的理解,杜诗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杨诗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又如唐戴叔伦《湘南即事》:“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尽日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写了卢橘开花枫叶衰败这两个意象,暗示时间是秋季,尤其一个“衰”字,透露出愁绪来。诗人身在湘南,怀念京师,希望东流水能够理解他的心意往西流向长安,作者报国无门之情顿现。

第三把钥匙,是披文入情,即从诗歌的语言着手分析诗歌内容。古典诗词有它的语言特色,尤其讲究炼字,讲究诗眼,如“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如果不咀嚼语言,对诗歌的理解就要大打折扣。如唐李益的《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只有从字句入手,理解关榆是边关的榆树,塞鸿是边塞的飞鸿,单于指代外族,卷入小单于是说外族又来骚扰,一个“小”字,又包含作者的蔑视和愤怒。这首诗就状写了诗人在秋天的边关所见所感,表示对边关动荡局面的关注和作者的关怀之情。

第四把钥匙,是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古典诗词的一般结构是先写景后抒情。如苏轼的《念奴娇》,上阕状写赤壁之景物,下阕通过与周瑜经历的对比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而作为唐诗之巅的律诗,很多暗合“起承转合”这一结构。金圣叹说律诗的结构如四季:“一二须条达如春,三四须蕃畅如夏,五六须掣制如秋,七八须肃穆如冬。”试举李牧《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为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景公何必泪沾衣。”一二句写登山一事起,为引发诗情做铺垫;三四两句紧承一二句,写诗人对登高一事的主观感受;五六两句用“但”(只)字一转,拓展到对人世的感叹;七八借用典故凝重结尾。整首诗歌,一层进一层,显得情景交融、理趣深刻。

这四把钥匙适用于鉴赏大部分古典诗词。但要真正登堂入室,去领略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则需要不断的多读多思,加强自身的阅读能力,这才是高考考查诗歌鉴赏的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251/386512811919.html

更多阅读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及诗歌鉴赏答案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及诗歌鉴赏(答案)专题十四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训练一 一词多义1.下列对加点词“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路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C.于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 诗歌分类鉴赏知识汇总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一.2013年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2015年高考: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艺术技巧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手法的运用。而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

声明:《高考诗歌鉴赏考点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及解题要领》为网友蒗者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