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明武宗康陵 一
明十三陵可能是中国各朝代帝王陵寝中不开放比例最高的了,十三座现在只开放明成祖长陵、明穆宗昭陵、明神宗定陵三处,剩余均不开放。其原因很简单,相对于之前的各朝,它们都残存有围墙、宝城,内部文物较多,需要看守也便于封闭看守;而相对于清朝,它们的保存状况又相对较差,且未被盗掘不见地宫,即使开放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参观,因此目前的状况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想全方位了解十三陵形制演变的普通人来说,这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2011年11月23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在一个极好的天气里进入康陵——这个鼎鼎有名的正德皇帝的陵寝,实属令人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与人分享。
那日冷空气方过境,清晨未晓,繁星满天。预感此日将是数星期难遇的极品好天,于是迅速起身,至德胜门乘坐919前往昌平。
西关下车,环岛尚未修好,诸车俱无,只得出租。由于平日昌55路可环行十一陵,只余康、思两座,而思陵曾已成功进入,遂30元前往康陵。
康陵位于整个陵区的最西端,或许因为其放荡不羁的个性,位置十分不合群,遥望东北,七陵并峙,一定有说不出的孤独。更加不合群的是,天寿山诸陵虽因风水各有偏向,大体朝南,德、景、永处东山而向西更多,唯有康陵独处西山,是唯一朝东的陵寝。由于路远难行,网上流传大部分照片均为背光,今日早上9点即至陵门,实属合天时应地利。
陵外之无字神道碑,为各陵定制。碑之南或北,他陵多有三座并排单孔金水桥,康陵则不然,其桥远在一里地之外,泰陵之南,椎石口南行之河道上,本为三孔,现已无存,现场查看,仅余护岸石而已。
唯一幸存的一段神道,碎石铺成,相对永陵及以后比较朴素。
陵门为乾隆朝样式复建,三间硬山顶。陵门东面以礓碴垫高地面,与他陵相似
陵门内部,柱础和部分墙壁为原物
绕于南侧,蓝天下真是非常耀眼!康陵明楼非常朴素,没有琉璃装饰,或许与其明末曾经烧毁有关。墙上之小门为守陵人进出所用。
康陵有着其他陵没有的前后巨大落差,然而似乎为了陵墙高度水平,导致其越接近宝城处越矮。在宝城和陵墙相接处,依旧是常见的三段式抬升。这一抬升使得在这个位置可以很容易看到陵里面。
沿公路行走在宝城边
康陵的宝城无甚特色,落差与前面一样也非常大,至宝城后部,非常低矮,仅有四米余。当然,最让人称道的是其独步天寿山的铭文城砖,其数量之多——三分之一都有铭文,类型之杂——三行的、单行的、各种不同地方的,年代之广——跨弘治、成化、正德三朝都是很神奇的。让人不由得怀疑正德皇帝除了喜欢玩以外,或许是城砖收集爱好者。酌选清晰者如下:
数量最多的一批城砖似乎来自大明故都周边
1、直隶常州府武进县造
2、直隶常州府无锡县造
显然与上者是一套的
3、镇江府官砖
4、六合县(江苏)
堪称最简版铭文砖
5、弘治八年常州府武进县
6、弘治十四年应天府江宁县
7、弘治十四年应天府上元县
与上面那个是类似宛平和大兴的南都姊妹花
数量其次就是来自中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8、成化十七年汤阴县(河南)
9、成化十七年夏津县(山东)
10、弘治八年信阳卫(河南)
11、成化十九年长垣县(河南)
12、弘治八年广平县(河北)
13、成化十七年邹平县(山东)
14、正德十年高唐州(河北)
15、成化十九年永年县(河北)
16、成化十七年安阳县(河南)
外部就是这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