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甘肃是一个穷省,甘肃的人口占全国的2%,甘肃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关于医改,有钱的省有有钱省的做法,甘肃是穷省,但是也有自己的方法。”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在4月12日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以下简称卫计委)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描述该省医改的大背景。
中医充分参与,是甘肃省此次医改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低廉、有效的特色优势参与医改,努力提升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可及性,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薄弱、高寒阴湿的六盘山、秦巴山区等连片贫困地区是甘肃中药材主产区,该省积极利用区域优势,因势利导、以点带面,发展中医药产业,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甘肃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储存和加工,已发现的中药材达1600多种,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201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当归、党参、黄芪等优势大宗中药材种植面积均达到50万亩以上,分别占全国同类品种产量的90%、60%和5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90%以上。
甘肃的中医药工作先后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和中央深改办、国务院医改办、卫计委的充分肯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甘肃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
但是甘肃省的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同时也无法像发达地区一样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因此医疗资源依旧不足。由此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十分普遍,群众健康知识缺乏、就医秩序混乱、医院重医轻防、不合理分流病人,造成小病大医、无病求医现象,既浪费了本来就不充足的医疗资源,也浪费了宝贵的医保资金。甘肃的医改迫在眉睫。
推行中西医联合诊治
刘维忠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甘肃某医院的骨科主任曾患广泛性脑梗塞,疼痛范围3~7mm,已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并被判定一两天内应该会脑死亡。这位病患是刘维忠的同学,在刘维忠的建议下请来一位八代祖传的老中医,开了一些中医方子同时配合针灸,中西医双管齐下,最后该患者7天后苏醒,30天后出院,现在可以正常上班。“甘肃省人民医院曾开过3次中医药发展大会,各个科室发展中西医并重,它的重症监护室,中西医联合抢救率达百分之百。”刘维忠说,“平均抢救时间缩短了3天,以1天1万多元的重症监护室费用计算,3天为病患节省了三四万元。”
在医改措施的推动下,甘肃省各级综合医院门诊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中药煎药室,住院部设立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5%的中医床位,各西医临床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推广使用1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建立中医科与西医临床科室协作机制,重症监护室实施中西医联合抢救。
目前,甘肃省建成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29个,甘肃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146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重点专科61个。
甘肃省全省90%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中医医院诊疗总人次占医院诊疗总人次的比例从2010年的8.13%上升到2014年的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