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疑点 有疑书话丨红楼坍塌,大梦初醒

曹公呕心沥血数十年编织一网,曾用金丝织纹,雀翎走线,趁晴日方好之时,将那熠熠生辉的大网掷入水中,不再过问。谁料,其于百年之后俘获了我这只天资愚钝的鱼。若非那渔网为开口状,渔翁打捞上岸时焉能有所获?故《红楼梦》一书未能见结局,可能是曹公想起愿者上钩的典故罢。

数次读此书,我都泪流不止,恍然无所知。然而却不喜看红学大师们的破译、揭秘之文,一则因我目不识丁,未能有所建树;二则因书中人物栩栩如生,不愿打搅其生活。三则厌恶世人所说的政治阴谋、家族阴谋、个人阴谋,头脑简单的我意外地觉得这本书仅仅是作者对世事无常却皆有定律的参透,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将家族的荣辱沉浮一挥而就。也许他曾一边写一边落泪,逐渐明了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的道理。

因为阅书有限,我私以为好作者需以局外人的身份著述。在塑造人物时任其生命成长、性格发展,不带丝毫偏颇之意。《红楼梦》正是如此,不论我几时合上书,都仿佛刚从那所宅院里逛出来,林妹妹仍倚着茜纱暗自抹泪,宝玉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慰着,宝钗却笑着走进来打趣,湘云正醉酒卧在海棠花铺成的石椅上梦呓,忽听见凤姐高声呼喊着摆饭,搀着乐呵呵的贾母入席,不多时迎春、探春、惜春也款款而至,李纨走出来与凤姐相视一笑,并瞅见桌上已摆好一碗虾丸鸡皮汤、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多好啊,我离开了,他们的生活也仍在继续。

废话尚多,且谈谈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暂从须眉浊物说起。宁荣两府是大厦将倾的百年家族,族内唯一有心「继业」的人物应当是贾政。虽说贾的谐音为「假」,我却认为贾政是实政,只可惜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仕途大灰,郁郁不得志,遂对儿子宝玉寄予弘扬家族的厚望。书中开篇曾借林如海之口大赞贾政乃有「祖父遗风」之人,其因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又肩负家族荣辱的重担,而不得不将年少时「诗酒放诞」的喜好抛诸脑后,归以正路。若说一脉相承,殊不知宝玉也可能是年轻时的贾政呢?

从第七十八回贾政暗思「因见宝玉虽不读书,竟能颇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个亦皆如此,虽有精深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足见年迈时的贾政已将心放宽,不再强求宝玉走仕途经济。对比第三十三回,贾政「往死里打」宝玉,又「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泪如雨下」,可见这位严父是恨宝玉不成器,可怜天下父母心。

红楼梦疑点 有疑书话丨红楼坍塌,大梦初醒

回想初起第二十二回,贾府猜灯谜那日,「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诗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之八九,只垂头沉思…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这些细节都真实地展现了贾政关爱子女,心系家族民运,却又因自身腐朽无能且门风败坏时深感无力回天的颓丧心情。

脱离作者麾下,我却在贾政身上看到了当代成年人的悲哀。年少时的心高气傲和不可一世,终会被现实的压力和家庭的责任碾磨殆尽。有谁想变得老道世故?不愿像孩子一样无所顾忌呢?只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社会规则,不得不泯灭天真烂漫的心性,垂首甘于平庸。孰知做一个安分守己、沉默寡言的平凡人,真真是最无助且悲哀的选择。

现实的对立面是虚无,也是美好。《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段记录在石头上的神话故事。「假宝玉」原是「真石头」,皆因女娲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未用,它经年累月通了灵性,便妄求赴红尘中走一遭,遂被两位仙人幻化成美玉投入轮回中,得以尝尽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因贾宝玉本是作者杜撰的神话人物,我们无法在他身上考究过多的人性。但透过宝玉的双眼,我们却看到了女人高洁美丽、才华横溢、纯真善良的特质,这对古人而言也是一种新奇的视角。

书中曾写宝玉乃「古今第一淫人」是也,而警幻仙子称这个淫为「意淫」,是有深意的。第五回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如今这个词变成网络用语,意义肤浅、使用频繁。但我认为书中所指的是贾宝玉的『痴念』,即对每个人真心相待的炙热情感,因这种博爱的境界无人能及,便称之为古今第一。宝玉的确怀有同情心且愿意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他曾为平儿的处境神伤;也曾私自离家祭奠金钗;深情作赋悼念晴雯;为香菱在薛家的境况担忧;甚至还给乡土气息浓厚的刘姥姥留下茶杯,不让妙玉扔去…宝玉年纪尚轻,养尊处优,却仍能以平等真诚的性情待人,实属可贵。同时他也厌恶科举制度,不喜功名利禄,只愿与姐妹们作伴,吟诗畅谈。这样一位古怪的「呆子」,却给人以风流而不下流的印象,凸显出那帮纨绔子弟堕落而糜烂的生活,反衬出世人的「淫」。

贾府便是这样一座飘摇欲坠、内外堪忧的老宅。一众爷们吃喝玩乐不足挂齿,一流女眷却令人拍案叫奇,个中翘楚当为林黛玉和薛宝钗。黛玉曾多次表明自己是喜散不喜聚的,一首《葬花吟》令人断肠。「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林妹妹的性情清高,不喜热闹,似乎堪破无常,认为自己如今仅赴了场盛筵,终有分离的时刻。此等聪慧的悟性与“咏絮”的才情,刻画出林妹妹悲戚自怜却又楚楚动人的模样。

宝钗曾在第七十回作《临江仙柳絮》一词,「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些人认为从宝钗所居住的蘅芜院便可看出,她是一个圆滑处事、冷酷无情的人。然则,我认为宝钗小小年纪洞察世事,嬉笑不形于色不是因她冷漠,而是因她心性淡然。「任他随聚随分」,道出她何尝不知盛筵必散的道理,但她坦然以对,不徒增伤感。「送我上青天」表明了她对人生「恒无」不变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俗世却不曾入她的眼。

更有趣的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所描写宝玉听曲文悟得禅机一事。黛玉宝钗看过他所悟的道,恐移其心性,故上前劝解。黛玉曾言宝玉所悟不尽善,需添加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钗又谈及南宗六祖惠能获得五祖弘忍衣钵的故事,其曾作一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人话语刚落,宝玉心想:「原来她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便一笑置之。不难读出,林妹妹和宝姐姐天资聪颖,博闻多识,且与宝玉一样厌恶世俗物欲,才能窥见禅道一二。

至此,我想起庄子的一句话:「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意为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一个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就会得到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庄子的思想何其深奥空灵,他可知曹公也曾招手,向他示意?《红楼梦》中第五回是全书最具有玄幻色彩的章节,宝玉与梦中仙子可卿难解难分之时,二人携手到郊外游玩,忽遇一道黑溪阻路,却被警幻仙子告知:「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此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掌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好个万丈迷津!欲海无涯,回头是岸。若有幸渡得彼岸,是否是极乐世界也未可知。

此书学问深厚,笔力超然,仿佛读百遍,其义都未能自现。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思想,曹公对人物的描写不掺杂一丝一毫的臆断和美化,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读这本书,我竟分辨不出一个好人,也识别不出一个坏人,皆为凡夫俗子,终有天命。

结局即使落得白茫茫一场真干净,也未必是悲剧。万事万物此消彼长,又有什么能亘古不变呢?人本渺小,不如活得自在从容,方能怡然自得。莫去强求富贵荣华,权倾一时了,无牵无挂地来去其不快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此鱼水中游,睁眼实难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751/833703589225.html

更多阅读

明朝文人冯梦龙有一句千古名言 冯梦龙名言名句

明朝文人冯梦龙有一句千古名言:“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那么,究竟古代的青楼妓女有何勾引男人的艺术,能将男人的心拴在青楼?要弄清这个问题,这要从古代妓女的概念说起。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历史上的妓女有两大类,细分有五类。大的来

妙译书话,美丽文字· 美丽 翻译

妙译书话,美丽文字·<书屑集>妙译书话,美丽文字——苏枕月的<书屑集>系列(摘自天涯网)1、玉净花明看冯梦龙《笑史》。写到一女子,写到女子容颜。只用“玉净花明”四字,再无赘言。写女子,自不必写了眉再写眼,写了鬓再写簪的。只这一玉,一花,一

不想从有你的梦中醒来,因为梦里有你 梦中有你 链接地址

今天休息,本想让自己多睡一下,因为晚上失眠,休息可以多睡一下,刻意不让自己胡思乱想,可是人那就是这么犯溅,越是有时间睡觉可是越是睡不着,没睡意,眼睛闭着,心却醒着,早上,很早就从有你的梦中醒来,拿起身边的手机,因为那里面有我牵挂的你,脑海里浮

梦真的有预见性吗 肝癌晚期死前征兆

梦真的有预见性吗?文/暗淡蓝点有关梦的预见性的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最近,我的梦接连“应验”,我感到十分吃惊,在吃惊的同时也有一些恐惧。我终于忍不住,要把有关梦的预见性的问题和大家探讨探讨。大家一定听说过有关这方面的故事。比

声明:《红楼梦疑点 有疑书话丨红楼坍塌,大梦初醒》为网友霸气侧漏好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