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当虐童事件不断发酵、幼儿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势的时候,当面对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一名优秀的、有教育智慧的幼儿教师?这是2012年3月18日创刊以来,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保教》版不断进行的探询和追问。
幼儿,是走到教师身边的天使,他们总是会用孩童的方式告诉教师,要放下手中的“教鞭”,不要再教他们读书写字,不要再教他们唱歌跳舞,把一切都放下,学着“教育孩童”,学着和孩童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一起绘出生命和自然的色彩。是的,教育孩子,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这需要爱,需要智慧,教师要学着给孩子一支寻梦的长篙,让他们“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学前教育周刊·保教》版走过的路,一起来关注孩子,关注那些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幼儿教师,探寻做一个更有爱更有智慧的优秀幼儿教师之途。
■见习记者 李士彪
寻找问题中孩子的成长契机
孩子天性好玩、思维活跃、喜欢自由不受限制,又非常具有个性;还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十分胆小不合群。面对这些孩子,很多教师感到既着急,又不知所措。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很少发生在按部就班的秩序中,它总是隐藏在突发的、或者持续的问题中,教师要在按部就班中找寻问题,在问题中灵活寻找教育的契机。
帮助孩子适应入园生活
《如何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如何帮助小班宝宝适应入园生活》(2012年8月26日、9月16日)
【现象】“我不去幼儿园,回家!回家!”伴随着哭闹声,潼潼被妈妈抱到了班级门口,只见他满脸泪水,使劲搂着妈妈的脖子,嘴里还不停地重复,“回家,不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即使入园不哭了,还会出现一些憋大小便、喝水少、不敢玩等不适应行为。
【分析】刚入园的幼儿,出现哭闹声或情绪低沉的现象,甚至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其中有分离焦虑的原因,也有孩子的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自理能力的有待提高和缺乏与同伴的交往经验等有关。
【对策】教师通过家访和孩子初步接触,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入园后结合幼儿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创设班级环境,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针对家长表现出的分离焦虑,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消除他们的顾虑。同时帮孩子建立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锻炼孩子吃饭、睡觉等生活自理能力,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引导孩子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
变不合群为“乐交往”
《如何变“不合群”为“乐交往”》(2012年5月6日)
【现象】冉冉4岁,自从班里换了配班老师、生活老师,又来了近10名新孩子后,冉冉见了配班老师及生活老师就躲,老师组织活动,冉冉却静静地坐着或站着,反应淡漠,偶尔动动而已。老师让找好朋友,冉冉的回答出人意料:“嘟嘟一开始是我的朋友,但他和李天睿是好朋友。所以嘟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分析】环境改变会引发幼儿心理产生陌生感、紧张感和焦虑感,造成孩子不合群。如果在新的环境中孩子感受到的教师的接纳和喜爱很少,甚至因为在活动中表现不佳等受到过比较严厉的批评和否定,就容易产生挫折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集体。教师让孩子参与不太感兴趣的游戏,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更不愿意交往。
【对策】鼓励孩子在本班找玩伴,增强孩子对班级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意识地增加孩子与小朋友交流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提供展示的机会,并多鼓励他、表扬他;组织家长邀请本班小朋友到家里玩或创设机会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该不该没收孩子玩具》(2012年4月15日)
【现象】男孩子特别爱玩小赛车,为了不影响其他活动,教师和孩子达成班级公约:玩具可以带,但只能在指定时间玩,否则没收。可刚两天小麦子就没忍住,教师严格执行了班规:没收。放学时小麦子来找老师,老师没有马上归还。他脸憋得通红,还掉了两滴眼泪:“你是一个大坏蛋!”然后转身走了。
【分析】规则定位片面、培养方式偏差等都会出现“有了规矩,还不成方圆”的现象。教师轻视幼儿内在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会导致幼儿被动地执行规则。有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表面上看,是规则问题,其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深层次的其他问题,如幼儿缺乏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同时,如果不能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的特点,未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也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对策】每个孩子都有的独特气质,教师应该“顺乎天性,导之有方”,在接受、理解和尊重孩子先天气质特点的基础上,规避不利刺激,引导他们扬长避短,让幼儿从内在的、积极的自我活动中体现出遵守规则的愿望,将守规则逐步培养成为幼儿主体的一种品质,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变被动接受常规为主动建构规则。
正确处理幼儿“打架”
《“打架”了就不来幼儿园了?》(2012年5月20日)
【问题】朵朵的妈妈反映:“朵朵不肯来幼儿园,说她和小朋友打架了,而且是两三个小朋友一起打她。”原来是几个孩子玩“抓坏蛋”的游戏,朵朵个头小,成了小伙伴们的攻击对象。强烈的挫折感让一向自信的朵朵不肯再来幼儿园。
【对策】要重视对孩子的心理疏导,经常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耐心地引导孩子积极地看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成人的理解、关爱,从而慢慢地冷静下来。教师可以尽量从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使用他们感兴趣的语言方式,使之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做好孩子生活中的“小事”
很多人认为,饮食起居是琐碎的小事,幼儿教师有时也被认为是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的“保姆”。事实上,这些生活中细微的“小事”可是孩子成长中的大事,它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孩子幸福的体验,蕴含着许多教育价值与意义。生活的幸福是确信我们自己被爱着,让孩子们确信自己被爱着,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做好生活中细小琐碎的事情,为他们营造温馨合适的环境,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教育,进行教育。
解决幼儿“吃饭难”
《办好孩子吃饭这件事》、《望闻问切,走进幼儿内心世界》(2012年6月3日、8月5日)
【现象】孩子挑食、偏食、厌食、畏食等诸如此类的“吃饭难”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有的孩子坚决不吃面食;有的孩子偷偷地把包子扔进垃圾桶;有的孩子不肯吃鱼。老师问他,他不住地摇头大声说:“不想吃,我讨厌吃,有鱼刺!”
【分析】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性的,“吃饭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会相去甚远,比如有的孩子因为被鱼刺卡过,害怕吃鱼,有的孩子不愿尝试新的食物,有的孩子因为家长太过溺爱,咀嚼能力发展不好,教师要找到孩子“吃饭难”的真正根源,寻求解决孩子“吃饭难”的突破口,“对症下药”。
【对策】满足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给幼儿提供接触多种食物的机会,增加幼儿对食物的认知。进餐时可以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采用“小步子走,逐步加量”的办法,让幼儿的身心慢慢适应食物、接受食物。让幼儿参观幼儿园食堂,了解师傅们如何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教活动,适当让孩子们尝试制作简单的食品。教师和家长要保持一致的要求,在幼儿园养成的饮食习惯要能够在家庭得到巩固。
化解幼儿午睡难题
《幼儿午睡难题如何化解》(2012年4月8日)
【现象】午睡时,有的在床上翻来覆去,迟迟不能入睡;有的必须要抱着自己的玩具才能入睡;有的不停地做一些小动作;有的到了该睡时不想睡,该起床时却醒不来;还有些到了午睡时间不仅自己不睡,还会搅得别的孩子也无法入睡……
【反思】不同的孩子在睡眠习惯上也千差万别:有的早睡晚起、一觉睡足;有的早睡早起,中午必须午睡。孩子身体不适常常也会反映在睡眠上。孩子在睡前过多的运动,容易引起幼儿兴奋、也不容易入睡。幼儿比较贪玩,有的幼儿因睡前玩得太开心也会影响到他们睡眠的质量。
【对策】精心布置睡眠环境,配置合适的窗帘,保证寝室的光线适宜,睡觉前让幼儿听着和缓优雅的旋律、节奏舒缓宁静的音乐。细心观察孩子的睡眠状态,在巡视中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是否有面带潮红、呼吸急促等预示着孩子发病的情况,孩子是否在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等。尊重孩子的睡眠差异,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别充沛的,可以把孩子午睡时间推迟几分钟,使周围安静的气氛激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
做好幼儿卫生保健服务
《为幼儿提供高质量卫生保健服务》(6月10日)
【背景】1985年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相关内容已不符合当下卫生保健工作的新理念、新趋势与新发展,其中的某些条款也违背了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影响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更好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出台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建言】《规范》的颁布只是行政层面工作的第一步,如果要将《规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深入细致地学习解读,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对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研究,让“保教结合”的理念贴地而行,贯彻预防为主、保教结合的工作方针,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创设好幼儿班级环境
《温馨童趣的班级环境怎么创设》(2012年4月29日)
【问题】什么样的环境能激起孩子的学习?什么样的环境孩子更容易分享合作?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怎样根据孩子年龄的差异布置温馨的、适合孩子的班级环境?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怎么能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游戏情景相结合,用生活化、情景化的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呢?
【对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如同一位不说话的教师。环境布置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其设计的依据不是教师的创作、发明,而是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发现。比如,刚入小班的幼儿离开关心、呵护他们的父母,情感特别脆弱,容易产生情感缺乏感,创设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到了大班,可以在区域环境的布置中增加科学性、探索性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孩子能独立操作与使用。如果要激起孩子的分享合作的热情,应该尽量从孩子中,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分享合作能力培养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
在艺术中绽放童心
艺术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儿童内在精神世界生动的外部表达,儿童用他热衷的透着稚嫩的形式,演绎着一个个充满了梦想色彩的灵动世界。杜威说:“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以服务于生长的各种需要来衡量其价值。”艺术因其与儿童生命的相通性,自然地成为了服务于幼儿生长的重要内容。但艺术毕竟是工具,作为工具,艺术就应该成为儿童生长的从属,应该为了儿童而使用艺术,而不是让儿童为了艺术而学习艺术,放弃教孩子唱歌、跳舞、绘画,去追随孩子,和孩子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绘画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保护幼儿爱艺术的天性
《保护孩子爱涂抹的天性》(2012年3月18日)
【现象】有的孩子三岁时自己就会画人物了,大大的圆圈脑袋,里面四个圆圈代表眼睛、鼻子和嘴,脑袋下面是长方形的身子,四根直线分别是胳膊和腿。有的孩子却告诉老师:“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您帮我画吧。”还有的孩子因为给粉色的小猫画了条黄尾巴,被老师批评。
【分析】儿童绘画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感悟的一种视觉语言符号,带有儿童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表面上看,儿童画不讲求技法,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的绘画常规,但是绘画过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儿童创作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展现了他们视觉思维的痕迹。
【建议】教师要像孩子一样无成见地“看”、泛灵化地“看”、创造性地“看”、充满意义地“看”儿童绘画。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鼓励儿童表达个性化的情绪、体验。同时,教师要营造宽松的绘画环境,选择创造空间大的绘画活动,注重绘画时和孩子平等和谐地交流。在评价孩子的绘画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每一幅作品,努力了解每一位幼儿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意义。
记录幼儿艺术的足迹
《记录幼儿成长中的音乐痕迹》(2012年4月1日)
【现象】幼儿的美术发展可以用美术作品记录;语言发展可以用文字或声音方式记录;健康、科学、社会性发展可以用文字或照片记录,目前唯一缺少的就是对幼儿音乐作品的收集及记录,因为记录起来太繁琐。这种现状在大多数幼儿园中都普遍存在。
【反思】在现实中之所以会忽视建立幼儿音乐档案,一方面是认识上的误区、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音乐自身的特点,使教育者缺乏建立幼儿音乐作品档案的意识。另一方面,幼儿音乐作品收集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收集者有收集的意识,还要有相应的手段和工具,无形中也增加了建立档案的难度。
【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艺术作品的收集已不是一件难事,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或教育笔记,记录幼儿倾听音乐时即兴创作的美术作品、幼儿对某个音乐片断或音乐活动的感想等方式,来记录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情绪状态、投入程度、参与频率、创作作品、成就感获得等多方面的真实体验。
发现幼儿的艺术创造
《“乱七八糟”的绘画中创造力在萌芽》(2012年7月1日)
【问题】有些教师重视美术模仿,忽视幼儿的审美感受,把审美活动当作科学的认知活动,以“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活动中的想象。也有些教师认为培养幼儿艺术活动中的想象力,就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完成,从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的导入,再到幼儿的练习,全程放手让他们自由决定,没有任何铺垫与辅导,组织形式单一,变化较少,多以集体活动为主。
【对策】教师应坚持在绘画教学中把培养幼儿创造精神放在首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幼儿进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创造的结果,教师要从孩子“乱七八糟”的绘画中发现孩子的创造,充分肯定和保护幼儿的表现。教师可以让孩子听着音乐作画、在欣赏中作画,给幼儿提供形象的作品,还可以尝试改变画纸作画。
在艺术中快乐地合作
《唱唱跳跳中如何培养合作能力》(2012年7月1日)
【问题】音乐活动能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体验,歌唱、演奏和舞蹈等活动蕴含许多相互合作的机会。怎样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与他人沟通和联系,怎样在音乐游戏中增强幼儿合作意识?在合唱中,有些幼儿会突然提高声音,出现“抢唱”现象;在打击乐中,有些幼儿自顾自地敲打;在舞蹈中,有的幼儿一窝蜂地挤在一起,发生争吵,教师该怎么办?
【对策】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为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创设交往合作的环境。比如,让孩子一起歌唱,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和伴奏的声音,仔细观察幼儿调整声音、主动和小伙伴配合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表扬。让孩子在打击乐中体验合奏乐趣,培养幼儿对声部协调的敏感,让每名幼儿知道自己是这个乐队的一员,必须通过合作,演奏才能成功。让孩子体验集体舞蹈中蕴含的合作的快乐。多给幼儿充分讨论的机会,让幼儿在集体舞蹈中不断地交流,产生协同效应。
原文链接于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12/30/content_85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