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我就有种要咽口水的冲动,不光是它的味美,而且它里面包容的万千气象我无法用词语表示啦。臊子面是宝鸡一带的风味小吃,它的品种很多,多达数十种。岐山臊子面是最有名的了,它的面条细细长长的,厚薄几乎都一样非常的均匀。入口的面条鲜香可口,汤色红润很有油光,酸中带有一丝丝的辣味,柔韧滑爽。歧山的臊面看上去好像挺容易做的,但是想要做出它的真味却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岐山臊子面的主要材料当然就是臊子了,用猪肉切的臊子很有讲究的,每一肉片的大小尺寸都是有规定的。而当地的人们把加工臊子入锅的过程叫做烂,用文火将肉丁烂到那种舌尖一齐就可以下咽的程度。将臊子丁放到烧热的油锅里,倒些姜末、调料面一起煸炒。将里面的水分炒干以后,倒入醋再烹煮,直到冒白烟。
随后还要倒入一点酱油和水煮一会,直到肉皮一掐就烂后,放盐盛出来就可以了。在烂臊子的过程中,所加的调味料的先后次序也是有准则的。其中的辣面必须是用罗底筛过的,食醋要用大曲佳酿,还要加底菜和漂花。所烹的汤也要用专用的大铁锅,锅内的周围是摆成圆形的底菜盆子漂花碗,是为了随时调用的。当把面条捞到碗中后,掌勺的人还会浇上一勺汤汁,就这样一碗臊子面就做成了。
岐山哨子面 岐山哨子面
岐山哨子面(辣),又名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尤以岐山臊子面历史悠久,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柔韧兼而有之,是民间传统的面食佳品。制作时用大肉'臊子’加豆腐,黄花,木耳,海带及鲜味的底菜,漂 菜,烹汤浇面而成。
制作方法1.原料 面粉、黄花、木耳、鸡蛋、韭菜、豆腐、胡萝卜、豆角、五花肉、盐、鸡精、岐山醋。 2.做法 2.1 做哨子 把肉切成小块,肥瘦分开。给锅里放上油,等油热后放入肥肉,等炸出油后放 入瘦肉,大火5分钟后中火,等肉发白后把姜切成片放入,再放入几根干的红辣椒,翻搅,再放入少许盐,翻搅。中火5分钟后倒入醋,按一斤肉半斤醋的比例,然后小火炖10分钟左右,快好的时候给哨子里面放入辣椒面,可以多放一些,等辣椒面完全湿润后出锅。 岐山哨子面做法 2.2 准备新鲜面条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都是用手擀面,要擀得非常薄,再用大刀切细,面条煮出来半透明状,又劲道又光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劲,光”。时代前进了,机器面条代替手工面。不过,记得要用新鲜面条,干面条做出来的味道会大打折扣哦。 2.3.准备漂菜 黄花,木耳温水泡发,择去蒂,洗净。黄花切段,木耳撕小。鸡蛋摊饼,切菱形块。韭菜切碎(冬季就用蒜苗,比韭菜香) 2.4 准备底菜 豆腐,胡萝卜切薄丁,豆角切薄片(冬季用蒜苗)。炒好待用。 2.5 炝汤 锅里多倒些油,油热后放姜末和五香粉,炒出香味,倒醋(多些),待锅中醋沸腾后加入开水。
岐山哨子面制作原料 2.6调汤。 汤里放入肉臊子,盐,鸡精调味,再放入底菜,漂菜(除过韭菜)。汤滚后撒入韭菜,调至小火,不要让汤再大滚。当然最好不要离火,岐山面吃的就是“煎”,汤温度太低就不好吃了。 2.7.煮面条 新鲜的细面条煮一滚就可以了,捞出过凉水。 2.8.浇汤 面条捞入小碗(面条一定要捞得少哦,多了没味),浇上一勺汤。几根面条,一大勺汤,这就体现出了岐山臊子面特色之一的“稀”。
历史 岐山臊子面,以岐山县城照壁背后面馆为代表。该馆开业于明代嘉靖末年(1566年以前),历时400余年,先后入馆从业学艺者百余人。个个技术娴熟,多系本行名手。1900年“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期间,品尝了岐山县城照壁背后面馆臊子面,大加赞赏,赐赠“龙凤旗”一面。 改革开放以后,岐山臊子面为人们致富发挥了作用。宝鸡、西安和全省各个县城集镇,甚至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都开设有“岐山臊子面馆”。岐山臊子面正在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