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据点 日军据点 淮北抗日根据地 日军三大重镇之间的重要据点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3块根据地组成。它处于日寇占据的徐州、蚌埠、淮阴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8年9月2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应将武装斗争的重心移向豫东,创造豫皖苏鲁边区的新局面。9月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370余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挺进豫东。10月11日在西华县杜岗同吴芝圃、萧望东率领的两支游击队会合,编成三个大队,共1000余人。10月下旬,部队东渡黄泛区向豫东敌后挺进,初步打开了豫东的抗战局面。1939年3月,成立了中共豫皖边省委,书记张爱萍,副书记吴芝圃。

1939年11月6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抵达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所在地——涡北新兴集,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放手创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并对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工作作了布置。随后,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成立,吴芝圃任主任。到1939年11月,部队已发展到1.2万余人,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彭雪枫部奉命改建制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在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一部在津浦路东地区开展了创建皖东北和邳睢铜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8年10月,共产党员江上清等受组织派遣,随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专员兼皖六区保安司令盛子瑾前往皖东北地区,在皖六区军政部门任职,并秘密建立了中共特别支部。1939年6月成立中共苏皖边区委员会,书记金明,统一领导苏皖边区党的工作,下辖皖东北和邳睢铜等4个地委。此后,八路军胡炳云大队、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江华所率陇海南进支队以及彭雪枫派张太生率1个主力团和120名党政干部先后进入皖东北地区作战。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皖东北地区达6000余人,成为该地区抗日的中坚力量。到1940年9月,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1941年6月,新四军三师九旅一部北上,进入邳睢铜地区作战,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建立了县委和县政权,并建立了邳睢铜灵四县联防办事处。邳睢铜地区成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8月,华中局决定: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刘瑞龙为主任;成立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委员会,刘子久为书记;成立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党委员会,邓子恢为书记,统一领导淮北苏皖边区党政军工作。这标志着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正式形成。

1942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指示,淮北区委重新改组,邓子恢为书记。同时,取消淮北军政党委员会,全边区党政军民工作统一于区党委的领导。由第四师兼淮北军区,彭雪枫兼司令员,邓子恢兼政委。

1942年11月,日、伪军出动7千余人,分五路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在人民群众大力支援下,第四师主力部队浴血奋战,经过朱家岗、马公店、关帝庙等37次战斗,攻克青阳、马公店等日伪据点,共歼敌700余人,至12月中旬,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日军据点 日军据点 淮北抗日根据地 日军三大重镇之间的重要据点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淮北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日军展开局部反攻的指示,从1944年3月起,在全边区范围内向日伪军发动了春季攻势,作战60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取得了春季攻势的胜利。7月,中共中央命令新四军第四师进军津浦路西地区,8月,彭雪枫、张震、吴芝圃率第四师主力一部誓师西征。在9月河南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彭雪枫不幸牺牲。9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张爱萍为第四师师长,韦国清为副师长,继续执行西进任务。到10月,西进部队基本上收复了原豫皖苏边区的失地。同时,淮北路东军民发起了睢宁战役,使睢宁县全境获得解放。1945年8月,淮北军民根据党中央关于必须占领交通线及其沿线城市的指示,向津浦铁路徐蚌段据点及各县城日、伪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先后解放了宿迁、泗阳、五河、灵璧、永城、萧县等县城。至此,除津浦、陇海铁路沿线仍为日、伪军占据外,淮北全境已获解放。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淮北抗日根据地 日军三大重镇之间的重要据点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251/475123958886.html

更多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人物简介——刘英楠 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简介

马宝玉  (1920―1941)河北蔚县人。自幼父母双亡,以流浪为生。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勇猛杀敌,因此而受上级表扬。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六班的班长。1941

中国地 电视剧中国地

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国地》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今辽宁省朝阳市清风岭地区一个叫“赵老嘎”的汉子,带领全家、全村以及后来投奔而来的人民,浴血奋战,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和支持下,固守清风岭坚持14年之久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故事。

真实照片:被日军抓获的抗日女护士

最近又看到一张中国女抗俘被日军押解途中的照片,其说明为“昭和14年3月(1939),中支那派遣军湖北战线高野部队抓获的抗日军队女医护人员。”女俘们穿着军装,正行进在坎坷的山路上。根据图片说明,显然此地应属湖北境内的某战场。以前看到

忠魂 忠魂不古话谈判

     西北军在国民党的建军史上一直是一支吃不饱穿不暖的部队,也不受蒋介石待见。除了冯玉祥的性格外,再有就是西北军的地理区位。冯玉祥为了兄弟们的生活想尽了一切办法与旧军阀们开战,争到了地盘后却被蒋介石晾在了一边。冯玉祥

声明:《日军据点 日军据点 淮北抗日根据地 日军三大重镇之间的重要据点》为网友孤影茕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