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如林
文:净宗法师
我们在弘扬祖师的教义时,如果心很不平和,即使所说的话是不错的,人家听起来也不会很顺。这非常重要。
“平”是平常、平淡。要和平、和气,有理性,不要情绪化。一旦失去平和,所见一定不真,见解就要打折扣了,就不真实。
所以内心真正的平和很重要。当然,这和涵养、修行,和我们对法义的理解、对机深信、对弥陀的仰靠都很有关系,这是一辈子的学问。
初学的人难免有时候有情绪,这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一旦落入情绪,比如我们争论法义,本来是为法义、为真理在辩,真理越辩越明;可是说来说去就开始带情绪了,甚至有怒火了,觉得“我怎么样,你怎么样”,这时候就跑题了。
一旦落入情绪,就是为自己而辩,并非为真理而辩;因为真理是没有“我”的,真理不会说“我要你帮我辩”,真理是很平淡、很平常的。
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那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声音很高?可能是情绪化了,声音压过人家。没理了才这样,声音拔得很高;有理时说话轻轻地一句就可以了。
所以,有力量的人就是掌握了真理,可是他很沉默,或者很平静地表达,这就是有底气、有力量的表现。
还有句俗语说“得理还需饶人”,你真的得理了,也不要一直把对方逼到墙角。理是大家共同的,不是私人的东西,不是把理当作榔头,用来砸人。理是大家共同得利,真理就是光明。
在争论法义的时候,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就要立即改正,不要护短。真理显明出来,我们就要感恩对方,因为真理是大家共同的老师。
如果护短,等于自绝于真理之外。如果有错误,那就要立即改正,而且感谢对方,这就是客观的态度。
摘自:《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转发自:佛子如林微信
扫一扫即可关注(或长按,识别二维码直接关注)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编辑:妙法佛音(miaofafoyin520)
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