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哲理故事 与生活有关的哲理故事

来北京闯荡的女孩

   

    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18岁的她,没有像样的文凭,自然在北京也就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好不容易托老乡找到了一家小店,在那里做打字员,一个月400元,包吃、住的地方离得不算太远,骑自行车40分钟的样子,是和几个老乡一起住在一间地下室,一张床铺一晚8元。

生活中的哲理故事 与生活有关的哲理故事

  除了打字外,她几乎没什么别的事做。她从家里带来的书还是高中念的英语书。没事就拿出来翻。书的边上都起卷了。她闭着眼睛从书的最后都能背到最前一页。就这样,她攒了一年的钱,终于够上个英文班。同屋的老乡笑话她,“你这么学根本是没有用的。有多少人是科班出身?公司里的人又不是傻子,放着科班出身的毕业生不要,要你?”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笑笑。

  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六年中,工作换了很多个,待遇越来越高了,开始400元,接着是600元,不久800元,跟着1200元,然后升到1500元,她的英文也由一级提高到二级、继而三级,最后是四级和六级的证书也拿到了手,并且已经能和老外交流了。最近,她又换了工作,在一家外企,月薪6000元。她搬出了从前住的那个地方,与另一个女孩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不久,她认识了一个和她公司有着业务来往的部门主管,小伙子也是外地人,毕业后独自留在北京打工。

  后来,他们结婚了,并买了自己的房子。

  她那天上街碰到了曾经和她一起住在地下室的老乡———老乡还是住在那里,老乡说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自己周围床铺的人一年年都不同了。

                (摘自《医药保健》8月号作者徐玮) 

 

 

 

狼不是孩子的榜样

  

    老方在6月29日《长沙晚报》撰文说,近日,报载深圳市一小学在校园内设立狼群雕塑,“本意”是要将东方传统的“羊”教育模式引导到西方“狼”道上来。

  建这个雕塑,校方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用“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狼”性取代孩子们身上“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羊”性,希望孩子们“学会合作,能成为有思维、有智慧、能解决问题、体格强壮的人。”

  那张牙舞爪、争先恐后嚎叫着扑向猎物的狼群雕塑,容易令人产生生理厌恶。笔者实难找出其“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优点来。

  在校园中,将狼这一非善动物突显出来,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且并没有多少判断力、审辨力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伦理的道德的灾难:狼外婆的故事只怕要重新改写了。

 

 

 

老虎与老鼠的故事

  

    老鼠和老虎恰恰是动物界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最弱小的,一个是最强大的。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最强大的老虎种族一蹶不振,濒临灭绝,而最弱小的老鼠种族却日益昌盛,人丁兴旺。很多年前,国家为保护老虎,制定法律,把它们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可是它们却总也不见多起来。而老鼠在50年代就被列为“四害”之一,是全民共诛之全党共讨之的祸害,几十年过去,它们不仅没有给消灭,近年来却愈加猖獗。法律在这里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最最让法律尴尬的是在中国牡丹江市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研究所,那里的72只老虎因为国家颁布了虎骨不准入药的法令之后,一下子面临全部饿死的困境。原来这个研究所是养老虎杀了入药的,由银行投资,赚取利润,所以繁殖得很快。虎骨不准入药了,银行不能继续投资,这些家伙一年要吃几百万元的肉,谁来养活它们?它们眼巴巴地要饿死了,恰恰因为这个为了保护它们的法令。后来的哈尔滨的东北虎林园,就是要养活它们才建立的,据说也很难维持生计。

  反观在老鼠那里,却是另一种景象,如果你到乡下去看一看,老鼠们大有席卷全球之势。它们杀之不尽,愈杀愈多。各种化学毒鼠药,上过几次当之后立刻就传遍鼠的世界,不再有老鼠去吃,使人多年的研究成果几天之内完全失效。又发明了“电猫”、“电蛇”,还有什么“电子灭鼠器”,连高科技都用上了,还是不行。农民叫苦连天,成片的庄稼给老鼠吃得颗粒无收,他们束手无策。在我种庄稼的时候,老鼠是从来不会爬到玉米秸上去吃玉米的,只有等人把玉米割倒后才能为害,现在不同了,它们有了上玉米秸的本领,不等人动手,它们就开始抢先收获了。老鼠几十年之间的进化,让人类感到不寒而栗。

                     (摘自《今晚报》 作者 孙少山)

 

 

 

冷  漠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的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的反应:第一种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第二种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母亲身上;第三种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而第四种“母亲”的身上居然布满了铁钉。但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的“母亲”身边赶开,惟独第五种体内灌有冰水的母猴使幼猴躲在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母亲。

  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的优秀拉开了同他人的距离,其实冷漠才是造成自己孤独的原因。

             (摘自《今日文摘》第7期 作者 魏克)

 

 

 

理智应对

   

    一位挪威青年男子飘洋过海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了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围观者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是刚才的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关头,往往又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理智地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

                                (摘自9月17日《扬子晚报》作者王志明) 

 

 

历史题该怎样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美国世界史的一道题目: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大意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个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不够强大,意大利不够强大,翁哥龙沙克斯,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日耳曼跟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教师一看,说:棒,分析得好。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相形之下,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作答案。人家培养的是能力,而我们灌输的是知识。

(摘自《散文百家》第8期(下)作者张寿卿) 

 

 

 

怜悯与尊严

   

    有一次,我去火车站送朋友。我们叫了辆的士,把重重的几个箱子放在车后面。下车的时候,一个拄着拐杖的中年人帮我们开了车门。接着,他又向我们伸出一个肮脏的小盆子来。盆子上堆满了一毛两毛的硬币和纸币。

  我问朋友,有没有零花钱。朋友摇摇头。我只好把准备用来买站台票的两元钱都给了那个中年人。中年人大吃一惊,手不停地抖动着小盆子,他激动得仿佛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的钱。

  我们没在意,径直往后车厢去拿箱子。朋友费很大力气拿出一只。刚要拿起另一只时,一只粗壮而黝黑的大手伸了进来。“我来!”他一把拿起那只箱子,坚持要帮我们把箱子提到车站门口。“不用了,谢谢。你也不方便啊!”我和朋友都不忍心。“不行,一定要送!”他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提着大箱子,一瘸一拐地往车站方向走去。

怜悯与尊严使爱心得到了升华。

(摘自9月20日《三湘都市报》作者国梁) 

 

 

 

两支火把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们的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郁的黑暗中,他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坏,甚至已坏到了极点。

  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恰恰相反,他说他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听了这两个不同的报告,那个派他们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对第一支火把说:“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形象定位。当我们像那支没点燃的火把,吝啬自己的光明时,我们自然会觉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浓郁的黑暗里,自然看不到希望所在;当我们像那支点亮的火把,燃烧着我们自己时,我们眼前自然有不灭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里升腾。“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的,我们始终应该牢记,这个世界是光明还是黑暗,有我们自己的一份责任。

  (摘自《小品文大观》第6期 作者 张峰)

 

 

 

两只老虎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

     (摘自7月19日《新安晚报》 作者 孔德保)

 

 

 

令人思索的“马桶效应”

  

    为什么好强、倔犟的塞尔维亚人在美国炸弹面前低下了头?有这样一个说法。

  美国空军轰炸的目标起初集中于军事目标和与之有关的交通枢纽,后来则转而摧毁诸如水厂电厂之类的民用设施。城市供水供电系统的瘫痪,直接影响了居民家庭卫生用水。那些过惯了现代文明生活的广大都市居民,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离开了习以为常的抽水马桶,一连多日在户外或以其他“非常手段”来解决“日常问题”,事态就立刻变得严重起来,久而久之,人们便开始对时局失去耐心,以致大众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恐怕国家政策或高层政府官员该有些变换了。

  随之而来的,便是传媒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幅幅画面:人心浮动,签署城下之盟,大选后政府更迭,前任国家元首变成国际法院的“阶下囚”,但民众生活趋于正常。

把生活方式,或把已经无形中成为日常生活之组成部分的习惯链条突然打断,并将它与民众的心态以及政府政策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中加以说明,还是很有些意义的。

(原载《经济学家茶座》第21期作者张宇燕转摘自8月23日《学习时报》) 

 

 

 

卢沟桥上“瞎话”多

 

  梁亚明在7月2日《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6月25日某电视台播出了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在卢沟桥上游历的节目,编导的本意大概是想通过孩子的对话,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卢沟桥。创意不错,但节目却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让人看后十分气愤。

  其一,一个瘦老头儿,手里转动着两个用于健身的核桃,用山东口音对两个孩子说:“那个七七事变哪,一共打了七七四十九天……”

  其二,两个孩子中的小丫头,竟对瘦老头儿说“老爷爷,当年咱八路军在卢沟桥上怎么打日本的呀?”

  其三,在后期制作时,编辑居然将时任29军军长的宋哲元将军,变成了“孙××”。

  真实的历史是:1937年7月7日,日军驻丰台一部,与我驻卢沟桥的29军110旅219团三营发生冲突。战斗于凌晨打响,拉开了我国军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的序幕。至28日,日军用飞机轰炸了29军设在南苑的军部,随后又突破了我军阵地,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均在阵地上阵亡。 

 

 

 

路要拾遗

   

    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上午,我独自前往国立博物馆参观。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并伴随着一声声的叫喊。这时路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我感到很纳闷。转过身去,一位青年男子朝我奔来。“先生,你丢了饮料罐!”我一愣,向他耸肩摊手道:“我没有丢啊。”可那青年却固执不让,“我亲眼看见一只饮料罐从你脚边滚出来的。”见他煞有介事地指责,我更是莫名其妙,也无心同他辩个清白。立刻弯腰俯首拾起这只不知从何方滚到我脚边的空饮料罐,将它扔进了路边的废物箱里。息事宁人后,那男青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十分委屈地向他解释:“先生,这只饮料罐真的不是我丢的。”可他却说:“我知道不是你丢的,但是看见地上有垃圾,就应该马上拾起来,把它丢进废物箱,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无言以对。

  在接下来的几天走马观花中,我时常看见有市民自觉地俯拾路旁的废弃物或纸屑等,然后扔到废物箱里。我想,也许正是哥本哈根市民自觉形成的路要拾遗的良好习惯,才使得这里的条条街道都非常洁净。

  (摘自8月27日《人民日报》作者闻已) 

 

 

 

旅鼠的自杀之旅

  

    旅是北极草原的老大,它们的生育速度实在太快,一胎最多可以生20只,20天就可以成熟。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大到把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的程度,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死亡!主动的死亡是最好方式。

  这时,旅鼠摇身一变,颜色从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鲜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但是狐狸们,猫头鹰们怎么努力也吃不光所有的旅鼠。

  于是旅鼠们集合起来,几十万只,几百万只地成群结队开始了一生中最悲壮的旅行。它们铺天盖地地向大海而去,前面的旅鼠逢水架桥:以肉体填平小河、池塘,后面的旅鼠踏过同类的尸体继续前进。大军所到之地,植物统统被吃得精光,草地变成荒原,它们的死亡队伍来到海边之后,几百万只旅鼠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似的在水里翻滚……

  旅鼠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这种死亡之旅。美国的皮特克用营养恢复学说来解释旅鼠的自杀:当鼠类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食物不足、隐蔽条件恶化,于是它们只好除了留下少数以繁衍后代之外,统统去死。等到植被恢复时,它们的数量再节节攀升。

  (摘自6月16日《青年参考》作者 梦亦非)

 

 

 

买卖柿子

   

    美国有一个摄制组,到中国某地农村拍一部有关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他们找到一位柿农,说要向他买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个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160元,折合20美元。

  柿农很高兴。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门地和树上的人拉家常。美国人觉得这很有意思,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美国人说,他们买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柿子还请他自己留着。那

  柿农很生气地说:“我的柿子很棒呢,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

  翻译解释了半天,柿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他摇摇头感叹:“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

  一个柿子通常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就可以卖千千万万次。

  (张有军摘自8月13日《现代女报》作者徐迅雷) 

 

 

 

卖糖哲学

  

    一个小孩到商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售货员。因为别的售货员都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把多了的糖一颗一颗拿走。但那个比较可爱的售货员,则每次都抓得不足重量,然后再一颗一颗往上加。

  虽然最后拿到的糖在数量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小孩就是喜欢后者。这一“卖糖哲学”告诉人们:生活中,同样的付出,仅仅因为方法不同,其效果是不一样的。

                                               (摘自6月29日《市场报》)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在电视上看“十佳教师”的事迹报告,有一位姓方的女教师,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故事。

  方老师的丈夫在外地工作,他们有一个4岁的女儿;方老师教初三数学,同时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方老师每天早晨6点以前赶到学校,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家。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先随她到学校,等她安顿好工作后再送到幼儿园;晚上7点钟,她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拔掉所有的电器插头,再将玩具堆放在女儿面前,然后反锁上家门到学校去辅导学生晚自习。

  有一天,学校要进行模拟考试,一大早,女儿说自己“特别冷”,方老师没在意。晚上她把女儿接回家,女儿又说“特别困”,方老师便让女儿睡觉,自己急匆匆赶到学校去看学生晚自习。第二天,孩子说没力气起床,要求不上幼儿园了,在家里玩一天。她也就答应了。第三天,孩子说眼睛看不见东西,方老师便带女儿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说,孩子因为高烧,角膜已经软化穿孔,彻底失明了……方老师讲到这里不由得呜咽起来。但她平静了一下情绪,马上接着说:“那一届学生十分争气,有一半学生考上了省重点高中。虽说为了他们的成功我付出了高额代价,但我觉得值!他们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安慰与自豪!”

  我的心,在那一刻碎了!这个伟大的方老师,竟可笑地认为送走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抵消她对一个无辜女孩所犯下的错!她把那个可怜的女童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以为牺牲掉孩子正显示母亲无比高尚的情操!最可怕的是诸位评委,他们究竟想通过方老师这个让人椎心泣血的故事标榜什么?

  我们的教育应该摒弃那些非人性的东西。不要总去夸耀一个老师身患重疾置生死于度外毫不吝惜地抛洒生命;不要总去夸耀一个校长因为考季来临工作紧张便不去为老父亲送葬;不要总去夸耀一个母亲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在自己的婆母临终前都不满足她看一眼孙子的愿望……

      (摘自《东方女性》第5期 作者 张丽钧)

 

 

 

每个孩子都能写作

  

    前些日子,我整理旧物,找到我中小学时期的成绩报告单。我的第一张成绩报告单上写着“一年级上学生叶永烈”,作文只有40分,旁边盖着一个蓝印:“不及格!”

  在我一年级下时,作文进步了一点,总算及格了,也只有64分!到了“三年级下”,作文算是进了一步,76分。然而,到了“五年级下”,我的作文成绩竟然又不及格,跌到35分!

  不过,到了小学六年级,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离我家不远处,是《浙南日报》社(今为《温州日报》)。报社门口,有一只大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稿箱”三个大字。11岁的我,偶然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悄悄地投入那只在我看来颇为神秘的箱子里。

  十来天之后,1951年4月28日,我放学回家,父亲笑容可掬地叫唤我:“阿烈,快来看报纸。”

  啊,见报了!这首小诗总共只有70个字,“豆腐干”一块,成为我文学创作道路的起点。

  从此,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也就从一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成长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尽管我在北京大学读的是化学系。

  (摘自6月25日《南京日报》作者 叶永烈)

 

 

 

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

  

    据《新华每日电讯》8月10日报道,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近日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卡姆拉斯的结论来自对40多例中美儿童笑容的记录、比较和分析。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欣指出:“中国父母往往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密斯特森林里的大眼睛

   

    几百年前加拿大密斯特森林里,有一种怪鸟,异常凶狠。小鸟、昆虫、杂草它无一不吃。慢慢地,在密斯特森林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动植物都长出了一只或两只假眼。比如密斯特蝴蝶,翅膀上长出了对称的大眼睛,看上去丑陋而又可怕。扁叶草也在叶子上长出了一对黑眼睛图案。不久,人们发现,正是因为这些“变恶”的大眼睛,吓退了怪鸟。怪鸟攻击它们的次数日益减少,这些动植物渐渐得以存活下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密斯特森林中的怪鸟灭绝后,这些动植物身上的眼睛也渐渐退化,又生出了美丽的花纹图案。密斯特森林也回复了平和安宁。

  无独有偶,科学家同样研究出另一个现象。在一个动荡的民族,或被暴君主宰的国度,人们的眼睛流露出来的,也是恶感与敌意。同时,社会丑恶现象也会抬头。杀人、放火、偷盗、骗术滋生。如果按照密斯特森林的自然法则来评判,这些丑恶现象的增多,是带有保护和反抗意义的,是一种彼此相连的效应。而当民族和平、天下稳定时,人们眼睛里闪耀出的则是另一回事。丑恶现象会减少,通过眼睛,人心重返善良和美好,目光变得友善。这是一个隐形的链条,相辅相成。

  自然界的现象是很奇怪的,许多事往往都是对应的,有时根本不用说什么,眼睛会告诉我们一切。

    (摘自8月25日《北京晚报》作者星竹) 

 

 

 

名气的价值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拟以3万美金的年俸,聘请曾任南部联军统帅的名将李将军为该公司董事长,但遭李将军拒绝,理由是他对人寿保险业务毫无心得。公司负责人当即告称:“阁下对人寿保险业务无心得无所谓,我们需要的是您的大名。”

  “好的,可见我的名气很有价值,”李将军严肃地说,“正因为此,今天我不得不告诉你,我要把它用在与它价值相配的地方。”

  后来,李将军欣然接受了一个小规模专科学校校长的职务,年薪只有1500美元。

  30000<1500,这在数学上是谬误,但在李将军那里却是名气的价值。于是我们便不难明白李将军为何在美国颇受尊敬,因为一个真正伟大睿智的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更知道如何找到价值的归属。

         (摘自《文字客》第6期 作者 周红飞)

 

 

 

名与德

  

    傅聪可谓名人,其父傅雷亦是名人,有一回我访问傅聪,得知他的父母在“文革”中愤然弃世之后,骨灰被一位从不相识的姑娘冒称“傅雷干女儿”领去保存。这位“干女儿”为此蒙尘十年,直至“文革”结束后才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傅聪从英国来到上海,欲重谢她,她却连傅聪都不见,说道:“何必说谢!何足道谢!”

  我寻访她。经我再三恳求,她才愿说出保存傅雷夫妇骨灰的经过,但要求我在报道中绝不可提及她的名字。我只得从命,通篇以“她”相称,发表了长篇报道。迄今,她仍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

  她为善而不求名,如同唐朝骆宾王所言:“不汲

  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她曾很深刻地对我说:“倘若我求名利,我就不会在那样的年月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存两个‘反革命’的骨灰!”

傅雷译著等身,傅聪琴声盖世,论知名度她无法与傅氏父子相比。但是她那善良正直的品格,并不亚于傅氏父子———“名”与“德’并不完全成正比。

(摘自9月15日《北京娱乐信报》作者叶永烈) 

 

 

 

蘑菇与人才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效应很形象地诠释了多数人的工作经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没有能够受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从某种观念上讲,这种“蘑菇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练,它可以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人更加接近现实,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摘自7月8日《经济视点报》作者章立早) 

 

 

 

你属于哪种人

  

    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以下熟悉的话语:“现在是午餐时间,你3点以后再打来吧。”“那不是我的工作。”“我太忙了。”“那是汉曼的工作。”“我不知道该如何帮你。”“这件事我们现在办不了。”

  有一次,我到一家百货商店去购买一件东西。我走到一个自己要找的柜台,可是店员却把我带到了别的地方。你知道吗?在我找到那件东西之前,我被带到了商店的四个柜台。如果某人能在某处贴出一张杜鲁门总统的座右铭:“责任到此,不能再推!”该多么振奋人心啊!

  有两种人永远无法超越别人:一种人是只做别人交代的事,另一种人是做不好别人交代的事。哪一种情况更令人丧气?实在很难说。总之,他们会成为第一个被裁掉的人,或是在同一个单调卑微的工作岗位上耗费终身的精力。

  用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方式做事,你或许可以躲过一时,却永无成功之日。

  你属于上面哪一种人呢?

      (摘自6月28日《深圳商报》 作者 佚名)

 

 

 

盼  春

   

    春天,一位妈妈牵着一个跛脚的小女孩,走在一片白杨树林里。

  “妈妈,你看,树的眼睛!”女孩所指的眼睛,是这些白杨树树干的结疤。妈妈想了想,说:“在冬天,一些人砍下了它们的树枝。于是,在每一个伤口处,便长出了一只眼睛。”“它们长出眼睛,是为了流泪的吗?”女孩天真地问。“不是,它们是在盼春。”“盼春?春天就是它们盼来的吗?”“孩子,是的。再深的伤痛,再大的苦难,只要长着一双盼春的眼睛,就会拥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摘自《辽宁青年》第18期作者黄小平) 

 

 

 

品尝黑暗

  

    法国巴黎市郊区,有一家名叫“黑暗滋味”的餐馆。这家餐馆与其他普通的餐馆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令人称奇的是这家餐馆在营业时,里面没有用来照明的灯;而且该店雇用的侍者,也大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盲人。

  在这家“黑暗滋味”餐馆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对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妇,在离婚之前,决定在一起吃最后一顿饭。他们为了避免尴尬,便选择了这家“黑暗滋味”餐馆。在用餐的时候,妻子不慎被打碎的酒瓶划破了手指。丈夫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疼惜地掏出手帕来,摸黑为即将与他分手的妻子包扎伤指。当他俩一起走出餐馆的时候,妻子才发现丈夫的一个手指也在朝外渗着血,原来刚才他急于给她包扎伤指,自己的手指也触在了那些碎玻璃碴上。不知为什么,她紧紧地抱住了丈夫……

  有记者慕名来采访这家餐馆的老板,问他:“为什么要开办这么一家独特的餐馆呢?”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只有品尝黑暗,才能真正感受阳光的珍贵。”

      (摘自《妇女》第9期作者矫友田) 

 

 

 

品德的生长空间

  

    美国社会是以社区自治为根基,强调社区互助。老百姓打“义工”成风。所以,家长为了送孩子进大学,就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建设,打义工。打义工有记录,学校录取可以参考。但不一定转化为分数。打义工在美国已经成为社会运转的基础。从小学到大学,孩子都通过打义工积累社会经验、磨练组织才能、培养领袖气质。30多年前越战时,美国各地的反战人士在耶鲁举行集会。大家素不相识,抗议者和警方关系紧张,形势极为敏感复杂。但耶鲁的学生自愿站出来协调组织,从食宿到集会秩序,都维持得井井有条。从小没有打义工等参与社会的经验,作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品德就是这么培养的,人才也是这样造就的。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的大学生,打义工的远远在一半以上。这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一部分。

  (摘自《经典杂文》第5期下 作者 薛涌)

 

 

 

歧视与选择

  

    某报招聘编辑、记者,要求35岁以下。这有什么道理呢?36岁怎么就不行?36岁就老了吗?可是我们知道,华莱士、丹·拉瑟等美国著名记者和节目主持人都是年过60的老人。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阿瑟·克罗克写到81岁,他获1935年普利策奖时已49岁;詹姆斯·赖斯顿做《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到80岁时才退休;沃尔特·李普曼于1967年3月25日写完《新闻周刊》最后一期专栏文章时,是78岁,他第一次获普利策新闻奖是69岁时(据海南出版社《新闻与正义》第二卷)。在其他行业,比如金融管理,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现年七十有六。至于学历,动辄要硕士、博士更是无道理。不要说梁漱溟

  任教北大的年代,前些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个日本技术员叫什么来着?他就没有高学位。

  不错,用人单位有权利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作出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选择。有选择就是区别对待。但是这种选择性的区别对待,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针对某个具体人的,而以户籍、性别、年龄等标准先行排除某一类人,那就是歧视。

           (摘自杂文集《丢脸》作者鄢烈山) 

 

 

 

让手指下跪

  

    “让手指下跪”并非笔者的杜撰,而是确有出处。请听其中的两个。

  一是真人真事。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与夫人一起出席一次晚宴,宴会上,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作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曾一再弯曲起自己的食指与中指,并让它们匍匐于桌面向夫人的方向移去。事后,对此深感费解的人们就此询问过丘吉尔夫人,夫人笑了笑回答:“出门前,我们曾发生过争执,刚才他的那个动作,是表示他正跪在地上,真诚地向我道歉。”

  二是中国的传说。传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曾被两位地方官发现,并立即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俩诚惶诚恐,深知不下跪不妥,下跪也不妥,便一边陪着乾隆喝茶,一边胆战心惊地弯曲起自己的食指与中指,并让此二指一再匍匐于桌面以示对皇上的敬意。

  在第一则故事中,作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不仅在夫人面前全无架子,而且发现自己错了,就谦恭地认错,真诚地致歉,其美好的心态让人肃然起敬。再看那第二个故事,故事中的大臣虽然也懂得谦恭,但此种谦恭却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此种古典式的“下跪”决非让灵魂牵手式的相敬如宾,而是不得已为之的“表演”与“做秀”!

    (摘自6月18日《羊城晚报》 作者亭子)

 

 

 

让谁来上场

  

    晚饭后,我与两位同事去附近的社区球场打球。没过一会儿,4个美国小伙子,年龄都在十七八岁上下,说想和我们一起打球。我们当即回答说可以。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我们中方3人,他们美方却有4人。当我提出人数问题后,他们4人甚至连相互看一眼都没有,便走到罚球区,一个接一个地拿起球就投篮。我和同事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4人第一轮投篮投进的两位站到了一边,另外两位继续投篮。最后,没能投进的那位小伙子咧咧嘴摇着头,默默地走到场外。我恍然大悟。他们原来是以定点投篮来决定谁有资格参加比赛。

有时我想,当体现公平的游戏规则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时,效率是否也就随之而来?

(摘自《海外星云》第17期作者魏川) 

 

 

 

人生的圆圈

  

    大约10年前,我在一家电话推销公司作为业务员接受培训。主管有一次在培训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

  主管说:“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人们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或争端。”

  “现在,谁能告诉我,当你跨出这个圈子后,会发生什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位积极的学员打破沉默:“会害怕。”另一位认为:“会出错。”这时主管微笑着说:“当你犯错误了,其结果是什么呢?”最初回答问题的那名学员大声答道:“我会从中学到东西。”

  “正是,你会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当你离开舒服区以后,你学到了你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你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所以你进步了。”主管再次转向黑板,在原来那个圈子之外画了个更大的圆圈,还加上些新的东西,如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等。

  “如果你老是在自己的舒服区里头打转,你就永远无法扩大你的视野,永远无法学到新的东西。只有当你跨出舒服区以后,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圆圈变大,你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摘自《环球时报》7月19日[美]布伦达·乌尔巴奈克汪新华)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1

阅读(312)┊ 评论 (1)┊ 收藏(0) ┊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 把快乐与人分享后一篇:换一种眼光看问题 让视觉变明亮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欧洲杯,有红牛更从容![发评论]

新浪网友2012-03-10 18:30:42 [举报]

林中的怪鸟灭绝后,这些动植物身上的眼睛也渐渐退化,又生出了美丽的花纹图案。密斯特森林也回复了平和安宁。
  无独有偶,科学家同样研究出另一个现象。在一个动荡的民族,或被暴君主宰的国度,人们的眼睛流露出来的,也是恶感与敌意。同时,社会丑恶现象也会抬头。杀人、放火、偷盗、骗术滋生。如果按照密斯特森林的自然法则来评判,这些丑恶现象的增多,是带有保护和反抗意义的,是一种彼此相连的效应。而当民族和平、天下稳定时,人们眼睛里闪耀出的则是另一回事。丑恶现象会减少,通过眼睛,人心重返善良和美好,目光变得友善。这是一个隐形的链条,相辅相成。
  自然界的现象是很奇怪的,许多事往往都是对应的,有时根本不用说什么,眼睛会告诉我们一切。
    (摘自8月25日《北京晚报》作者星竹) 
 
 
 
名气的价值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拟以3万美金的年俸,聘请曾任南部联军统帅的名将李将军为该公司董事长,但遭李将军拒绝,理由是他对人寿保险业务毫无心得。公司负责人当即告称:“阁下对人寿保险业务无心得无所谓,我们需要的是您的大名。”
  “好的,可见我的名气很有价值,”李将军严肃地说,“正因为此,今天我不得不告诉你,我要把它用在与它价值相配的地方。”
  后来,李将军欣然接受了一个小规模专科学校校长的职务,年薪只有1500美元。
  30000<1500,这在数学上是谬误,但在李将军那里却是名气的价值。于是我们便不难明白李将军为何在美国颇受尊敬,因为一个真正伟大睿智的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更知道如何找到价值的归属。
         (摘自《文字客》第6期 作者 周红飞)
 
 
 
名与德
  
    傅聪可谓名人,其父傅雷亦是名人,有一回我访问傅聪,得知他的父母在“文革”中愤然弃世之后,骨灰被一位从不相识的姑娘冒称“傅雷干女儿”领去保存。这位“干女儿”为此蒙尘十年,直至“文革”结束后才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傅聪从英国来到上海,欲重谢她,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451/575680459936.html

更多阅读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 从容智慧的哲理

         从容智慧的哲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人和事。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与不顺利,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你拥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如果能

有效沟通哲理故事 七个人际沟通的哲理故事

  七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 有效沟通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我们个人在社会生活经常需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以下一些简洁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可能比我和其他沟通专家所著的专业文章对你更直接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与急救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常见伤。处理得当,可化险为夷;反之,则可能导致更大危险。拓诊医生给你普及一下8种常见伤的急救常识。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护与急救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1、鼻子出血

小学生哲理小故事 学生阅读的哲理故事

学生阅读的哲理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故事,很多时候能让我们学到一些大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生阅读的哲理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学生阅读的哲理故事篇一有一次,韩昭侯因饮酒过量,不知不觉便醉卧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

幽默哲理故事 励志幽默的哲理故事素材

我们时常都会需要用到一些励志幽默的哲理故事素材,那么励志幽默的哲理故事素材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励志幽默的哲理故事素材1: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父

声明:《生活中的哲理故事 与生活有关的哲理故事》为网友跪下叫帅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