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年期间读了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所著的《你在为谁而活——清醒思考,赢得幸福人生》。这本书的封面有这么一段话,说得很好:
“对任何心理困境,你都要说:
‘这是我的,但我不是它。’
烦恼是我的,抑郁是我的,哀伤是我的……
但我不是烦恼、抑郁、哀伤……
我有比这些多得多的自我,
在烦恼苦痛的同时我依然还有快乐、自信、幸福与骄傲。
那么,你就成为痛苦的主人,而不再是臣服痛苦的奴隶。”
细细咀嚼这段话,发觉真的很有道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个不同的面,很多不同的“我”,人生路上也总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如意,这个时候,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内心是最重要的,内在往往能决定自己的际遇,决定外在的处境,如果内心一味陷入某种负面的思想与情绪中,看不到自己的多面性,看不到其他更好的可能,那就很有可能掉入泥潭,难以自拔。所以,平时多认识自己,注重培养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是很重要的功课,这往往能决定生活水平的高低以及心灵的宁静幸福与否。
这本书有很多篇章,每一篇都是以回复读者问题的形式展开的,其中有一篇名为《何谓自我探索》,读者问题是:“我40岁,属于自我探索比较深的人,可是我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我发现,探索越多、越深,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快乐和幸福的能力越弱。在探索自我的同时,一些负面情绪也不时地纠缠我。我身边有一些人活得很简单,从不想深刻的问题,但依旧快活。探索自我一定有必要吗?人可以不自我探索得那么深吗?”
对此,作者李子勋是这样分析的:
“我猜你并没有真正了解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自我成长小组’不能算是自我探索,只能算是用心理分析,或者用被老师篡改、误读的心理学语言重新编译或建构我们的过去。这样的自我探索充满创伤感,尽管这样的探索背后有所谓的整合与疗伤,但据我的经验,老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现’你的问题上,把痊愈的责任更多地推给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探索会激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增加人的丧失感——伤口被打开,却没有人告诉他怎么把它缝合好。”
这段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曾经参加过心理咨询师训练,训练营的一些活动和营友的经历使我对心理咨询的作用展开了思考,我看到,心理咨询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国内对心理咨询师的就业要求还是不够严苛,心理咨询机构和咨询师的水平还很难与国外的同类优秀机构和从业人员相提并论,我曾打过与作者类似的比喻,就是——如果咨询师还不具备抚平创伤的能力,还不如不要挖开来访者的旧创口,那旧创口可能本来已经愈合了或被遗忘了,重新把它挖开而又没有能力抚平,是对来访者的再次伤害。所以,看到作者以“伤口被打开,却没有人告诉他怎么把它缝合好”来作比,我深有同感。
《你在为谁而活》中的很多解析,都让我折服。作者在前言中说:“任何学问都一样,只有把理论与技术零散化、碎片化,融入自己的生命感受中,构成一种具有活力的场,应用在生活与工作中,才能从中受益。”我觉得作者是真正地把心理学的知识零散化、碎片化,融进自己的生命中了,所以才能深入浅出地对各种生活现象和思想状况进行透彻的解构。
作者在前言里还写道:“读我的书需要以接纳自我为基础,不要总想改变自己,当你经历得还不够的时候,这种改变无疑是一种望梅止渴。《你在为谁而活——清醒思考,赢得幸福人生》这本书旨在表达爱这个世界要从爱自己开始。”这段话让我深深的认同和感动。它使我可以平静而轻松地接纳当下的自己,真正做到将这本书“悦”读下去。
非常感谢作者写作这本书。
以下是书中内容摘抄:
1、我在微博里说:“理解流动的感觉与凝固的字词间存在的不同,理解生活的复杂与分类学的简单之间的不确定性,理解知觉中的现实与认知选择与重建中的现实之间的差异,心理学才算入门了。任何学问都一样,只有把理论与技术零散化、碎片化,融入自己的生命感受中,构成一种具有活力的场,应用在生活与工作中,才能从中受益。”这本书就是把心理学碎片化的过程。
在流动的感觉中,我们会明白世界上并没有心理健康的人。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一个人不可能是完全健康的,也不可能完全不健康,或者说,人不是健康的,也不是不健康的。心理疾病恰好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动力,是促使一个人尽快达成内心饱满的保证。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无害,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当然,无害也并非都好,无害是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也是让人变得无为与平庸的心境。正如传统命理学所讲,命中带煞不好,命中无煞的人也没有大作为,有煞又能将其制服并为己所用的人才能大富大贵。心理困境犹如煞,能体验这些苦痛又能利用这些苦痛去丰满自己就是福气。
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情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一定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也是正当而且应当的。人的心理反应与感受正好是个人情绪与知觉的体现,通过它你看到了你。试图修正它、否认它等于堵塞了情绪的出口,结果可能更糟。读我的书需要以接纳自我为基础,不要总想改变自己,当你经历得还不够的时候,这种改变无疑是一种望梅止渴。《你在为谁而活——清醒思考,赢得幸福人生》这本书旨在表达爱这个世界要从爱自己开始。
对任何心理困境,你都要说:“这是我的,但我不是它。烦恼是我的,抑郁是我的,哀伤是我的……但我不是烦恼、抑郁、哀伤……我有比这些多得多的自我,在烦恼、痛苦的同时我还有快乐、自信、幸福与骄傲。”那么,你就成了痛苦的主人,而不再是臣服于痛苦的奴隶。
我喜欢通过多重解释去表达一个问题,目的是为了缓冲这么多年来心理学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归因式解读。问题没有原因,问题只是生命自我发展在某一阶段、某一时刻的变现,与过去、未来既相关又不相关。如果认定相关,我们就受制于它;如果能理解其不相关,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发展。
每年冬天我都会在空气清新的海南度过。在北京雾霾横行的时候,我在美丽的三亚,穿着单衣,舒适地坐在阳台上吹着海风,做白日梦。生命需要张弛有度,人的心理、情绪也要有抑扬起伏,一切皆自然。(摘自再版前言)
2、接纳当下的自己
客观世界是硬的,内心的现实却是软的。人们共同观察到的物体是一个客观实在,当离开这个物体去向别人讲述时,人们只能讲述物体留给自己的内心印象,这个印象因人对物体的观察不同而不同,因人被物体引发的感受不同而不同。这个被感受的物体已经不是物体本身,而是一种认知的结果。(P001)
3、你心中的你
日本大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讲述的是人的眼睛会受到观察者的立场与私欲的影响,看到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许多人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人的认知有一种选择功能,这跟人的内心有关。内心美好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美好。内心需要的信息总是率先被提取,不需要的或者不知道的东西你可能视而不见。佛家说:“心中有,眼中才有。”有时候人对现实的烦恼并不是现实有多么糟糕,而是自己总选择糟糕的信息,同时也缺乏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困境的另一个原因。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两人的关系中存在一种微妙的情景,“你心中的他,他心中的你”,交流是在各自的内心印象中进行的。你心中的他是你的一部分,他心中的你是他的一部分。这个你与他的存在有关,自动生成,这个他因你的存在而不同。明白这点有极大的益处,至少我们会明白,与不同的人交往,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不同。古语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人话的人和说鬼话的人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中国的官场不是做官的人不好,是官场这个环境不好,踏入官场你不变也很难。同样,内心的你也不是你,正如镜中的你不是你,而是你的一个投影。对自己的感受也是不客观的,一件事会给人带来很多的感受,能觉察的感受一定跟你认知的选择有关。
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能理解的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这跟年龄与经历有关,跟审美与价值取向有关,也与所处的情境有关。我经常嘲笑那些追求“自我成长”的朋友们,其实你并不是成长了,而是知道了你不知道的自己,那些东西本来就在你的生命中,你只是重组了你的内心现实。经常听到人们后悔曾经所做过的事,后悔不能改变过去也不正当,只是一种自我疗伤。那时的你不是现在的你,用现在的你去评价那时的你是不客观的。没有过去的你经历那些让你感到后悔的事就不会有现在的你,曾经历过的人和事都构成今天的你。同理,此时此刻的你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的你竭尽全力去做好你喜欢的事,读更多的书,体验更多的生活,确保彼时彼刻的你更加睿智、丰富与可爱。
如果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释然,那么问问自己:“如果那件事对今天我的有一个好处,那是什么呢?”如果我们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假如这件事是我必须要经历的,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那我该如何去珍惜?”中国文化蕴含着不少佛学思想,“命中注定”是一种有效解释,如果注定是这样或者那样,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就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P002-003)
4、一个好的释梦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艰难困苦,具有大的善良(慈悲心)、宽容(容忍心)、关怀(感恩心)。(P004)
5、做梦睡眠是很重要的,生理研究显示,做梦是一种生命的警觉。人的体温靠肌肉与内脏运动获得,心跳和呼吸的维持也需要延髓下中枢的的网状组织保持内外部信息刺激。人不能睡得太死,人在深度睡眠的时候体温会下降,心律、呼吸会减慢,当体温低到不能再低,心律、呼吸慢到不能再慢的时候,人的生命实际上处于缺氧的危险边缘,稍稍一冻、一闷,人就死了。在寒冷饥渴的境地中,人不能睡觉,睡着后体温更低,心律、呼吸更慢,人会死掉。
我猜想,做梦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唤醒,做梦时肌体跟醒着时一样,心律、呼吸恢复正常,肌肉收缩,内脏运动,体温随之上升,血液含氧量增高,人就逃脱了危险。古人曾把睡眠看成是假死,灵魂出窍留下一副空壳。由于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醒来,古代人睡前要充满虔诚与畏惧地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留下必要的托付才敢去睡。怕死的人一般都有睡眠问题,原因是放不下。想睡得好就得放下一切事情,身份、财富、安全乃至生命,回归生命的朴实。
医学不轻易诊断失眠症,因为,除非你的大脑有器质性损伤,大多数失眠都是心因性睡眠失调。在强制性睡眠剥离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人可以像猫头鹰一样,大脑与机体的某些部分轮番休息。脑电图会看到大量的睡眠波混杂在清醒的脑波里,同时也发现被试者睁着眼睛也可以做梦,睡眠剥夺只是让普通的睡眠丧失了,做梦睡眠却难以禁止。人的睡眠很像人的胃口,是可以调节的,最常见的就是“三班倒”的工人与换时差的旅人,只需三五天,身体对睡眠的需要节律就发生了改变。抱怨失眠的人不要轻易服用药物,要注意调节自己睡眠的行为、方式、时间。只要坚持一阵子,睡眠问题大多能改善。(P004-005)
6、睡眠需求不是意识的,而是身体的,一个人可以暂时地强迫自己不睡觉,却不能长期这样,而且该睡眠时不睡也得不到真正的清醒。(P006)
7、“头悬梁,锥刺股”是一种顽强学习的精神,但靠不睡觉或少睡觉来学习是得不偿失。在生物实验中科学家发现,缺乏睡眠只是感觉机体疲劳,缺乏做梦却会出现精神崩溃,甚至身体衰竭。(P006)
8、做梦有诸多好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补充的睡眠基本以做梦为主。医学认为,做梦睡眠是更有价值的睡眠,做梦的时候腺体分泌、身体发育、大脑神经活动、肾排尿、肠道蠕动、肌体新陈代谢。美国的神经学者认为“梦是对白日记忆的梳理与储存”,做梦把信息转换成一种可以储存在机体里的东西,做梦少的人记忆也不好。中国养生学认为,健康的睡眠是不做梦或少做梦,这可能是古人对梦形而上的一种误解。很多人感觉自己失眠,不是真的睡得少,而是睡眠感觉缺乏。睡得轻的人因为部分意识、身体感觉还有,外表看起来是睡着了,自己却感觉一切还知道。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夜未眠,在脑电波研究和录像中却发现睡眠波与睡相并不少。失眠的人把清醒的意识与做梦的情景混杂起来,感觉自己的大脑没有得到休息。深度睡眠时人不会做梦,由于肌肉放松,特别容易打鼾。刚入睡的时候不怎么做梦,越到清晨做梦越多。(P006-007)
9、很多人抱怨自己整晚都在做梦,这是不可能的。人能否知道做过梦要看他从什么样的睡眠中醒来,如果从做梦睡眠中醒来,会感觉自己做过梦;从非做梦睡眠中醒来,就不知道自己做过梦。有的人对梦不在意,所以不容易觉察自己做梦,在意自己的梦,仿佛内在就有一种监视系统时时提醒自己在做梦。做了心理医生以后,因为要释梦,内心有这样的期待,结果每天我都能记住一两个梦。
心理学有一种“孵梦”的技术,即把你渴望得到梦的启示的事写下来,摆在床边,睡前细细阅读,早上醒来先别动,拿起这张纸想想,昨夜相关梦的一些片断会在大脑里浮现,用笔记下这些片断,然后起床干自己的事,等晚上上床的时候,再拿起这张纸慢慢回忆,梦的更多情景和内在的关联就会清晰显现,这时你就可以记录下一个接近完整的梦了。几乎所有的心理医生都曾对自己的梦做过长期的分析,这种训练在于发展对梦的敏感,提高分析梦的技术,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别人的梦,每个人的梦都有自我的特色,需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状态去联想。社会上有许多“解梦工作者”,其实梦境并没有特定的意义,梦是一个工具,跟沙盘游戏一样,你不能假定有什么就是什么。关键是利用梦的素材来投注来访者心里的困境,并以心理学的技术引导来访者找到问题的症结,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P007)
10、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推崇什么或者禁止什么,正说明现实中什么缺乏或者什么泛滥,不然犯不着大动干戈。(P008)
11、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与媒体信息的博弈一直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戏言,“看电视感觉天下歌舞升平,看网络感觉社会暗无天日”。作为对应,我对网络信息一般采用一种谨慎的态度,当对主流媒体的某个报道感兴趣的时候,我会去网上看看不一样的说法。我们需要选择信息,只有对不同信息采取“并存——补偿”的态度,放弃非此即彼的逻辑才能保持心态平衡。
维护内心美好是你的责任。人们需要主观地维护自己内心美好的感觉,因为你能感觉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世界,你要为自己选择的现实负责。人们对负面新闻感兴趣,一是因为刺激,人们内心深处压抑了许多东西,不能告知他人,却可以在相同事件中找到出口。不管是围观、“灌水”或褒贬,都可以借题发挥。二是社会构成需要建立一种秩序,主流媒体有意无意地会选择更适合社会安定的信息发布,但现实往往是不理想的,这会构成人们感觉上的反差,围观负面的消息可能会补偿现实的真实感。新闻历来以真实、及时、客观著称,其实及时是唯一需要追求的,真实只是一种被新闻选择的真实,只是真实的一部分。客观却是很难做到的。信息是某个人在事物的某种观察角度下产生的某种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下主观的感受会有明显的不同。
学绘画的人都知道,对一个苹果写生,不同角度画出来的形态、质感、色泽、阴影不同,但你不能说这不是同一只苹果。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构成你的内心现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信息也很难笼统地分为正面与负面,一些负面的信息可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果是阳光普照。理论上说,一个过度宣扬道德的社会可能会把人们推向普遍的不道德,当人们经过努力仍不能达到的时候会更容易滑到道德的反面。没有痛苦不知欢乐,没有风雨难见彩虹。保持2/3正面的关注,并存1/3对负面信息的在意,也许更能维持平和的心境。(P009)
12、“跟着感觉走”说的感觉不是认知科学中单纯的感觉,而是把感受(feeling)、理解(understand)、经验(know)、选择(choice)汇合在一起的一种认知系统。感觉是人与自然界、与外部世界产生连接的必由之路,感觉不到的东西,人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不过,“感觉不到”不是因为人的身体不能接收外部信息的刺激,而是我们的认知不能理解也无法选择。因为感觉是弥散的、流动与变化的,不能确定也无法把控,我们试图要觉察并理解自己的感受,认知的过程就随之开始。
认知是人对感受到的信息与素材进行选择和强化,并组织成为一种可以指导自己行为、情绪的心理过程与思维结构。心理学在解释“移情”这个词的时候,最初也没有意识到能感觉的东西实际上是感觉者的认知在参与工作。过去的心理学家以为可以通过移情或者神入的方式客观地感受和分析来访者的内心,同时也可经由自己的感觉跟随来访者去感受他的世界,现在的心理学家不再那么自恋和自以为是了。
一个人能够感觉的东西受制于他成长中曾有的感觉经验和关系经验,关系不仅是人和人的,也包含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这几种重要的关系体验。这些经验素材经由儿童的自我探索会选择性地重复一些有效反应方式(行为、情绪),放弃一些不成功的或者无效的反应方式。随着成长,儿童会慢慢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心理、情绪、思维与行为方式,并从中获益。每个人都会因为这些经验的不同发展出适合他的知觉结构,可以说,人的知觉特征差不多就是他的性格特征以及为人处世的特征。
人的知觉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早年母婴关系中回复式双向互动的影响,相互的心理投注与内化让孩子获得亲密感、自尊和自信。3岁以后,儿童在人际关系中的经验(儿童游戏、幼儿园)会影响他成年后的社交倾向与对他人的基本态度。5岁以后,儿童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里,这些体验会影响他对社会的情绪、认同与态度。同时,从小与大自然的相处关系也影响着人对自然的喜爱与感知能力。可以这样说:“能够理解的感觉不再是感觉,而是知觉”;也可以说,“不能理解的感觉不是感觉”。所以说,纯粹跟着感觉走既不可能也不现实。(P011-012)
13、体验越多生命越饱满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体验越丰富的人生命也更加饱满。存在主义认为:“生命永远是不满足的,正如运动员总是以失败告终,不管他曾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总有一个高度他难以逾越。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到过世界的任何地方,甚至有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品尝过全世界所有的食物(美味的与难以下咽的),接触过所有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人群,谈过无数次恋爱,从事过许多职业(包括战争中的士兵与流离失所的难民),有过许多身份(穷人、富人、高官、显贵、精英、杂碎),有过很多次婚姻,当过父亲或母亲,经历过诸多身体的病痛,死去活来,那么他一定是他处的那个时代生命最有价值、最饱满,也活得最有滋有味的人。但是,我们做不到全部,所以生命的度过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谈到选择就需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社会位置,英文说(Youcan do,you can't do),你总是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就是对生命的珍惜了。有些你不能做的事不是放弃,而是等着能做的时候再去做,那么你活得就很有效率。可惜的是,我们经常给自己一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办到,结果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但这也不算虚度,毕竟每天你都在感觉,每天你都在喘气,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旺盛地代谢着、自我更新着。
有效率的人有一个特点,会给当下要做的事情排序,重要的、次重要的、不重要的,一切行动与精力先确保重要的事情完成。没有效率的人总是同时给自己安排好几件事,家庭、事业、赚钱、爱情、游玩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往往是遗憾。聪明的人每年只给自己安排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有些人徒步去旅游,放弃工作,不惜金钱,即使没有钱,也要尽可能畅游天下,这是把游历看成是最重要的。有些人一心工作挣钱,放弃社交、旅游、恋爱,这是把自己的发展看成最重要的。最无效率的是手里做一件事,心里想另一件事,做了这件又遗憾那件,脑袋里都是一些矛盾的、双向的纠结。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不要轻易评价曾经度过的时光,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无法客观地评价昨天。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作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们只会后悔那些本该做但未曾去做的事,不会后悔做过的、体验过痛苦并快乐的事情。你体验过等同于你活过,人不会嫌自己活得多,只会嫌自己活得少,体验越多生命越饱满。(P013-014)
14、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
(读者)我很爱看恐怖片,但每次看完后都要害怕好几天,但又控制不住地想看。
人类无意识地想重温蛮荒时代祖先普遍体验过的恐惧情绪,社会发展让人类获得过极大的安全感,但恐惧的情绪依然深藏在人的骨髓中。看恐怖片是这样的情绪得以释放的合理出口。任何情绪的堆积都会让人变得不开心。快乐也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中医说喜伤心,少壮时就有心脏病的人多半是成功太多的人。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对恐怖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跨文化的人类经验。对恐怖片又爱又怕是在享受恐怖激发的能量,因庆幸自己还活着而珍惜生命,这也是恐怖片票房经久不衰的原因。
恐惧体验的确是世界性的。早在100多年前,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哺乳动物的恐惧表情与人类的表情几乎一样。在恐惧的瞬间表现为:眉梢上扬、瞳孔扩大、眼睛发直、嘴张大、无意识地惊声尖叫或呼吸暂停、憋气、脸色苍白、表情呆若木鸡。更大的恐惧会伴有肌肉的紧张发硬,不由自主地震颤、毛发竖立、起鸡皮疙瘩、毛孔张开、冷汗直流,同时内脏器官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血压升高、思维变慢或停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吓傻了”。体弱的人还可能出现短暂晕厥,其心理机制是对恐怖情景的一种快速逃避反应,什么都不知道了,恐惧也就不存在了。有的人事后还会出现选择性遗忘,这是对恐惧体验的一种无意识压抑,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能唤起回忆。动物界就存在这种假死状况,旨在回避危险与恐惧。
恐怖过后是快感,人会得到一种解脱感,心情舒畅。全身的肌肉、骨骼乃至精神、情绪松弛、放松,长长地呼吸,内心洋溢着一种绵绵不断的舒适、平和与惬意,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接踵而来。这种惊吓过后的舒服、失落后的重获、痛苦过后的快感、死后的再生都是人类共有的最深层的内心感觉模式和最原始的文化与精神的原型。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幸存者”心态,当灾难过去,死神带走了我们身边的人,但我们自己还活着,内心会洋溢着一种喜悦感。虽然生命丧失带来的悲伤会掩盖这种情绪,但这种潜在的喜悦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回顾生命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经历过众多的危难才最终幸存下来,知道这一点人会懂得感恩与珍惜。
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解决的恐惧,如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与丧失的恐惧、对失控或精神错乱的恐惧、对暴露自我的恐惧、对改变与更新的恐惧等。这些未解决的恐惧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内心的和谐,使我们下意识地做一些本不愿、不该做的事。观看恐怖片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内心深藏的恐惧,并尽可能地释放它,由此获得内心的平衡。中国文化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恐惧正是人类的意识与感觉要素。生活在安全感中的人,恐惧感和恐惧的表达被压抑,就需要找一些恐怖的情景来感觉它和释放它。正如生活幸福的人喜欢看悲剧,看似在为男女主角掬一把同情泪,实则在畅心抒怀,顺肠通气;而生活贫困的人们喜欢看喜剧,以此来平衡缺失感,满足他们对成功与幸运的联想。
心理学有一种艺术治疗方法,即让一些有焦虑、恐惧情绪的神经症患者观看恐怖电影、聆听惊悸的音乐或在家中悬挂沉船、火灾、地震等恐怖或悲伤的图片,通过让他们日日面对恐怖场景来释放内心的焦虑,使之不能积聚到可能导致当事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强度。
痴迷恐怖片的人,会因为刺激过多而感觉难受。当他们对恐惧已经不再那么害怕的时候,看恐怖片就有点儿味同嚼蜡,甚至有点儿麻木不仁了。美国电影《惊声尖叫》培养了许多胆大、不再害怕的人。由于所有引发恐惧感的电影手法都使用过了,现今的恐怖片导演已黔驴技穷。人对某种恐惧情境体验过后,再次重复,害怕的感觉就会大打折扣,所以,看恐怖片切不可接二连三,最好有一个适当的间隔。
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激发都有一定的阈值,这个阈值还可能随年龄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恐怖情景有描述上的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吃惊、惊愕、恐怖、惊恐、震骇。有的人在很低等的恐怖中也会体验到很强的恐惧情绪,这是阈值低;另一些人在很高的恐惧等级中也无害怕感受,这是阈值高。不害怕的人会让人害怕,易于害怕的人让人感觉安全。有犯罪基因的人从不害怕,疼痛感也不强,因此难以与人共情,伤害别人的时候内心也没有不适感。俗话说: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人有恐惧感是福,因为害怕而敬畏,因为害怕而追求政局稳定、制度完善和社会安全。(P015-018)
15、你失去的不是快乐,是体验快乐的能力
(读者)我认为自己本质上是一个情绪比较消极的人,凡事都爱往坏处想,偶尔的快乐也很快就会消失。我想做快乐主义者,但不知道如何寻找快乐并把快乐留住。
快乐是一种内心资源,不快乐也是一种内在动力。快乐是一种给予,让内心的阳光点燃别人;不快乐是一种吝啬,把好情绪压制在内心,不愿与人分享。不快乐在社交场景中有两种象征意义:让喜欢的人来亲近我,给予关怀,潜台词是“我需要你”;但同时也是让不喜欢的人离自己远点儿,“别来烦我”!太多的快乐让人觉得你没心没肺;太多的不快乐让人感觉你孤僻古怪,好像别人欠你的。恰到好处的快乐会点亮自己和所有的人;恰到好处的不快乐会控制局面,控制喜欢你的人的心。
持续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情绪是有起伏的。当一个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好的情绪在释放并慢慢平复,不好的情绪也会慢慢显现。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情绪曲线,快乐与不那么快乐总是像水一样流动着,想做完全的快乐主义者去追求并留住快乐是无用的。过度满足和快乐的情绪很快就会转换成挫折与不满。
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天生的,那么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快乐:
一是让快乐来和走得慢一些。激情对快乐的消耗很大,也让快乐溜走得很快。有节制的、清淡的愉悦感可以帮助我们更长久地保持快乐与满足的心境。
二是提高对快乐的敏感度。其实,抑郁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内心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当情绪压力来临的时候,决定把情绪朝向快乐还是不快乐全在于我们对情绪的联想。快乐的人做积极的联想,得到快乐;不快乐的人做消极的联想,得到悲伤。
三是创造可以感受快乐的情境。快乐是专心致志从事一项活动、潜心于一件有回报的事情或创造性地实现一种关系后的副产品。好奇心是快乐的必备要素,探索精神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去爱是快乐的动力,活在当下是快乐的保证。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获得快乐,快乐需要付出与创造,就像农民辛劳地播种、耕作,最终才会有收获。(019-020)
16、“假想敌”是一面镜子
(读者)我是个比较随和的人,跟所有同事的关系都不错,但唯独对一位同事会无端地产生厌烦情绪,我讨厌她的个性和习惯。其实她人不坏,也没惹我,可我就是看着她烦。这是怎么回事?
为自己找到一个假想敌是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最安全、最省力、最获益的办法。哪怕一个人非常中立和客观,仍免不了受内心好恶的影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到他处,心理学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负性移情”。人们也会把热情、爱和欣赏投射给另一些事物和人,和他们分享快乐,这是一种“正性移情”。如果你只能通过对同事的无端厌烦来平衡情绪,私下里你应该对她心存感激。真正的厌烦是冷漠麻木、没感觉和不知道。人们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恼怒有时混杂着许多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某事某人激发了自己潜藏已久的焦虑,因为潜意识中害怕这种内心焦虑再现,而迁怒于他人、他事。
在我看来,那位同事的某些个性或习惯,正好对应了你内心一直刻意压抑的东西,你厌烦的恰好可能是部分的你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些个性的阴影,自己难以察觉,你对某个人好或对某个人不好,其实都是内心自我的具体化,类似一种心理愿望的表达。比如,我们都喜欢美丽的东西,心理愿望正是渴望自己也那么美;我们不喜欢丑陋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变丑陋。与人交往很像是照镜子,你总能发现镜中人的美中不足,喜欢也好,遗憾也罢,那就是你对自我的态度。
敌意有时是对一种关系的依赖,通过攻击让别人感知自己,通过攻击来与他人联结。很多孩子喜欢攻击最爱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是对关系的控制。敌意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的人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敌意,会把敌意投注给他人,从别人的言行中感觉到敌意,以为是有人对他不善,其实敌意是自己的,被投注的人可能浑然不知。有时候内心泛情又自认很道德的人,最看不惯别人好色,看到乱性的事情会很愤怒。这在心理层面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压抑,让自己觉得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有点儿“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接受自己的风情,对别人的风情也易于接纳,内心没有风情的人对别人的风情会好奇,但会宽容。起劲攻击别人风骚的人,可能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攻击别人是显示自己不是那类人。为什么那么想让自己看起来正派呢?很有可能是自己不正派。学心理学的人一般都不轻易评价别人,你说别人暴露的是你自己。
一个人敢于无端地对某人不敬也有可能是下意识觉得某人比较安全,他不具备伤害你的能力。正如大国可以随意评论和欺压小国一样,美国在今天改不了对他国指手画脚,原因也是骨子里很自大,觉得谁都奈何不了它。真正的斗士是专门指那些尖酸刻薄的厉害角色,像李敖、王朔这样的人,谁权威就跟谁抬杠这才是勇气。临床咨询中,我有时会鼓励来访者保持对某人某事的攻击性,为他们塑造一个敌人。孩子的敌意如果释放给父母,会受到中国伦理“孝”的煎熬,让自己有一种不道德的感觉,为了隔离这种感觉,孩子会编造父母的错,以此让敌意合理化。不恰当地应用心理学会让人们把一切都归于童年父母没有很好的照料自己,让人们对父母的不敬变得合理。在东方的伦理思想下,心理医生要谨慎使用童年创伤的解释。为来访者选择或创造一个安全的敌人以转移其对父母、夫妻、子女、上司的愤怒是一种治疗策略。(P021-023)
17、“活着的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
(读者)我快到而立之年,对事业很执着,小心翼翼地回避爱情,缩减兴趣,吃不好、睡不香,可是我的事业却毫无起色。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如何面对立业的心理压力?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事业,快乐的、健康的、无拘无束地活着就是生命的成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哲学家乘着一个船夫的木舟过河,他问船夫:“你喜欢数学吗?”船夫说:“不喜欢。”哲学家又问:“你懂哲学与自然法则吗?”船夫惶恐地回答:“不懂。”“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哲学家得意地说。这时候,船被风浪打翻,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紧张地回答:“不会。”船夫悠闲地说:“那么,你失去的是生命的全部!”
我想,不尊重生活本身的需要和生命的自然进程的人,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
爱情、欢娱、享乐、休闲与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你之所以需要事业的内心动力,也是个人奋斗的目的。知道这一点,你一定会发现,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拥有一段美好的情感也许才是生命乐意中的华彩。在我看来,你小心翼翼地在事业与爱情中作选择,把本来并不对立的事物对立起来,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用事业来掩藏自己在情爱中的不自信,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把内心冲突用升华的方式加以处理。
存在主义说:“生命并不需要意义,存在本身就是唯一的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活得要有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其实,不管什么人、生活在什么状况下、有多大的能力,他存在的意义与任何人都是同等重要的。错在社会媒体过度崇尚精英文化、拜金主义,没有赋予社会多重意义与多重价值系统。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让没有停留在塔尖的人们失却了内心的安宁。
古人说:“能者安邦定国,无能者独善其身。”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社会是一个整体,像一堆沙子一样,有的人留在沙尖上,有的人跌落在底层,这样沙堆才能立起。一部分人富有了,上升到事业的顶峰,需要有另外一部分人甘于贫穷,甘愿做铺路石,不然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富人们总是利用主流文化使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变得合理,这就创造出价值与意义,让人们困扰在这种意义之中,忘掉了存在的本质。一个真正代表全民利益的社会会把财富交给品德高尚的人来管理,因为他们的操守、无私与智慧会把社会整体导向平和,不会激发人们之间的仇恨。好的社会也要无情地剥夺品德低下者的财富,让他们不能用金钱蛊惑人心、扰乱制度、危害社会。(P024-026)
18、别被直觉误导
(读者)我有种直觉,觉得我的丈夫慢慢地不爱我了,我整天生活在痛苦中。我感觉丈夫身边有别的女人,但又无法证实。我该怎么办?
有人因为依从直觉而成功,有人因为盲从直觉而失败,关键不是直觉本身,而在于对直觉的解释。直觉是人内心最敏锐、最具有预见性的感觉,它像是一种被扰动惊醒了的潜意识,因而它的可靠性不容置疑;但它又是一种原始的、不定性的感觉。它要上升为一种真切的感觉,需要感性、理性、经验、因果思维、是非观念来帮忙。这些东西会形成一种内在逻辑,使你不由自主地猜想、判断、解释,进而演绎、联想、结论。这个时候,直觉已经被篡改,它融入了你个人的个性、情绪、心理特征与你内心的观念系统,不再是原来那个很真切的东西。
心理医生坚信:“直觉被描述出来就不再是直觉。”因为对直觉的描述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个人的思考,过分相信被修正了的直觉会给你的婚姻生活帮倒忙。假如你允许我来对你的感觉作分析,我会说:“直觉只是告诉你,先生对你的情感有了变化,其余的感觉是你自己的诠释与猜测。”与其说他把爱从你身上一点点地抽离,不如说是你让你的爱一点点地窒息、死亡。读你的问题让人伤感,像是在读莎士比亚的悲剧,感受到命运之中的不可抗力,我们好像是被不可逆的力量控制了。
但作为心理医生,我很清楚地知道,任何悲剧的脚本都印刻于当事人的深层内心。这就像一种“扳机效应”,首先存在着一个扳机,现实中的事件只是触发了扳机,才会射出那发枪杀爱情的子弹。我想,我们需要先作一个假设:你认为老公“红杏出墙”,只是源于你内心中对婚姻的不安全感或对自己的不信任,就像寓言中的那个“丢了斧子的人”。现实中,这样的故事的确很多。怀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一点点地创造出一种“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在所有的婚姻中,男女的情感都有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最初的爱是直白的、有情欲色彩的,以后就开始平和、潜抑、波澜不惊。情感有变化是自然的,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情感反倒有不自然的僵硬,而僵硬的东西总是不快乐的。
直觉到“对方不如以前那样爱你”,聪明的女子可能会这样来解读,“我们的爱情正处在慢慢走向平和的阶段”或者“情爱是起伏的,我们的爱情现在正处在低潮”,这样的解读不会给婚姻带来困扰。如果对直觉的解释是“他在外边有别的女人”或“不那么爱我就一定是爱上了别人”,那么你就给自己挖了一口烦恼的井。
怎样给自己一个解释是一种重要的快乐的能力。(……)
换一种解释会换一种心境,快乐的人往往是擅用解释的人。不过,解释并没有对错,哪种解释可以调整好自己就用哪一种,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只需在乎内心的感受。有个朋友在微博里问我:“先生有婚外情,我当如何面对?”我回答说:“有时候不妨想想,他不是为你而生,你也非他独属,各有各命,今世夫妻,下世路人,珍惜自己就好。这样想不会走极端,也许会生悲悯之心、宽容之念。”佛家把受制于一种让人痛苦的观念又不能放弃称为“执”,很多烦恼皆因人痴迷于一种错误的想法而不得解脱。有个禅学的故事:师傅对弟子说人就一世,没有二世,也无成仙之道;对世人却说行善积德是为了来世。弟子不解,问师傅为何心口不一。师傅说:“你执迷于成仙,我就告诉你没有;世人不相信来世我就说有,这是去执。”(P027-030)
19、安全感源于我们选定的文化
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赖于两种内心深层的感觉:一是安全感;二是归属感。前者与恐惧(死亡、伤害、痛苦)有关;后者与孤独(依恋、隔离、无助)有关。为了安全感,人类发明了秩序、规则、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识和善恶观。为了战胜孤独获得归属感,人类发明了婚姻、社会、国家以及派生的哲学、价值体系、美感和爱情。
一般人并不能觉察原始状态下的安全感,它只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一种时时提醒个体保护自己生命的本能。在生物试验中,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意识还没有运作,肌体已经自动出现应激反应。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眨眼反应:异物飞进眼睛的时候眼睛会瞬间闭合,眼睫的运动并不受意识控制。还有一个例子是:你到高空准备蹦极,意识让自己跳下去,安全需求的本能让你的腿和肢体僵硬,你不得不反复说服身体蹦极很安全,不然你的身体会拒绝往下跳。
一般能被我们意识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们解释清楚的安全感已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被我们的文化诠释过的感觉,两者不能等同。能意识到的不安全感是精神层面的紧张,是我们学习过的文化、价值观与内心解释造成的。意识不到的不安全感是躯体的紧张,如突发的、预感似的恐惧,莫名其妙的慌乱和焦虑。当我们的精神在某种信仰、信念的支撑下过度支配生命能量的时候,抑郁或焦虑就会爆发,逼迫人们躺倒在床上。精神不快乐的时候,躯体最需要休息。
我们只能解读文化定义下的安全感。本能中的安全需求是不能解释的,因为任何解释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本能本身,而是被文化标记过的东西。为什么人们的内心对安全感会有不同的需求呢?这取决于人的内心存在着什么样的三种基本假定:一是对世界,二是对人类,三是对自己。如果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文化。如果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你就会高度敏感、沮丧、紧张和害怕,你不得不谨小慎微。你会小心恪守某个价值体系、某种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生活,唯恐厄运临头、噩梦缠身。
安全感来源于我们自己选定的文化,不安全感也是被自己选择的文化(价值观、概念系统、道德感)建构出来的,很多时候这样的文化恰巧是主流文化。当我们把疾病与健康对立起来时,身体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害怕。当我们相信疾病只是健康生命的一种状态,不仅不伤害我们反倒会提高我们的生存力的时候,我们就会乐于保留一些小病,以此获得更有效率的生活。要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检视我们对自己、对外部社会、对人类的基本评价。看看我们行为激发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我们的意识或内心冲突引发的,还是被我们的身体警觉所唤起的。如果是文化引发的不安全感,选择尝试新的文化与价值系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当一个人所选择的文化观念是多元的、合时宜的、有效的,并与个体相匹配时,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身心是协调的,心境是愉悦的,感情是充沛的,体验是丰富的,精力是旺盛的。什么人都敢爱,什么事都愿意做,什么地方都想去走走,品尝着生命自由的感觉。(P031-033)
20、有一种哲学思想说:“规矩天生就需要有人来破坏,如果谁都不破坏,规矩就不再成其为规矩,破坏与重建是人的行为本能。”(P035)
21、你有助人者情结吗?
(读者)我妈一生与人为善,却常遭人以怨报德,搞得自己常常满腹牢骚,却又痴心不改。我觉得她很受伤,但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她。
真正的问题是你母亲潜意识中有一种“助人者情结”——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说来好笑,99%的心理医生在刚执业时都存在着与你母亲相似的毛病。他们非常在意疗效,渴望看到来访者的改变,渴望听到来访者感谢和肯定的声音,并以此来维持执业的动力。结果却是无意识地把来访者和焦虑、痛苦、神经质纳入自己的身体中,被当事人挫败、耗竭。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比来访者更能容纳他的症状或问题,他会思考症状的意义,对症状的继续存在保持尊敬;幼稚的咨询师看到问题还在那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搞得自己很累。
为了逃避这样的感觉,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地依赖当事人,给当事人推销忠告,逼迫来访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结果往往造成来访者更大的痛苦。这是精神分析理论提出的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心理医生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入治疗关系,剥削和伤害了来访者的情感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苛刻的自我体验、严厉的专业督导才能执业的原因之一。(P039-040)
22、善于把持自卑是种智慧
(读者)我的朋友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各方面都很优秀,美丽、成功她都占了,她居然说自己见人很紧张、很自卑,这是为什么?
自卑心是一种内心的警觉,是一种创造的源泉与动力。自卑感让人去追求成熟、优越与完美。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说,“人们所有的成长动力与行为目标旨在追求安全感和克服自卑感”,这解释了自卑的人为何更易于趋向成功。你的朋友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美丽、成功她都占了,她仍旧说她很自卑,在我看来,这也许是为了保持完美的动力,也许是自谦。
人有时候需要自卑之心或被宗教经常提及的“谦卑心”。谦卑让我们知道需要敬畏,知道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地解释与评述这个世界。有了敬畏就有了宽容,就让我们明白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可知的东西,人基本是无知的。尽管科学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但那仍旧是浩瀚自然中的微小部分。只要宽容、无知,就会接纳更多的人和事,也会接纳自己。
美丽还存在一种悖论。我们几个心理医生曾做过一个调查,越是漂亮的女性,越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开始,我们和你一样也心存疑惑,按照《漂亮者生存》一书的说法,漂亮的女人应该占尽风头。其实不然,漂亮的女子经受着更多的社会“歧视”与曲解。人们习惯认为有漂亮脸蛋的人脑子一定很蠢。人们只在意漂亮女子的外表而忽视了她们美好的品质,反过来还要把这种下意识中的龌龊归罪于她们。有些人善于发现漂亮女子身上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成自己的内心平衡。
另外,美有一种同一性或对等原则,越是美好的东西,人们对它的心理要求越苛刻。这样一来,漂亮女孩美好的品质和个性得不到人们的及时欣赏和肯定,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消退,而缺点却被放大乃至强化、固化。漂亮的人活得更没有自我,有时不得不依靠矫饰外表来获取她成长中本应该自然得到的那些赞赏。你的朋友见到人会紧张,说明她知道比起一般人她更需要防御。漂亮的女人更容易遭受同性的嫉妒和引发异性的叵测居心,甚至是攻击欲望。善于把持一种自卑,与他人保持心理距离正是你朋友的聪明之处。(P042-043)
23、生病是健康生命应有的状态
健康的观念来源于现代医学,把生命存在的某些状态看成是好的,某些状态看成是不好的;但定义下的好与坏都是生命的常态,生命本不按文化定义去改变,但人们对身体的感受却被医学重组。西医不考虑个体存在的差异,也不关心人的内心感觉和意愿。忽视生命存在差异性的科学,也必然忽视个人的情感、精神需要、自我感与自我定义。
其实,健康的人只存在于健康理论中,现实中不存在绝对健康的人。换一种眼光来看,不健康的东西是被健康理论创造的,正如有了心理学的理论,就有了心理医生,也就有了有心理障碍的病人。(P047)
24、送走抑郁症
(读者)我老公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曾经试图自杀。他整天不开心、不说话,封闭自己,还经常冲儿子发脾气。每天在外边他都会装得没事,可一进家门就情绪很糟……让整个家庭气氛非常压抑,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走出来。
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很难有一天听不到它的声音,只要我们睁开眼,看一点儿东西、听一点儿东西或翻开什么读一点儿东西,我们总能发现“抑郁”这个字眼。中国人行为能力还可以,精神却多少有些衰弱。原因在于我们的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一种王权与臣服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自由意识的表达,有精神的人就有自我的主张,就有个性与独特性,而我们的文化更需要共性、随同性和同一性。我们的民族有一种更广义的精神,那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是全体民众的精神,个体精神需要弱化来适应全民意志的表达。
在没有“抑郁”或“抑郁症”这个名词前,中国人惯用的词汇是“神经衰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医学界最大的科研任务就是治疗国人的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有人说抑郁是经济发展与生活压力加大所致,其实,这是国人的社会人格所致。我们的社会文化认同共性与整体利益,不提供个性与独立。没受西方文化影响前,这样的社会意识有自在的美丽,但东西文化的交融让我们更多地感觉到这样的社会意识的不足之处,忘掉了它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从心理学(源于西方文化)上说,不管是抑郁还是神经衰弱,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愤怒的内化。人不能把精神的力量自由地投注在外部世界,不能关注社会,去创造和实现个体生命崇尚的目的,不敢去挑战社会,寻求独创与更新,转而只关注自己,对自己不满,把攻击性释放在自己或安全的家人身上。在东方文化的解释中,这种内释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调节,男人在社会上要承受更多的压抑和不如意,在家庭里就享有特权,这是一种东方式的平衡。看看在这个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仿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一个人处在抑郁状态时,如果他还可以把愤怒转移在其他家庭成员身上,那他是安全的,我们需要温柔地坚持用一种宽厚的心态去温暖他,不要怪罪他,因为他正处在糟糕的自我感下,缺少改变的力量。健康的家人要学会适应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但有一点要注意,千万不要学他的情绪,如果整个家庭都沉浸在抑郁中,可能会加重抑郁者的病情并激发他更大的自罪感,结果是危险的。有时候,抑郁者越是情绪糟糕,其他的家庭成员越是要互相鼓励、彼此支持,来保持家庭轻松的氛围,这对家庭中的抑郁者是非常好的。
在观念上,家人要在这三点上达成共识:
㈠、不能期待抑郁的家人改变情绪来满足正常家人的心理需要,如果认为“对方好一些,我们才快乐”,等于在残酷地剥削抑郁者,希望他压抑情绪来满足家人,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必须接受家庭中抑郁者的不良情绪,保持自然的情绪色彩,不让整个家庭陷入糟糕的情绪中,这是正常家人应尽的责任。要做到这点,家人要团结,我们可以这样想:他(父亲、老公)平时对我们多好啊,现在轮到我们来照顾他了。
㈡、相信抑郁是一个客人,它来到家里,全家人都不自在,但客人终归是要走的,不舒服只是一阵子,不要把眼下当作永恒。另一方面,家人要少关注抑郁者的抑郁情绪,少跟抑郁者交谈,但可以关注他不抑郁的部分,把他看成一个正常人。如果你每天都问他“抑郁好些了吗”,他的精神就总是陷入对抑郁的感觉中。如果我们每天都说:“你今天看起来不错哟”,尽管有时抑郁者会否认,但他肯定会感觉轻松很多。
㈢、让抑郁者有相对轻松的生活是重要的,比如,可以帮助他减少责任和生活压力,鼓励他休假,改变刻板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曾尝试用阳光、温泉加上身体拍打来治疗抑郁,效果是明显的。如果你的老公抑郁情绪很严重,除了相信医生给予的处方药以外,坚决地停止他的工作,带他去新鲜的环境中度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是自我救赎的最好方式。我曾经有个朋友得了抑郁症,她的先生坚持带她去西藏自驾游,回来的时候这个朋友变得非常开心,这种方式曾治愈很多顽固的情绪抑郁或心境不良,如果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带你的先生去一个你们向往的、风和日丽的地方,肯定会让他的抑郁随境而变。(P048-050)
25、我个人希望人们对医疗报以中等程度的期待与信任,原因是,医学对生命的理解和解释还非常有限,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和现代医学的协调有赖于人们是否愿意改变对疾病的观念。有一本书叫《疾病的希望》,作者是两位德国心理学家。他们认为:“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生病属于健康,就像死亡属于生命一样。”从另一种角度看,疾病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比如,在人体发育中,疾病或感染会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体温平衡系统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创伤会加速皮肤和骨骼的修复与新陈代谢,使之更完美。比如,不小心吃了不好的东西,拉肚子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排出蓄积的毒素。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崇尚自然与自我康复的新观念,即生病的时候停止使用化学制剂、药品,少进饮食,多喝水,依赖自身的康复机制,减少脏器消化代谢中的负担,允许身体经历疾病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以此来促进康复,增强生命力。(……)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健康信息的过剩和极端化倾向、伪权威色彩与自相矛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人们几乎失去了对健康的自我鉴别能力。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信息病”,是人们或多或少地受了某些或某类信息的误导、干扰、冲击、赘述所致。信息是有能量的,会让精神消化不良以致出现身心问题。正如有的科学家大胆地说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而不是病死的一样,50年前的人得癌症还可以活很久,是因为不知道癌症的厉害,现代人得癌症后死得很快,与内心认定必死无疑有关。接受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疾病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因为疾病让你坦诚,让你关心并检视自己,就像车内警示灯亮了,灯不是问题,你的车(生活)需要修整才是问题。拒绝疾病甚至不惜“饮鸩止渴”来消除疾病的人,疾病就真正成为了人类的敌人。(P052-053)
26、记住的东西不是真实,常常是对真实的体验与感受,由皮肤与肌体唤起,被人的意识知觉。神经心理科学证明,记忆信息在大脑中是无序存在的,被我们的观念再造与重组。你要遗忘就需要改变对“往事”的观念,不改变观念,记忆并不会消失,只是被潜抑。在做梦、催眠状态、癔症性人格解体时,遗忘的记忆会以极其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又回到你的生活中。(P054-055)
27、你与男友之前有过一些伤心事,想努力地忘掉,可它却不时地从记忆深处跳出来,把你变成个喜怒无常、尖酸刻薄的女人。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1.对往事伤心的程度还不至于激发你主动忘却的机制,你只好等待,让时间的流淌来产生一种对记忆的消退和弱化;2.你想忘掉不愉快的努力其实是对不良记忆的不断强化,因为关注是增强记忆最好的方法,不是忘却的方法。你这样做的象征意义是害怕遗忘,提醒自己要时时保持警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果你真想忘却你们之间的不愉快、不美好,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彻底地谅解、接纳、认同,以此降低创伤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遗忘才会真正到来。
在无意识层面,你不能接纳和忘却那些伤害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你没有真正地原谅自己。你的许多愤怒看起来是指向你的男友,其实是指向自己。你把自己变成一个“喜怒无常、尖酸刻薄的女人”,难道不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当然,也许这种喜怒无常、尖酸刻薄本身就是你个性中被压抑的部分,只是你以为现在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把它合理地呈现出来而不至于被人误解。如果是这样,建议你找一位心理医生,通过反省与领悟,完善自己的个性。(P055-056)
28、与强迫症和平共处
解决强迫的技术最有意义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每天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计划:清晨4点起来,要检查20遍门窗、煤气,洗30遍手,请一个人给你计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结果怎样?你差不多会变疯。疯子是不会强迫的,清醒的人才会强迫呢!当你变得有点儿疯的时候,思维就自由了。
另一个技术源于道家思想。要摆脱某种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试着不去摆脱它,与它和平共处,甚至喜欢它。因为强迫状态是一种双向的循环冲突:一件事你不愿意去做,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做后又加倍后悔和懊恼,并体验到强烈的矛盾与痛苦。对这种内心悖论情景的解构就是:想做就去做,别跟自己较劲,也不去评价,像一种禅的境界:“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P059)
29、如何让自己脱“瘾”而出
(读者)我做什么事都容易上瘾,最近好像得了电脑依赖症,每晚打网游打到半夜两点,就是停不下来,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我想,一个人能每晚久坐电脑前打游戏,需要有两点:
1.过剩的精力需要释放,并且不再愿意去寻找新的追求;
2.上瘾行为会给人一种忘我与放松、对现实的解脱、对内心焦虑与愤怒的处理,这是继发心理获利。
缺少任何一点,电脑依赖症或其他相类似的上瘾行为都是不能维持的。
人类普遍存在着依赖情结或成瘾倾向,这样的特点主要用来应付生命存在的三类基本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些焦虑会陪伴人从生到死。焦虑的存在维持了生命的活力,却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来与之达到大致的内在平衡。每个人对焦虑的忍耐阈值不同,对焦虑的释放和处理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使自己焦虑疏解的行为、活动、兴趣、爱好、社交都是良好的释放情绪压力的方法。成熟的释放方式适度、合理、节制,具有节律和规律。幼稚的处理焦虑的方法通常是无意识地通过转移、投射、压抑、退化等自我防御机制,来达到一种虚假的内心平衡。这样的释放常常是过度、成瘾、不合理和无规律的。
成瘾的象征意义是固着,即不再接受更新。焦虑的象征意义是寻找,总是在寻找而又苦苦寻求不到,就形成了焦虑。成瘾行为当然是缓解焦虑最方便的做法,一片药、一件收藏品、一杯酒、一壶茶、一段情欲都可以是追求中的替代品,让人们忘却生命负载的终极意义、目标和对幸福的追求。其实,所有的形式都可以成为成瘾物:金钱、权力、知识、爱情、娱乐、运动、食物、宗教、毒品、酒精、安眠药等。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激发人的内心依恋,都可以成瘾。
当然,上瘾是幸福感与满足感的快速达成,不用久经磨难,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生命的激情与高潮体验。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对网络聊天有依赖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有些困难;对网游有依赖的人绝对需要成就感和唯我独尊的体验;有社交恐惧的人容易饮酒上瘾,以此获得人际关系中的完美体验;渴望在不自由的关系里获得自由,香烟可以帮助人达成瞬间的现实飞跃。药物上瘾也有很奇特的区别:需要激情、赞赏、卓越的人服用兴奋剂(可卡因);需要回避现实冲突与烦恼的人服用麻醉剂(大麻、海洛因);需要超越与高峰体验的人服用致幻剂(LSD);需要对痛苦麻木的人服用催眠剂(安眠药),睡着了就感觉不到了。你依赖什么是你渴望什么却又难以得到什么,用一杯酒、一支烟、一片药、一个游戏来做替代品,得到内心片刻的安宁。
现在我们要回到问题描述的情境中,我要问你打网游改变了什么——是否减少了你与什么人的接触,从而获得了更多自我空间?是否回避和化解了什么内心冲突,忘却了什么样的烦恼?暴力的网游往往指向攻击欲望的实现、愤怒和敌意的畅快表达,把对现实的愤怒发泄到非现实的领地是安全的。游戏对暴力的合理化,让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的内心充满残酷、嗜血的欲望与对杀伐的快感。
我还要问你游戏结束后的感觉是什么——是心满意足,还是意犹未尽,或后悔不已?心满意足是一种需要,继续网游下去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你情绪的调节器。意犹未尽就要小心,因为游戏已越过边界进入了你的生活,你被它牵制和干扰了。从禅的境界来看,你玩游戏的时候,游戏(制作者)也在玩你。后悔不已是一种心智的警觉,游戏已经在毒害你,让你成为它的奴隶,像吸毒的人最终从毒品的主人沦落为毒品的奴隶一样,送走你的电脑是唯一有效的自我救赎。(P060-062)
30、狂躁型抑郁症是精神病学的专业标签,指双向性情感障碍。它的诊断需要有典型的躁狂与抑郁发作,具有心境与环境不协调、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受损的表现,病人病期缺乏对病症的的认识和自我协调能力,睡眠减少,易激惹、抓狂与自杀,喜欢夸大与自贬,话语多与沉默寡言并存或交替出现。一个典型的狂躁抑郁患者并不需要告诉别人,恰好是被别人发现而自己却浑然不知。不过,医学统计认为,人群中大约有10%的人有双向情绪色彩,是否给予临床诊断还要看是否影响了当事人的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
其实,每个人的情绪曲线都有兴奋与沉郁的变化周期,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把情绪的变化周期(频率)和变化的幅度(强弱)看成两个参照轴,人的情绪状态分为四种类型:波幅小,情绪周期交替快者是活泼型;交替慢的是沉稳型;交替快,情绪波动大,给人的感觉就是戏剧型人格,喜怒无常,好在是大体平衡;周期慢,波幅大,被人感觉此一时彼一时,这是一种躁抑色彩。后两者给人的感觉是不稳定。(P06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