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
诗歌构思技法——营造意境
王大可(可子;可可子)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歌中的上乘之作,无不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的产物。的确,我们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通过想象和联想,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会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这是因为诗歌中含而不露的意境在作用于我们。
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诗歌的意境而言,“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主观的;“境”,是指诗人所描绘的某种事物,是客观的,两者互相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读者从中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诗歌要营造意境,是由自身的表现特点所决定的。小说、散文和戏剧等文学样式可以用饱满的笔墨去描绘广阔的生活画面,可以从容不迫地去叙述,诗歌却没有这种优越条件,因而就得把作者的思想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并做到情景相交融,使读者能通过画面形象捕捉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不妨先试读一首唐代的五言绝句《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为留下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初唐四杰”王勃所作。因为写的是寄寓旅愁归思的山水诗,所以此诗的着力之处是在自然景物的刻画上,故诗中的山水、风叶等意象全都渗透了诗人真挚而深沉的感情。一二句抒久客思归之情,是因为被深秋“山山黄叶飞”的景色所触动;三四句写风吹叶零之景,因注入了客居思乡的情怀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品味全诗,我们会感觉到江河的水声,深秋的风声;山间黄叶的飘零声,汇成了一支游子的思乡曲。
而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枫桥夜泊》,却以意境清幽寂远享誉古今中外: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孤寂愁思的心境。在无月的子夜船上,能看见、听见和感觉到什么呢?可诗人把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寺、船和钟声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我们似乎就见到了鲜艳的渔火,听到了乌啼钟鸣,感到了秋霜的寒凉,以及阗寂时刻的孤寂。诗中描写的远景和近景交织一体,色彩和声音融成一片,但都无不依附着诗人当时的心迹,透出的便是艺术境界。
再看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篇《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并且全篇用对仗技法写就的五言绝句。诗中的日落、余晖、晚山、黄河等景物构成了登高远眺的广阔画面,通过“依”和“流”等这些动词的作用使目之所及的景物鲜活起来,赋予了自然景物活泼的生命与神态。而大海却是画面外的意中景物。“白日”与“黄河”不仅是名词相对,也是远景和近景,以及色彩相对。另外,“依”和“入”,“尽”和“流”,以及“穷”和“上”是动词的两两相对。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貌似在说明一种哲理,实际上也是画面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人的行动和人的主观思想,它与一二句所展现的雄浑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境界。
最后我们再看一首现代诗《我是一滴水》:
我是一滴水
从唐古拉山的雪山冰岭
悄悄滚落的一滴水
也许还以为
我是高山的弃儿
历史的泪滴
似乎不会有热的裂变
光的七彩
我并不讳言
我曾经是冷却的生命
我是雪
我是冰
但是,现在
我是一滴水
我已开始我向往的行程
从冰海雪原
寻着岩缝石隙前进
即使我是那样细微
只要我在流动
我便属于未来
我已包孕了雷电的声威
大海的梦幻
而且我并不孤独
我的背后是无穷大
我是大江的源头
我是明天的浩浩荡荡
我的未来在大海
这是诗人肖岗的作品。此诗把“我”隐喻为“一滴水”,便以“一滴水”的独白来揭示一个普遍的规律——只要不断奋斗,细小的能成为强大的。在诗中,作者不是笨拙地直接道出自己的进取奋斗观,而是把深邃的思想熔铸在“一滴水”这一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通过它从冰山雪岭滚落,最终汇入浩浩荡荡的江河历程来委婉含蓄地表达,从而构成了一种余韵悠远的意境,产生出言尽而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2012.6.30于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