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汉字 〖趣说汉字〗“無”与“舞”

   

〖趣说汉字〗

          “無”与“舞”

    

   小篆“無”

   甲骨文“舞”

  

    小篆“舞”

 

                        (一)

许慎《说文》按照小篆字形解释“無”,曰:“丰也。从林;从大、卌,数之积也;林者,木之多也。卌与庶同意。《商书》曰:‘庶草繁無’。”他的意思是说,“無”由大、卌、林三部分组成,义为草木丰茂。

什么叫“卌,数之积也”,“卌与庶同意”?段玉裁云:“卌为四十并,犹廿为二十并,卅为三十并也”。因此,“無”中之“卌”,如同“庶”中之“廿”,都是用来表示规模的。

既然“無”含有表示数之积的“卌”,怎么又成了表示没有的“無(无)”呢?徐灏《说文解字笺注》云:“(無)即蕃蕪本字,因借为有無,故加艸作蕪(芜)。”

人们普遍认为,“无”是“無”的简化字。其实不然,表示没有这个概念的“无”字早已有之。在『说文解字·亡部』,有个奇字[注1]“无”,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注2]《易·乾卦》:“无咎。”《释文》:“无音無。易内皆作此字。《艺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無之無为有無之無。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無,惟易、周礼尽用无。”

综上所述,可归结三点:(1)“無”是“蕪”的本字。老子《道德经》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则“無”假借作“虚無”,于是产生后起字“蕪”;(2)“無”的小篆应写作“橆”(大、卌、林),李斯统一文字为小篆,才将底下的“林”变为“灬”(四点);(3)战国时期已出现了“无”这个“奇字”(亦称“古文”),故,“無”“无”并存了二千多年,直至1956年汉字改革才明确“无”是“無”的简化字。

                     (二)

小篆的“舞”,是在把“橆”下面的“林”换成“舛”。《说文》曰:“舞,乐也,用足相背。从舛,無声。”

“舛”何义?徐锴《通论》曰:“舛,两足左右也,两足左右蹈厉之也。”这就有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谓。

许慎为什么把“舞”解释成“乐也”? 《月令·章句》云:“舞者乐之容也。有俯仰、张翕(‘翕’作‘合’解)、行缀、长短之制。”(请注意一个“制”字)《周礼·春官·乐师》曰:“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至此可以想见, “手舞足蹈”是很常见的,甚至连纠纠武夫都喜欢舞蹈。有“鼓舞”一词,现在用来比喻神情振奋。其实,这个词本是军队击鼓舞剑庆贺胜利的场景。《汉书·高帝纪》有“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语,就此产生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典故。

                        (三)

甲骨文的发现,让今人看到了造字之初的“無”和“舞”的本来面目——

趣说汉字 〖趣说汉字〗“無”与“舞”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高田忠周曰,甲文作,即舞字。郭沫若曰,古無字作,乃舞之初文,象人手持二鞭而舞,不从林。华石斧云,象人执牛尾以舞之形,为舞之初文。”

周法高《金文诂林》:“张日升曰,甲骨文、金文象人有所执而舞之形,乃舞之本字;至彝器则假为有無之無。”

以上所言,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無”和“舞”形似音同,它俩原本就是一个字。

日前,文友聚会。有位朋友问:为什么我国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而汉族则不善歌舞?本人答:我们华夏先民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甲骨文的“舞”字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可是,后来的歌者、舞者成了专业的“优伶”,供统治者玩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于是,“舞”就等同于“無”了……

 

[注1]奇字:王莽时六书之一。大抵根据战国时通行六国的文字改变而成。

[注2]“屈”可作“弯曲”解,“无”的字形正是“天”字的一捺逞弯曲状;“屈”又作“缺”解,所以说天屈(缺掉)西北是“无”(没有的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851/440964573356.html

更多阅读

〖都市情感小说〗首长的女人 都市情感小说推荐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都市情感小说〗首长的女人作者: 某R她是罪犯的女儿。他是前途无量的高干子弟。交易过后,他以为再也见不到她,没想到三年以后,他再次遇见她,她却即将奉子、嫁与他人。可是,为什么那个小孩,却与他有几分神似

音画朗诵 拥抱春天 〖朗诵音画〗邂逅

      〖朗诵音画〗邂逅 资料、音乐/网络  编辑制作/雨中笠翁           邂逅(朗诵)演唱:蔷薇细雨作词:周国平作曲:蔷薇细雨编曲:蔷薇细雨那年冬天,你围着绿色加长的围巾,站在雪花漫天的山谷。在我沉甸甸的记忆里,山谷里

声明:《趣说汉字 〖趣说汉字〗“無”与“舞”》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