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真话”
“我看出你们调研是想了解真实情况,我讲了真话!”这是一个市委书记在调研会结束后,向调研人员悄悄道出的“真机”。
“真话”本是“话”的基本特征,也是最简单的要求,即符合实际之话,实事求是之话,也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是什么讲什么,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客观反映情况。人生在世,本来就应该坚持说真话,但可悲的是,如今说真话却常常成为新闻,做真人更是成为童话,一个“物以稀为贵”的难求之物。也正因为其稀有,“真的,不骗你。”“这种小事,有必要骗你吗?”“我来说句真话”、“凭良心说”、“说句实在话”等等诸如此类极为平常的、根本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套话却能赢得听者的阵阵掌声和啧啧称赞。我在佩服发言者敢说“真话”的勇气的同时,又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意味着此人平时说的都是骗人的谎言,是不是说明了此人从来不说真话,今天才鼓足勇气说“真话”呢?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困惑不已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听真话,了解真相,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不喜欢听真话,也有的人不愿意讲真话。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时假话听起来可能悦耳动听,而真话或许会刺耳难听。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不得不违心的说所谓的“真话”:明知人生七十古来稀,还一味恭祝老人万寿无疆;明知那位女士早已年老色衰,硬是称赞她风韵犹存??。这真是:说者明知是假话,却也犯不着说真话而伤人心;听话者明知道是假话,却
也不愿意因为真话而让自己添堵。于是,虚情假意也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了。想想,这些也乃人之常情,原本也无可厚非。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场上也流行起赞歌式的“真话”了。究其因,根子在领导干部自己身上。能听真话,才有人向你讲真话,正如上面那位市委书记,看调研人员是想了解真实情况,所以才会讲真话;喜欢听奉承话,所以一些人宁说假话而邀宠,也绝不说真话而负罪。向真话摇头等于向假话招手,长此以往,讲真话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想听真话也没有人愿意讲了。
对领导干部来说,听不到、听不进真话,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反过来说,听得进听得到真话,就可以避免很多错误。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就是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常态,经常对朝政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感慨到:“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裴矩的从政轨迹说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只想听“顺耳”话,压根就听不进“逆耳”的话,有谁还敢向你讲真话呢?所以,作为领导干部,最大的需要是听真话,营造一个人人都愿意讲真话、敢讲真话的氛围也不难。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做到“三听”:
一是要乐于听。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乐于听真话是一种导向,一种责任,一种优秀品质。领导
干部乐于听真话,善于接受批评,不仅会增强自己的领导能力,提高自己的领导威信,还会使直言之士多起来,使那些察言观色之人、溜须拍马之话失去市场。
二是要善于听。真话,未必能轻易听到,因为有时说真话担风险,有的人不愿说或者不敢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更多地走到群众中,真正贴近群众,用诚心去打动他们,使其解除顾虑,增强信任感,形成共识,求得共鸣;用耐心开导他们,为他们打开言路,从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真心去辨别他们,对讲出来的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就能真真切切听到逆耳忠言、有益谏言,使那些藏在心里、卡在喉头、憋在嘴边的肺腑之言倾情而出,一吐为快。
三是要敢于听。听真话也是需要勇气的。真言可贵,未必悦耳,甚至会使人脸红心慌,如芒刺背,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有勇气听真话,就是要懂得说话的方方面面,要尊重、理解说话的人,特别是那些给自己提意见的人,在公开场合提出尖锐批评意见的人,要襟怀坦白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有洗耳恭听的态度。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要说的是真话,就不应该过多地计较说话者的态度、方式和其他不适宜的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敢于听真话,群众才有勇气坦陈直言,这样,讲假话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讲假话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当然,我们在提倡说真话的同时,也要注意别老说“好话”。适当的“好话”是对人的客观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肯定和激励。但总说“好话”就有阿谀奉承、投桃报李之嫌了。“好话”似春风,容易熏得游人
醉。一个人老是如沐春风,就会昏昏欲睡,不思进取;只有一直保持一种如坐针毡的紧张感,才会不断地奋斗进取,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所以古人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
葛洲坝五公司:喻碧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