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小吃,各有独特风味,并且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百年来,社会经过不断发展,有的小吃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这并不是时代的悲哀,而是社会的进步,往往有的东西失去的时候才值得珍惜!
甄儿糕:甄是古代蒸食物的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卖甄儿糕的则是用木制的小甄,如茶杯大小、内装炒熟的大米面,上面放点白糖、瓜子仁儿、青红丝,搁在大茶汤壶上蒸几分钟。一般都是早晨挑着挑子走街串巷,现吃现蒸。吆喝着:“甄儿糕呦”。
豆面儿糕:又叫“驴打滚”,黄黏米面蒸熟后,在案子上摊开摁平,裹上红糖或豆沙馅一卷,再滚上炒熟了的黄豆面,吃的时候,浇上糖稀,香软适口,甜而不腻。
扒糕: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小圆坨,蒸熟,吃的时候切成薄片儿,浇佐料:酱油、醋、芝麻酱、蒜汁儿、辣椒油、芥末、胡萝卜丝儿。卖扒糕的大都在夏季,带卖粉皮儿和凉粉儿。吆喝:“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呦”。
豌豆糕:豌豆面蒸熟后,撒白糖或者浇糖稀,叫豌豆面其实并不是豌豆面,而是白云豆面。从前什刹海荷花市场有一位姓王的师傅,用白云豆面做成“小八件儿”,芝麻白糖馅儿,他这个小摊儿还起了个字号叫“真素斋”。有下街卖的,背个圆笼,敲着堂锣儿,小孩们买的时候,他给捏个小兔子、小鸭子、小花篮等小玩意儿。
豆豉儿糕:一层江米面,一层黄黏米面,中间夹着一层豆馅,上面是一层白芸豆豉儿。蒸熟以后撒白糖,浇上糖稀。吆喝:“豆豉儿糕咧,又粘又热呦”。北京护国寺逢庙会时候,后院有个专卖豆豉儿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