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2年到1974年,22年间毛泽东主席在邯郸视察、停留达25次之多。这25次有视察、有召开会议、有停留、还有其他。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邯郸日报》都将毛主席对邯郸的建设和发展所给予的殷切关怀,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见诸报刊,让邯郸人民感受主席对邯郸的情怀,为邯郸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毛泽东为什么对河北邯郸情有独钟?
摘自《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陈冠任著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就接过了四万万中国人吃饭穿衣的大事。在毛泽东的心中,最关心有两件事,一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一是老百姓的穿衣问题。
而温饱问题一直是人口大国——中国的大问题。在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或哪个朝代解决了全国人的吃饭问题,能不让人们饿肚子。不让人民饿肚子,是毛泽东最着力的大事,因此,他对农业倾注心血,在一定的时候甚至比对工业更下决心,花的心思更多,抓的更多。为什么?民以食为天。吃饭难题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逐渐好转。到1956年时,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公斤达到了385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比1949年的209公斤提高了101公斤①(①数据见《中国粮食生产60年变迁:不能轻言解决了粮食问题》,唐敏著。全文《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8月。),即每人每日由1.145斤提高到近1.698斤,每餐由0.381斤上升到0.566斤。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确实是比较快,从1952年至195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农业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不饿肚子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毛泽东才开始着力推进国家的工业化。1957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62.3%,轻工业占18.6%,重工业占19.1%,全年与1949年相比较,农业产值下降了22.2个百分点,轻工业产值上升了7.6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上升了14.6个百分点②。这也就是说,中国产业结构正开始发生着由农业国向工业国方向的新转变。
(②《中国经济50年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赵德馨著,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在这个崭新的转变过程中,毛泽东并不是后来有人所说的“过份强调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的发展”,而恰恰是相反。在吃饭之外,他一直十分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穿衣问题。
穿衣,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个奢侈的问题。衣不遮体是旧中国多数人的写照。在当初解放军胜利进军解放各地的时候,沿途看到不少穷人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这不是他们怕解放军,而是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只能是谁出门谁穿,一人穿了,其他人便无法出门。这样的事例,在杨得志等许多解放军将领回忆录中均有记载。除解决吃饭难题外,毛泽东致力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要解决人民的穿衣难题。当每人每餐有半斤多的粮食(当然,实际上这只是人均占有数,因为出口、工业等其他用途,不可能全部分配到每个人名下吃掉),饿肚子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的时候,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时候,毛泽东立即把着力点放在了解决人们穿衣难题上面。
要解决这个难题,办法一是兴办纺织厂,二是多种织布用的棉花。50年代初,毛泽东亲自与著名的“面纱大王”、上海滩实业家荣宗敬的后代荣毅仁交朋友,促使他献出上海中新纺织厂等家族工厂。由于胜利完成三大改造,许多私营纺织厂都成功实现国有化。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各地兴办一大批纺织厂,为解决穿衣问题而努力。有纺织厂,必须有织布用的原料——棉花。为此,毛泽东十分关心棉花生产。
1957年金秋,又是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就像一位当家的老婆婆,毛泽东在中南海坐不住了。9月3日,专列从北京出发,一路飞驰着进入华北平原,毛泽东开始了又一轮视察工作。
在火车上,他眺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只见遍地果实累累,十分喜人,非常高兴。为了核实增产增收的情况,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火车时不时地停住,他还下车实地察看,再请来沿途省、地、县负责人到火车上座谈。
他一路视察,且行且看,一直到达了邯郸。
这是毛泽东熟悉的一个地方。
毛主席在邯郸考察河北水灾
邯郸,除它在历史上是赵国古都外,毛泽东对这里感兴趣,更在于它是华北的棉花生产地区。早在1955年秋,毛泽东听说河北省有些地区善于种植棉花,长势又很好,就很高兴地询问这里的“情况”,对邯郸的棉花种植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他乘坐列车去南方,路过邯郸地区时,突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停车,我们去看看棉田吧。”
他为什么要去看棉田?因为棉花是织布用的材料,能解决老百姓穿衣的大事。人民群众的吃穿,一直是他最牵挂和下最大决心要着力解决的。此时多数农家是自给自足解决,自己在家纺纱,自己织布,再自己以染色用的植物用大锅煮着棉纱染色,这样既浪费劳力,生产出来的布料也不美观。毛泽东和党中央要通过机器织布来解决全国人的穿衣问题,因此,要织大量的布,于是棉花生产尤为重要。
毛主席在河北考察
毛泽东下车后,健步就走进了漫无边际的棉田。广阔的棉田里,棉花枝叶茂盛,果实累累,长势喜人。他满脸都是笑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嗨,你们看,这大片棉田又划分成了许多地块哩!”
原来这是当地合作社给“棉花姑娘”们划分的责任田。她们在棉花的种植、管理直到收获、产量等方面展开生产竞赛。姑娘们整天奋战在棉田里,获得了一个美丽的绰号,叫做“棉花姑娘”。天道酬勤。经过辛勤的劳动,棉花姑娘们把棉花培育得茁壮喜人,一株株粗壮,绿油油的。
此时棉花姑娘们正在齐腰深的棉田里劳动。突然一位姑娘抬头,惊喜异常地喊了一声:“毛主席来了!”
大家一看,果然是他!并且,毛泽东带着一行人正朝她们这边边看边走过来了。于是,姑娘们呼喊着,蜂拥跑过去,顾不上手上的泥土,高兴地跳着脚,和毛泽东紧紧地握手。此时,秋阳高照着,一位细心的姑娘立即给毛泽东戴上自己的遮阳草帽,然后大家争着请他去看自己的责任田。毛泽东高兴地答应:“好,好啊!”微笑着挪动脚步,跟随着棉花姑娘们往前走去,一边察看棉花,一边听她们滔滔不绝地解说。毛泽东问她们道:“干长衣,湿长皮。这句话对不对?”
“干长衣,湿长皮”是一句农谚,意思是棉花吐絮期地干燥则衣份好,地湿润则只长皮,衣份少。毛泽东连这样的农谚都知道,可见他并非门外汉。
“对啊!棉花吐絮期,地干衣份就好!”
姑娘们好像话说不完,争着回答。而毛泽东呢,也是很高兴的样子。当他看到一片棉田,棉株都高过人了,枝叶茂盛,随风摇摆时,说:“让人喜爱呀!”
随行的工作人员也忍不住纷纷赞叹不已说:“没见过这么壮实的棉花株!”
毛泽东看着姑娘们的热情,笑着说:“稻耥三遍谷满仓,棉锄七遍白如霜。生地茄子熟地棉。这些话到底对不对?种棉花也要讲科学!”
他没种过棉花,却懂得这么多种棉的农事谚语,可见他对棉花生产是有过研究的,但没有忘记告诉姑娘去讲求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去种棉、务农。看完这块棉田后,接着,他又看了另一块棉田。这一块田的棉株比前一块的明显矮了许多,但枝杆长得挺拔粗壮,怒指四方,风吹来叶动枝杆却不摇,茂盛姿态大有当年张翼德傲立当阳桥的威武雄姿。毛泽东看着,听着姑娘们叽叽喳喳的讲说,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移步来到两种棉花前进行仔细观察,又数了数几棵棉花上结的棉桃,进行比较,然后问姑娘们道:“高的好还是矮的好?”
管理高株责任田的棉花姑娘立刻回答:“高的好!”并且让大家看:“哪一片棉花都没有俺种的棉花长得高!”
但也有姑娘说:“矮的粗壮,矮的好。”
还有的人说:“两种都好。”
大家争论不休。有人提出说:“请毛主席评一评。”
于是,大家自动地围成一团,来听毛泽东讲话。他首先称赞大家管理的棉田很好,又指着那块矮的棉田说:“那一片棉花长得矮,可是又粗又壮,特别是棉桃结得多;当然高株的棉花生长也很茂盛,可是结的棉桃比矮的少。你们数数看,哪一棵矮的都比高的结的棉桃多,应该挑选良种,争取高产,对不对?”
姑娘们都被这个道理说服了,齐声回答说:“毛主席说的对,我们就按照毛主席说的办。”
在姑娘们的簇拥下,毛泽东来到了田边一个用苇席搭起来休息用的小凉棚。一位姑娘递上自己防暑喝的绿豆汤,毛泽东高兴地接过,喝了起来。趁着这档儿,有的姑娘趁机跑回家,拿来了自家产的大花生和红枣,请毛泽东和随行人员吃,有的还争着给毛泽东报告种植棉花的情况。忽然,村支部书记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高兴地握着毛泽东的手说:“真想不到毛主席会到这里来看我们种的棉花!”
“有一句农谚说,要发家,种棉花。我们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就要多种棉花,种好棉花,要增产!”毛泽东说完,又问道:“村里的生产怎么样?”
毛主席在河北邯郸
村支书汇报了全村的生产情况和群众的生产干劲,并且向毛泽东保证说:“明年一定要增产!”
毛泽东听了很高兴,指出说:“大平原的农业生产要关心水利和施肥,还有改造盐碱地等问题;大家种的棉花很好,个个都是种棉能手,还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农业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接着,他鼓励棉花姑娘们:“要很好的研究和提高植棉技术,努力增加生产。”
然后,他准备回去了。
在姑娘们依依不舍送别下,毛泽东回到了专列,又继续南下了。
有趣的是,他此一去,时隔两年后列车再次经过大棉区时,他依然记得这个地方,对身边人员说:“停下车,去看看。”
他要去看什么呢?是要看看两年来这里的农民的棉花种植是什么样儿了,棉花姑娘们对棉花的种植管理有了哪些进展,情况如何。
而上次他视察棉地,对邯郸地区的棉农鼓舞很大。正如村支书承诺“一定要增产”那样,他们已争取了两个丰收年。
毛泽东等人下车后,这里面貌已是大变,遍地棉花生长茂盛,棉桃累累,长得像水蜜桃一样,并且已开始吐絮。绿叶、白棉,十分鲜艳。遍地不见野草。每棵棉花都像盆栽的鲜花,较两年前的管理更胜一筹了。毛泽东边走边说:“我给他们当了判官,当年提的意见是否合理呢?”
原来他还惦记自己当年矮株比高株好的“判决”,恐怕意见不准确,群众盲目执行“矮株好”的意见,耽误农活,害了生产呢。当他再次来看棉花时,老农和棉花姑娘们在棉田里劳动着。他们突然看见毛泽东一行人来了,都惊喜若狂,纷纷跑过来鼓掌欢迎。
毛泽东开始察看棉田。几个老农高兴地仰面看着他,只是使劲地鼓掌,张着嘴笑,就是不知说什么好。毛泽东拉着其中一人的手,低头问他的植棉经历,然后对他说:“请你说说这几年种植棉花有什么变化。”
“现在种的棉花都是矮株多桃的优良品种,产量很高,如今也不怕干旱了,连年都是丰收。”老农告诉说,“现在连棉花杆子都有人收购了,棉花全身都是宝。”
毛泽东微笑着点头说:“好。”
时值天旱无雨,可是棉花的墒情很好。细心的毛泽东又查问起水利和施肥情况。棉农们指着被棉丛遮住的机井说:“主席,现在我们已经用机井抽水浇地了!”
毛泽东微笑着点头。
这时一个小姑娘拉着他的衣角说:“种棉花可真好,年年都丰收,俺爹俺娘老高兴,还给俺做了新衣服。”说完,她还天真地问道:“毛主席你高兴吗?”
小姑娘的样子和话语逗得众人都笑起来。毛泽东也笑了,低头看着她回答说:“我高兴啊!”接着又大声说:“你们种棉花的技术提高了,还能够战胜自然灾害,年年都能够争取到丰收,可见人能胜天,与天斗争其乐无穷嘛,谁能不高兴呢!”
他的话说得人们喜笑颜开。
接着,毛泽东鼓励说:“你们还要总结经验,提高种棉技术,争取再提高产量,我看,你们的爹娘还会给你们买新鞋子呢!”
棉农和棉花姑娘们畅快地大笑起来,谁都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毛泽东和棉农们、乡亲们在一起,谈笑风生。在棉田里,他边走边看,足足两个多小时,顶着灼人的烈日,站在闷热的棉地里,上衣都被汗水湿透了。
棉花姑娘们发现了,大家劝说他去田间临时休息的小窝棚。毛泽东走出棉田,来到小窝棚,坐在一条窄板凳上,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拉家常,作调查。
棉花的织布解决穿衣问题的,毛泽东对于人民群众的冷暖大事——吃饭穿衣一直挂在心上。视察棉田后,他又去看了纺织厂,勉励那里的干部和工人们多织布,多生产。
在短短几年中,毛泽东多次来到河北邯郸。他对这里的关注,实在太多了。若干年之后,有人琢磨他为何对这个地方“如此钟情”?最后,此人按照自己思维以那些“大政治家”惯有的“家乡情结”提出一个问题:“毛主席祖先是河北邯郸鸡泽县的人?”他为何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则史书上记载邯郸有过毛氏。西晋末年,风烟漫天的黄河之滨,少年毛宝挥手与家乡阳武作别,独自去了南方。而若干年之后,这位少年成长为一员战将,一员奇谋频出、智勇兼备的战将,并且他的儿孙人才辈出,后代绵延不息,蔚然有数十百万之众。他因此被尊为“江南毛氏一世祖”。岁月远逝,毛宝离开家乡的具体时间已没法知晓,史书对此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但他的故乡具体位置大致能确定。根据河南大学教授刘玉琛考证,毛宝的家乡阳武就在今天新乡市原阳县境内。阳武县最初由秦朝设置,在今原阳县东南部,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该县划归荥阳郡管辖,于是晋代史书说毛宝是“荥阳阳武人”。由此,他断定“毛主席祖先是河北邯郸鸡泽县的人”。但是,这个问题和这个结论一发到百度网上,就被人们断然否决了。
其实,毛泽东对邯郸的关注,对邯郸的眷顾,并不是出于什么“祖先情结”(所谓祖先不过是他去世x年后有人才“考证”的)。他对邯郸的感情,不是源自“自己的小家情结”,而是因为这里能生产棉花,棉花可以织布,也不是想利用职权去垄断布匹为自己谋取利益,可以解决人们穿衣的难题。这是他希望中国的“爹娘还会给孩子们买新鞋子”的情怀,是对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们能穿衣、不挨冻而所做的努力。
毛泽东对于邯郸的关注,不过是推动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的一个行为而已,是促进城乡发展的一个实例而已,类似的行为和事例还很多很多。
(转载不得遗漏书名、出版社和作者,否则不得使用)
附:《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亚马逊传记畅销书第一名。
北方唯一毛泽东铜像广场落户邯郸临漳
晨报讯 4月25日上午,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刘广营村的毛泽东铜像广场隆重举行揭像仪式,标志着全国第二座、北方唯一毛泽东铜像广场正式落成。另一座铜像位于湖南韶山。毛主席女儿李讷、女婿王景清、侄女毛小青,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陈振焱将军、吴连登、李志芬等出席铜像广场揭像活动。
该广场由临漳县民营企业家杨东民、杨志国投资建设,总投资3000多万元,广场总面积8341平米。毛泽东铜像重4.1吨,像高6米,基座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月一日国庆日。铜像坐东朝西,背侧有56棵雪松,象征着56个中华民族。主席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