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方法 太极拳术练法研究

太极拳术练法研究  (2014-08-26 15:38:31)转载▼太极拳术练法研究  

太极网

 前言
太极拳术有益身心,并能防治某种尚未形成之疾患,已为同道所公认,惟如练习不得其法,或得其法而不能持久者,亦甚难获致明效。友辈中有乐此者,以笔者习之久,许为「识途老马」,频以练习中所遭困惑及疑虑垂询。无如余学识浅薄,复因时间及工作关系,迄未报命,有愧于心,兹仅汇集个人多年心得,扼要叙述一得之愚,藉供参考,并希教正。

把握宗旨
太极拳术祇有一套,一气呵成,至所谓单式练法,不过将其中重复者删除,以期节省时间耳。学者皆抱修养身心兼习拳技而来,然而练习半年或一年后,架子皆已能「盘」(术语练拳谓之「盘架子」)。年轻力壮身体健康者,自然而然逐渐走向偏重之一途,喜欢练劲爱好技击、阔步长拳、乐于推手。而老年人、女人或有疾患者,渐觉无力步武追踵、望而兴叹,于是亦自然而然因此而渐趋轻松小步之一途,盖不如此则力有未逮,必至腰酸背痛腿软,疲惫不堪,是欲求健身而适得其反矣。然此两途皆无碍于太极拳术之练习,拳内本含有轻、重、刚、柔各法,学者自可视其体质与兴趣,或先由重入轻,或由轻转重,皆无不可,至最后则刚柔兼修,轻重并用。拳经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大小随意而竟全功。因此学者于初学架子熟练后(大约一年左右,视各人学习进度快慢而定),在继续深练之前,即应自定宗旨,抉择何一途径方可适合本身体质,以免事倍功半,或竟如入宝山而空返。

笔者愚见练习之途可分三类:(甲)由重转轻,(乙)由轻转重,(丙)专习修养放弃技击(此专为患病者设想,俟健康恢复后自信体力足以胜任期时,亦可渐转入乙类)。

个人决定宗旨极关重要,将来能否有所成就,此实为关键。太极拳术学者甚众,而始终其事者,则不多见,类多半途而废,费时费力,徒劳无功,此皆由于不能确定宗旨而坚持固守之故,驯至见异思迁,忽刚忽柔,终至一无所成,而生厌倦,最后抛弃不练,殊为可惜。

基本原则
全套太极拳式共计八十六手(其名称及练法坊间所售各种太极拳著作皆有详细说明或图解,兹不复赘),每手皆属重要,并无轩轾,学者均应注意,不宜分别轻重,十三势歌内称:「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可以见之。惟欲求每一姿势均能正确,笔者以为必须先研究练习下述四点基本原则,进而勤习不辍,始竟有成。譬如植树,必须深重,干直、土松、根舒,方能冀其将来枝荣叶茂而开花结果。四点原则如下:

甲、立身须中正安舒,神舒体静。

乙、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丙、以心行意,周遍全身。

丁、腰腹松静,开合自然。

兹就此四点分别评述之。

(一)关于甲点立身中正为各种运动之必备条件,在学习太极术则更为重要,若立身不正,或偏或倚,或前冲或后仰,即无法获得安静舒展,更不能进一步而得到神舒体静之功效。然则欲求中正,除教师指正外,能自测验否?有之,以下数则似可作为自测之准绳:

(A)脊椎骨及胸部应直而不挺,亦不内涵。

(B)肩应沉而不耸,肘应坠而不横出。

(C)膝不前冲。

(D)脚底全部平正着地,足趾不前空,脚踵不后跷。

(B)两目平视由近及远。

若能如此,则大概不至再有不正之弊。

(二)乙点系专指头部姿势及养气功夫而言。此节本可与上节并论,其所以专列一节者,实因头部姿势为全身之纲领,各种姿势之母,关系练习之成败至巨,故另行详述之。头部为神经中枢所在,发号司令全在于此,故古今中外,无论何种运动对于头部姿势皆最为讲究,夫以头部若不正,则全身即失其平衡,失去灵活之源,虽奋力苦练,亦难竟全功,此在太极拳,要求更苛,头部除端正之外,尚须「虚领」,即不许用力,使其端正,更须丝毫不许着意,纯任自然,而由教师或同学在旁默察随时纠正之,使其不期然而然习惯虚领而不自觉。西式体操等类运动立正时,其头部姿势不可谓不正,然从太极拳观点而言,则不免稍有僵硬,而无「虚领」之意。其次所谓「顶劲」,即十三势歌所指「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头部姿势既能端正虚顶,而立身复能如甲节所说中正安舒,则在起式时,一经立正,未有不能精神集中而上达于顶者,除非意念纷乱,心事重重而不克暂时摒弃,或睡眠不足,劳累过度,或饮食过饱至使身心不能安定,此则又另当别论,攸赖于个人之修养及自我校正。至于所谓气沉丹田者,如所周知,即气不上浮之谓,然此一「沉」字工夫,不宜死用,若听其常沉不起则大谬矣。究其意盖指气若不用时,应当归宿于丹田,而勿留滞于其它脏腑,至影响健康。太极拳论有「气宜鼓荡」,十三势歌有「腹内松静气腾然」,行功心解有「行气如九曲珠」各句,皆已说明气宜随势运用,以辅助全身循环功能,再者「沉气」与「虚领顶劲」有莫大关连,气若上提至肺部,则必致头部僵硬而影响全身矣。

[page]

 

(三)关于丙点:以心行气周遍全身,为太极拳练法中最重要之一环,太极拳法既不许用力,又复教人将笨力逐渐化去,苟无其它方法以抵补之,则全身必至成为一无所有之真空,尚有何拳术可言。以心行气之方法,即所以力救此弊而以用意代力,力为人类及其它动物与生俱来之体力,有强有弱,皆禀天赋,然天生之力,皆出自先天自然之能而不能变化,故亦可谓「死力」,此种力对于任何拳术非但无裨助,抑且阻碍精进,而于太极拳术为尤甚。太极拳术之精粹,在用意不用力,古人云「意者气之帅也」。故一举手一投足,若心到者则意亦到,而气必随之矣,以心行气者,即指此而言。太极术练法全以意气行之,习之久自能逐渐沉着,遂心所至,而显隐自如,变化万端,渐进而成活动,且能化先天笨力而增益之,其功用较之「死力」自难比拟,且气能随意周遍全身,有助于血液循环,对于养身更有莫大功用,其所以能防除某种尚未形成之疾患者,即在于此。

(四)关于丁点:腰腹松静,开合自然,为太极拳练法中之主干,即行功心解中所称「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是也。腰为支柱全身连贯上下左右之基干,以上三点所述练法,皆有赖于腰之支撑,无论何种动作,皆不能稍离腰之作用,而以心行气,更非腰为之协助不可。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又曰:「刻刻留心在腰间」,一再提及,可见其重要,然则腰部应如何锻炼,方能发挥其作用?无他,惟练习时时刻保持腰部松灵,万不可向上拔长,或向下压扁,若然则腰部功用全失矣。譬如沙发椅之弹簧,若强拉之使长,或重压之使扁,失却弹力,人坐其上,即无舒适之感。某种运动有挺腰昂首之姿势,而太极拳则反之,然亦切不可弯腰曲背,此与挺腰之弊相同,务须时刻注意,保持松灵,至于腹部松净一点,在上述乙节气沉丹田内已略言之,所以欲松静者,使气得在腹部随意流通,用时即随意所至分布各处,不用时则暂归丹田存养,勿使留于别处致生阻碍,影响健康。行功心解云:「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指此,惟欲求腹部松静,第一不可强压气入丹田,此在太极拳术为一大忌,因长久行之,腹部肌肉必成僵硬而无法伸缩,气亦因而停滞不散而成病矣。至于开合自然,即每一姿势之动作,皆受心意气之指挥,内外打成一片,而非随便乱动,此即行功心解所谓:「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是也。学者如能锲而不舍,持久不辍,则必有一日水到渠成,忽然于练习时得之,其周身内外之舒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以上所举仅其大概,如何融于动作之中,使内外合一,逐步进入太极拳术之堂奥,则有赖于教师之随时随机加以指导,学者之细心勤习,默识揣摩矣。

练习四点
学者于初习太极拳术时,对于拳的意义尚未了解,印象模糊,同时又须全神贯注,每一姿势之动作不能分心,此时自不宜再加以其它负担,且亦不能领会。练习一年或半年后,各种架子之动子已其熟练,而对于太极拳术用意所在,亦已相当了解,始可逐步教以练习基本原则,开始之初,宜将太极拳要旨详加说明,务使澈底明了,然后渐渐导之入正轨,以期事半功倍,早观厥成。

要旨为何?笔者意见以为太极拳创自道家,除技击外,实含有极大成份之道家精粹修养工夫。观乎太极拳论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及十三势歌有:「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等句,可见其终极目标实在修养,至于修养方法重点则全在于一「养」字,「养」字与「提」字适成对比,外家拳术或其它运动有用提气、提神功夫者,对于外壮自有相当功用,然终不免有「寅吃卯粮」之弊,过后常多感觉疲惫而乏力者,太极拳术则绝对禁用「提」字,主张「神宜内敛」「气以直养」。

学习养字功夫,虽无明确规律,综核之,约可分为四个步骤:首在养身,其次养心,再次养气,可以养神殿后。每一步骤各有一练法。养身利用「松」字,练习时要求学者在外尽量将全身各部门如关节、肌肉等全部松弛,不着丝毫气力,在内则意念精神及脏腑各处,亦皆暂时放松,平心静气练习,使以心行气的作用能发挥其功用,而使气遍走全身,无处不到,血液循环自然畅流。第二养心,则用一「静」字,练习时务求心平气和,将一切事务或心事,俱皆暂置一旁,全心全意,用在习拳上,使脑部在练习时能真正获得休息,则不期然而然寂静矣。此时旁观者最好亦能暂停笑谈,免其分心,如此则每一姿势之动作必能恰到好处,无过或不及,心意亦可集中,一举一动皆有气灌之,而非空无所有。第三养气则一「轻」字,举手投足,务求缓、伸出、缓、收转,虚实分明,力避双重,举步如猫行,用劲如抽丝,虽轻而不浮,虽缓而不滞,一开一合,皆有意义,而丝毫不伤气,不摒气,若能如此,则气得养矣。最后养神则用一「虚」字,太极拳术讲究头部虚领顶劲,即所以求得虚字,今若将上述三步做到,无有不精神爽朗,全身内外轻松活泼,而臻「虚」字意境者,十三势歌所谓「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至此则「养」字之功备,每习一次架子,即有一次的愉悦,虽欲不练而不可能矣。

以上所述基本原则练法四点,仅略述大概,其微妙处有非笔墨能宣达者,则在学者自己体会矣。

其它细节
学者于基本原则练习有相当成就后,似宜将全套架子再予校正一、二次,此时可将其它细节一并加入,或应注意者加以注意,而成为完美之一套架子,兹将细节分述。

(一)无过不及:习拳时对于每个姿势求其正中安舒,则应注意无过不及,因两者有其一即不能得中正安舒,遑论神灵体静?

(二)拳中休息:太极拳一开一合,每于合时留有动中有静地步,亦即拳中之休息时间,例如揽雀尾、单鞭、十字手等姿势之后即是。宜利用之作一刹那之休息,则下一次出手时有新力量。

(三)排泄:无论寒暑,练习时最好只微有汗意,出汗不可太多,因消耗过多,补充不易,容易疲乏,老年及女人尤宜注意为之,如觉累时,可减少为练半套,或三分之一套均可,不必勉强。

(四)配合卫生:睡眠要充足,饮食勿过饱,以八成为度。练习场所最好在空旷多树之处,公园尤为理想。时间以上午六至七时为佳,每日一小时不必过多,练习勿当风,烈日之下亦所不宜。

至此则练好太极拳术之各种条件备矣。有人恐太觉琐屑,不易顾到,其实不然,习之久自成习惯,一履拳场,即身心俱定,练拳一开始即心气全到,不劳事,顾及,而即之,恰到好处,正如吃饭睡眠,极为自然,所堪虑者,学者有无毅力,能否持之以恒,不论寒暑,每日行之而不辍,苟能如此,则循此康庄大道,终必登康乐之门,否则,即遇名师益友,亦无可奈何矣。

[page]

 

技艺
以上第二节曾述及初习太极拳术时,以各人体质不同,不得已姑分为甲乙两种途径,以配合各人禀赋,惟至终极不论甲乙均殊途同归,同入松、静、轻灵之境界,盖太极拳艺端在「灵」字,灵之至则为「懂劲」,亦即周身触觉灵敏异常,一触即知,能走能黏,亦轻亦重,再进而阶及神明,随心所学矣。太极拳经云:「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又云:「察四两拨千金之句,显非力胜」,可知其技击皆出于轻灵,无论沉着或轻灵功夫,其基础皆在一套架子之中,必由精练架子,方能获得,若徒事推手,决难得之,故甲乙两途,欲至最后终点亦必由此。而练习架子,只有上述一套方法,无其它途径,故必殊途同归,无论技艺或修养,皆应在架子中求之。

结论
兹篇所述,多能散见于诸家著作或拳论、拳经、行功心解及十三势歌中,笔者祇不过凭其经验汇集编纂之,加以解释,分别层次以供初学及乐于此道者之研究参考而已,卑之无甚高论。至于技艺,笔者年幼体弱,及长多病,终年药不离身,深感痛苦,后蒙至友劝介,练习太极拳数年后,健康恢复,兴致勃发,于是进而学习技击,终以体质较差,少下功夫,而习性喜静,偏爱练架子,故对技艺所知不多,至以为歉,再本篇匆促写就,诸多疏漏,抛砖引玉,幸读者教正。

右录自由谈载卢太育先生「太极拳术练法研究」对于太极拳极有研究之著述,为学习太极拳者颇有价值之参考数据。但其中尚有关于拳套及太极拳出处等须予阐明者如下:

一、太极拳祇有一套一语,在陈氏以外之各家拳套,此言尚可,如对太极拳整个说,则非确当,盖尚有一蹚拳也。

二、练习半年或一年以后,随身体强弱而分为阔步小步两途此种说法似不尽然,学习太极拳虽有各家架子之不同,但学同一架子,大体总不能太走样,不可能成为阔步小步之分别。如学的不是同一家的架子,又另当别论。

三、因为上述情形,所以亦不可能有由重入轻、由轻转重之分别,练习太极拳无论如何不能用力是不二门,何有由重由轻哉。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方法 太极拳术练法研究

四、全套太极拳式共计八十六手一语想是杨家拳套言。

五、太极拳创自道家一语是认为太极拳为张三丰所创,此种传说之不确,唐豪徐震诸先生已有考证,不必赘述。著者以为是道家的产物,因之强分为修养与技击两途,其实吾人能从名师学习太极拳,则技击修养兼而有之,否则祗可作修养之健身体操,技击尚须另外用功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151/94989042138.html

更多阅读

乒乓球拉球的基本技术 乒乓球喂球

因为最近很多球迷都在询问拉球的技术问题。特别是主要的进攻技术,正手拉球,我想我有必要写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从各个方面去阐述拉球技术的文章。这些都是我多年在教学中总结和碰到的问题,也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够完整或者完全的地方

Inkscape的基本操作方法 word表格的基本操作

Inkscape的基本操作方法。本文档以Inkscape的通用文件格式保存你可以用Inkscape进行查看、复制、编辑、保存等操作。该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画布浏览、文档管理、形状工具基础图形选取、变形群组、填充与轮廓、对齐和叠放。对更复杂的

中国银行网银的基本使用方法 网银使用教程

2013-11-23 21:16:45|分类: 网上银行 |标签:zhong8中国银行 网银 使用 |字号订阅( http://xalq329.blog.163.com 老头儿的网易博客)内容:一. 开通中国银行网银的用途二. 中国银行网银的基本使用方法1. 中行网银的申请和登录方法2. 查

乒乓球接发球基本技术方法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

乒乓球接发球基本技术方法范芳明乒乓球比赛中,接发球的机会与发球大致相同,如接发球不好,除直接失分外,还会制约自己的技战术发挥,造成心理压力而处于被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接发球技术也日趋细腻丰富,接发球的水平也反映了运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哪些? 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关于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关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

声明:《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方法 太极拳术练法研究》为网友慢热告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