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玉林民间传统节日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玉林民间传统节日

  春节玉林人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年前数日,人们便开始“三忙”:一忙“洁户”,家家要扫卫生,去污除垢。二忙“办年”,准备过年所需的鸡(阉鸡为主,陆川一带则以鹅为主)、鸭、鱼、肉,各类蔬菜。以及春联、鞭炮、香纸蜡烛等。三忙“炸食”,制作各种油炸食品如白散、酥角、脆子、薄脆之类。

除夕玉林人俗谓“卅夜”。家家户户制作节日食品;张贴春联,鸣炮辞旧,吃团圆饭,合家守岁。其供品除“三牲”、茶、酒之外,还往往供上葱、蒜、芹及染红的猪舌等,取其谐音(葱即“聪明”、蒜即“会算”、芹即“勤奋”、猪舌玉林人称“猪利”、即“红利”),图其吉利而已。团圆饭菜特丰,尤其是鱼、鸡、鸭等菜肴,往往到初一也吃不完,为的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庆头。守岁,至午夜零时,家家户家争先恐后鸣放鞭炮,一时间鞭炮声惊天动地,震憾宙宇,人们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辞旧迎新,并开始以最美好的言词互相祝福。

大年初一人们都衣着一新,各家举行拜年活动,凡熟人见面必称“恭喜”,小孩子会得到不少的“打赏钱”(即“压岁钱”)。是日不杀牲、不扫地、不说不吉利的话,这是玉林人世代遵循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往往扶老携幼,合家上街观赏舞狮、舞龙表演。正月初二,出嫁女儿偕同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初三之后,人们开始自由走动,有的寻师访友,有的结伴游玩。这时便有民间舞狮、舞麒麟唱麒麟歌的艺人们穿街过巷到各家各户各店各铺来恭贺新年。这种活泼有趣的贺年活动一直延续到过完元宵节。

元宵节玉林人过元宵节。多在正月十六、与“挂灯”有关系。民间凡上年生子者正月初十便开始“挂灯”(灯为竹架纸糊的五彩宫灯),至正月十六日即告结束,故有“十六元灯”之说。过完元宵节,春节便告结束了。

清明节是玉林民间的一个隆重节日。每年清明节,人们都要进行祭扫祖先坟墓的活动,玉林人谓为“挂纸”或称“拜山”。清明日居家百姓除老弱病残者外,通常男女长幼举家出动,带上祭品和锹铲赴先人坟山扫墓。其过程通常是:先修整坟墓,然后摆上供吕拜祭,接着烧纸、鸣鞭炮、奠茶酒,最后压坟头纸(即在坟墓、“后土”顶上压上一方纸钱),这大概便是古之所谓“纸幡坟花”的简化形式罢。至此,“挂纸”即告结束。

近年来,玉林市提倡火葬,不少人家把火化后的先人骨灰寄存在殡仪馆内,故清明节一到,市殡仪馆内热闹非凡。除民间的祭祀活动外,每到清明节,玉林市各机关单位、学校,往往组织祭扫革命烈士陵墓活动。清明节前几天,玉林公园内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朱锡昂烈士墓前,便每天都有不少人们列队举行悼念活动,人们都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
端午节,玉林人习惯把端午节叫做“五月节”。

节前,人们便纷纷到集市上买回菖蒲、艾草(五月艾)、并开始包米粽、扎凉粽或磨米制作“馒头饽”。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家家户户便都在大门口,家中房门口高悬起菖蒲、??艾草,以示驱恶避邪。有的人家还缝了小香袋(所谓“艾人艾虎”之类)让孩子们佩在身上,以祈求避邪消灾,让孩子健康成长。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但玉林人过中元节却多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故民间百姓干脆把节名称为“七月十四节”。

中元节在中国民间传统中视为“鬼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逐渐摒弃了这种迷信的观念。然而玉林人极重孝道,每到“七月十四”,正是姜嫩鸭肥的季节,寻常百姓各家各户都杀鸡鸭祭祀祖先。有的人家还做“发包”和“压(谐音)子饽”来作为节日的食品。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秋节。玉林人有供月、赏月的习惯。节前约半个月,街市上便开始有月饼出售,主要为品种繁多的广式月饼。人们一般在节前便买好月饼,或探亲访友,或拜访师长。

到了中秋节日,民间注重合家团聚,共进晚餐。晚上,人们便都早早地在自家的院子里,阳台上或楼顶的平台上安置小桌子,装好仙香,供上月饼和种时鲜果品,一家人欢聚在一起,边品尝月饼边赏月。这时,各种烟花、龙箭从四面八方腾空而起,把夜空装饰得五彩缤纷。人们兴高采烈,沉浸在幸福的天伦之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在玉林被演化成了“拜山”活动,故重阳节实际上是玉林人一年中约定俗成的第二个扫墓节。重阳节的扫墓与清明节的扫墓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时令所异,别有一番情趣而已。

自从我国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之后,每年到此节日,玉林市各系统各单位都举行慰问老人的活动,并组织老年人举行歌咏、游艺活动。
冬至节 玉林人过冬至节,几乎家家必包米粽,所以有些人便干脆叫冬至节为“米粽节”。玉林人有“糯米补气”的说法,冬至日吃米粽,实在是寄寓了劳动人民补益力气,以待来年的朴素愿望。玉林米粽以精盐、南乳、豉油、五香粉等为调料,再选以猪肉、海味、绿豆、荷包豆、粟子、花生等作馅,熬熟后香味四溢,是人们最喜欢吃的一种食品。

玉林有句俗话:“冬至大过年”。确实,冬至节一到,人们便都热热闹闹地包料粽、熬米粽、杀鸡杀鸭,祭祀祖先,其礼节一丝不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1771/466434645.html

更多阅读

外来节日与传统节日 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

1.中国的传统节日1.1、中国传统节日简介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作为中国传

“四大奇书”与中国传统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起源

传统中国有两种传统,一种是官方传统,一种是民间传统。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一个传统,各自表述。官方传统又叫大传统,以经书、史籍等为主要的表达形式;民间传统又叫小传统,以小说、戏剧等为主要的表达形式。宋明是中国传统臻至成熟、登峰造极之

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介绍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书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

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看看哦 ___清__溪_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

声明:《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玉林民间传统节日》为网友夜里的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