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 卢喜烈 卢喜烈老师--室性早搏(分形)


多形性室性早搏

   

    凡室性早搏联律间期相同,波形不同者,称为多形性室性早搏。应用12导联同步记录可以提高多形性室性早搏的检出率。多数多形性室性早搏在大多数导联上波形不同,少数导联上是相同的,说明折返环路变化大。而有些多形性室性早搏由于其折返环路在较为局限的范围内变动,因而室性早搏在大多数导联上QRS波群形态相同,而仅在几个或一个导联上波形不同。在单导或3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上,可能被误认为单形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可散在发生,也可频发甚至形成室性二联律、三联律。

    多形性室性早搏的产生机制有以下5种解释:①单源性室性早搏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②单源性室性早搏伴多变的折返径路,因折返时间相同,故早搏联律间期固定。③心室内多个起搏点轮流获得相对最高的自律性。④多个起搏点轮流获得相对最负的阈电位。⑤折返时间相同的多源性室性早搏。

    多形性室性早搏主要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洋地黄中毒,临床意义与多源性室性早搏相似。


单形性室性早搏

   

单形性室性早搏是指12导同步心电图室性早搏的QRS—T波群在各个导联完全相同,波形时间也是相等的。

    单形性室性早搏可以是偶发的,也可频发甚至成对出现,有时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或四联律等。临床上以单形性室性早搏最常见。

    单形性室性早搏联律间期小于80ms者,可以认为是固定的,其产生机制多为折返所致。若联律间期差别大于80ms,可被看作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室性早搏,其产生机制与室内起搏点自律性突然增高有关。

    发自心室同一起搏点所发生的室性早搏,因激动在心室内的传导径路、激动程序是相同的,故发生了波形时间一致的单形性室性早搏。


单形性流出道早搏二联律

                 男性,30岁,查体时发现早搏。窦性心动过缓,流出道早搏二联律


特宽型室性早搏

正常人群中发生的室性早搏,不论它们起自心室任何部位,引起全部心室除极时间一般不超过168ms,若是室性早搏的QRS时间≥168ms,称为特宽型室性早搏。它代表室性早搏在心室内的传导时间明显延长。室性QRS时间达180ms以上者,均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风心病、高钾血症、心力衰竭等.


室性早搏波形正常化

   室上性心律伴有一侧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性早搏时,窦性QRS—T波形宽大畸形,而室性早搏的QRS—T形状与时间反而趋向于正常范围内或波形正常化。

 

室性早搏比左束支传导阻滞的QRS波群窄

窦性心律,心率66bpm,P-R间期0.20s,QRS时限0.15s,I、II、avF、V5、V6呈R型,V1-V3呈rS型,左束支传导阻滞期前出现的QRS波群时限0.13s,室性早搏。

 

    交界性心律失常有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性早搏的QRS—T波群,反比交界性QRS—T波群畸形的程度减轻。

    心房起搏心律或房性心律伴一侧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房性QRS—T宽大畸形,而发生的室性早搏波形时间变窄或接近正常化。

    室性早搏波形正常化的产生机制:①早搏来自室间隔或束支传导阻滞水平部之下,此处发出的室性早搏引起双侧束支几乎同步除极,室性早搏的QRS—T波形接近正常。②一度束支传导阻滞时,病侧束支传导时间延长,并发同侧束支性早搏时,激动沿病侧束支缓慢下传,当传导至对侧束支并以正常速度下传,结果双侧束支传导趋向同步,室性QRS—T波群畸形程度反而较轻。③一侧束支传导延缓时,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波形。发自同侧的室性早搏激动沿传导延缓侧束支下传至心室,室上性激动沿健侧束支下传,共同激动心室发生波形正常化的室性融合波。④预激综合征时,激动经旁道下传预先引起心室除极,发生宽大畸形的预激综合征图形。并发室间隔早搏时波形趋向正常化。


室性早搏 卢喜烈 卢喜烈老师--室性早搏(分形)

室间隔早搏

早搏起自室间隔上、中、下部,位置越高QRS时间越接近室上性QRS波群。

(一)  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律  窦性节律、房性节律或交界性节律下传QRS—T波形、振幅及时间均正常,而伴发的早搏形状与室上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QRS时间小于110ms。

 

室间隔早搏

男性,45岁,高血压。窦性心律,心率62bpm,III、导联Q较深,T波III、avF、V4-V6倒置。期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与窦性QRS波群略有差异。ST段上有干扰未下传的窦性P波,室间隔早搏。

 

    2、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等),并发的室性早搏波形反呈“正常化”。

    (二)产生机制

    发源于室间隔的早搏激动通过一小段普通心室肌之后,就可迅速到达左右束支,引起两侧心室几乎同步除极。整个心室除极程序和时间与窦性激动在室内的传导情况大致相同,故室间隔早搏畸形不明显。若基本心律呈现束支传导阻滞或伴预激综合征时,下传的QRS—T波形宽大畸形;而发自室间隔的早搏可迅速引起左、右束支几乎同步除极,而发生波形“正常化”的室性早搏。

    (三)心电图诊断

    室间隔早搏的主要诊断依据:①基本心律室内传导正常时,室性早搏波形与同导联室上型QRS—T波形基本相同。②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时,下传QRS宽大畸形,而室性早搏波形接近正常。③过早发生的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


 右束支性早搏 

早搏起自右束支,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一)心电图特征

    室性早搏呈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①I、aVL、V5、V6呈单向宽大R波;V1、V2呈QS或rS型,其r小于窦性r波。②额面QRS电轴小于110°。③早搏起自右束支近端者,QRS时间可小于120ms,发自远端者,QRS时间≥120ms。

    (二)产生机制

    右束支发出的早搏激动,具有双向传导性能:一方面循右束支下传,最先引起右束支及右室除极,起始QRS向量向右向前;另一方面逆行上传至希氏束再沿左束支下传引起左室除极,因左束支除极较晚,最大QRS向量指向后方,整个QRS环投影在V1、V2导联负侧形成以S波为主的rS及QS型,QRS环全部投影在V5、V6导联轴正侧,形成单向宽大R波形,而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三)心电图诊断

    诊断依据:①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②额面QRS电轴正常或左偏。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451/392803119401.html

更多阅读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 甲功七项的临床意义

卢喜烈教授谈: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卢喜烈  2011-10-12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搏动,称为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等。室性早搏可对

室性早搏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ca125的临床意义

室性早搏(VPB)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发生。近年有增多趋势,虽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大多数见于心脏正常的健康者,故有“病理性”与“功能性”VPB之分。据动态心电图观测,在无症状的正常中,24小时观测有50%,48小时观测

常见心电图报告解释--早搏 心电图早搏是啥意思

早搏也是出现在心电图报告中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可以房性早搏,或者是交界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所谓早搏,就是提早搏动,也就是提早跳动,心电图上很容易看出来,可以看到一个提早出现的心跳波形,这个波形就是早搏。在这个提早出现的波形后,常常会

早搏会送命吗 心脏早搏有生命危险吗

可以导致生命威胁的早搏,肯定是本身患有心脏病类似的疾病,如果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经常过度饮酒、吸烟,也是可以送命的。  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症状,不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室性早搏几乎不增加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声明:《室性早搏 卢喜烈 卢喜烈老师--室性早搏(分形)》为网友炫丽德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