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四年(1134),赵明诚辞世五年后,李清照在整理旧箧时写下了《金石录后序》,在序的未尾,她写道:“……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后来,有一个叫曹雪芹的才子读得这句话后,忽生感慨:“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感悟到人生聚散无常,万境归空的曹雪芹就此写下了《红楼梦》,哦,这书一开始叫《石头记》,是为了向女神的《金石录后序》致敬。
当然,书里最重要的一个主题“金玉良缘VS木石前盟”,更是直接引用了女神作品的名字。
除此之外,曹雪芹在书里还多次引用了女神李清照的作品以及和她有关的典故。
《杏帘在望》VS《醉花阴》
《红楼梦》元春省亲那日,让大观园中的弟弟妹妹们各题一匾一诗,并且命宝玉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大处,各赋五言律一首。
林黛玉交了自己的作业,觉得还不过瘾,想到替宝玉写两首,
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
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
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
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
黛玉的《杏林在望》混进宝玉的诗作,一起交了上去。结果: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这个情节写得很赞,可惜却不是曹雪芹首创。
元人伊世珍在《琅嬛记》里记载了李清照的一个故事:
一次,赵明诚出外未归,李清照作《醉花阴》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词50首,将李清照这首《醉花阴》夹在其中,叫友人评鉴。
友人陆德夫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了陆德夫的“只三句绝佳”在前,贾元春的“为前三首之冠”更像是一种“套路”。
李清照有一首《皇帝阁春贴子》:“莫进黄金簟,新除玉局床。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
这首诗和林黛玉的《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有着某种神似。
不仅用韵上一样,而且未两句一个说“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一个是“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在句式辞法上也是出奇的一致。
共读《西厢记》VS把玩《楞严经》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道: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头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一会儿,林黛玉来了,问宝玉看的什么书,宝玉说是《中庸》、《大学》想蒙混过去,却哪里能骗得了黛玉。结果是: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对这一回,《红楼梦》戚序(蒙府)总评:诗童才女,添大观园之颜色;埋花听曲,写灵慧之悠娴。妒妇主谋,愚夫听命,恶仆殷勤,淫词胎邪。开楞严之密语,阐法戒之真宗,以撞心之言,与石头讲道,悲夫。
愣严即是《愣严经》,这本书也和李清照的一则趣事有关。
一次,邢有嘉拿出唐代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给赵明诚观赏,对古人字画迷恋成癖的赵明诚得之大喜过望,自己说:“因上马疾驰归,与细君共赏。时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龙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两见烛跋,犹不欲寐,便下笔为之记。”(缪荃荪《云自在龛随笔》卷二引)
这里的“细君”便是李清照,“酒渴甚,烹小龙团”是两人赌书斗茶的香韵趣事,两人的“相对展玩”与贾宝玉“从头细玩”用的都是一个“玩”字,而《红楼梦》中除此之外,写书都是用的“看”。
从归来堂里的《楞严经》,大观园里的《西厢记》,曹雪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女神表达爱慕。
凹晶联诗VS作感怀诗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才女月下联诗的风情万种。
黛玉笑道:“今日老太太、太太高兴了,这笛子吹的有趣,倒是助咱们的兴趣了。咱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
湘云道:“限何韵?”
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这可新鲜?”
湘云笑道:“这倒别致。”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
湘云道:“偏又是‘十三元’了。这个少作排律,只怕牵强,不能押韵呢。少不得你先起一句罢了。”
由此联诗开始,两人各展才情,竞奇斗妍,而后更有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佳句,读来真的是很有韵味。
这种择韵的手法非常独特雅致,可惜也非曹雪芹首创,而是受李清照的启发。
李清照有一首《感怀》: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在这首诗的序里,她写道: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清照翻书,黛湘数栏,都是在随意之中展露才情,诚如黛湘所言新鲜且雅致。
说李清照是曹雪芹的梦中情人,并不是一句玩笑。
明清以来,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越来越高,什么“自明以来论词以婉约、豪放为限……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知易安居士,不独诗余一道冠绝千古”这类的论断屡见不鲜。
在这般推崇清照的时代大潮里,曹雪芹对着笔下的林黛玉说一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