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感冒 正确区分感冒的寒热可以让你治疗效如桴鼓


正确区分感冒的寒热可以让你治疗效如桴鼓

       昨晚快十点的时候,我正准备关门了,这位患者进来就说头好痛,怕冷直发抖。在床上用了电热毯温度很高还是冷得要命,只好来拿药。追问病史,患者三天前由于感冒头晕,于是就输液两天。我看了一下处方,一组是氨曲南,一组是病毒唑+维生素C+门冬,口服药是两盒三九感冒颗粒。(在这里我要说句题外话,同志们那,这就是现在的中医院开出来的治感冒的药,这叫中医吗?)两天药花了160多元。输液两天后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改善的感觉,昨天就没输了,一直服用三九感冒颗粒。但是今天明显感觉头痛和怕冷,于是下午的时候就又一次服用两包三九感冒颗粒,没想到到晚上却加重受不了。我看了患者一下舌苔,舌苔白腻,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并不发热,咽喉有点痛咯痰。很明显患者是风寒感冒,由于前医治疗不当导致患者寒邪未解且有入里的表现。所以治疗还是首当解表,很晚已经不可能服中药了,于是针对患者的表现开了两种中成药,一种是正柴胡饮颗粒,一种是九味羌活丸,三次量。为取得速效再加一粒散列通,嘱患者回去用热开水冲服正柴胡饮颗粒后趁热送服九味羌活丸和一片散列通,服完立即上床。同时因为今晚主要是服用解表药,所以明天咳嗽咯痰症状可能加重,于是把将可能要出现的情况告诉患者,叫她出现咳嗽加重就来拿药。于是出现开头的一幕,患者神情轻松愉快,有些流涕,今天请假一天没去上班。仔细询问了一下咳嗽咯痰的性质,于是给予开了橘红颗粒和阿莫西林胶囊同服,昨晚的药还剩下一次继续服完。

    正柴胡饮和九味羌活丸都是解表散寒的药物,而且九味羌活丸还有除湿的功效,正好与患者的舌苔腻符合。两药合用,力效专宏,效如桴鼓,多日感冒一晚解决。治病不分寒热,乱输抗生素,作为最贴近老百姓的基层医生,治疗当追求疗效为第一。

我觉得感冒辨寒热主要应从咽与舌两方面来看。咽痛发红,舌红苔厚发黄甚至干燥有热无疑(内外不必分太细);咽痛或不痛,色不红或微红或有血丝,舌质淡苔薄白润则为寒。许多患者在感冒之前就有咽痛症状,这属于内热,但是外感以后外寒亦易化热。深究起来,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病因作用于人体,随着人的体质情况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我建议你

1如果嗓子疼,一定是风热

2没有嗓子疼,应该是风寒

首先区分风寒风热要把脉的,风寒辩证的脉是浮迟的,风热的脉是浮紧的.风寒风热是可以相互转化,到底向哪个方向转化要看您个人体质是属寒还是热.您的情况是属于寒热互结状况,就是您所说的寒热混合,您可以试试:小柴胡冲剂.不过中医治病有时候要抓重点的,寒热有时候也要分真假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风寒风热还是可以一起存在的.

这个主要还是要看情况来看的.体质的问题是影响转换的关键.风寒风热同时存在的话,就寒热并施就是了.你看张仲景的很多方子都是这样用的.

中医分感冒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但是一般是风寒和风热为诱因,根据个人的体质加减用药.

一般说不能是同时存在.风寒感冒是头痛,咳嗽,喷嚏,清涕,恶寒无汗;风热则为头痛,无汗或有汗,黄涕,咽喉肿痛.如果本身是阳亢体质,则风寒表现很短,就会出现黄涕,咽喉痛.风寒感冒有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风热则为银翘散.根据体质可以互相转化.

   表虚寒证的症状与前面介绍的表实寒证略有不同,发热要轻,怕冷要轻,而且出汗(表实寒证不出汗),怕风(有一点风别人没感觉到,患者就觉冷,没有风就不冷),治疗用桂枝汤。

表实寒的感冒用《麻黄汤》,表寒实证的代表方剂,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无汗,身体很热了,就是不出汗,这也是表实寒证和表虚寒证相鉴别的重要依据。

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

一般病毒性感染都属于自限性疾病。这种疾病不用人工干预就能自行痊愈。而且不会造成慢性损伤

有可能是这样,但不是绝对性.疾病的进展是复杂的过程.

“共同参与型”的模式转化,对待一些自限性疾病(通过休息及一般治疗,疾病能痊愈叫自限性疾病),本病为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多数病人在3~6个月内能自愈。

 

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不治疗,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病程5-7天可痊愈,所以,只用对症治疗药即可,如解热镇痛药、抗组织胺药等

甲型、戊型肝炎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经过,属于自限性疾病,经过治疗多数患者在3~6个月恢复,一般不转为慢性肝炎;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演变成为慢性,肛瘘属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

肩周炎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人于发病6个月~3年能自然痊愈。

因为感冒与鼻炎都是属于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是指病程经过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或好转、痊愈)其病程多在1-2周,抗生素可以酌情再使用2天。并且可以热气熏蒸:开水倒在杯中,放在鼻腔下熏蒸,可以缓解和改善鼻炎症状。如果发现发热,咳嗽加重,请到专科详细诊治。

中医将感冒三种类型,即风寒型、风热型和暑湿型。

风寒感冒:天气降温,这时候受凉感冒,十之八九是风寒感冒。就是吹风受凉了呗。通常在休息不好,身体虚弱,以及穿衣不足,大汗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冬季感冒一般是风热和风寒混杂表现,病人依类型选药比较困难,冬季感冒一般为内里积热,外感风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现。咽痛轻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热冲剂加板蓝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凉、低热、大便干者,应用感冒清热冲剂加牛黄上清丸;

风寒感冒一般冬季多发。其主要症状是明显怕冷,即使穿上很多衣服,人也会觉得冷。患者鼻涕比较清稀,痰比较稀薄,发热,无汗。主要症状为发烧怕冷、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哆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应选用谨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九和参苏理肺九。并以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注意事项: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这是受风寒所致,治疗应以散风寒为主,症状以表寒无汗为主。食疗应遵守辛温解表的原则,取辛以开散,温以祛寒,使在表的病邪,从皮毛、汗孔中驱逐出去。葱白辛温通阳,疏表发汗,以散表寒。淡豆豉辛、微温,疏散表邪。二者合用,共收通阳、解表、散寒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汤做好后趁热吃,服后盖被取微汗。

风寒感冒在治疗:

  1、主要应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患者可以选用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等。

  2、对于儿童风寒感冒,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对于表虚患者,患者往往会出汗,脉搏浮缓,这时可以用桂枝汤。3、患者在服药后应当喝少量热水,最好是热稀粥,并盖好被子,以帮助药力发挥。当全身出微汗时,就可以停药了。如果患者没有发汗,可以再次服用。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  红枣 6枚

目前市售的中成药主要是以“银翘散”为基础的辛凉解表药,包括“双黄连口服液”、“抗感颗粒”等,可以用来对付风热感冒,对风寒感冒效果就不好,有可能造成流涕、干咳缠绵难愈。翟教授说,风寒感冒目前没有对证中成药,生姜、带须葱白、芫荽熬汤喝,具有辛温解表作用,喝后盖着被子发汗,疗效就会不错。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症状为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咽喉肿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黄痰、舌苔薄白或微黄、舌尖红赤、脉浮数等。应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Vc银翘片、复方感冒灵片等。按照说明服用,病情重时可以加倍用量,小儿酌减。忌用羌活丸、理肺(参苏、通宣)丸等。这种感冒是由风热所致,治疗应以发散风热为主,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表里两感(风寒和风热混合型感冒):症状为高热、恶寒、头痛眩晕、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大便干燥、小便发黄、舌苔薄黄、舌头红赤。应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治理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九(散)、重感灵片、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因疗效欠佳。 若属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复方大青叶冲剂、感冒冲剂等。

   胃肠型感冒与暑热感冒:症状为恶寒发烧、热度不高、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浮等。应选用藿香正气水、午时茶、香霍散等。胃肠型感冒者不能选用保和九、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暑湿感冒主证: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肠鸣腹泻、舌苔黄腻。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

暑热证发生于夏季最炎热的七、八月间,由于气温较高,毛窍开泄,故易感受暑热之邪而发病。暑为火热之气,侵袭人体传变极速,故表现出一派里热征象。但暑热证绝非是单纯的阳证、热证、实证,而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

   阴虚燥热型:患者平素阴虚火旺,患流感后,因热则阴虚更甚,若发汗则头痛益剧,每易导致气津两伤,口干喜饮,虚烦不寐,舌红少苔等气阴两虚证。治当清热生津益气,用竹叶石膏汤加生地,胃寒者可去石膏,虚甚者可重用人参。一般2~6天可愈。

 外感重内因 阴虚乃居多

  关幼波老师讲:在同一环境中,同样感受了外邪,为什么有的人发病而有的人不发病,其原因就是中医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没有正气内虚,各种邪气均不会侵犯人体。

  由于人的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家务、社交等)繁忙,脑力劳动相对增多,最终必然导致阴精的耗损,因此关幼波老师认为当今之人阴亏者居多。朱丹溪在倡导“阳有余、阴不足”之说时指出:阴阳首先指气血而言。人自有生以后即需要水谷精微以为养,阴气才能滋长以润泽肌肤,濡养脏腑。阳主动,阴主静,人体常处于“阳动”的状态之中,精血阴气最易耗伤。故阳气常有余而阴血常不足。此示人七情五志不宜妄动,以保存阴精,治病用药慎用辛燥之味,以防阴血津液之伤损。外感病亦应如此,以利于邪去而正复。

  解表当清里 清热需养阴

  外感病属表证,但临床上纯表证者却很少见到。因为轻度伤风感冒患者,可服自备感冒药而愈。而到医院就诊者大多为表邪入里而呈现表里同病之候,或高烧,咳喘,或便干溲赤,呕恶纳呆,精神不振,舌苔厚腻。所以临床治外感病以表里双清法居多,而里证又以实热证为常见,虚寒者甚少。

  究其原因与阳常有余有关,阳气盛者感受寒邪入里必然从阳而化热,出现实热证。另外关幼波老师还认为:内里有伏热,最易受外感。也就是说,如果体内先有内热(诸如食滞积热、肝郁化火之热等等),必然容易受外界六淫之邪的侵袭。因此在治疗中,清里热之法不可没有。热盛必伤阴,再加之素体阴亏,养阴之法亦不可忽视。注重养阴乃是关幼波老师治外感病的又一特点。

  关幼波老师认为:在外感病中用养阴法不但有助于消除里热,而且有利于扶正祛邪,在与解表药同用的情况下,绝无碍邪之虑。

  阴虚血多热 凉血效亦奇

  关幼波老师治病重视气血辨证,在外感病的治疗中也主张兼顾气血,不可受温病中卫、气、营、血四个发病阶段的局限。内热盛者必伤阴,而阴亏者内热必然更盛,这种内热绝不可能只在气分而血分不热,或者其热只在血分而气分不热。除根据临床表现治气治血各有侧重外,在一般情况下,关幼波老师善于在解表剂中加入凉血活血药,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血热者可以达到凉血以清热之目的,此乃常法。

  2.无血热或血热不明显者,可与清气分药相合为用,以气血双清而加速退热。

  3.在与解表药相伍的情况下,可加速引里热外出,而绝无引邪入里之弊。

  4.用凉血活血药可活血以散风邪(血行风自灭),以助表邪的外解。

  5.用活血药可加速血流(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因内热所引起的各种肿痛、充血,即西医所称之炎症(如气管炎、咽炎、鼻炎、肺炎等)。

  【基本处方】

  银花15克 野菊花10克 连翘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元参10克

家庭常备中成药,一般感冒就可自己选用,不必到医院去请教医生了。

    ( 1 )银翘解毒丸(片):此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银花、连翘解毒,解的是风热之毒。本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如发热较重,稍有些怕冷,基本上不出汗,即便有汗也不多,头胀痛,全身不适,四肢疫懒,口渴思饮,咽喉肿痛等才可以服用。每次1--2 丸或4一6 片,每日2 次。

    ( 2 )感冒清热冲剂:用于体内蕴热、外受风寒之邪,觉得身上发热、怕冷、头痛、全身不舒服、流清鼻涕,还带点儿咳嗽、口苦、嗓子干等,可选用此药,可以清除热邪、解除表证。每次1 袋或2 袋,每日2

    ( 6 )暑天感冒需服蕾香正气水:暑热季节,外受风寒,内有湿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胸闷不舒、肚子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无味,治宜辛散风寒、祛湿化浊。每次10 毫升,每日2次。亦可服藿香正气丸,每次l-2 丸,温开水或姜汤送下,每日2 次。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为病毒,已知感冒病毒有百种以上,主要是鼻病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抗原极易发生变异,因此流感大流行均由甲型病毒引起,乙型和丙型呈局部小流行或散发。二者均通过飞沫传播。

  感冒病毒可在手上存活70个小时,感冒病人擤鼻涕或打喷嚏时将病毒粘到手上,再通过手把病毒转移到人们经常接触的地方,如门把手、桌椅、电话机等处,健康人接触这些携带感冒病毒的手或物品,极易感染。

  对感冒的错误认识

  1.感冒是小毛病:因为感冒也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2.感冒是受凉所致:受凉不是引起感冒的根本原因。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有很强的传染性。受凉不过是使人体抵抗力下降,使之容易受病毒侵袭而已。

  3.及时服用抗生素: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毒基本无效,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所以应用抗生素与否必须视病情而定。

  4.感冒应该用抗病毒药治疗:普通感冒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而抗病毒药治疗不是疗效不稳定,就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治疗感冒应慎用抗病毒药。

治疗感冒8大误区

  闻醋喝醋

  杨先生单位刮起了喝醋风,同事们把喝醋这一“保健秘方”的优越性说得活灵活现,什么减肥啦,抗感冒啦,以至于自己感冒了不去看医生,而是在家喝醋闻醋。

  感冒治疗专家认为,喝醋闻醋不可取。醋的确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但是长期喝醋,便会对自己的胃粘膜有损伤,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此外,喝醋还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

  洗蒸桑拿

  平时就爱蒸桑拿的孙先生周围的亲戚朋友一有感冒他都建议去蒸桑拿。

  桑拿浴确实能让人强壮起来。但当感冒的第一症状表现出来后再洗桑拿浴就已经晚了,洗桑拿时的冷热交替反而会削弱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喝姜糖水

 有些人要花上千元治疗感冒在他看来几块姜一点糖就可以解决了。

不分清感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盲目地喝姜糖水驱寒治感冒,实在是讳疾忌医。喝姜糖水治疗风寒还是可取的。因此,当人们患感冒时,不宜盲目喝姜糖水。

  蒙头捂汗

  张先生选择了喝上几杯酸辣汤,蒙头大睡,力求出身大汗,以为这样,感冒就会好。

  单靠发治流感是不行的。因为发生流感时往往会引起发热,而发热时更不能捂着,否则会导致四肢抽搐甚至休克,此时正确的疗法是服药等。

  蹦蹦跳跳

  年轻的李小姐在一本杂志上曾经看到,伤风感冒,蹦蹦跳跳就会好。

 此话没有科学依据,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加,再加之食欲不振,营养减少,抵抗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再剧烈活动,势必加大体内能量消耗,使抵抗力更弱,更不利于感冒的治疗。临床医学研究认为,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方法。

  喝酒祛寒

  赵先生对于治感冒有着自己的方法,感冒喝上几杯酒,寒气出来就会好。

  感冒治疗专家认为,伤风感冒是上呼吸道炎症的反应,感冒时喝酒会加重粘膜血管扩张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步加重,如同雪上加霜,拖延治愈时间。因此,感冒时喝酒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不吃不喝

  一向对自己身材不满意的刘小姐,听朋友说感冒可以减肥,每当自己感冒时就不吃不喝。

  感冒治疗专家认为,人一旦患感冒后一般都会有食欲下降,不想吃喝。如这时继续采用不吃东西的饥饿疗法会造成肌体的能量供应不足,恰恰感冒病人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都在加重肌体能量消耗,不吃不喝,肌体能量得不到及时供应,同样会加重病情。

  一把药片

  在外企上班的程小姐患感冒后,为尽早治愈感冒,不至于影响工作,吃药时总是什么抗生素啦、解热镇痛药啦、中成药啦一吃一大把。

  东北人经常说木匠多了盖歪房子,治感冒的道理是一样的,用药过多,极易引起药物对肌体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加重肌体负担。

  得感冒不要硬“撑”

得了感冒不要硬“撑”着。感冒初发,只是局限在上呼吸道,延误治疗后,病情就会向气管、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发展。临床上就有感冒发烧并发肺炎,肺炎并发心衰,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总之,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卡他症状严重,合并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一般而言,以西药成分为主的感冒药可以减轻感冒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冲剂对风寒感冒比较有效。但有时候,风寒感冒往往夹带着其他症状,如燥、淤、湿等,这就需要医生辨证论治。对于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更应注意,不要随便吃感冒药。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医将发热分为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多由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临床上退热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西药退热、酒精擦浴等,

  荆芥、薄荷、防风等中药在一般的药店都能买到,煮开后去渣取水,用药棉蘸水反复擦双足涌泉穴(脚心),也可反复擦洗全身皮肤或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肘窝等浅表大血管处,擦到皮肤变红为度。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只适用于外感发热,对内伤发热并不适用;如果患者已知对荆芥、薄荷等药物过敏则不要擦;在擦浴时,动作要轻柔,局部有皮损、肿块者不宜使用此法;病情较重者,还需注意配合药物等综合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感冒的忌口有哪些呢?

    先谈谈饮食要适量。感冒之后,往往食欲减退,有发热时更为突出。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时各种消化酶被破坏或活性低,导致了病人不想吃东西。如果硬是多进食,常会出现脱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不利于机体集中力量抗御外邪,有可能延缓感冒的痊愈,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感冒病人以少食为佳。

少食的程度如何控制,应以保证全身能量供应作为前提。这就有饮食的质量问题.感冒的病人提倡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条等,避免吃煎炸、油腻食物。有的人甚至提出“禁食疗法”,即感冒以后停止进食,只喝汤水,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不是每人都适用,对平时体质壮实、感冒较轻的病人可以一试。请别忘了要有足够的能量贮备,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上面说的主要是些原则间题。具体来说,感冒期间,避免进食或忌多食鸭肉、猪肉、羊肉、狗肉、甲鱼、蚌、醋、柿等食品。因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疗应以疏散解表为主。而鸭肉性质偏凉、滋腻蜜滞,容易滑肠敛邪,猪肉肥腻,助湿生痰,动风蕴湿;羊肉甘温助热,偏于温中暖下,且有敛邪之弊;狗肉亦性温热,容易助热生火,故为热证所忌;甲鱼甘润滋腻,有敛邪之弊;河蚌,性质寒泄,有滋阴凉润之力,多食有碍表邪疏散;醋,味酸收敛,食后容易滞气留寇;柿子性质寒涩而敛滞,多食容易敛邪。所以,上述食物均为感冒的忌口。误食或多食往往不利于外邪疏散,有时甚至可以加重病情,需要引起注意。

 

  暑为阳邪,非清不解;湿为阴邪,非温不散。故暑湿之邪,必辛温与辛凉合用,方能除邪。暑湿余邪,往往是湿困中焦,脾阳被遏,致暑邪难除,故合有藿朴夏苓汤,增强健脾和胃,化湿利尿的功能。使湿邪无蕴藏之所,暑邪自无遗患。

   发汗又称解表法,是中医常用治法之一。它是通过开泄揍理、促进发汗,使表证随汗出而解的治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具体应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汗之有度:运用汗法治疗感冒,要求达到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以周身微汗为度,不可过汗或久用,发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则耗伤阴液,可以伤阴以至亡阳。

  ( 2 )虚人慎用:虚人感冒一般不宜重用发汗解表之剂。因气虚者表卫不固,本有自汗形寒情况,如疏散太过,汗出更多,会使营卫俱虚。阳虚者也有汗出畏寒情况,如用大剂辛散之品,则汗愈出,阳愈虚而寒愈甚。血虚者常见无汗或汗少,盖心重血,汗为心之液,血虚之人,汗源不足,如发汗太过,则津血益耗。阴虚者常有午后潮热、寐中盗汗,如妄用辛散之剂,汗出愈多而阴液愈虚、亢热愈甚。

今年夏天又湿又热,受凉后感冒要解表散寒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感冒的季节性。冬春季节的感冒多由“寒邪”引起,春夏、夏秋之交的感冒多由“风热邪”引起。到了盛夏季节,人们由于大量使用空调、风扇,常会感受“寒湿邪”,中医叫“阴暑”;而工作环境闷热或长期从事户外作业者,常会感受“暑热邪”,中医叫“热伤风”,这两者虽然都属暑湿感冒,但治疗上有所区别。

  病例一:张先生,吃冷饮过多,室内空调温度较低,午睡后出现发热无汗、头沉晕、恶心、口淡口黏、胸闷、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痛腹泻就诊,诊断为“阴暑”。

  这样的病人多是外感寒湿偏重,内有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治疗上:应解表散寒,化湿和胃。药物可以用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者用藿香、佩兰各5g,薄荷2g代茶饮。

 

  热邪入侵应清暑化湿

  “热伤风”,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受热”引起的感冒,其实,这类病人通常是体内存有郁热,然后受了风邪。发病的原因,一是夏季气候炎热,体内过多的热量散发不出来;二是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情志化火;三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再加上饮食生活欠规律,造成抵抗力下降,当吹风、着凉后,潜伏在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导致“热伤风”发生。在夏季感冒中,“热伤风”较“阴暑”为多。

  病例二:陈女士,加班一天,办公室里比较闷热,夜间吹空调后出现发热,出汗多但是汗出热不退,没有寒冷的感觉,乏力,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稠鼻涕,诊断为“热伤风”。

  治疗上:清暑化湿,散郁解毒。药物可以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家庭自疗可以用白菊花、白扁豆花各15g,金银花20g煎水代茶饮。

  中暑用药须开窍醒神

  需要提醒的是,“热伤风”和平时所说的“中暑”、“上火”也有区别。中暑是由于天气过热或暴露在闷热的环境中,暑邪直接侵犯人体的内脏,出现突然昏厥、大汗淋漓、心慌、眼黑的情况,甚至有晕倒虚脱的表现。治疗应重在开窍醒神,可以用仁丹或者藿香正气。

  而“上火”是体内郁热所致,没有感受外邪,表现在嗓子疼、口干咽燥、便秘、痤疮等。治疗应泻火通便,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可以选用牛黄解毒丸(片)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夏季感冒用药有了初步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若自行用药两三天症状仍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王启梁老中医在实践中体会到多数难治性疾病,常常是阴阳交错、表里同病、寒热互见及虚实夹杂。因此,八纲辩证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套用,应详细分辨,仔细推敲,找出孰主孰次,应注重八纲的多种复杂组合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法

张某,女,46岁,因头痛流涕、恶寒发热十余天,虽曾用感冒灵、感冒通、病毒唑、先锋霉素等中西药物,病状并无缓解,于1998年3月16日求治。四诊发现患者颜面烘热;清涕不断、时时喷嚏;汗出黏衣;浑身困倦;咽喉肿痛、口干不欲饮。体温38.6℃。舌红、苔白厚而腻、脉濡数。查血常规正常,疟原虫(一),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

病理分析

患者为风邪袭表,温热内恋,不属于一般风寒或风热感冒,病邪错综复杂,单用疏风散寒,或疏风清热之法与病机不符。而西医对感冒病毒仍缺乏有效药物,常用抗菌素治疗,更是南辕北辙、毫无效果,且会出现多汗、软弱、纳差等症。

辨证施治

按中医八纲辩证,应属表里同病、寒热错杂,给予疏风解表、清热化湿、扶正托邪,组方如下:防风10g,苏叶10g,薄荷10g,川芎6g,白芷6g,桔梗10g,山豆根15g,茯苓15g,黄芩6g,黄芪20g。每日一剂,连服三剂。 

服第一剂后,患者头痛流涕、恶寒发势明显减轻,体温降至37.9℃,咽喉疼痛大减,肌肉困倦好转,汗出减少;服第三剂,体温恢复正常,腋下36.2℃,吞咽亦无不适,起床活动无明显疲劳,饮食口味转佳,脉稍数,舌质淡红,苔薄白稍腻,嘱清淡饮食,注意衣着冷暖,给予玉屏风散合五味异功散化裁,继续调理三日而告痊愈。

  外感病虽说是一种小病,但从发病到治疗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关幼波老师认为,对外感病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能反映一个医生水平的高低。如在疗程方面,凡疗程短者,说明辨证用药精确而合理。另外还应本着去邪而不伤正的原则,不能外感虽解而人之正气大伤,以致几天不能恢复。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异常的六气,在外感发热中均可致病,但尤以火热、外湿、暑邪为主要病邪,又风、寒、燥入里皆可化火。六淫所致的多种外感热病,又与气候、季节、时令密切相关,因此常呈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另外六淫可单独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

   外感发热,由六淫及疫毒所致,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由表及里,或有脏腑功能失调,郁热化火,病机虽有不同,但发热为其共性,因此,必须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泻脏腑阴退热之法,清除邪热,调和脏腑。

 内外合邪

  内外合邪是指内生诸邪与六淫等外来之邪相合而形成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咳嗽。内外合****要 是 针对邪气而言,包括了内生之邪和外来之邪。内生之邪包括风、火、寒、燥、痰、湿、饮和 瘀等机体内在之邪;外来之邪包括六淫、时行之气以及现代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等。 对外感咳嗽而言,内生之邪与痰、燥、火更密切;外来之邪以属风、热、燥和寒居多。内外合邪有一定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同气相求"。如素有内寒之人,则易感受外寒,形成两寒 合邪之势;内热素盛之体,更易感受风热之邪;禀质偏燥之人,燥金当令,则易发内外皆燥 之咳嗽;而痰湿素盛之体,则易与湿邪、寒邪或寒湿合邪“同气相求",从而形成内伤基础 上的外感咳嗽。内外合邪的观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如 “内外合邪"四字即可概括咳嗽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内外合邪,有外邪已去而内邪不解,有内邪已除而外邪未尽”为咳嗽的总病机。又具体阐释了由于形寒饮冷形成咳嗽的原因,认为“夫形寒者,外感风寒也;饮冷者,内伤饮食也。风寒无形之邪入内与饮食有形之邪相合,必留恋不舍" ,并将内外合邪的观点推广到内外之湿相合发生的湿邪咳嗽中,其谓:“盖暑湿之外邪内入,必与素蕴之热邪相合,增其烦咳。"另外,体内伏邪,如痰湿、水饮在感受外邪后,也可形成合邪之势,引发咳嗽。水谷气蕴之湿 ,再加时序之湿热,壅阻气分,咳不能已,久成老年痰咳嗽"。这些都说明了内外合邪 是形成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虚邪乘

  正虚邪乘是指由于机体气、血、阴、阳偏衰,外邪乘虚侵袭机体而发生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咳嗽。这体现了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病因发病思想。 “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虚人外感咳嗽的发生正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的反映。临证虚人外感咳嗽以肺脾气虚和肺肾阴虚尤为多见,而临证中常见的外感后咳嗽迁延不愈也与肺气偏虚有明显的关系。 “冬季湿邪咳嗽,是水亏热气内侵,交惊蜇节嗽减。用六味加阿胶、麦冬、秋石,金水同治,是泻阳益阴方法,为调体治病兼方。”综上所述,正虚邪乘也是形成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有定舍

  气有定舍是外邪侵袭机体时,不同性质的外邪易和特定禀质虚实的脏腑相合。这也体现中医“同气相求"的病因发病思想。素体脾虚湿盛之人,外湿易从其性而相合额发生湿邪咳嗽;素体肾阳不足之人,易后背着凉而发生寒邪咳嗽;素体肺燥之人,外燥易与之相合而发生燥咳。“上年夏秋病伤,冬季不得复元 ,是春令地气阳升,寒热咳嗽。乃阴弱体质,不耐升泄所致……",说明了阴液不足,乘春 肝先受邪,而致咳嗽。总之,气有定舍是形成内伤基础上外感咳嗽的一个重要因素。

 邪气从化

  邪气从化是指外邪侵袭机体后,其性质可随人体禀质不同而发生转化。如内热素盛之体,虽感受寒邪,但寒邪从机体阳热之性可迅速化热,表现出来与感受风热之邪无异;而素体阳虚湿盛之人,虽感热邪,但热邪从其禀质而化,可表现为寒湿之象。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从虚化,从实化,从寒化,从热化……"。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亦说,“如素有胃寒者,一伤于 寒,即口淡,即便滑;素阴虚者,一伤于寒,热气内菀,即喘喝,即口渴",说明同时感受 寒邪,由于其素体差异,可从热化和寒化,体现了外邪与内伤的从化问题。

  脏腑相关

 如素体肺肾阴虚之人,外邪乘虚犯肺,即可形 成肺肾阴虚的外感咳嗽;素体脾虚痰伏之人,外邪犯肺,引动伏痰,即可形成脾虚痰阻的外 感咳嗽;素体肾虚、肾不纳气之人,外邪犯肺引动冲气上逆,则形成肾不纳气的外感咳嗽等 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咳嗽。肝主升,肺主降,对素体肝阳偏亢之人,由于肝升太过,必然影响 肺之肃降,这种升降的不平衡在平时并不明显,一旦外邪犯肺而致肺失宣降时,

如果外感重和急,内伤对外感影响不大,则先治外感,后治内伤;内伤急和重,不治内伤则外感不愈,则先治内伤,后治外感;多数情况应内外兼顾。治疗时应据外 感咳嗽阶段不同当有所区别,外感咳嗽早期,邪气多偏盛,治疗的重点当祛除内外相合之邪 ,适当兼顾其正气的不足;中期,多是外邪和内伤缠绵,治当内外兼治、标本并重;后期, 多是正虚邪恋,治当扶正达邪为主。另外,治疗时还要注意,本虚突出者,早期即当顾护正气,治疗时不仅应扶正达邪,还要防止祛邪更伤已虚之体;而邪实明显者,虽是后期,也要防止“蛮补”而致敛邪的后果。

黄胆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盖黄胆之证,中法谓由脾中蕴蓄湿热,西法谓由胆汁溢于血中。皂矾退热燥湿之力,不让白矾,故能去脾中湿热。且兼有辛味。似能散湿气之郁结,而不致助脾湿也。

季夏阴雨连旬,空气之中所含水分过度,人处其中,脏腑为湿所伤。肝胆属木,禀少阳之性,湿郁久则生热,脾胃属土,禀太阴之性,湿郁久则生寒,此自然之理也。为木因湿郁而生热,则胆囊之口肿胀,不能输其汁于小肠以化食,转溢于血分,色透肌表而发黄。为土因湿郁而生寒,故脾胃火衰,不能熟腐水谷,运转下行,是以恒作胀满,或成结证。为疏方用茵陈、栀子、连翘各三钱,泻肝胆之热,即以消胆囊之肿胀;浓朴、陈皮、生麦芽各二钱,生姜五钱开脾胃之郁,即以祛脾胃之寒;茯苓片、生薏米、赤小豆、甘草各三钱,泻脏腑之湿,更能培土以胜湿,且重用甘草即以矫茵陈蒿之劣味也(此证闻茵陈之味多恶心呕吐故用甘草调之)。服一剂后,心中不觉热者,去栀子,加生杭芍三钱,再服一剂。若仍不能食者,用干姜二钱以代生姜。若心中不觉热转觉凉者,初服即不用栀子,以干姜代生姜。凉甚者,干姜可用至五六钱。

当心感冒会诱发肾炎

    医学统计表明,在引发急性肾炎的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约占60%~70%。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季是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的好发季节,因此90%以上的急性肾炎都发生在这个季节。

  急性肾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2周发病,发病时表现为:有轻重不一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部分病人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绝大多数肾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后2~3周尿蛋白转为少量或微量,2~3个月多消失,而持续性蛋白尿出现则是转变为慢性肾炎的表现。  

  浮肿往往先出现在面部,水肿进展较快,特别是以眼睑为甚,面部及眼睑肿胀,色苍白。下肢及阴囊水肿也陆续出现。部分病人的血压增高往往与水肿同时出现,但与水肿持续时间不完全一致,多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急性肾炎一般经数天到几周浮肿逐渐消退,小便中蛋白质和红细胞也减少直至消失。

  少数病人症状或小便检查不好转,持续到一年以上,转变为慢性肾炎。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早期感染史不明显,经常直至出现贫血、氮质血症、水肿、呼吸困难时才到医院看病。因此,老年人患急性肾炎后的早期死亡率相对较高,预后也较差,易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还可因少尿而致急性肺水肿。

   血癌,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在质和量方面有异常增生。 

感冒:外冷内热“寒包火”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像“倒春寒”、“暖冬”等气候变化的反常现象出现得愈加频繁。

内有蕴热、外受寒邪引起“寒包火”

     入冬以来,北京一直少风少雪,寒气没有随着冬季的到来逐渐强盛,气温明显比常年偏高,大气中火热之气偏盛。受其影响,不少人出现了鼻咽干燥、口舌生疮等体内火热偏盛的现象。前一阵,当强冷空气袭来,气温一夜之间下降八九摄氏度时,骤然而至的寒气通过口、鼻、肌肤侵犯人体,使人毛孔收紧、肌肉僵硬,稍不小心就会出现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人们的肌肤不能得到体内阳气的温煦,出现畏寒、寒战。由于寒邪****了体表,体内原本蓄积的火热不能向体外宣散,就如同被体表的寒邪“包裹”起来一样,郁积在体内而呈现身体高烧不退的现象。这种内有蕴热、外受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病,中医就形象地称之为“寒包火”。

     早期用热汤、热粥发汗驱散体表寒邪

     治疗“寒包火”型感冒,正确的做法是:在早期用生姜或大葱的白茎煎汤服用,或喝些热汤、热粥等发发汗,既驱散****体表的寒邪,又使体内的火热随汗透出体外,感冒就可以迅速得到缓解;如果感冒比较重,则应当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感冒软胶囊等中成药,来散外寒、清内热。患者不能因为发烧、嗓子疼,就认为自己是“上火”,一味地吃清热解毒的中药,却不驱散****体表的寒邪。否则在寒邪的“包裹”下,体内的热由于没有宣泄的出路,就会形成持续高烧不退的现象。

    “寒包火”,病人往往是内生湿热,痰热郁肺再受风寒而引发感冒。以往的感冒一般5天后才会合并有细菌感染,继而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而此次的感冒一般2~3天就会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寒包火”的感冒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往往还是按常规疗法服用退烧药。其实,盲目服用退烧药,属于不治本先治标的方法,  此外,平时要多喝水、多休息,注意避风避寒。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油炸类助湿生痰的食品。 

        对付“寒包火”,中医讲究以“散表寒、清里热”为主。如果选用中成药,可以用连花清瘟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来治疗。

    另外,在中医方药中,感冒合剂是对付“寒包火”的好方法,主要成分有麻黄、生石膏、柴胡、黄芩、银花、苏叶等十一味药物,可明显降低发热,有效治疗感冒,目前已在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等处连续使用了10多年。

        所谓“寒包火”既指具有表寒症状,同时又有内热。然临床诊断中,当注意内热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寒包火”是患者素体内热,腠理开泄,卫表不固,偶感风寒而发。此证辨治要点为,发病既寒热并见,非传变所为。治疗要点重在清热,兼顾表寒,方药当顾护肺阴,通利肠府。

        第二种“寒包火”属于感伤于寒,入里而化热,由太阳传至阳明,郁而化热者。此证辨治要点为:始发之时但寒无热,阳明热盛但热无寒,潜入少阳寒热往来。治疗要点重在辨证,每一阶段治则各异,方药重点在于病证似传非传之时,需前瞻考虑。

此次流感属于第一种的患者居多,其原因主要是冬季气温偏高,故而内热炽盛,高热不退,必予清退方可。

  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6克、黄芩6克、柴胡6克、羌活6克、防风10克、板蓝根12克、银花12克、桑叶15克、苏叶6g(后下) 

  预防疾病是治病的根本前提,扶正祛邪是治病的基本思维。比如,治疗外感高烧,若不扶正,只一味退烧,就有可能伤正致虚而病情走下。因此在治疗急性高烧的同时,一定要先扶正,而在扶正的同时,又得注意给邪气以出路。一则透邪,使邪透出来,二则清里热,用清热药将热化解掉,三则泻火,使火邪下泻而出。这样热邪有去路,正气又不损伤,疗效自然好,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

那么,冬季为什么容易患“寒包火”感冒呢?根据中医天人合一和五运六气理论,分析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即室内温度高,室外寒冷,温差较大,人们长期在室内生活,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下,毛孔是开放的,而室外温度比较低,必然很容易受凉。在这样情况下,北方感冒病人的特徵,都是内热加外寒,形成“寒包火”的现象。

风热袭表证

又称“表热证”。风热侵袭肌表,以发热,微恶寒,汗出,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皮肤红肿灼痒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宜选择辛凉发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发热重、恶寒轻或汗出不畅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外感病。风热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春季更为多见。多由气候突变,寒暖失调,风热之邪乘机侵入人体,袭肺犯卫,卫阳郁遏,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而见表卫之证。风为六淫之首,虽可单独犯人而致病,但临床多见合邪为患,尤以风热合邪更为常见。临床中精血津液虚及阴虚体质之人,最易感受风热之邪。风为春季主气,风热感冒,每在春季易于罹患,是其时令之特点。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

  主症:①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痛身楚;②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次症:微汗,口干渴,咯痰黄稠。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凡具备主症①及次证,或主症②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如何与类似证候鉴别?

  与风热感冒类似的证候有风寒表证与温燥证。   (1)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 两证均为邪客肌表的证候,并具肺气失肃的症状,其共同见症为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咳嗽,鼻塞流涕等。但由于受邪性质有别,故其寒热征象也不相同。风寒表证为发热轻,恶寒重,鼻流清涕,痰稀薄;而风热表证为发热重,恶寒轻,鼻流浊涕,痰黄稠。其他如脉浮数有力,舌尖红,咽红干痛,都是风热表证所独具。另外,风寒表证多发于秋冬季节,而风热表证则以春季为多见。  (2)温燥证与风热表证 温燥证之初,邪在肺卫与肌表,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干、咳嗽等症状,与风热表证颇多相似。但温燥是秋令之证候,发于秋季。温燥犯表,内舍于肺,燥从热化,内灼阴津,故常有口、鼻、唇、咽、舌及皮肤干燥等,与风热表证较少内灼阴津有别。加之发病季节也不相同,故两证不难鉴别。

风热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风热感冒的治则为辛凉解表、祛风清热。其常用方剂为: (1)银翘散 方中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又配伍淡竹叶加强清热之力。薄荷、豆豉、荆芥辛凉解表、轻散风热之邪。其中荆芥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运用,其解表退热的功效更著。桔梗、甘草、牛蒡子合用,能宣肺解表,清利咽喉,祛痰止咳。芦根能清热生津。全方共奏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本方为辛凉解表的常用方剂,虽然偏重于清热解毒,但总属清疏兼顾。适用于外感风热而发热重者。如津伤口渴欲饮者可加天花粉生津止渴;痰黄粘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知母、黄芩、鱼腥草清热化痰;痰多还可加象贝母、前胡、杏仁化痰止咳;若风热壅阻于上,咽痛项肿者,可加马勃、玄参解毒利咽;热盛衄血者,宜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侧柏叶、栀子炭清热凉血。  (2)桑菊饮 方用桑叶、菊花甘凉轻清,既能疏散肌表风热之邪,又能清肺中之热,故为主药。薄荷辛凉解表,杏仁肃降肺气,桔梗辛开肺气,三药助桑菊解表宣肺,共为辅药。连翘辛寒质轻,能清热透表;芦根甘寒,清热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若气粗似喘,加生石膏、知母;渴甚,加天花粉;咳嗽痰稠黄,加瓜蒌皮、象贝母;咽痛者,加马勃、牛蒡子。  (3)清解汤 方用薄荷叶辛凉解表,发汗透窍;蝉蜕微凉微淡,发汗祛邪,以皮运皮;生石膏辛寒,透热解表;甘草和中,并防过寒伤胃。药虽四味,但解表清热之力甚佳。若咳嗽不爽者加牛蒡子;口渴甚者加玄参;咽红干痛者加山豆根。 

风热感冒的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么?

  风热感冒,系风热外袭,肺卫失调,正邪相争,正盛邪实之证。必用辛凉使其透达,才能由外而解。故风热初起,热势明显的,要放胆应用辛凉发汗剂。若高热不解,表卫郁闭,腠理被阻,容易发生内热。在这种内外热邪交迫情况下,病势易于恶化,故对内热骤起的证候,要早用清热养阴之品,如麦冬、玄参、生地等,而慎用、少用苦寒清热等物,以免损伤脾胃、化燥耗阴。若病人素为肺气阴两虚之体,则治疗上既要疏风清热,又要顾及肺气的清肃与肺阴的滋润。施今墨先生认为,外感热性病多属内有蕴热之患,故他常依解表药与清里药味之比例,制定七解三清、六解四清、五解五清等法,选择既不伤津又可清热之品,如苇根、荷叶、竹叶、桑叶之类,每能收到良效。桑菊饮、茅苇汤也均照顾了阴液不足,做到顾护阴分。若苦寒药味过多,用量过重,往往苦寒化燥,反致里热炽盛,必须慎之!

风热感冒 

今年夏季感冒的特点是以风热挟湿为主。岭南地区夏季天气炎热,加上多雨潮湿,就变为湿热气候,人体在湿热中很容易受风邪侵犯,再加上人们冒雨涉水、汗出当风也最易感受风邪。因为天气热。中医认为感冒是一种外感表邪之患,中医治疗是让其从体表发散出去。今年的风热感冒治疗原则就是清热透表兼以祛湿,让“邪有出路”。预防风热感冒可要多喝凉茶,但喝凉茶治感冒也有讲究。

  当然,单靠凉茶也不能包治好风热感冒,病情轻时,可以选用桑菊饮,重伤风时可服用银翘散、抗病毒口服液等。潘俊辉提醒,感冒病情加重时应及时看医生。从中医角度讲,如果喝太多的凉茶,清热过度,解表不力,反而会“引邪深入”,感冒病情也会加重。所以要清热、祛湿、透表三管齐下才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桑菊浙贝茶

  【原料】桑叶100克,菊花50克,浙贝母50克。

  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

  【特点】本方亦食亦药,具有疏风清热、解表宣肺的功效,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桑叶、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浙贝母止咳化痰,相互配伍,可辛凉宣散,将闭锁在体内的热邪驱出体外,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

  葱豉豆腐汤

  【特点】本品辛散解表,清热润燥,适用于有发热、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的淡豆豉、葱白可辛散解表;豆腐性寒味甘,可清热润燥,三者合用可驱散体内的风热之邪。

风热感冒颗粒冲剂

  药物组成】板蓝根、连翘、薄荷、荆芥穗、桑叶、芦根、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六神曲。辅料为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有: (1)桑菊银翘散 本方系桑菊饮、银翘散合方加味而成。方中银花、连翘、绿豆清热解表,配以淡竹叶、滑石清润,以增强清热作用;选薄荷、荆芥、蝉蜕、淡豆豉辛凉解表,轻宣风热;桑叶、菊花轻清宣透,加强解表功效;再以桔梗、牛蒡子、杏仁宣肺止咳;配川贝、僵蚕化痰祛风;芦根清热生津,组成清热疏风、宣肺止咳,利咽化痰之剂,对外感风热兼有热痰蓄肺者最为适宜。 (2)银翘解毒丸 本方为银翘散之变通制剂,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头痛身楚、口渴、无汗或微汗、鼻塞咳嗽、咽喉疼痛之风热感冒。 (3)风热感冒冲剂 方以银花、连翘、板蓝根为君,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桑叶、菊花、荆芥穗、薄荷为臣,辛开逐邪、助君药解表退热;牛蒡子、杏仁、桔梗利咽祛痰;芦根清热生津,共为佐使药。全方以疏风清热为主,并有宣肺利咽之效,对风热感冒尤为适宜。 (4)感冒退热冲剂 本方以清热解毒见长。方中用大青叶、板蓝根为主药,清热解毒,用量独大;以连翘、拳参为辅药,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对风热感冒以咽喉肿痛突出者疗效尤佳。 (5)热毒清片 本方清热解毒作用较强,方用重楼清热解毒为君;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为臣;冰片善能走散,可以透热于表为佐;甘草调和药性,并可解毒为使。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毒之功。 (6)桑菊感冒片 为桑菊饮的新型制剂,运用本药的基本指征是: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汗出,鼻塞,咽痛,苔薄黄,脉浮数等。

风寒表疏感冒是感冒中的一个具体证候。它同前面所述的风寒表实感冒一样,也是感受了外界的风寒邪气而致病,也是病变的初期阶段,但与其不同的是表疏,而不是表实。

  表疏是与表实相对而言的,临床表现以汗出为特点,常兼有恶风、发热、脉浮等表现。《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由此可知,所谓表疏的成因主要是人体感受风邪为主,风性开泄,令肌肤腠理毛窍疏松故汗出。如果从中医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分析,表疏证是风邪伤人,肌表有邪气,全身正气不虚,并不属虚证,仍属实证的范围。所以不可误认为风寒表疏感冒为虚证。有些医书将本证称为风寒表虚证,是不确切的,容易造成误解,应予纠正。

  另有两种情况,中医称之为表虚。一是患者素体肺脾气虚,卫外功能不强,平时动则汗出,易于感冒,此种情况属气虚的范围。其虚在里而不在表,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治疗。可选用玉屏风散。另一种为患者外感之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遂出汗不止,恶风。这主要是由于表有邪气不解,又使肌表阳气受损,故使腠理开泄,汗出不止。按八纲虚实的概念划分,乃属于虚实夹杂的范围。临床上应该注意此二者与风寒表疏证的区别。

洗桑拿相当于中医的发汗法,对于中医的实证感冒效果较好,虚证的感冒要慎用此法,以免更伤正气。

感冒时能不能吃鸡肉?`

我听一些朋友说``感冒的时候最好不要吃鸡``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例如感冒,体质壮实的人可表现为实证外感,体质虚弱的人可表现为虚证外感。这两种感冒类型,在忌口方面就有差别。实证外感不宜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而虚证外感则可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

若是体质壮实,再加上补性的食物、药物,则会火上加油,加重病情。鸡汤属于补虚、扶助正气的食物,所以,感冒时喝鸡汤适宜于虚证外感者,而不适宜于实证外感者。

感冒了到底能不能喝鸡汤? 

   “据报德国医学杂志报道,鸡汤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家庭常备药,它能帮助人们有效抵御严寒,驱走流感,如果将鸡肉和蔬菜一起做菜还可起到消炎的作用。读罢这则新闻,你也许会感到疑惑:中医不是说生病时要忌口吗?老人家也说感冒不能吃鸡。这究竟是德国人的研究结果有误,还是老人家对忌口问题认识有偏颇?    首先,生病时病人须适当忌口。这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在我国老百姓当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常识。

    一、以病者的体质为根据

不同体质的患者忌口方面就有差别。实证外感不宜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而虚证外感则可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反而不适合用过于发散的食物与药物。

二、以疾病的中医性质为根据

如果你患的病从中医角度来看属热性疾病,而且是实证,你就应该注意忌食热性食品及刺激性食品。例如,以发热、咽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热性疾病,此时就应尽量少食或不食油炸食物、辛辣食物、酒类饮料,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凉燥感冒怎样与类似证候鉴别?

   凉燥感冒应与风寒表实感冒、温燥感冒相鉴别。

  (1)风寒表实证与凉燥证 凉燥为次寒,与风寒表实证的病因——风寒,同属寒性,“由秋凉而后冬寒”,两证应属阴证、寒证、表证。不但发病季节较接近,而且临床表现亦有类同。如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苔白脉浮等。加之深秋季节,气候渐寒,故这个时候的感冒,是风寒表实证,还是凉燥证,不易分清。但从病因性质及侵犯部位上看,尚可鉴别清楚。风寒表实证,主要是风寒之邪郁闭皮毛和肺窍;而凉燥证,夹有肃杀之气,具“燥胜则干”的特性,故口、咽、唇、鼻、舌、皮肤均干燥少津,这是风寒表实证所没有的。以鼻为例,风寒表实证见鼻流清涕,而凉燥证则鼻干无涕。依此鉴别,自然明了。

  (2)温燥证与凉燥证 同为秋燥病范畴。发病季节在立秋至立冬之间。常表现为“燥胜则干”的特点,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肌表与肺系,如肌表的发热恶寒和肺系的咳嗽痰少与鼻咽干燥等。但温燥与凉燥性质有别,发病时令亦不同。一般而言,初秋为温燥,深秋为凉燥。若深秋气温不降,“至而不去”,亦为温燥;而初秋已至,天气突然变寒,“至而太过”,亦可为凉燥。可见“温”与“凉”,不但指季节,而且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两证的主要区别在于温燥证的口渴有汗,

治风寒感冒(实证)妙方麻黄汤

    <正> 感冒是临床中多发病、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冬天发病率最高。中医认为感冒有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之分,而风寒感冒又有实证与虚证之分。相对而言,实证感冒较虚证多。中医所说的虚证与实证,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虚人感冒就是虚证,强壮人感冒就是实证,必须懂得实证与虚证是通过病人的症状表现而得出的。风寒表实证与风寒表虚证主要的不同点是,虚证感冒多有汗出,而实证感冒则无汗出。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

洗桑拿相当于中医的发汗法,对于中医的实证感冒效果较好,虚证的感冒要慎用此法,以免更伤正气。

风寒表实证系风寒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风为阳邪,具升发向上、向外之性,易伤头面诸窍;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易伤阳气。两邪杂感,束于肌表,使毛窍闭塞,玄府不通,邪正交争,发为斯证。邪气郁闭,正气不充,虽有交争,但风寒偏盛,则见恶寒重、发热轻;风寒束表,腠理闭塞则无汗;足太阳之脉主一身之表,其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风寒客之,经气不舒,甚或收引,则见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袭表,内犯于肺,肺气失肃,气道不利,则有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咳嗽痰稀之症,重者则见胸闷、喘促;脾湿素重的。

  综上所述,风寒表实证的临床表现为:

  主症:①恶寒重,发热轻,无汗;②肢体酸痛或头项强痛;③鼻塞声重,时流清涕。

  次症:①咳嗽,痰多稀薄;②头重,身困;③胸闷,喘促,泛恶,不食。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

  故其诊断依据为:凡具备主症①、②,或①、③,并见典型舌脉者,或见主症①及次症两项和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风寒表实证。

暑湿外感型

  表现为身热不畅,微恶寒,汗出而热不解,头痛头重,身重困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黄腻,脉濡。宜选择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药膳。

  扁豆荷叶粥

  【原料】扁豆(去荚)15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及扁豆淘洗净,加入水煮粥。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趁热以荷叶覆盖粥面上,直至粥呈淡绿色,弃荷叶,即可食用。

  【特点】本品有清热、解暑、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重、脘闷泄泻、恶心纳呆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扁豆性平味甘,健脾和胃,清热祛湿;荷叶性凉味苦辛,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祛湿止泻,还带有宜人的清香气味;粳米性平味甘,健脾益气。三者配合,可清暑湿。

  三鲜茶

  【原料】鲜藿香15克,鲜佩兰15克,鲜薄荷20克。

  【制法】将三味原料切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特点】藿香、佩兰清暑化湿,薄荷辛凉疏散,清解暑热,相互配伍,具有清暑疏散、芳香化湿功效,对于暑湿外感型的空调病有一定裨益。

外感表证中,表虚证与表实证鉴别的主要依据是有汗与无汗

    脾气虚感冒应与肺气虚感冒、脾阳虚感冒相鉴别。

    (1)肺气虚证与脾气虚证 感冒之肺气虚证与脾气虚证同为外感风寒所致的虚性外感,均可见恶风(寒)发热,鼻流清涕及正气不足的症状,但因病机、病位有别,临床表现各有特点。由于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故肺气虚弱可见自汗、气促、咳嗽;由于脾主运化、主转输、主升清,故脾气虚弱,则具少食便溏,食后腹胀。两者在气虚基础上感受风寒,则原有气虚症状会加甚,依此可辨。

    (2)脾阳虚证与脾气虚证 感冒之脾阳虚证和脾气虚证都是脾脏受到损伤之后,感受风寒侵袭所致的内虚外感证。临床表现类同,但程度上有轻重不同。气虚轻而阳虚重,阳虚多是由气虚逐渐发展而成。脾阳虚感冒除具有脾气虚证的主要症状外,必须具有畏寒肢冷等阳虚症状。阳虚则寒,而气虚多无寒象。 

 肺肾阴虚感冒应与肺阴虚感冒、肾阴虚感冒相鉴别。

  (1)肺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 两证的体质因素分别是肺阴虚与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故感邪之后,从热化者居多。其表证及里证均呈现一派热象。如发热恶风,头痛,干咳,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声哑等。但肺肾阴虚证,病变涉及到肺与肾,肾之府为腰,藏精,主水,故肾阴不足,虚热内迫,可见腰膝酸软,盗汗,遗精,五心烦热等。其病势较单纯肺阴虚感冒严重。

  (2)肾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 两证均属阴虚内热体质感受外邪所致的感冒虚证,其外感表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后者具有肺阴虚证,见如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声哑等。

   气阴两虚感冒应与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相鉴别。

  (1)肺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 本证与感冒病肺气虚证在病理上都有气虚和外邪袭表,在临床表现上都有气短懒言自汗等气虚症状,以及寒热身楚头痛鼻塞等表证,颇多相似之处。但肺气虚证为单纯气虚挟有表邪的证候,无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渴而喜饮等阴虚症状;另外,肺气虚证舌质不红,舌苔如常,脉浮而不数。与气阴两虚证具有阴虚内热之征显然不同。

  (2)肺阴虚证与气阴两虚证 两证均有阴虚挟表的症状,如恶寒发热,口燥咽干,烦热盗汗,舌红脉数等。但本证有气虚症状,如气短懒言,并时有自汗等。另外,肺阴虚证的热象较本证明显,如干咳少痰,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等,这是本证所没有的。

什么叫风寒表实感冒?

      风寒表实感冒是感冒中的一个具体证候。在感冒前面冠以“风寒表实”四个字,是为了概括地说明感冒的病因、病位,以及病理变化特点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春季多风,冬季多寒,风、寒二气是春冬两季的主气,所以风寒感冒以春冬季多见。

  风寒表实感冒是感受了风寒之邪,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肌表皮毛。风寒邪气与人体正气相争于肌表,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表现,中医称之为表证。表证是机体对病邪侵袭最初阶段产生的反应,常见于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早期,以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为特点。

  风寒邪气侵犯人体,由于邪气轻重的不同,患者体质强弱有异,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和症状也不一样。表实是指感邪较重,并以寒邪为主,正邪激烈相争于肌表,造成皮毛闭塞、卫阳被遏、气血不利的特殊病理变化,其反映于体表的典型症状为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

  综上所述,风寒表实感冒是感受风寒初起阶段,正邪相争在肌表,以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为主要表现的感冒中的一个具体证候。

表虚证是外感风寒侵犯人体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特征的证候,但往往会使人认为表虚证即是虚证,如全国中等卫生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学概要》第3版,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与表里寒热联系”就把表虚证、表实证与虚证、实证的概念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明显区别,现辨析如下。

  肺气虚证应与风寒表疏证、脾气虚证相鉴别。

  (1)风寒表疏证与肺气虚证 两证都具有表疏见证,如恶风发热,汗出,脉浮无力,苔白等。但风寒表疏证多无慢性虚损病史,其发病以卫强营弱为病机,多无肺气虚证的咳嗽无力,呼吸短促等;而肺气虚证必具慢性虚损病史,且有咳喘无力,动则尤甚等虚象。

  (2)脾气虚证与肺气虚证 感冒病的脾气虚证与肺气虚证都具有气虚特点,但病位不一。脾气虚证的食少、腹胀、便溏,与肺气虚证的自汗、咳嗽、气短等,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于脾主运化与肺主清肃的功能有别所决定的。

如何诊断肾阳虚感冒

        本证为太阳少阴两感之候。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元阴为形体化生之根基,元阳为阳气生发之源泉。本证发生于肾阳素虚之体,其阳虚之因,卫气自难护外,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由于卫气不能“温分肉,肥腠理”,可见形寒肢冷,恶寒较甚;

如何诊断气阴两虚感冒

       本证除素体气阴两虚外,医者误用温燥药物耗气伤阴,或病家延误时机使热邪久羁,均可导致外感病气阴两虚证的发生。由于气阴不足,表卫失护,营卫不和,经气不舒,则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肺气虚则自汗,肺阴虚则盗汗;心气不足则气短神疲懒言;胃阴虚则口渴喜饮;阴虚内热可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风寒外束,则见鼻流清涕,感受风寒后,鼻窍不通,清涕更多。舌脉亦见气阴两虚,表邪不解之象。

  故本证临床表现可归纳如下:

  主症:①恶寒发热,头痛身楚;②气短汗出,手足心热。

  次症:①鼻流清涕,口燥咽干;②神疲懒言,口渴喜饮。

  舌脉:舌质红,少苔或无苔,或花剥苔;脉浮细数无力。

  凡具备主症①、②及典型舌脉,或见主症①及次症①、②和典型舌脉者,均可诊断为感冒病之气阴两虚证。

如何诊断脾肾阳虚感冒?

      卫阳失护,风寒外袭,则见恶寒重而发热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则见鼻塞流清涕,或见咳嗽痰稀薄。寒性凝滞,主收引,卫阳被遏,则无汗;脾肾阳虚,风寒外束,经气不舒,则头身冷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阳虚,则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为肾之府,命门火衰,则腰酸膝冷,并倦卧畏寒。肺主呼气,肾主吸气。肾阳虚不能纳气,则气逆而喘,动则尤甚。肾气不固,气化不足,则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真阳虚弱,男子见阳萎,女子带下清稀。脾阳不振,水谷不化,肾阳不温运脾,则见大便溏泻。舌脉亦见阳虚不温兼有表寒之象。

  主症:①恶寒发热,寒重热轻,鼻塞流清涕;②头身冷痛,四肢不温;③腰酸膝冷;④神疲倦卧。

  次症:①无汗,咳嗽痰稀薄,或气逆而喘,动则尤甚;②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或大便溏泄;③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

  舌脉:舌体胖嫩,舌质淡,或有红痕,苔白滑;脉滞迟细,弱或浮大无力。

  凡具备主症①②、③、④及典型舌脉,或主症①、③、④及典型舌脉者,或主症①及次症②和典型舌脉,或主症①、②及次症③和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感冒病之脾肾阳虚证。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那么就认识一下吧!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那么你患的是风热感冒假如你按风寒感冒治疗再用辛温解表的药那就是“火上浇油”。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那么你患的是风寒感冒假如你按风热感冒来治疗,再用辛凉解表的药物那就是“雪上加霜”。

再说说草珊瑚含片,它是一种咽喉科很常用的中成药。是中药就要按中医的辩证来用药。而草珊瑚含片的功效是: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属风热证者。含服,一次2片,每隔2小时一次,一日6次。孕妇慎用。

可见草珊瑚含片是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的,而秋冬季节的感冒大多为风寒感冒,所以说秋冬季节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请慎用草珊瑚含片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9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3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外感风邪,风性开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本方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盖本方证之自汗,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为了区别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近贤曹颖甫称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汗出为“病汗”,谓服桂枝汤后之汗出为“药汗”,并鉴别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录自《经方实验录》卷上)此属临证有得之谈。

    本方的治疗范围,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及后世医家的运用情况来看,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还运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不和所致的病证。这是因为桂枝汤本身具有调和营卫、阴阳的作用,而许多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多可出现营卫、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

    麻黄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

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而无汗喘咳之表实证;

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有汗出之表虚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注意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

 方:桂枝9g    芍药9g    甘草6g    生姜9g    大枣6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运用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舌淡红苔白,脉浮缓。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表虚证者;功能性发热、多形红斑、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属阴阳失调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服用本方后,可服用稀粥或热开水以助出汗,但应以微汗为佳,不宜大汗淋漓,汗出过多易伤阳气。凡伤寒表实证、湿热内蕴证、热邪内盛证、温病初起或酒客脉洪数者均不宜服用本方。服本方后,不宜食生冷、油腻、恶臭、酒酪等食品。

感冒咳嗽是由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通而起的。因为外感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所出现的主要症状也自然不同,因此要分别用药。

   1.通宣理肺丸为多年经验配方,具有发汗解表的功能。该方以紫苏叶、麻黄、葛根散风解热以祛在表之风寒;配伍苦杏仁以增强平喘作用;前胡、桔梗止咳;陈皮、茯苓、法半夏、甘草、枳壳祛湿化痰;黄芩去肺热止嗽。全方对内有湿痰而又因外感引起的咳嗽,效果最佳。

汤水送服中药 提高药物疗效

    中医对送药的汤水很讲究,用不同的汤水送服不同的中成药,可大大提高药物的疗效。

  米汤能保护胃黏膜,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常用于送服补气、健脾、止渴、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以小米汤送服香连丸,以大米汤送服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

  藕汁汤有清热凉血、止血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血热、出血的药物,如十灰散等,效果颇佳。用时取鲜藕数节洗净、切碎,加入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每次饮半杯(约100毫升)即可。

  姜汤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及健脾和胃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通宣理肺丸等。

  葱白汤有发汗解表、解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送服风寒感冒冲剂、九味羌活丸、荆防败毒丸等。用时取新鲜葱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药物。

  芦根汤具有清热生津、止呕、除烦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风热感冒或痘疹初起等病症的药物,如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等。用时取芦根10~15克(以鲜者为佳),煎汤送服药物。

  大枣水能补脾胃、益气生津、和解药毒,可用于送服归脾丸等。用时取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药物。

  通宣理肺口报液是由苏叶、麻黄、杏仁、前胡、桔梗、黄芩、陈皮、半夏等中药组成。方剂中的杏仁、前胡、桔梗具有止咳平喘、宣肺祛痰散风清热、润肠下气等功效;陈皮能理气;半夏能燥湿化痰;麻黄能发汗平喘,并具有辛温解表的功能;黄芩能清理肺热,用些中药配伍组成的通宣理肺口服液具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能,因此,是治疗感冒引起肺热咳嗽的主药,常用于治疗因感冒所引起的咳嗽、痰多、头痛、发烧、四肢酸懒等症。通宣肺口服液具有服用简便、携带方便、秦效迅速的特点,不仅适合成年人服用,而且更适合小儿服用,还可用做旅途中预防感冒的良药。

“提壶揭盖”2009-10-1400:04    和一位中医大夫闲聊天,提到了中医在临床上的“提壶揭盖”法,多用于治疗水肿的病人。对于水肿病通常是利尿通便,但引起水肿的病因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往往效果不是很好,这时就要考虑其它的治疗途径。“提壶揭盖”就是把水肿的人体比做一把水壶,肺在上部,犹如盖子,用“通宣理肺发汗”把肺这个盖子稍揭开一点,下自通畅,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道理很简单,谁都知道,水壶倒水时若是盖子很紧,水不易流出;茶壶盖上的孔也是为了起到了通流的作用。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一种方法解决不了时,思路不要停留在一个点上,不妨从多个角度去想办法,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通宣理肺片是治疗感冒咳嗽的纯中药制剂,由麻黄、紫苏叶为主要,发汗解表,宣肺止咳,辅以前胡、桔梗、苦杏仁、半夏,化痰镇咳,抗炎解热,用黄芩清肺、抗菌、解毒;茯苓渗湿利水,配陈皮、枳壳、甘草理气、行痰、消积,缓解咳嗽气逆,胸脘胀满。全方配伍严密,协同发挥其药性,疗效确切。本方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时政府药店)“参苏饮”加减而来,载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属中医中药治疗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经典药方。

[成份]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枳壳、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v感冒8天,吃药后发汗怕冷怕风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6

问题描述:感冒8天了,刚开始嗓子疼口干舌燥吃了罗红霉素,之后吃了快克,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前天刮痧后怕冷情况有点好转;昨天吃了一天通宣理肺丸后一直出汗.现在咳嗽有痰,痰不易咳出.

请问现在继续吃通宣理肺丸行不行?或者吃什么药更好?谢谢!

 继续吃通宣理肺丸,另外加服头孢克罗胶囊和复方甘草含片治疗.多喝白开水.

--------------- 

    感冒余证

指感冒外邪已去大半,主证已除,但其余邪、次证均未消除,这时若不及时调治,可能会使余证转化为坏证。对于感冒余证,应以病因辨证为宜,临证随机用药,常可收到邪尽病除之效。

  风寒余证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已除,但仍见畏风,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缓。治宜调和营卫法,方选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桂枝5~10克,生黄芪10克,炒白术5~10克,防风5~10克,生甘草5克,生姜3克,大枣3枚(切)。 

  桂枝汤为调和营卫之主方,具有发汗、解热、健胃、解痉之功效。玉屏风散为益气固表之主方,用于感冒人群,可使免疫功能不良者得到纠正和恢复。两方合用,相辅相成,既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证,又可预防风寒邪毒之羁留。若身困酸楚者,加羌活、独活各5克,咳嗽有痰者,加炒杏仁5克,百部10克,时有肌表烘热者,加柴胡6克,黄芩5克。 

  风温余证 身热恶风、头痛口渴已除,但仍见鼻咽干痛,头涨目涩,干咳声哑,苔白少津,脉浮略数。治宜辛凉清热法,方选桑菊饮加味。冬桑叶15克,白菊花15克,连翘10克,炒杏仁10克,芦根30克,薄荷10克(后下),桔梗1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黄芩5克,生甘草5克。

  桑菊饮为治疗风热感冒之轻剂,具有发汗解热,抗菌消炎,祛痰镇咳的作用。风温易伤阴,故加北沙参、麦冬生津保肺,加黄芩清肺解毒。若咽痛者,加僵蚕5克,射干10克,心烦失眠者,加生栀子5克,竹叶5克。

  暑湿余证 病发于夏季,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已除,但仍见头涨身困,口有秽气,不欲饮食,舌苔白略腻,脉浮细数。治宜清暑化湿法,方选新加香薷饮合藿朴夏苓汤。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香薷5克,白扁豆花10克,厚朴花10克,藿香6克,清半夏5克,茯苓15克。

  暑为阳邪,非清不解;湿为阴邪,非温不散。故暑湿之邪,必辛温与辛凉合用,方能除邪。新加香薷饮乃″辛温复辛凉法″,既能发汗解热,又能健胃、利尿,且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暑湿余邪,往往是湿困中焦,脾阳被遏,致暑邪难除,故合有藿朴夏苓汤,增强健脾和胃,化湿利尿的功能。使湿邪无蕴藏之所,暑邪自无遗患。

秋燥余证 病发于立秋至立冬时期,发热恶风,干咳咽痛,鼻干唇燥已除,但仍见咽喉干燥,皮肤燥热,口微渴,时有干咳,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寸浮略数。治宜清肺润燥法,方选清燥救肺汤加减。冬桑叶10克,炒杏仁5克,枇杷叶10克,麦冬15克,胡麻仁10克,芦根30克,太子参15克,生甘草5克。

  清燥救肺汤为清代喻嘉言治疗温燥重证而设。主证已除,恐伤胃气,故不取生石膏之辛寒,虚不受补,且又无咯血证,故不用性腻之阿胶。便秘者,加全栝蒌15克,咽痛者,加山豆根5克,血虚者,加细生地10克,口渴者,加天花粉10克。该方既能清热消炎,祛痰止咳,又能纠正疲劳,改善全身状况,为热病后保肺康复之良方。

  湿困余证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外证已除,但见身困头沉,不思饮食,胃脘痞满,甚则恶心干呕,舌苔薄白而腻,脉弦缓而滑。 

  治宜芳香化湿法,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0克,大腹皮5克,苏叶10克(后下),茯苓10克,陈皮5克,厚朴花10克,清半夏5克,炒白术5克,砂仁皮5克,生甘草5克。

  此证多见于脾胃素弱,湿浊困中而感风寒者,或外感暑湿,内伤生冷者。藿香正气散为解表和中、理气化湿之方,具有发汗解热,调整肠胃功能,兼有抑菌、抗病毒、利尿等多种功能,对于胃肠型感冒的疗效尤为突出。惟用量宜轻,以防发汗过多,湿浊潴留。舌苔呈水滑样者,可加苍术5克,胃脘疼痛者,可加莪术5克,木香5克。

  感冒余证的调治,除药物治疗外,还要配合饮食的调节,有序的起居,以及适当的身体锻炼。否则,单纯依赖药物,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果不了解这些药物的功效与主治范围,用羚翘解毒丸等辛凉解表的药治疗风寒感冒,就等于寒上加凉;用通宣理肺丸等辛温解表药治疗风热感冒,就等于是热上加温,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加重病情。

  福州市药检所主任药师周瑾说,即使是中成药,在用药之前,也一定要明确自己患了什么病,不能凭自己的“经验”或主观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热、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感冒时会发生,脑炎、脑膜炎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早期也会表现。

  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非处方药中的通宣理肺丸、羚翘解毒丸、藿香正气水,这三种中成药都可以治疗感冒,但它们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比如通宣理肺丸是辛温解表药,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主要治疗风寒感冒。这种感冒多发生在冬天,因病人受凉所致,主要的病症是发热轻、怕冷重、畏寒轻、鼻涕黏稠、口干咽痛、咯黄痰、头胀痛等。而藿香正气水属于祛暑解表药,可以和中理气,主要治疗暑湿感冒,这种感冒多发生在夏天,患者会发高烧、头晕、头胀、心中烦热、身体疲倦却不出汗、口渴,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

小儿咳嗽用什么中成药?

小儿咳嗽多因外感而引起,治疗时应按以下辨证论治选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

风热犯肺:特点是咳嗽,痰黄而稠,伴有鼻塞、流黄涕或发热,咽痛红肿,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疗时,可选用小儿咳喘灵冲剂,本品是由板蓝根、麻黄、苦杏仁、金银花、石膏、甘草、瓜蒌所组成。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病症,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用法与用量:2岁以内一次1克,3~4岁一次1.5克,5~7岁一次2克,日服3次,开水冲服。本品每包重2克。

风寒袭肺:特点是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常伴有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时,可选用通宣理肺丸,本品是由紫苏叶、黄芩、炒枳壳、甘草、桔皮、桔梗、炒杏仁、茯苓、前胡、法半夏、麻黄所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每丸重6克,3岁以下每次1克,3~7岁每次2克,7岁以上每次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服药后注意保温取汗;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品;本品忌用于风热咳嗽。

痰湿蕴肺:特点是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热,苔白腻,脉滑。治疗时可选用解肌宁嗽丸,本品是由紫苏叶、前胡、葛根、杏仁、桔梗、炙半夏、陈皮、浙贝母、天花粉、枳壳、茯苓、木香、玄参、甘草所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每丸重3克,周岁小儿每次半丸,2~3岁每次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应用本品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食品。

肺热咳嗽:特点是咳嗽,痰黄白稠粘,咳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有发热口渴,咽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时,可选用儿童清肺口服液,本品是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瓜萎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所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每支10毫升,6岁以下每次服10毫升,6岁以上每次服20毫升,日服3次;对于小儿肺胃蕴热、热势大减后,出现食欲不振或拒食者,伴有脘腹胀满,口腔糜烂,咳嗽咽红者,可选用健儿清解液,本品是由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杏仁、陈皮所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滞和中的功效。每支10毫升,婴儿每次4毫升,5岁以下每次8毫升,6岁以上10~15毫升,日服2~3次。

注意事项:如出现发高热,咳嗽加剧,气促喘息时,应考虑是否患了肺炎。如出现久咳不止或频咳呕吐时,应考虑是否患了肺结核和不典型百日咳。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咳嗽是独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必须详审病机分型辨治,才能尽快地治愈。用中成药时,必须证、药相符才能功效显著,药到病除,否则无效甚或加重病情。我们现在说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等。

  一、一般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分七个证型。

  1.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风燥伤肺。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4.痰热郁肺。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1、银翘解毒丸(片)。功效:发散风热,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2、板蓝根冲剂。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病毒性感冒、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可预防肝炎、小儿麻疹等。

  3、感冒清热冲剂。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4、藿香正气丸(水)。功效:祛暑解表,化瘀和中。主治:感风寒湿邪而见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脘满闷,恶心呕吐或泄泻。本药为暑天常用药物。

  5、感冒清。本品为中西药混合制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感冒、流感。

  6、APC。西药退热药,发热38℃以上者使用。1次0.5克,汗出热退即止,不可过量,以防虚脱。

  7、扑尔敏。西药抗组织胺药,用于感冒引起的其他症状,患者服后疲倦欲睡。

  8、维生素C。用于发热患者,缓解症状。

  治疗咳嗽的药物如何区别使用?

  1、通宣理肺丸。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主治风寒引起的咳嗽气促,鼻塞声重,鼻流清涕,怕冷,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懒。适用于外感风寒的感冒,咳嗽初起阶段。

  2、止咳橘红丸。功效:清肺、止咳、化痰。主治痰热阴引起的咳嗽痰多,色黄,质黏稠,胸满气短,咽干咽痒。

  3、气管炎咳嗽痰喘丸。功效:散寒镇咳,祛痰定喘。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痰多,以及老年痰喘、支气管炎。本药对咳嗽、气喘、痰多有广泛治疗作用,不论新病、久病皆可使用。

  4、川贝批把露。功效:宣肺清热,化痰止咳。主治外感风热及肺热所致咳嗽、咽干疼痛、口渴、痰稠或痰多等症。

  5、二母宁嗽丸。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嗽。主治肺经燥热引起的咳嗽痰少,久嗽不止,喘息胸闷,口干舌燥,咽喉痒痛。

  6、养阴清肺膏。功效:养阴清肺,润肺止咳。主治阴虚肺热,津液不升引起的咳嗽少痰,久嗽声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乳蛾喉痹。

  7、痰咳净。功效:促进排痰,消炎镇咳,通窍顺气。主治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扁桃腺炎,以及吸烟过度等外界刺激引起的咳嗽、痰多、气促气喘、胸闷等症。对哮喘病患者常因排痰困难而引起哮喘发作,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8、咳必清。西药止咳药,主治咳嗽频繁,干咳无痰。

  9、复方甘草片。中药西制,主治咳嗽痰多,不论寒热,均可使用。(生活百事)

过敏性鼻炎应该吃哪一种通宣理肺丸?

孩子患过敏性鼻炎,看“百家讲坛”说吃通宣理肺丸比较好,可上网一查,通宣理肺丸有两种,一种配方是“紫苏叶、积壳、黄苓、陈皮、半夏、前胡、茯苓、桔梗、麻黄”等,另一种是“苍耳子(炒)120g、防风90g、黄芪150g、白芷90g、辛夷90g、薄荷30g”,这是怎么回事呀?一个药名怎么会有两种配方呀?到底该用哪一种?

四级最佳答案非常奇怪,我的过敏性鼻炎,就是吃了通宣理肺丸后就没症状了。原来总是遇冷空气流清鼻涕,白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坐在办公室擤鼻涕。

我吃这个,主要是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是阳虚体质+过敏性鼻炎,要吃这个药。对照症状,我完全是阳虚体质,所以,我觉得,这个丸是对阳虚体质有帮助,所以能对阳虚体质的症状之一---过敏性鼻炎有帮助。

嗓子疼感冒了痰里有血怎么回事?

系统推荐答案

liangcx69  2008-10-14 16:32:34218.56.175.* 举报

痰带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喉部出血,是喉部微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各种意外的外伤(如鱼剌,骨头磨擦喉头及其附近)都有可能造成喉部微血管的破裂。一旦有了这种破裂,就会觉得喉头有痰,就会引起咳嗽,吐痰时,也会带出血丝。

再一种,是出于肺部的吐痰带血。如果肺部感染了结核菌,形成了空洞,肯定会造成微血管的破裂,严重时甚至造成较粗的血管破裂,这时,痰液也会增多,吐痰时就一定会带出血液,这种出血本身就会成为一种“血痰”。

喉头硬伤出血,一般不具有危险性,只要注意保养,很快能够痊愈。但是,因为肺结核引起的出血,不仅量大,血管破裂处也难于愈合,所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肺结核,古时候称作唠病,一旦吐血,就很难治愈了。链霉素是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是,如果用量过度,也会造成耳聋等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予以治理。

从你所描述的情况看,还是以喉头部分组织受到损伤的可能性为最大。但也不能完全排斥肺部患病的可能性。最好能到医院看一次,确珍后对症下药治疗。

专家解析:葱豉姜煮黑糖发汗去寒

葱辛温入肺,能解表发汗,适合风寒型感冒;若有胸腹作痛,宜用青葱;多汗或有狐臭者忌用。事实上,豆豉也能治风寒感冒及心胸烦闷,所以中医师常使用,“葱豉汤”用于温阳发汗。

此外,生姜辛温入肺、胃、脾经,能发散表寒、温胃止吐、化痰止咳,所以感冒风寒,有头痛、鼻塞、怕冷、想吐、冷咳者,亦可用姜加黑糖,如法泡制来喝。

肺经–人体里最容易受伤的经

如果你能从“在志为有悲”想起林黛玉,从“在体合皮毛”想起青春痘,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习总要从文字之外读文章才行。

学习中医经络,第一条要讲的总是手太阴肺经。人的气血在夜里3点—5点(也就是寅时)开始冲击肺经,所以此时若出现症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肺经是不是有问题。曾治过一个妇女,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4点钟左右躁热出汗,白天畏寒怕冷。诊断她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但其发病的根源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必借寅时的肺经气盛才能发汗解表。所以我用补中益气汤补肺而助其宣发之力。顺势而为,一剂而愈。

《内径》上说肺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尊贵。可是在实际治疗应用方面,很少有人对肺经格外地重视,治疗范围通常局限在感冒、咳喘上面。如果初学着都是这么学习的话,恐怕终是管中窥豹,难见真貌了。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巨大,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岂是一个咳喘可以涵盖?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佳。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通常咳喘的病总会迁延不愈,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其实多时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既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

“诸气着,皆属于肺”。《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须仔细体悟才行。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这是多好的治病思路,怎么可以轻易地一带而过呢?很多人只喜欢从别人那里求得个偏方秘招,并视如珍宝,可《内经》中遍地黄金却无人捡拾。

说到这里,好学者会问,那么怎么调呢?我们最关心这个。其实,《内经》中也都说得非常具体了:“肺主宣发肃降,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毛,在窍为鼻,”在这里,不但给我们讲述了肺的功效,还告诉了我们具体的治疗办法。有人说:“在哪儿,我怎么没看到呢?”那就给你举个例子,前面说“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倘若我忧郁很久了,郁结之气难以排解,从那里宣发呀?曾治疗过一个70多岁的老翁,他于老伴生气吵嘴,又遭遇风寒,医院给他开的舒肝止痛丸,可吃完药胁痛不但没好,还咳嗽上了。我让他用取嚏法,他连打了十来个喷嚏,头部微微出了些汗,胁肋的疼痛当时减轻。我说,既然有了咳嗽症状,就吃点通宣理肺丸将痰排出来才好。于是他先后吃了4颗通宣理肺丸。咳嗽胁痛只一天的功夫就治愈了。我这里用的全是《内经》中的治疗方法—–肺主宣发,在开窍与鼻,在液为涕。你若有心,这里面的高招随处可见恐怕都捡不过来呢?

如果你能从“在志为忧悲”想起林黛玉,从“在体合皮毛”想到青春痘,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习总要从文字之外读文章才行,要知道好东西都在书中的空白处呢!

本应说肺经的,却扯远了,还好,带来几只小鱼一并送给大家。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使用方便,无需辩证。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还有个特效穴—-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学习不是积株累寸,而是学一达百。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

大雪的感冒基本好了,病一好,精神情绪都变得更好了,全家人的心情跟着好,连阿姨都兴高采烈的。

我总结一下,还是“辩证”最重要。之前,大雪的咳嗽延绵不愈,可能就是辩证错误造成的。她最初应该是肺热咳嗽,可是吃了好久的中成药,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都是针对肺热的,咳嗽时重时轻,始终未愈。这次我们自己判断出是肺寒咳嗽,照此来治,虽然没有去医院,却很快就见好了。由此想到,以前经常去西医院开中成药,想的都是给孩子吃中药,副作用小。但有的西医不懂辩证施治,就像大雪的咳嗽,从最初开始咳嗽,一直到咳了两个月后,去看西医,开的是同一种中成药,我想着原来吃了见效,也照旧吃,吃了好几天没有效果,也以为是病程没到。现在想想,其实孩子的身体不断变化,同为咳嗽,起因不同,大雪已吃了那么久的去热的药,肺里哪还有热要去呢?况且季节也早已变化,我们这些普通妈妈怎么窥得见中医学的堂奥呢。不过,正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样,父母也是孩子的初诊大夫和保健医,无论父母是否愿意、是否有这个执业资格,只要你做了父母,这两个责任就落在你的肩上,想推也推不掉了。为了我们心爱的孩子,我想学一些简单的中医基本知识,学会一些日常常见状况的辨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我们能够准确判断大雪是肺寒,得益于大雪爸准确地判断:病因就是着凉。我又上网搜了一下,这个季节一般是风寒感冒,再对一下网上、书上肺寒咳嗽的症状,都对得上,于是就作出结论了,买来“通宣理肺口服液”给大雪吃。我想有经验的人,直接就得出结论了,我们在这方面是很菜的,不过还是蒙对了。蒙对了这一回,真是觉得获益匪浅,我觉得在辩证上多动点脑筋还是很值得的,少去一趟医院不说,关键是真正解决了大雪的问题,这是跑了N趟医院都未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我还想到一个类似西医思路的纠错法,我感觉中医治疗如果对症,都会很快见效,下次再有毛病时,如果治了一、两天不见效,应该立刻想到可能是辩证错了。

主持人:像这种一着凉就咳嗽的情况有什么成药能推荐给这位网友吗?

      史利卿:因为这位网友现在正在咳,而且是受凉以后就咳,从辩证的方法来看,中医考虑是偏凉的咳嗽,可以试一下通宣理肺丸。还有一种药是苏子降气丸,更温补,因为里面有肉桂,年龄大的人更适合,如果这位网友年轻,不妨用一些通宣里肺丸。如果目前有嗓子发干、发疼,可以配羚羊清肺丸,比如两丸通宣理肺丸配一丸羚羊清肺丸,或者是1:1配着吃。羚羊清肺丸是又能宣肺,又能止咳,但还是偏凉的药,通宣理肺丸是平喘、偏温的药。这就涉及到中成药的联合辩证用药问题。

      主持人:如果更多的网友需要确定自己的疾病,还是要到医院去看医生,请问史医生什么时候出门诊?

以上5种咳嗽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因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在这里教家长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具体方法如下:

一、风寒咳嗽

1.生姜+红糖+大蒜

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3.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4.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5.梨+花椒+冰糖

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吃: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二、风热咳嗽可以食疗

1.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为现在的宝宝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宝宝明显减少。

2.煮萝卜水

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3.还可以给宝宝吃下列食物:

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但宝宝一次只能吃一只,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热症。宝宝在夏天如患了风热咳嗽,可给他多吃西瓜。

③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热性咳嗽吐黄脓痰的宝宝吃。

④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宝宝患风热咳嗽时,还可以给他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这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

三、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指长期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咳嗽,虽然感冒发烧的症状已消失,但咳嗽却一直好不了。

反复咳嗽的宝宝由于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较多,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舌苔几乎是白苔。因此父母首先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具体食疗法如下:

1. 风寒咳嗽的食疗方都适合内伤咳嗽的宝宝服用。

2. 山药粥

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宝宝。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

否则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3. 红枣+白果

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了会导致宝宝上火、气滞。

4. 核桃+芝麻+红枣+蜂蜜

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把它们碾碎后放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再放入1饭勺蜂蜜、3饭勺水(由于蜂蜜难搅拌均匀,所以可先将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热)。把大碗加盖,放入大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4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此方最适合儿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方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能增强宝宝的体质。

小儿咳嗽的按摩

1.拍背

婴幼儿不会吐痰,即使痰液已经咳出也只会将痰液吞下胃。父母在宝宝咳嗽时,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时宝宝就咳嗽,说明宝宝的痰液就积在此处,应重点拍。多数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积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宝宝就会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暂时缓解。所以,拍背能起到宽胸理气,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拍背最好在宝宝刚睡醒或临睡前进行。

2.对于风热咳嗽,并同时伴有咽痛、扁桃体发炎的宝宝可以采用脚底按摩的方法。

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按摩后,宝宝咽喉肿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

以上介绍的食疗方,成人也可食用,只是食物的量要稍多一些。

小儿咳嗽注意“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欲治愈小儿咳嗽不可不注意“养”。

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污浊的空气对呼吸道粘膜会造成不良刺激,可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分泌异常或加重咳嗽,严重的可引起喘息症状。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厨房油烟要排出,家长更不可在家吞云吐雾过烟瘾。应定时开窗换气。

及时增减衣被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肯定比大人怕冷,他们往往不分季节,不分室内室外,将孩子捂得过厚,包得过严,不让孩子受一点寒气,其结果是造成机体调节能力差,抵抗力低下。

调节室温孩子咳嗽往往伴有发热,而室温过高不利于身体散热。稍冷而新鲜的空气可使呼吸道粘膜收缩,减轻充血、肿胀,保持气道通畅。但温度过低,又会使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过多地用于氧化以产生能量保持体温,削弱了抗病能力,影响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是25—28℃,称为中性温度。一般条件下很难保持这种温度,但可以做到室温不至于过高、过低。适当开关门窗,避免室内人员拥挤,使用电扇、取暖器或空调,均是简便易行的措施。

居室保持适当湿度环境过于干燥,空气湿气下降,粘膜发干、变脆,小血管可能破裂出血,纤毛运动受限,痰液不易咯出。呼吸器官有炎症时,影响更为明显。保持室内一定湿度并不困难。气候干燥时,可常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地上洒些水。

注意饮食调节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油腻食物,可能助湿生痰,有的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辣椒、胡椒、生姜等辛辣之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咳嗽加重,要注意避免。而新鲜蔬菜如青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可以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恢复。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时,全身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心跳、呼吸、判沟然疃跎伲欣诟髦制鞴倩芑指醇凹膊〉目蹈础Sι璺ㄈ煤⒆佣辔源残菹ⅲVず⒆映渥愕乃撸岳诨蹇蹈础?

还有

秋天冷热不调,很多小孩受凉咳嗽,而且病毒细菌猖獗的时候到了,寒咳比较多,这些咳嗽通常表现为早上、白天咳嗽,或者突然冷一下就咳嗽。现给以下建议:

1/熏醋,一半醋、一半水睡觉前薰卧室1个小时,醋杀菌,水增加湿度,都可以有效防止和控制咳嗽;

2/大蒜,大人炒菜的熟大蒜给宝宝吃,可以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也可以杀菌止咳。

3/如果开始咳嗽,重要的是不要吃止咳药。可以用山楂、陈皮、甘草少量煮水,流清鼻涕的放姜丝。也可以用山楂甘草白萝卜水。多喝热水。

4/咳嗽有痰就拍,贴子里写了方法,好好看。

5/咳嗽不会很快好,3-15天都可能,只要能控制住,精神好,不要急于去医院,防止因咳嗽去医院又交叉感染。

6/如果咳嗽发烧,这个季节多数是风寒引起,不要吃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吃至宝丸或感冒清热冲剂(里面都有紫苏)。

7/咳嗽病程后,会因为久病脾虚,食欲不旺,甚至发展为积食咳嗽,这时的咳嗽已经转化成热咳,通常是表现为夜里咳嗽厉害。需要消积止咳。喝山楂水(山楂、白萝卜在整个治疗中都非常重要),严重的夜里总咳嗽,要吃消积止咳口服液。

病了看中医,最好去医院面诊,才能全面了解情况,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咳嗽难治,预防最重要。

咳嗽真是小儿病里最难治的,难在可能引起咳嗽的原因太多,咳嗽种类多,就难找根,不根治,就难好,不快好,就影响更大,情况更复杂,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治疗咳嗽,最重要的是找原因,找到原因,辩证施治。注意这里是“证“不是“症”所以不能仅根据咳嗽的现象就用止咳药,用抗生素,这都是极为错误的,使用不当,这些甚至是毒药,如止咳药不但有麻痹作用,吃多了会依赖,如毒品,还会导致痰不能咳出,导致更严重后果。

咳嗽会损伤气管甚至肺,因此用药后也要拖延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停止,少则3天,多则1个月。

咳嗽与内脏的关系:

肺:气管和肺是一个系统,是身体直接和外界空气接触的前沿,所以容易受到外界侵扰,冷、热、燥、湿、毒、邪都可能直接侵犯,所以咳嗽有可能是外邪侵扰肺和气管造成;同时肺又是身体散发热气和水分的器官,从体内来的邪气,如湿、火、燥、邪也会侵扰。辨别内外、种类就可以治疗。

《引用》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治节,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宣发,以清肃下降为顺。肺为娇脏,畏寒热而恶痰浊。阴液不足,卫阳亦虚。卫气不固,则易感外邪。风热郁于肌表,腠理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风热上受,窍道不利,则头痛,鼻塞。喉系肺属,热邪熏灼,则咽喉干燥。肺失清润,则声音嘶哑。肃降失职,则咳嗽。阴虚火旺,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阴虚火旺,内热薰灼,则见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口干等。内有阴虚外有风热袭表,则见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细数或细数。

咳嗽症状在肺,但原因是外还是内?是内又是什么内脏造成,必须分辨清楚,然后治疗。影响肺的其他内脏——脾:脾是先天之本,脾是饮食的基础,是小儿身体里最累的器官,因为它直接接收各种食物,对的错的都要它承担。小儿脾胃稚嫩,往往是第一个出问题的,比如腹泻、便秘、上火、湿热。脾胃运化不足,食物积聚,犹如垃圾内部生热,产生湿热,湿热是非常危险的邪气,可能引发很多问题,如腹泻、湿疹、鹅口疮等。湿热上升反映到肺就是痰积在肺,导致咳嗽,这种咳嗽,就需要先消积后止咳。

肾——肾是水源,水为生命之源,身体缺水,能够提供给肺运化的净水就少,肺受水少就会干燥而咳,这种情况主要是病后恢复不当,伤津或体虚所致干咳。另外,肾虚有阴虚阳虚,总之造成肾气不足,供水不足都会导致咳嗽。此时要先生津,后止咳。

心——心是火炉,是身体的供暖来源,如果火过大,就会燥热伤肺,咳嗽,所以要清心火后止咳。如果火太小,身体运化不足,肺阴寒而咳嗽,要温补后止咳。

肝——肝是木材,为心这个火炉输送原料,如果肝送得太多,就会造成肝火犯肺,多是因为郁怒所致,或邪热蕴结肝经,上升而伤肺。此时要先疏通肝火,而后止咳。

大肠——这在西医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大肠从任何角度上讲都和肺扯不上关系,但中医认为大肠和肺互为脏腑,相互影响,不可分开看。长期的便秘和腹泻,大肠功能紊乱的时候,同样会造成咳嗽。有些小儿腹泻或发烧好后,又开始咳嗽,实际上是人体排泄病邪的位置由于某种原因(多数是药物压制引起)转移。

咳嗽大概分以下几种(如果没全,以后再补充)

风寒咳嗽: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喉痛、无汗、吐白色痰,伴有头痛、流清涕及发烧等。(特点:其色白)西医多诊断为病毒(血相不高或血相低)血相高,如果同时具有前面的症状,也可以先按风寒治,再配合抗生素。

风热咳嗽:发烧、口干、鼻塞、吐黄痰且吐痰不爽、喉痛。。(特点:其色红、黄)

燥火咳嗽: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特点:其色红)

痰湿咳嗽: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特点:其色黄、白)

积食咳嗽:和痰湿咳嗽类似,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肠秘结影响肺部功能。

体虚咳嗽: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特点:其色黑、白)

夜咳:可能是虫咳,是寄生虫进入呼吸道造成咳嗽;可能是过敏,灰尘、螨虫造成咳嗽;可能是鼻涕或睡前喝水,有流入呼吸道;可能是积食;可能是阳虚。

夜里和早上咳嗽,可能是干燥,可能是阴虚,可能是盖被太热,可能是寒咳,这些可以用乌梅煮水放姜丝。

哮喘: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最初多是由感冒引起,外邪犯肺,必先于表,如不用宣肺的辛温、辛凉解表医治,往往不能彻底治疗,使外邪不断传里未能透达,损伤肺气(破坏了气管内壁纤毛上皮),气机失调,以致肺气不能下行归肾,肾不能摄纳来自上部的肺气,所以由最初感冒症状的恶寒、流鼻涕、头痛、咳嗽发烧等“肺卫表证”的正常反应、抗病反应,而转入以喘为主“肺脾肾里症”状态的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即功能亢进的抗病反应。因此形成哮喘。

因此要治愈哮喘,必须恢复人体抗病能力,恢复支气管功能。恢复的办法,不能经常用扩张支气管的方法暂时止喘,因为长期扩张,支气管弹力消失,则支气管的正常“清除”和“防卫”功能则更会减弱,痰越不能排出,此时支气管本来欲达到“清除”功能不行,而变为“痉挛”、喘越加深。因之要彻底治愈哮喘,必须恢复人体与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各种病毒细菌进行抗争固有的防卫能力、抗病能力,恢复人体的抗病反应、正常反应,中医学术用语叫做恢复“肺卫表证”,把已经陷入肺、脾、肾的病机,用中医“宣肺祛邪”结合“摄纳肾气”等治法再宣透出来,经过一段治疗以后,患者一旦再患感冒又会出现恶冷、发烧、头痛、流鼻涕等“肺卫表证”,仅服少量解表宣肺中药即可治愈,而再不会出现功能低下以喘为主的“肺、脾、肾里症”。

咳嗽有很多种,以上只是咳嗽初起时的明显特征,初期立刻治疗就会收到好效果,但拖延时间久,各种症状也会混合和转化,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儿童咳嗽主要根在脾胃,脾胃健康,运化得当,就不会产生湿热和虚弱,抵抗力强就不容易受风寒侵袭,脾胃不和,造成肺部升腾不利而产生各种咳嗽。围绕健脾润肺,下面是几个主要的食物。

1/

白萝卜(这是被很多老观念冤枉的好食物)。白萝卜性平,对脾肺皆有好处。可以煮水,吃萝卜,配合白糖、姜丝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银花可治热咳;配合银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麦芽可治积食咳嗽。个人认为白萝卜是最安全的食疗。除体虚咳嗽使用补药时不能用,其他时候都可以用。

2/ 梨。润肺祛痰,但性寒伤脾,风寒、体虚慎用。

3/ 陈皮。用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是各种咳嗽中的重要调和剂。

4/

甘草。镇咳、祛痰、清肺、解毒,有润喉升发作用,可以牵引各种药物产生最佳效果。由于升发作用,有提高血压的作用,要注意少用,有点味道就可以。

5/ 百合、莲子、银耳。这三者白色属金润肺,同时生津健脾,是治疗燥咳伤津咳嗽的好食物。

6/ 薏米,这本应该算在健脾的食物中,但因积食湿热造成的咳嗽中,薏米起健脾除湿的功效,所以治疗咳嗽的时候也要用到。

7/ 山药,和薏米一样,因健脾功效显著,所以不能不列在此。

8/ 枸杞,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增强人们的免疫力,体虚咳嗽和因肾虚造成的燥火咳嗽,阳虚寒咳中可以用。

9/ 乌梅,滋阴潜阳,用于伤津燥咳,阴虚燥咳,还可以用于积食咳嗽,特别是寄生虫造成的夜咳。

10/ 杏仁,性微温,入肺,有苦泄降气、止咳平喘的功效。有南北杏之分,南杏甜药效很小,可作一般滋润用,北杏苦可以入药,但有毒,少用。

11/ 大蒜,味辛、甘,性温,温中健脾、行滞消食、解毒、杀虫。有杀菌去邪的功效,可治疗哮喘咳嗽。

咳嗽治疗:

1/风寒咳嗽:冬春最常见风寒咳嗽,主要是风寒入肺造成痰多咳嗽,这时候首要暖肺驱寒。用小儿风寒感冒冲剂或小儿至宝丸,咳嗽里还可以用通宣理肺。同时配合姜水,和其它化痰的食疗水;

2/风热咳嗽:四季可能发生,用健儿清解液。喝进印花水。

3/积食咳嗽:根据身体情况用消积止咳口服液或醒脾养儿颗粒。

简单易用的食疗:

1/陈皮、甘草、杏仁露(大些孩子可以用现成的杏仁露)。消积化痰止咳消肿,风热咳加金银花,风寒咳加姜丝,积食加山楂。

2/白萝卜、梨、冰糖水。润肺清热,适合燥咳、积食咳嗽。

3/百合、莲子、银耳、冰糖粥。健肺生津,可作为日常养肺食疗。

4/黄芪、山药、红枣粥。补气健脾,可作为秋冬提高抵抗力。

5/乌梅汤。生津杀虫,可治虫咳、阴虚咳嗽。

6/陈皮、甘草、菊花、山楂泡水,放蜂蜜,消食利咽止咳,可治疗各种咳嗽后期,喉咙肿胀,痰在喉咙,食欲不振。

7/陈皮、山楂、甘草、蜂蜜水,消食润喉,化痰升气,性平和,可作为咳嗽基础水。每种3-5片煮水300-500ml

即可,1岁以内宝宝加白糖,不要蜂蜜。

8/大蒜煮熟,根据寒热情况加白糖或红糖,每天适量吃,可以防止咳嗽炎症,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西药联合治疗已显示一定成效。但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十分复杂,使用不当不仅会降低疗效,增加副作用,而且可致药源性疾病。

    中西药不是简单凑合和机械相加,也包括保健品不能随意添加。

  

浅谈中药保健品的辨证选择应用  

      【平和质】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气虚质】 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喜欢安静,说话声音低弱,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平时体质虚弱,常出虚汗,易患感冒;或发病后因抗病能力弱而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

    【阳虚质】常年手脚发凉,胃脘部总是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耐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夏天耐受不了空调房间的冷气,喜欢安静,吃(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量多。

    【阴虚质】经常感觉身体、面部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皮肤干燥,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

    【血瘀质】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紫瘀斑(皮下出现),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面色晦黯或有色素沉着、黄褐色斑块,眼眶经常黯黑,眼睛经常有红丝(充血),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

    【痰湿质】出汗多而黏腻,手足心潮湿多汗,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经常有油腻感,嘴里常有黏腻或甜腻感觉,平时痰多

    【痰热质】面部或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赤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潮湿多汗。

    【气郁质】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感到****或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心跳快,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

    【特禀质】过敏体质,即使不是感冒也容易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皮肤常因过敏而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以上9种体质常常兼夹出现,例如:气虚兼阳虚、气虚兼阴虚、阴虚兼血虚等,须仔细分辨,灵活应用。

常见保健品性质分析

     为便于说明问题,在此以保健品的属性作为其代表,与其商品名称无关。

    【青春宝系列】 这类产品主要有“青春宝抗衰老片”:本品根据我国明朝永乐太医院的宫廷用方研究制成。具有益气补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阳虚或无明显气血阴阳亏虚的人。“青春宝美容胶囊”:以芦荟粉、珍珠粉、枸杞子、白芍、川芎、当归、黄芪为主,具有美容、祛黄褐斑等功效,用于气虚、血虚的人。“青春宝永真片”:以人参、生地黄、茯苓、黄芪、天门冬为主,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用于气虚、阴虚的人。 “青春宝回春胶囊”: 以海马、蛤蚧、狗肾、淫羊藿、仙茅、鹿鞭等为主。有补肾、益精、助阳、润燥。用于阳虚的人,尤其以肾阳虚为主(腰痛、神疲健忘、阳痿不举等)。“青春宝金屏风”:由以紫锥菊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为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用于体质较差、大病初愈、以气虚为主容易感冒的人。

    【人参类】以元邦为代表。由人参、三七、马鹿茸组成,具有抗疲劳、延缓衰老的功效。用于以气虚体质为主的人。阴虚体质者慎用。

    【石斛类】 以铁皮枫斗晶为代表。铁皮石斛是石斛中的上品。味淡微咸,生津而不寒凉,具有生津益胃,养阴清热除烦的功能。可治口干烦渴,病后虚热或阴虚眼目不明,老年人体虚津液不足等。阳虚者不宜应用。

    【龟鳖类】以龟鳖丸、椰岛鹿龟酒为代表。龟鳖丸:由龟板、鳖甲组成,具有滋阴潜阳作用,用于阴虚为主的人,尤其以肝肾阴虚(腰膝酸困、五心烦热等)为主者。椰岛鹿龟酒:由鹿茸、鹿骨胶、龟板胶、黄精、枸杞、党参、当归、熟地、川芎、白术、栀子、砂仁、何首乌、肉桂、甘草白糖、米酒组成,具有补肾、益精、助阳、润燥的功效。用于肾虚(以阳虚为主)腰痛、神疲健忘、阳痿不举。阴虚体质者慎用。

    【阿胶类】 阿胶性味甘平,具有补血止血、养阴安胎作用。复方阿胶浆:由阿胶、人参、熟地黄、党参、山楂组成。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燕窝】一、补肺养阴:用于肺阴虚之哮喘、气促、久咳、痰中带血、咳血、咯血、支气管炎、出汗、低潮热。二、补虚养胃:用于胃阴虚引起之反胃、干呕、肠鸣声。 三、凡病后虚弱、痨伤、中气亏损各症,配合燕窝作食,能滋阴调中。 四、止汗、气虚、脾虚之多汗、小便频繁、夜尿。此药主要用于阴虚体质的人。

    【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归肺、肾经。 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平喘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一、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可单用浸酒服,或配伍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等同用。二、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治劳嗽痰血,常配北沙参、川贝母、阿胶等;治喘咳短气,常与人参、胡桃肉、蛤蚧等同用。此外,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可以同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虚扶弱之效。此药主要用于气虚、阴虚体质的人。

常用保健品的性质

     以上列举了常用保健品的性质、功效及适用人群,但是仍然有许多没有列出的,这就需要自己判断,如何判断主要根据本产品的药物组成,例如黄芪、人参、党参、属于补气药,适用于气虚之人;熟地、当归、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紫河车、黄精、红枣等属于补血药;鹿茸、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海狗肾等属于补阳药;龟板、鳖甲、天冬、麦冬、沙参、石斛、玉竹、百合等属于补阴药。它们可以分别应用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体质者。

辨证应用

     既然人体有9种不同的体质,选用保健品时一定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应用,不可将补阳药应用于阴虚体质、补阴药应用于阳虚体质,如此则将适得其反。注意事项:

    一、保健品不是人人都需要服用:9种体质中平和质、痰湿质、痰热质、血瘀质体质的人不宜服中药保健品,即使要服用也应该在比较资深的中医大夫指导下选用;儿童不宜随便使用中药保健品;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人更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二、保健品不是药物:保健品绝对不是药物,服用期间不能随便停用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等。

    三、有些保健品中添加了药物成份,应当谨慎选用:如某些降糖药中加入了西医格列苯脲、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成份,某些壮阳药中加入了他达拉非等西药,某些治疗气管炎的药中加入了激素等,但是却在说明书中申明无西药成份,公然欺骗消费者。因之,对说明书不明的保健品应该谨慎选用。

    四、注意服用保健品的季节:春夏阳气旺盛,补阳药适当减少;秋冬气候寒冷,滋阴要适度减少。当然,如果春夏阳气明显亏虚者也可适当补阳,秋冬阳盛之体也可适当滋阴泻火。

    总之,选择适当的保健品要有一定的学问,只有掌握了上述原则也就不难了。

成方配伍的研究—中医处方用药的一个新思路

:对于如何科学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本文提出了“成文配伍”的思路,东方配伍是模拟中药汤剂中单味药配单味药的配方模式,以成方(成品药)为配伍单元,进行两种以上中成药的配伍使用,从而实现以成药为载体和形式的辩证用药。全文对成方配伍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现代中成药的品种结构应加调整,应注重具有配伍性能的基本成药的研发和成方配伍的理论方法研究,这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特征的保留会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主题:中成药 配伍 方剂 处方用药 文章内容:世界科学技术一中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发展的态势,国内中成药企业已达1000余家,注册上市的中成药品种达5000余种,40多种剂型,年产值高达350亿元左右,其国内销售量占中西药总比例的40%…左右.而在不断升温的中药出口市场中,中成药的成交量已开始超过中药材,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现代中成药是作为中药的一种新形象而存在的,因为它适应了现今社会的特殊需求,代表了中药发展的方向.从目前广泛应用的程度和日新月益的发展进程看,中医药学正在进行以成品药为主要用药方式的历史转变,汤剂的主体地位被成药取代的时日已经来临.二,成方配伍概念的提出按配方成份可将现代中成药分为3类:复方制剂,如六味地黄丸;单味药制剂,如丹参片;提取物制剂;如香菇多糖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中成药有一个共同特点:主治的相对固化,体现了一种专病(专证)专方的用药方式.如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证,丹参片用于心血痹阻之冠心病,香菇多糖注射液则适用于免疫力低下.这与西医的治疗用药十分相似.目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多因素和多靶点疾病增多,西医在临床上也开始采用将多种针对单一靶点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如着名的鸡尾酒疗法.现今的中成药似乎也走上了这种"联合用药"的路子,或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或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或中成药与汤药联用.大量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药物联用能够增强疗效,但问题(如安全性)却是存在的_2].就学术理论而言,此之联合用药未能体现中医处方用药的整体化原则,仅仅是多种药物以主治功用为基础的合用,缺乏药物与病机,药物与药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和处理.中药为自然物,只有当临床应用受中医药理论指导时,才能称为中药,才会表现出作为中药所具有的药理和药效作用.对此,日本古代着名医家吉益东洞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甘麦大枣汤仅三味药,其中二种(小麦,大枣)实为食物,而当组合成方后却能产生"药后暝眩"药效反应.因此,中医处方用药讲求药与药的配伍,一方面是应对临床病证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实现药物间的相制相使.这是中医处方用药的基本特点和规则.因此,中成药亦应配伍而用.成方配伍是模拟中药汤剂中单味药配单味药的处方模式,以成方(成品药)为配伍单元,进行两种以上中成药的配伍使用,从而实现以成品药为载体和形式的辨证用药.三,成方配伍的理论依据"以方组方"不同于"以药组方",因为作为配伍单元的"方"本身就是针对某证的方剂,那么对其再进行组配有无理论依据?这涉及到对中医"证"和"方"的认识问题.1,证分单一证和兼抉证发生于不同个体的同一疾病往往表现出不尽相同的临床证候,人们过分注重于证的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变,忽略了其定式的一面.从病机的复杂程度上,可将证分为两类:单一证,指病机较为单纯和明确的证;兼挟证,即病机复杂,牵涉多个方面.如脾病的常见证有15种_3]:脾气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脾阴虚,脾阳虚,脾胃阳虚,脾虚湿困,脾肺气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脾不调,肺脾肾阳虚,食伤脾胃,胃强脾弱,脾胃湿热.其中,除前六种外,其余均为兼挟证.临床实践证明,单一证的数量远少于兼挟证,复杂多变的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复合呈现,而数量有限的前者反映的是基本病理变化.如慢性胃炎的临床辨证,虽不同患者,不同病理发展阶段的表现各异,但最为常见的证型有:脾胃气虚,脾胃虚寒,湿热中阻,中焦湿困,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不和.在临床上,其证型实际上远不止七个,仅脾胃气虚型就有挟湿,兼阴虚,伴瘀血等多种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变化未离开这七个基本证的范围.这一规律对中医的用药处方产生了极重要地影响.2,方有基本方和衍生方与证一致,按方剂的组成结构可将其分为两类:基本方,对应于单一证,数量少而应用广泛;衍生方,即基本方的变方,针对兼挟证,应用于具有不同病理特征的个体.基本方的药味精练,结构简明,配伍规范,是中医方剂的核心,如四物汤,四君子汤,[/]392002第四卷第六期★1.4.6四逆散,平胃散,二陈汤,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等等.千百年来,正是以之为基干衍生出为数众多的方剂群.如由四物汤衍生出的:桃红四物汤,桂附四物汤,芩连四物汤,三黄四物汤,加味四物二陈汤,玉烛散,艾附暖宫丸等数以百计的血证方.大量的衍生方之中,有一种重要的组方形式:方配方.如上述之四物汤系列中,三黄四物汤,加味四物二陈汤,玉烛散,就是由四物汤分别与三黄泻心汤,二陈汤,调胃承气汤组配而成.衍生方(尤其是"方配方")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医的制方和用方,在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成方而非单味药的.笔者采用成方配伍治疗慢性胃炎,就仅以香砂六君汤,黄芪建中汤,黄连温胆汤,藿香正气散,益胃汤,丹参饮和柴胡舒肝散等七个方进行组配,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四,成方配伍研究的意义成方配伍的用药,在本质上就是;以方为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对中成药进行的配伍应用.这种方式的用药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成方配伍是辨证用药的拓展根据不问的证而选药组方是中药治疗的一大特色.中药汤剂的疗效普遍高于其它剂型,无疑与其治疗的个体化程度高有关.成方配伍虽与传统的单味药配伍组方不同,是以成方为配伍单元,但组方原则和药理依据则与传统中药配伍完全相同,应是对中医辨证用药方式的一种拓展.2,成方配伍将推动中药成品化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易于调控的优点.因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成药品种13益增多.但中成药在用药上明显的西药化倾向必然影响其药效.由于成方配伍加强了中医理论对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指导,将能提高其使用的合理性和疗效,从而刺激中成药的消费市场.3,成方配伍有助于中药临床应用的规范化中医在治疗上的高度个体化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规范性较差.如不同的医生对完全相同的病证,处方用药会不一样,甚至差异很大.这与其个人经验有关.相对于单味药,成方有相对明确的病机针对性和固定的配伍结构,故成方配伍会缩小配伍范围,减少配方的变数,因而有助于中药临床应用和科研的规范化.将多个方剂配合应用,始于《伤寒论》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等制方之法,后世医家多有效用,但将之作力一个专门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则没有.成方

中藥不良反應的產生原因及防治原則

    中藥的使用講究辯証論治、合理組方、一人一方、隨証加減,中藥也是以化學物質為基礎,有時還存在講究地道藥材、如法炮制等。嚴格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服用中藥,有助于減少和避免不良反應。但是如果不遵守辯証施治的原則或者辯証不當,組方不合理,中藥材質量有問題,也能引起許多不良反應。中藥不良反應不單見于單味藥,而且復方和中成藥制劑引起的毒副作用也相當多見和嚴重;除局部作用可致不良反應之外,還可累及多系統的損害,甚至中毒死亡。因此,中藥安全性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中藥不良反應的產生原因較為復雜,現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藥物使用的問題

    (一)過量用藥:有資料表明,中藥致不良反應的病例有60%以上是由于超劑量用藥引起的。

    (二)藥不對症:辯証施治,對症下藥,“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中醫臨床用藥總的指導原則。如違反這些辯証施治的原則,則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

    (三)濫用藥物:除少數劇毒藥外,大多數中藥均屬非處方用藥,隨時可以無限量地購買,同時受“中藥可以有病治病,無病補身”的錯誤觀念所影響,濫用的現象相當普遍。最明顯的例子是人參,因濫用人參而引起不良反應的報告遍及世界各地,出現所謂“人參濫用綜合征”的獨特病症,甚至有因服紅參40克而死亡的個案。

    (四)用藥持續時間過長:有些藥物雖然單劑量不超過常用量,但長期連續使用,在體內產生積蓄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如長期服用甘草可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因心悸連續服用朱砂1個月,總量達100克(日服量亦超過常用劑量),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五)藥物配伍不當:中藥絕大多數為配伍用藥,古代早有“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的記載。目前中藥配伍引起不良反應的報道尚屬少見。

    (六)中藥與西藥聯用不當:中西藥合理的聯合應用,可起協同作用,提高療效,或減輕和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但若配伍不當,則可起拮抗作用,降低藥效,甚至產生不良反應。比如含鈣鹽類的中藥(如石膏、龍骨、海螵蛸、石決明等)與強心□類藥物合用,可增加強心□類藥物對心肌的毒性,產生強心□的毒性反應。另外,發汗解表藥如荊芥、麻黃、生姜等,與解熱鎮痛西藥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同用,可致發汗太過,甚至虛脫。服用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含撲熱息痛)時,又加服撲熱息痛,使撲熱息痛的劑量過大,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甚至產生骨髓造血抑制的毒性反應。

(七)中藥注射劑是中醫治療急症的一種良好劑型,但中藥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有文獻報道,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往往高于傳統的中藥劑型。中藥針劑的成份較復雜,理化性質不穩定,因此用藥時建議不與其他藥物在同一容器內混合使用。很多中藥針劑不能靜脈滴注,只能肌肉注射,因此使用時需了解說明書,嚴格按說明書用藥。

    二、    藥物本身存在的問題

    (一)中藥的藥理作用及化學成分:中藥產生的不良反應可能與藥理作用相關。如甘草的類脫氧皮質酮作用可導致鈉瀦留和鉀排泄量增加,產生浮腫、低血鉀、高血壓、全身乏力等不良反應。澤瀉的利尿作用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中藥的不良反應往往與其化學成份直接相關。

    (二)中藥品種混淆而造成錯用或誤用:中藥品種混淆現象還相當普遍,一些中藥因外觀性狀相似容易混淆,一些則存在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現象,一些藥材的基源有幾種甚至幾十種,不同基源的藥材所含的化學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不同,因而引起不良反應。

    (三)藥材的質量問題:中藥的來源較為復雜。藥用植物的生長環境、收獲季節、藥用部位、儲運情況等均可影響藥材的成分,因而同一種中藥,不同批量所含的成分可出現較大的差異。

    (四)炮制或煎煮不當:中藥炮制是否得當,不單關系到藥效,而一些毒性和烈性中藥的合理炮制,更是確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三、    機體方面的因素

    性別、年齡、生理病理狀況、個體差異均是影響不良反應發生的因素。

    預防中藥不良反應

    應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對中藥不良反應的監察,完善中藥不良反應的報告制度,正視中藥存在不良反應的現實,糾正“中藥無毒”的概念。

    二、誤用和濫用藥物是引起中藥不良反應(尤其是毒性反應)的主要原因,告誡患者要遵照醫囑用藥,藥要對証,尤其不能擅自加大藥物劑量。

    三、注意藥物過敏史。對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應密切觀察服藥後的反應,及時處理。

    四、規范中藥的炮制、儲藏和運輸,防止因污染、變質而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

    五、中藥要辯証用藥,配伍合理,注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用藥品種越多,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也越大。

    六、長期服藥可引起積蓄作用和身體依賴性等不良反應,故應避免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包括保健用的藥物)。

中药注射剂遭遇安全危机 切记辩证用药原则

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中药注射剂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占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71.9%。

  中药注射剂安全吗

  从第一支中药注射剂柴胡算起,已有60多年历史的中药注射剂家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遇安全质疑。

  仅2008年至今,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相继出现使用致死事件。加上几年前的鱼腥草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事件,中药注射液已备受质疑。

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一些急症的治疗领域,中药注射剂正在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北京,有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已将中药注射剂清除出药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提供的一份资料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问题集中在使用环节

  根据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统计,2007年,在上报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中,化学药品占86.7%,中成药占11.9%,生物制药占1.4%。2008年,在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中,化学药品占86.1%,中成药占13.2%,生物制药占0.74%。

  从数据上看,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低于化学药品;作为中成药一部分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比例,更是低于化学药品。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临床使用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已有多年历史,品种和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据院长王耀献介绍,目前该院共有26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中药注射剂在该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率占51%,在呼吸科等个别科室甚至达到了90%,但全院每年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反应,只有40例左右,而且多是轻微的过敏反应。

  王耀献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东直门医院常用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照表。该统计显示,2007年,该院为1300名患者使用清开灵注射液27200支,不良反应1例;2008年使用清开灵注射液29440支,不良反应3例。2007年、2008年,东直门医院使用参麦注射液分别为7800支、10799支,没有一例不良反应发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刘清泉参加过多次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调查。在他看来,中药注射液不良事件的出现,与药物本身没有太大关系。除了部分与患者的特异体质有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临床的不合理使用。

  “比如今年在青海出现的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事件,患者只是得了感冒,医院先是对其使用了头孢、林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最后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导致病人死亡。”刘清泉说,其实并不是双黄连注射液的问题,而是将西药与中药注射剂不合理联合使用的问题。

  “看了患者的用药情况才发现问题。”处长李讯说,患者就是感冒发烧,但在两个半小时之内,通过打点滴,医生对其使用了包括清开灵、头孢、病毒灵、胰岛素等十几种药物,是联合用药不当导致死亡。

  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位患者居然是所在医院的副院长,是他为自己开的药。

  在近几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中,政府的一般做法是,立即要求药厂停产。但让很多药厂不能理解的是,对事件的责任认定迟迟不公布,企业恢复生产的日期也遥遥无期。

  “我反对一出问题就把药厂停掉。”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总裁李振江说,是企业的责任要依法处理,不是企业的责任不能总是关药厂。

   “在药品的使用上,能外用的就不要口服,能口服的就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静脉注射,中药与西药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刘清泉说,中药注射剂通常是用于急危重病人,一般不能随便使用;如果合理使用,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但不知道是谁误导了患者,导致很多患者仅仅感冒就要求打点滴。

  在东直门医院提供的资料中,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临床中要尽量避免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也要避免超剂量长期使用。此外,配置时间、滴注速度、使用温度、储存条件、不同溶媒的使用上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辩证用药也是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一个原则,比如清开灵注射液用于热症发热,不能用于寒症发热。如果用错,将会大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然而,中医的这种辩证用药原则在临床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落实。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中,西医的使用量要远大于中医,而西医往往缺少足够的中医知识。

  王耀献告诉记者,中医基本的辩证用药方法并非高深莫测,西医在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可以基本掌握,尤其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本身并不难。

  “西医用中药、中医用西药都需要培训,不能再这么混乱下去。”王耀献说,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也需要改进,有哪些副作用、禁忌都要详细列出来,给医生用药指导。

  对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处长李讯来说,中药注射剂是个让他时刻紧张的品种。因为相对于中药汤剂、片剂等品种来说,直接进入血液的中药注射剂本身风险很高。

中药注射剂目前有120多种,比如说有鱼腥草七种,还有其他的双黄连,葛根素这些,通报的也就十几种。还有一部分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尽管有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相对来讲好一点,有些品种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见到很密切的不良反应。所以对具体品种,具体分析,还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清开灵就是感冒发烧时候用的注射剂,说明书中有这么一句,有表征捂汗发热者慎用,因为从中医来讲,捂汗发热是风寒感冒,而清开灵实际上治疗风热感冒。有的医生没学过中医,或一知半解的,凡是感冒都在用,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很多人说我感冒了,从中医来讲,就要再区分你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不是说所有的感冒一律用感冒冲剂。比如说像夏天感冒,一般来讲都风热感冒是舒适感冒,就不适合用感冒清来冲剂,它是让人来发汗的。

 除了这些,在用中成药时我们不尽在适应上、用量上,稀释药品的浓度上,过敏史的了解上都有严格要求,必须对它采取谨慎的态度。/

  感冒了到底还能吃点什么药?西药就否定没有副作用与禁忌了吗?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有几种抗感冒的西药药均含有解热镇痛类成分:其中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能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发烧等症状,但使用中应注意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而感冒通所含的双氯芬酸钠对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儿童均属禁用。泰诺、白加黑、日夜百服宁等几种感冒药均含有减轻充血症状的缩血管药,在使用时应注意甲亢、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或禁用。而999感冒灵、感冒清、银翘解毒丸等一些抗感冒中成药不含PPA,大家有如何看待呢?

使用中成药八误

    气管炎、咳嗽,临床可分为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在治疗上,寒痰咳嗽者须选用化湿祛寒痰类药物,如小青龙汤口服液等;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药物,如蛇胆川贝口服液等。若选用不当,就很难保证治疗效果。

  不分病情轻重缓急,随意用药。如中风,大多是由于正气内虚或肝风内动,外风乘虚而入引起的。在发病初期,若选用再造丸和大活络丹等,虽可起到一定的扶正固本作用,但其祛风的作用却不利于病情缓解。

  只看药口名称,疏忽药物组成。如将风络痛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兼有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则属欠妥之举。因为风络痛风中含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成分,对高血压和肥胖患者不利。

  曲解补益药的作用,滥用补药。有些人误认为补药有益无害,其实不然,滥用补益类中成药往往会加重其偏盛偏衰。如有湿热的性功能低下者,盲目使用男宝、三肾丸、颐和春之类的壮阳药,可能会久治不愈。

  中成药和西药不合理地联合应用。实践证明,中西药合理应用有许多优越性,但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则会使药效降低,消失或引起药源性的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如地戈辛与六神丸合用,能引起频发性室性早搏;丹参片与抗酸药合用,可降低丹参的药效。

  服用方法不当。中成药的药性不同,剂型各异,治疗的疾病各不相同,因而,服用的方法也不一样。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日服3次还是1次等等,都与药性的有效发挥密切相关。因此,服用方法必须有所讲究。中成药常用于一些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服用才能显现现良好效果。

  用药剂量不当。服用中成药,也须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减少剂量。否则,剂量过大易伤正气,过小又难以奏效。

  疏忽禁忌证。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服药禁忌。一般情况下,感冒、发烧时应停用补药,用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刺激性的食物;寒证患者应忌食生冷;水肿者不宜多吃食盐;胃病患者不宜食醋;麻疹初起者应忌食油腻酸涩之物;某些皮肤病及疮肿疖毒患者应忌食鱼、虾、羊肉等。倘若在服药时忽视了相关禁忌,也会导致中成药的药效不能充分发挥。

从一例胃胀痛患者谈辩证运用中成药的重要性

最近天气转寒,胃病患者增多。前两天一例患者用药情况告诉我们用中成药治病同样离不开辨证论治,如果只是象用西药一样辨病治疗可能达不到好的效果。

      四天前的下午,一女性患者来诊,自述头天上午出现胃痛、胸部涨闷,不欲饮食,口泛清水。在某诊所医生为其开药如下:胃苏颗粒、吗丁啉、法莫替丁。昨天服药两次,今日又服药两次,但病情没有半点缓解,现症状感觉如前,没有食欲,感觉胃中有水一样,口中时泛清水,胸部涨闷难受。观其舌质淡、苔薄白润。问其病史,素有胃病史,但一般不发作厉害。此次在发病前晚上先食了一瓶冷雪梨罐头,当晚即感胃中不适,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因口渴又喝了一杯凉开水,上午即出现胃痛、胸部涨闷。考虑患者素体脾阳亏虚、适逢天气转冷、又饮食生冷,中阳受损运化无力、水湿内停而胀痛。嘱患者停服前药,给予附子理中丸一瓶、香砂胃苓丸一盒同服,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第二天下午患者经过时来告知,服药一次后当晚即诸症缓解,今日已服两次,症状消失大半。嘱把余药服完即可。

      分析:前医给予促胃动力药和胃苏颗粒无效实乃未抓住病机也,胃苏颗粒虽然可以疏肝理气、和胃消胀,但温运乏力,相反适合于肝郁化热的胃病患者,如果是呕吐酸水就可以用,但该患者是泛吐清水,所以病机未明,用之乏效。而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治其本,香砂胃苓丸由平胃散合五苓散加木香、砂仁组合而成,具祛湿运脾、行气和胃作用治其标。标本兼治,在不用西药的情况下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说明辩证得当,中药比西药疗效还好,西药吗丁啉应该是适应征的但同样无效。此病例告诉我们在临床应用中成药时切莫象应用西药一样不加辨证的运用。

感冒了,吃中成药也要辩证1 楼

首先要辩证自己是不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另外中医对感冒认识还有气虚、阴虚、阳虚、暑湿感冒等,这些就要请教专业医生了。

中成药“辨证施治”感冒

   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总体来说,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以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为代表的辛温解表药,此类感冒多发生在冬季。主要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涕、头痛身痛。特别是正柴胡饮颗粒对伴有发烧的患者服用效果会更好。

    其二:以银翘解毒丸(颗粒) (片)、桑菊感冒片(冲剂)、强力Vc、银翘片为代表的辛凉解表药,此类感.冒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舌边尖红、苔白或薄黄。特别是桑菊感冒片(冲剂)(颗粒)伴咳嗽的患者服用效果最佳。

    其三:以藿香正气胶囊、藿香祛暑胶囊为代表的清暑解表药,此类感冒多发生在夏季。主要表现为: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此类药对夏季便溏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年老体弱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或少气懒言的感冒患者,也可选用益气解表的玉屏风散。

    总之,当您患了感冒后,一定要根据症状、季节和自我体质的强弱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药用错了只会加重病情。如果您不能断定用哪一种药治疗时,还是去请教中医大夫,以免延误病情。   

使用不得法 中药疗效差

     1.仅以疾病选药,忽视辩证施治。中医的特点是辩证施治,“同病不同治”。例如咳嗽,临床可分为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两种。在治疗上,寒痰咳嗽者须选用湿化寒痰类中成药,如小青龙口服液等;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口服液等。倘若选药不当,就很难保证治疗效果。

  2.不分病情轻重缓急,随意用药。如中风大多是由于正气内虚或肝风内动,外风乘虚而入所引起的,在发病初期倘若选用再造丸或大活络丹等中成药,虽可扶正固本等作用,但其祛风的作用却无益于病情缓解。

  3.只看药品名称,疏忽药物组成。如将风络痛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兼有肥胖性高压患者,则属欠妥之举。因为络痛中含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成分,对高血压和肥胖症患者都不利。

  4.曲解补益药品作用,滥用补药。有些人误认为补药就是补养,益无害,其实不然。滥用补益类中成药,往往会加重其偏胜偏衰。如有湿热性功能低下者,盲目使用男宝、三肾丸、颐和春之类的壮阳药,往往会久治不愈。

  5.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联合应用。长期的实践证明,中西药合理应用,具有许多优越性。但是,不合理的中西药并用,可使药效降低,消失或引起病源性疾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如地戈辛与六神丸并用,能引起频发性室性早搏;丹参片与抗酸药并用,可降低丹参片的生物利用度。

  6.服用方法不当。中成药药性不同,剂型各异,所治疗的疾病各不相同当,因而服用方法也不一样。饭前还是饭后、日服3次还是1次,都与药性的发挥有关,必须讲究。不少中成药适于慢性疾病,需长期持续服用才能有效。但有些病人身患慢性疾病,服药却时而中止,不责自己,反认为药效不佳。

  7.疏忽禁忌症。中药历来十分重视服药禁忌。一般情况下,感冒、发烧时应停服补药;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寒症患者应忌食生冷;水肿者不宜多吃食盐;胃病患者不宜食醋;麻疹初起者忌食油腻酸涩之物;某些皮肤病及疮肿疖毒患者忌食鱼、虾、羊肉等等。

中成药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着使用范围的增大,因用药不当所致的各种弊端却随处可见。这就要求我们增长知识,注意辨别,做到正确合理地选用。

  (1)中成药并不全是中药制剂。有些中成药按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研制而成,中、西药混合组方。如珍菊降压片,以中药珍珠层粉、野菊花膏粉为基础,加西药可乐宁、双氢克尿塞、芦丁组成;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是多种中药加上西药优降糖;复方猴头冲剂,以猴头菇为主加上西药铝盐、镁盐、铋剂等制成。严格来说,这一类药已不属于中成药的范畴,但目前临床上称其为"中成药"这不但给家庭选用药物带来困难,就是临床医生有时也很难把握。如糖尿病人用降糖药的同时又服消渴丸,其结果必然要造成严重的低血糖,这是十分危险的。

  (2)传统古方被改良,其效果也今非昔比。许多古方中含有犀角、虎骨等成分,由于这些成分已涉及到国际公约不能入药使用,犀角被水牛角代替,虎骨被豹骨替代。生脉饮原方中含有人参,现已由党参代替人参。中医很讲究配方,这样改良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些经过改良的中成药在选用时应该慎重考虑。

  (3)药名混乱注意鉴别。中成药的名称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规,致使一药多名,或一名数药的情况并不少见。如健步丸,有些地方叫健步虎潜丸,有些地方叫豹潜丸,实际配方是一样。有时药名相同而配方不同,健步虎潜丸就有两种不同的处方。还有感冒片的名称,全国已知大约不下6种,有的是纯中药制剂,有的是中西药结合,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能贸然用药。

  (4)搞清壶里装的什么药。许多中成药为了保密处方,在说明书上只写上主要成分,由于中医特别注意辩证施治,每味药都很关键,如果连药物成分都不清楚,治好病谈何容易。

  (5)经济利益驱动下假冒产品。由于药物的高额利润,名贵中成药的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应注意鉴别。

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常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病症,是中医用于扶正的经典名方之一。

  有人对30例体虚易感冒的小儿应用玉屏风散,经半年多随访发现,小儿呼吸道感染率大为下降,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有效率达93%。4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每次口服玉屏风散10毫升,每日1次,连服1个月以上,哮喘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其作用显著优于干扰素。以本方加甘草,每日煎水200毫升分两次服,3个月为1疗程,对106例易患感冒的矽肺病人进行防治观察,3年发病率由40%下降为7.5%,血液中igg明显升高。62例高原久咳患儿,每日1剂,连服3剂加味玉屏风散,总有效率达92.9%。本方加味还可用于妇女经期虚寒型、虚热型、气虚型、血虚型感冒,均效果良好。以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255例,治愈106例,有效率达84.7%,研究结果表明,本方能使体内环核苷酸水平恢复正常,渗出病变明显改善。

  肾小球肾炎患者很容易感冒,且因感冒而使病情反复发作。24例肾炎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加服玉屏风散(丸),每日3次,每次6―9克,1个月为1疗程。经1―2个疗程后,显效23例;其中伴慢性咽炎者18人,明显好转者17人。以本方加味配合维生素e治疗隐匿性肾炎患者36例,对尿红细胞转阴有效率为90.9%,尿蛋白转阴有效率为83.3%。33例慢性肾炎患者服用本方加陈皮、连翘、土茯苓、羌活(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9克(儿童减半),每月服药12―15天,可预防慢性肾炎的复发。

  玉屏风散合生脉饮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30例,效果显著,且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以本方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面神经麻痹者49例,痊愈32例,显效15例。本方加味治疗病毒性角膜炎28例,每日1剂,服药最多者60剂,最少者10剂,治愈率达96.5%。本方合桂枝汤加减治疗26例慢性荨麻疹,每日1剂,总有效率为84.7%。

  玉屏风散加味还可用于治疗重症失眠、口眼斜、小儿夏季热、小儿厌食、习惯性流产、不育症、慢性结肠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口腔溃疡、美尼尔氏综合征、过敏性皮炎、多发性红斑、多发性疖肿、汗症等病症。

你好!在详细分析了你的病情后,我决定先用中医的医理给你解释下什么是“寒包火”.“寒包火”准确的说法是“表寒里热证”,常常见到肺有郁热的人(症状是口渴,尿黄,大便干)感受了寒邪所致,通俗的说,就是本来热盛的人,感冒后就容易见到这种情况.可见你不是属于这种情况.

你所说的“怕冷,但又经常咽喉痛”,这个属于上热下寒证,形成的原因是肾阳虚后,阳气浮游于上,造成上部的虚火,所以上部会有咽喉痛.

我们中医是讲求“辨证论治”的医学,也就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判断你是属于哪种证型,然后给予个体化的治疗.由于你说的症状不是很详细,所以我这里就列出肾阳虚的常见症状,由你确定你是不是确实是肾阳虚证:面色较白,腰膝酸软,身体怕冷,尤其以下半身更厉害,男的可以见到阳痿,早泄,小便次数多,色白,量多,夜尿多.

如果你觉得你符合上述的症状,那么就可以认为你是一个肾阳虚证,我们采取的治法是温补肾阳,纳气归元,我建议你去当地中医院开具处方治疗,如果不方便去医院,想自己服用中成药的话,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由于这个病是一个虚证,所以要长期服药才能见效,我们一般都是让病人服一个月以上的.

在服药期间,注意休息,起居时间要有规律,节制房事.

病例二:

       一个一岁半的孩子(男)低烧两各月,不吃饭(喝奶加吃饭)大便粘腻并且出现绿色大便,

       烦躁,哭闹,打人,不睡觉等症状。   儿科在中医里还叫哑科,问诊需要问孩子的父母。

   问诊得知:孩子与两个半月前断奶(属于那种硬性断奶)             晚上睡觉易醒并哭闹

   中医手诊:内有火(因为断奶的方式不对)造成孩子上火。

            外有寒(因为孩子晚上睡觉不好常踢被子)造成孩子着凉

寒热感冒 正确区分感冒的寒热可以让你治疗效如桴鼓

  这就是我们中医常说的寒包火或者叫冰包火。

   治疗:中医理疗方法拿脊加饮食调节(药膳)

   于半个月后痊愈,(孩子长得特可爱,我也是特别喜欢孩子,经其父母同意我的第6个干儿子健康的

                      满地跑了,小名叫乐乐。)

 

症状:顺序从头到脚

      头:头晕,头迷,后脑勺难受病人一直感觉脑袋难受但是不能说出具体难受的方式。

      头发:脱发严重

      眼睛:干涩,眼睛发胀,或者感觉向内收缩。视物模糊不清。

      鼻子:发干,感觉鼻子呼出的气都是干的热的。

      嘴:早上起来嘴里发苦,咸,酸等有异味

      嗓子:干,有种火烧火燎的感觉。

      牙:有人会有牙痛的现象但是不多只占5%

      胸部:有心胸胀满的感觉,就是胸口觉得发闷发胀,甚至有人有胸口闷喘不过来气的感觉。

      四肢:无力感觉不爱动,或者感觉干活没有劲。

      二便:小便黄大便干或者粘腻不爽(大便粘就是说有沾马桶的现象,不爽就是说大便时不痛快)

      全身症状:全身无力发酸,感觉睡觉后休息不过来。全身性出汗,且汗是虚汗,

     并且有外感风寒的现象全身发紧肢体活动受限,看病程的长短,鼻流清涕或者浊涕。

     并且有失眠,健忘,多梦,早上起来全身肌肉就像没有睡觉一样,甚至比没睡觉前还酸。

    

病因:一,因为自身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导致肝火过剩,从而肝火上扰清窍,导致鼻子,嘴,嗓子,

          

       眼睛干涩等,又因为火热内扰导致肺脏的功能不好,从而使肺主皮毛的功能不好,导致表皮

       

       的汗孔的开闭不正常,从而中医所说的清窍失养。

       二,清窍失养后又外感风或者寒邪导致有感冒的症状(低烧不退)

综上所述:一:好的医生不能完全相信患者的自述(容易误导医生造成误诊)

         二:诊察一定要仔细(因为光头迷的中医理论的原因就有十多种)

         三: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并且一定要尊重患者,(因为患者就是医生的老师)

         四:合理用药在以不伤害患者身体的情况下使患者尽快康复

             (其实看到患者那充满感激的目光我们医生也会有种幸福的感觉的)

         五:如医术不够不能给与患者回复健康的能力,不能延误患者的治疗,应向高一级医生或者

             医院转介。

              (患者不是小白鼠,我们医生不能用患者的健康或者身体做实验)  

有人说,wo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上火,脸上起疱,牙龈肿痛,必需马上再吃祛火的药才行。这是什么因为呢?那是因为您表寒过重,虽吃热药,也是“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头面所造成的。外寒就是膀胱经之寒,只要在后背刮痧或拔罐“破冰熔化”,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火有去处,发向后背去御寒,不再往头面上跑了。

小惠:

  对于排汗顺畅的人来说,夏天发汗是很好的。但有的人就像老师说的是“冰包火”,体表堆了一层厚厚的(寒气所致),无法顺畅排汗,就会感到酷热难当,甚至中暑。老师说过,这种情形只要在后背刮痧或拔罐,“破冰熔化”,加上养血气,肃清体表之寒,使发汗顺畅,就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后果了。

  路过蜻蜓:

此文就像姜汁红糖水一般,暖心暖身。昨天用艾条灸了足三里等穴位,感受很好,喜欢艾灸的味道和暖暖的感触。喝了姜汁红糖水暖胃发汗,此次没有腹痛。用了几次取嚏法,预防了淋雨后的感冒,容易出涕,每次取到打不出喷嚏,并微微发汗。今天对比老师的新文,感受自身很对路。前阵感冒、咳嗽很流行,往日体弱多病的wo居然“幸免于难”了,心中充斥前所未有的自负。相信跟着老师的指点,保持调理,必定能彻底改善体质。相关的主题文章:

 

 3.冰包火体质

   这种体质表现为:明明怕冷,但吃温热的食物或者着急生气就容易上火、舌头起泡、口唇长疮、脸上长包。

   怕冷是身体血气不足,所以风寒会从毛孔侵入,促使皮肤表层形成寒凝之物,比如脂肪等,这将导致毛孔堵塞,排汗不利,中医叫做“风寒束表”,也就是“冰包火”之“冰”。

  因为毛孔堵塞,排汗不利,身体通过汗液排毒的通道大大减少,而人体热气总是倾向于往上走,再加上吃热性食物或者情绪烦躁,都会促使气血上涌。那些本该由汗液排出的“三浊”就夺路而出,以舌头起泡、口唇长疮、脸上起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冰包火”之“火”。

   火大并不表明人体的能量很多,而是正常的排毒通道不通畅,正邪相搏,身体被迫以非正常渠道排毒的结果。这种体质的朋友用灸法就能温通寒凝之物,排汗祛寒。如果再定期在膀胱经上刮痧,双管齐下,效果更佳。

   另外,推腹法和温灸关元、中脘等中下焦穴位一起用,可以健脾胃,减少“三浊”的产生;暖肾府,使小便通利;助肠胃蠕动,使大便顺畅;温通经络,使“三浊”下行之路无阻。????这样,体内“三浊”就会大为减少。体表之冰可解,“三浊”大减,内火自消,不亦乐乎?

   每每临睡前,做完推腹法后,我也会热两小口袋黄豆,置于关元、中脘之上,肚中温煦如春,微微汗出舒爽,不觉沉沉睡去。常常一夜无梦,醒来已是窗外鸟鸣,东方既白矣。

   当您闲来无事,在家里看书的时候,不妨放上一盘古琴曲,热上三两个黄豆口袋,斜靠在床,温灸一会儿。豆香隐隐,琴声悠远,一卷在手,身暖心清,真乃一乐事也!

。。。确切地来说

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痛药,还包括神经类即阿片类的药品

抗炎药,还包括激素类如糖皮质激素。

而抗感冒药又包括,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

所以一般会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主,加一些成分辅助,比如我记得好像感叹号,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加咖啡因。

感冒了如何选择感冒药

咽痛、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咳嗽、咳痰、甚至是发热等症状。。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所有感冒药的共同点:

1.几乎每个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除新康泰克外。此成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2. 除日夜百服宁的“日片”外,每个药品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此成分为抗组胺药,有抗过敏的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与此同时,氯苯那敏也可以使人产生困倦的感觉,所以开车时应谨慎使用。

其次还要知道感冒药的不同点:

1. 伤风胶囊和快克中均含有人工牛黄和咖啡因。人工牛黄性寒,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能减轻氯苯那敏等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

2. 快克中含有金刚烷胺,这是此药与众不同之处。金刚烷胺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3. 新康泰克和日夜百服宁中均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与麻黄碱互为同分异构体,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之一,具有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其效果毋庸置疑。但是其不良反应也较普遍,因为伪麻黄碱属于拟肾上腺素药,中枢作用较肾上腺素强,较大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及失眠等症状。为此,我们在服用含有此成分的感冒药时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避免给儿童使用。为儿童选择感冒药时,应尽量选择药名为“小儿×××”、“儿童×××”的药品,这些药品的配方、剂量均按儿童特点制备,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4. 日夜百服宁中含有右美沙芬。此成分系中枢镇咳药,能够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镇咳,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无镇痛和成瘾性,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选择此药。

5. 相比之下,尽管伤风胶囊和新康泰克在成分上没有太多特点,但伤风胶囊价格较便宜。而新康泰克中伪麻黄碱的含量为90mg,比其他药物含量高,故其治疗鼻塞的作用也较强。根据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冒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感冒药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康泰克和新康泰克可提取制造毒品的“盐酸伪麻黄碱”,因此新西兰政府对外国访客携带“康泰克”和“新康泰克”入境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对违规者处罚严厉。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新西兰使领馆提醒赴新中国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新西兰对进出境行李物品的规定。如确需寄带上述药品,则务必注意将数量严格掌握在合理范围内,并主动向新海关申报,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就已上市的感冒药来讲,起解热镇痛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用惯了感冒药的人往往有依赖性。但是这些成分只是缓解一些不适的症状而已,对真正导致感冒的病毒不仅无效,甚至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误以为服了感冒药,接触孩子就没事的做法是错误的。

  目前这些退热的主要化学成分中,有阿斯匹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的毒副作用较大。但是在西方国家,在处理感冒上并不倡导使用这些药物,而是主张多喝开水、注意多休息。认为服了药,病就会好,其实不注意调养,反而会使病情复杂化,乃至恶化。

  关于发热处理的研究报告曾指出:对于体温低于41.5℃的非持续性发热,退热药的使用还没有得到循证医学证实有益处;在一些感染性疾病中,退热药的使用研究也未证明有益。因为发热不仅是炎症反应,而且是人体抗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温的适当升高有助于提高人体抗微生物的免疫力。在败血症病人中已证明发热与提高生存率有相关性。盲目退热能掩盖病情,耽误治疗,相反退热药对肾脏、消化道和肝脏等有毒副作用。因为常见非甾体类退热药能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及电解质代谢异常,可致肾损害;非甾体抗炎药还可通过抑制前列素的作用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脏耗氧量增加;在水痘等病毒性疾病中服用阿斯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导致恢复时间延长。有研究表明,在出血性溃疡病人中有56%服用非处方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酒精一起服用时,其后果更加严重。

  非甾体类的退热镇痛作用会让病人感到舒服一些,所以很多病人会主动找医生要求退热或自主用药退热,这是导致该类药物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热退了就误认为病好了,其结果往往是疾病的迁延不愈。在临床上,医生给病人的医嘱常常是:必要时服一片,但由于急于退热,病人有时会自主增加用药次数或用量。有的感冒药在药物说明书里有“一日三次或数次”的服法说明不够科学。

  发热是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盲目退热的做法不足取。有一位病人身体发热,医生用常规退热药无效后,又用糖皮质激素来退热,病人病情反复发作,后到大医院诊治,结果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大多属于非甾体类,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只能在高热时短时间内使用,而且不应该期望靠退热治愈感冒。广告语不可轻信,以免受其害。

 

用古老的方法治疗我女儿的感冒

作者:lw56102(在读医学博士)

不知道什么原因,女儿2月27号出现流清鼻涕的症状,同时还有间歇的鼻塞,轻度的干咳,眼泪也增多,夜间哭闹比平时明显一些。听人说小孩子出了六个月就容易感冒,因为母乳提供的抗体保护逐渐失效,小孩子的免疫系统要自己学着抵御外来的侵略了。  我大约可以猜到去医院的结局是什么,很可能要输液,输液的成分一般包括抗生素(一到两种),抗病毒药和中药注射剂,有可能只给一种,有可能三种一块上。比较“负责”的还可能给查一个血常规,胸部的X线。既然如此,我还是决定采用比中医还要古老还要传统的治疗方法:等着!

关于感冒药,退烧,美林,泰诺林,瑞芝清,扑热息痛

这两天仔仔感冒了,狂流鼻涕,有点小发烧,于是做了点功课,和妈妈们一起分享。。。

1、泰诺、泰诺林、美林、瑞芝清的区别

泰诺为复方的,有扑热息痛可退热,右美沙芬可止咳,伪麻黄碱收缩鼻粘膜和扑尔敏抗过敏可以治鼻塞流涕的。

泰诺林只是退热作用,成份是扑热息痛。美林成份为布洛芬,退热和止痛作用较泰诺林强

瑞芝清”的主要成分是尼美舒利。

2、三种退烧药药效和副作用:

 扑热息痛(泰诺林)、布洛芬(美林)、尼美舒利(瑞芝清)都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中扑热息痛历史比较悠久,而布洛芬和尼美舒利都是新出来的,好像尼美舒利更新。相对来说后两者药效比扑热息痛要强,效果比较明显。(也因此都说39度以上吃美林,以下吃泰诺林?只是因为泰诺林药效差啊)

一般来说,效果越好的药副作用也越大,总结如下:

1、泰诺林是扑热息痛,比美林和瑞芝清疗效差。临床上使用历史比较久,也可能副作用都显示出来了。

2、三者副作用相当,都对内脏有伤害。不能常吃,不能过量吃!!

3、哮喘的孩子避免布洛芬(美林)。肝脏不好的人也要避免吃含有扑热息痛和尼美舒利(瑞芝清)的药物。(是不是大三阳吃感冒药要慎重啊?)

4、很多常规药物,特别是效果好的,都含有扑热息痛,比如泰诺,泰诺林,白加黑,三九感冒灵,感冒清等等,感冒在家里自己吃药一定要注意不要同时吃含有一样成分的药物。不要吃容易引起冲突的药物,自己用药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

5、吃感冒药(一般都含有扑热息痛)不要喝酒,会损害肝脏!

6、38.5度以下尽量物理降温。

7、孩子专门用的退烧药,偶尔吃吃应该也不要紧,也不要太紧张了。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药物管理  

     抗生素是细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1928年英国学者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41年抗生素开始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存在细菌性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以及部分原虫等引起的感染才是应用抗生素的指征。目前,滥用抗生素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常见的是治疗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使用抗生素。

     90%以上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此外还有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病原学角度看,除了继发细菌感染,抗生素对于感冒和流感没有任何治疗作用。多项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也一致表明,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既不能缩短病程和改善转归,也不能有效预防感冒的细菌性并发症。

     我国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指出,感冒不宜用抗生素治疗。即便鼻分泌物黏稠不透明或变色,也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炎,无须用抗生素治疗,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等细菌感染表现出现,才考虑加用抗生素。成人感冒同样不主张用抗生素治疗。

     目前的流感治疗指导原则将抗生素治疗仅局限于有肺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尤其是年龄幼小或高龄以及有潜在疾病的患者。我国《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2004 年修订稿)》指出,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出现继发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

           过敏和毒副作用增加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每一种抗生素在人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甚至不可逆转性耳聋)。在我国的8000万残疾人中,1/3有听力障碍,其中70%以上的致聋原因与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

     喹诺酮类药物对骨组织有损害, 禁用于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及18 岁以下青少年。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同时具有肝脏毒性。

     此外,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些抗生素还可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抗生素用量的增加,人群暴露于抗生素的强度增加,普通人群的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人体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失衡

     正常人体内都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它们参与人体代谢,使机体保持健康状态。抗生素对正常菌群也有杀灭作用。如果长期、反复、不规则地过度使用抗生素将使人体微生态失衡,局部和全身免疫力降低,进而导致二重感染,此时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和耐药菌,抗感染治疗势必更加棘手。

    医疗费用增加

     据统计,仅因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1年就要多花费7亿多元人民币。额外的医疗费用包括抗生素本身及对抗生素相关毒副作用的处理,如治疗二重感染和增加的住院时间和费用。

     因此,过度使用抗生素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同时对卫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耐药菌产生增多

     目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而广谱抗生素日益广泛应用是其重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左氧氟沙星的用药量和肺炎链球菌对其耐药率正相关。随着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的增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也不断上升。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是在滥用抗生素所产生的选择性压力下,由于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在没有局部竞争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存空间,从而得以在感染和(或)定植部位大量、快速地生长繁殖。

     另外,在细菌耐药中往往存在交叉耐药现象,某种细菌对一种药物耐药往往伴随着对这一类药物全部耐药甚至对其他种类抗生素也同样耐药的问题,这更加缩短了新药物的使用寿命。

     严峻的细菌耐药形势意味着对一些常见细菌性感染我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窄。例如呼吸道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在某些地区,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不再有效,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率也越来越高。

     可以想象,一旦致病菌的耐药发展速度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我们又将回到抗生素诞生前的黑暗岁月。

        抗生素滥用应对措施

     为了控制感冒和流感中严峻的滥用抗生素现状,国家卫生部门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法规,如国家药品限售令(规定药店必须凭处方才能对患者出售抗生素)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此外,卫生部门还应该通过各个渠道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如提高临床医师抗生素使用水平,特别要加强城镇和农村基层医师抗生素相关知识的更新,减少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和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加强科普教育,纠正人们在“感冒咳嗽用抗生素、头疼发热用抗生素”上的误区,通过行政手段对抗生素的生产实行宏观总量控制以及对销售严格管理等。

感冒通没想象的那么“坏” 文发布者:陈吉棣来源:

    前不久,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9种药品的不良反应,其中感冒通被排在首位。

    其不良反应的表现为对肾功能不全或减退的小儿、老人和患有胃溃疡者会引起出血现象。这是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的结果而公布的。想不到这一信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其实,感冒通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根据医药学家的公正评价,迄今为止,它仍然属于一种常用的“价廉物美”的感冒药品。它的不良反应主要来自处方中一个成分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钠属于一种非甾体药物,具有很强的解热、消炎、镇痛功效,不少消炎镇痛药品都含有此成分。

    据有关药学专家介绍,国外类似药品在其说明书中列出的注意事项是儿童、孕妇、老人不推荐使用。感冒通每片所含的双氯芬酸钠仅15mg,大大低于其他一些消炎镇痛药物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以上述广州某药厂的感冒通为例,据监测,近10年来共销售60亿片,有超过2亿人次服用,出现出血性不良反应仅89例,绝大多数为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约占千万分之四。依照我国制订的标准,在安全有效范围内。因此,在国家药监局最近进行的药品注册中,感冒通仍作为一种有效的药品给予注册,并重新发给生产批文。国家药监局规定,今后,国内所有药品均要在说明书中标明不良反应,感冒通也在说明书中明确标出了禁忌症:消化道出血、溃疡、肾功能下降及年老体弱、五岁以下儿童禁用。

    据医药专家介绍,感冒通是治疗感冒所致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的理想药物。同时它价格便宜,仅花1元多钱就可治病,这样的“性能价格比”使它在目前药品价格普遍偏高的情况下,成为颇受农村消费者和城镇普通工薪阶层欢迎的一种普药。只要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中的提示选购和服用,就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公布,在国外已司空见惯。在我国,这项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健全,可能国人一时还不习惯,以致产生恐慌心理。据了解,这次我国国家药监局公布的9种有不良反应的药品,只有紫药水一种被禁用,其他8种仍作为常用药品供医生和病人选用。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所有感冒药的共同点:

1.几乎每个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除新康泰克外。此成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2. 除日夜百服宁的“日片”外,每个药品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此成分为抗组胺药,有抗过敏的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与此同时,氯苯那敏雷州话歌也可以使人产生困倦的感觉,所以开车时应谨慎使用。

其次还要知道感冒药的不同点:

1. 伤风胶囊和快克中均含有人工牛黄和咖啡因。人工牛黄性寒,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能减轻氯苯那敏等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

2. 快克中含有金刚烷胺,这是此药与众不同之处。金刚烷胺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3. 新康泰克和日夜百服宁中均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与麻黄碱互为同分异构体,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之一,具有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其效果毋庸置疑。但是其不良反应也较普遍,因为伪麻黄碱属于拟肾上腺素药,中枢作用较肾上腺素强,较大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及失眠等症状。为此,我们在服用含有此成分的感冒药时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避免给儿童使用。为儿童选择感冒药时,应尽量选择药名为“小儿×××”、“儿童×××”的药品,这些药品的配方、剂量均按儿童特点制备,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4. 日夜百服宁中含有右美沙芬。此成分系中枢镇咳药,能够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镇咳,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无镇痛和成瘾性,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选择此药。

5. 相比之下,尽管伤风胶囊和新康泰克在成分上没有太多特点,但伤风胶囊价格较便宜。而新康泰克中伪麻黄碱的含量为90mg,比其他药物含量高,故其治疗鼻塞的作用也较强。根据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冒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感冒药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康泰克和新康泰克可提取制造毒品的“盐酸伪麻黄碱”,因此新西兰政府对外国访客携带“康泰克”和“新康泰克”入境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对违规者处罚严厉。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新西兰使领馆提醒赴新中国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新西兰对进出境行李物品的规定。如确需寄带上述药品,则务必注意将数量严格掌握在合理范围内,并主动向新海关申报,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如何应对感冒作者:原是流民

  发烧是一种有益的防卫行为

  

  我想提到感冒,就不能漏掉发烧。

  发烧绝对是一个大事件,特别是对刚有小孩的年轻父母而言——那真可用上一句话:畏之如虎!

  

  (1)被冤枉的体温

  每天,住院的病人都会得到一个来自护士的小棒棒,或插腋窝下,或含在口里(再恶心一点:肛门)。对于一般的病人而言,他当然搞不懂什么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所以患者常常会把关心的焦点盯在体温计上。今天体温高了,不好,病情加重了;明天体温降下来了,大家眉开眼笑,似乎发烧就是病魔的外衣,体温正常就是康复的标志!真的是这样吗?

  而如果体温能化为一身轻纱的女子,她一定会一脸的雨打梨花:大人啊,冤枉!如果我说发烧是对你有益的一个防御反应呢——是真的!在中国,窦娥都没人家发烧冤呢!

  

  (2)发烧总动员

  好吧,还举前面感冒的例子来说发烧:前哨部队探到敌情,立马把信息报到总部(人体中枢),总部赶紧下发紧急动员令,全国即刻进入警备状态。这就是发烧的一系列进展过程。这个前哨部队就是人体的巨噬细胞,它们发现敌情了,赶紧向总部报告。怎么报告呢?我们的万里长城不是有烽火台吗,各处的守军只要一发现敌情,就点燃烽火,周围的部队一看到信号,就纷纷赶过来支援。

  人体的巨噬细胞用的办法也差不多,它们会释放白介素-1,周围的免疫细胞一接受到白介素-1,就进入战争状态,纷纷过来支援。巨噬细胞的白介素-1顺着血液流到人体的指挥中枢——大脑,溜到大脑的白介素-1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就像空调的遥控器一样,将会把位于下丘脑的人体体温调控中枢(正常设置于37℃)调高一点,于是体温开始上升。

  从释放前列腺素到人体发烧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在此期间病人经常会感到发冷、寒战,原因是下丘脑发出命令,告诉人体的感觉器官说:现在39℃才是“正常”体温,于是全身各组织在没有达到这一体温时都会觉得冷,它与我们先浸一会儿温水、再回到正常温度的水会觉得冷的原理一样。

  

  (3)寒战与退烧药的原理

  寒战是人体最高效的提高温度的一个办法,寒战时肌肉组织会快速运动,产生大量的热以提高体温。而我们经常用的退烧药——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消炎痛等)退烧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非甾体消炎药有一个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前列腺素是人体体温调控中枢的遥控器,它受抑制时,下丘脑就会以为战争时期已过,全国恢复和乎状态,于是又把体温调回正常。

  刘翔起跑之前是不是要全场地晃一晃、热热身?他在干什么呢?无非是使他的体温稍提高一点,全身进入应激准备。体温提高只是全身进人应激准备的一个外在表现,体温升高后,全身能量代谢增加、心跳增快(发高烧时你是不是觉得心跳得好快)、呼吸急促,更重要的是全身的多种生化反应在体温升高时会加快(当然学过生化的人会知道这是各种反应酶的活性增强所致)。全身进入战斗总动员状态,各种防疫部队士气高涨,战斗力加倍,不再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有研究者发现,体温稍提高后,人体的B细胞及T细胞会迅速增殖,而巨噬细胞和粒细胞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以更好地吞食、分解病原体。提高体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一般的细菌、病毒在高于37℃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会受到限制。

  这么说吧,我们人体在遇到外敌入侵时,为了提高防卫能力及抵制病原体的生长,一股的应对措施是:把体温提高一点!

  

  中外医生对待发烧的差别

  

  或许你在外国,小孩发烧38℃多,你很着急,医生却不当回事,只是嘱咐你多休息、注意观察,啥药都不开!你是不是很恼火?

  其实医生是对的,发烧对于我们是一种有益的防卫举动,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了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滥用退烧药呢?用退烧药是一种驼鸟的做法,把体温降下来,以为就好了,其实只是你身体的病毒在全身没有防疫动员的情况下,更容易攻城掠地而已!

  当然,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这就是我们老祖宗一直提倡的“中庸”。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外敌入侵时反应过度也不好,否则全国的生产就得停下来,全部进入军工生产,消耗过大,人民生活就会每况愈下。就像发高烧,全身消耗过大,水分丢失,而且我们的中央指挥部(大脑)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家伙,它们天天坐在空调恒温的办公室里发号施令惯了,突然要它们在烈日下暴晒,一时半会还行,时间长了就扛不住了(大脑的神经细胞在高温下会受损,特别是小孩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长期高温对其生长不利)。所以发烧是把双刃剑,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认为39℃以下)是杀敌的利器,但超过了,又是危害人体王国的凶手。

  外国的医生总是惊讶于我国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对发烧的过度处理。在他们的观念中,低于39℃的体温对于人体抵抗感染是有益的,为什么要用药物降低它呢?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不适应症是造物主的小诡计

     发热时我们会浑身酸痛、头晕乏力。这些症状当然令人讨厌,但如果我要说:这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呢?这些讨厌的症状其实和发热一样,是被人类误解的可怜的窦娥呢?

  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从病理、生理的层面上讲,浑身酸痛乏力是因为外敌入侵时,巨噬细胞向整个人体王国发出了烽火信息——白介素-1,各个部位即刻进入战时状态,全国的物质准备会优先考虑国防的需要。

  和平时期,人体的能源物质很大一部分供给四肢肌肉,因为只有肌肉强壮才有可能劳动进食或在危险来临时逃跑。但人体王国在接到外敌入侵的情报后,四肢肌肉就得做出牺牲,它们中的蛋白质要分解出来,为整个王国的军事行动提供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发烧时四肢肌肉会感到酸痛无力,发烧时间一长,会发现病人瘦了一大圈的缘故。

  此外,发烧时出现的种种不适症状,从造物主的角度而言,那是他的一个小小诡计——当然目的是保护人类这个群体!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肺结核病人(或者一个严重流感病人)生病了,但他一点症状也没有,还活力四射地到处跑、到处吐痰,跟你距离0.01公分还爽爽地打喷嚏!结果会怎样,他周围的人群都要跟着倒霉。

  而人类的进化会使这些病人暂时地失去活力,让他有种种的不适,只想躺在床上休息看书,把他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这一方面是强迫病人休息,另一方面是使得周围的人群避免受到传染。这个自然进化是不是太伟大了?

  而我们应该警惕的是近十年肺结核病在中国严重抬头,这有很多的因素(如基层防疫的缺位,人口流动量加大等),但很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结核病人营养状态的改善(从古至今,肺结

核一直是穷人的病,富人营养状态好,常不发病),一大堆的隐性肺结核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依旧活力四射地到处吐痰咳嗽——以致受害者越来越多!艾滋病的传染速度很快也是因为早期的艾滋病患者根本没有症状,这些家伙还活力四射地到处去干“坏事”。好好的一个人,谁知道他是艾滋呢——补充一句,随地吐痰和对着人打喷嚏的人真是……自己想一个形容词骂他!治感冒、提高免疫力

  

  胜过乱吃药

     (1)本末倒置的治疗手段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平时被我们冤屈的各种症状,或许能让我们对疾病的治疗有一番新的认识。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平时对一些常见疾病所采取的所谓“治疗”手段,或许会发现,我们自欺欺人、本末倒置的时候居多。

  我们认为自身已经有了高度的智慧,医学的发展应该能让人类无病无灾地安稳过一生,但如果我们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就会发现现代医学有一个现状:诊断上我们挨真理近一些,治疗上我们的办法并不多,许多办法深究起来还有点不靠谱一比如对于感冒的治疗!而且这个现象是如此普遍存在于各种疾病谱里。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现代医学,尽管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事业。我上大学时,一个老师是这样跟我说的:“你们从事的是一项注定失败的事业,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的常态,你们雄心满怀地想改变这一自然法则,失败自然只能伴随你终生。”

  一场感冒,既然被称之为战争,我们就要有点策略不是?感冒的根本病因是病毒肆虐,最根本的办法是灭了来犯之病毒,如果这个做不到,那就让自身的防御力量变得无比强大!

  想法很好,也很对,但实际上做不到。如果我告诉你,如果人类治愈不了艾滋病,那么人类也治愈不了感冒!你信吗?把感冒和艾滋病扭到,-起黑白配并不过分。别忘了,它们的病因其实差别并不大,都是病毒,只是作案方式不同而已。

  对于病毒,人类目前的武器并不多,而且杀伤力也不够。所以对于感冒,医生一般不会用到杀病毒的药,用了效果也不好。打个比方,在病毒面前,感冒药如同一个淘气的勇士,挑了根竹竿就冲到了战场上。

  这个办法目前行不通,那么我们只得增强自身的防御力量。是呀,你真聪明!人体的免疫力你可以在几天内迅速增强吗?——燃烧吧,小宇宙!你想的美得很!

  咦,这些办法都行不通,那我感冒,医生还狂开药,他开什么开呀这么来劲?好吧,你感冒了是不是又发烧又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等,你难受呀,我当医生的,开一些药让你不这么难受不好吗?如今现代医学已经针对病毒,提供了许多很有利的武器(如解热镇痛药)——等等,你给我等等!你上面不是说,发烧、头痛、鼻塞、流涕都是人体的自我防御反应吗,是我的盟友吗?那我干吗要把这些反应给消灭掉呢?

  好吧,你生病了来找医生,医生跟你说:“我没有办法,你回去多休息,多喝水,平时多锻炼,注意增强体质。”你会不心疼自己的挂号费吗?相反的,如果医生开一些药,让你的症状很快消失(尽管这些症状对你有益,但让你难受),你是不是要大赞医生有医德——就是这么回事!

  (2)感冒了,支持疗法最重要总结一下吧,感冒了,你最好用支持疗法,包括多休息,补充足够的易消化的营养,还有足够的水分。如果身体确实太难受,也可以用点解热镇痛药,还有呢,免疫力低下的人要注意并发呼吸道的感染,意思是说,感冒了,我们的防御防线被病毒攻破后,其他的致病细菌也会趁机杀将过来。如果出现高烧、咳脓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那就要正儿八百地去一下医院,验个血,做个胸透或x光平片。如果没细菌感染的证据,那么抗菌素是没有必要用的。

关于治疗感冒莫重复服药的问题 

    目前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 ,即以两种或数种中药、西药或中药加西药组合而成的制剂。临床上自行用药却常常忽视复方制剂而导致重复用药 ,对人体造成危害。

    主治感冒发热兼有咳嗽、咯痰的药物有银得菲、泰诺感冒片 ,均由扑尔敏、扑热息痛、伪麻黄碱、美沙芬组成 ;百服宁、一粒清、必理通、泰诺止痛片等的主要成分为扑热息痛 ;白加黑含扑热息痛、伪麻黄碱、苯海拉明、美沙芬 ;三九感冒灵则含扑热息痛、美沙芬、咖啡因及中药清热解毒成分。

    抗感冒类的速效伤风胶囊 ,由扑热息痛、咖啡因、人工牛黄、扑尔敏组成 ;复方大清叶片为复方大青叶提取物、扑热息痛、咖啡因、异戊巴比妥、维生素C组成 ;感冒清含有扑热息痛和扑尔敏 ;感康、盖克和快克胶囊里除含有扑热息痛和扑尔敏外 ,还有咖啡因。

    从以上药物的组成可以看出 ,扑热息痛是感冒药组成的主要成分 ,当这些药物与单方的扑热息痛或其它含有扑热息痛的复方制剂合用时 ,扑热息痛、咖啡因等用量就增加了。扑热息痛属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若长期或超剂量应用 ,存在肾脏损害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这种肾损伤的特点是使肾脏发生钙化 ,不能进行正常收缩并产生波状外形。此外 ,由于咖啡因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会对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若用量过大 ,时间过长 ,将会引发一种被称为“止痛性肾损害”的肾病。这是一种慢性肾功能损伤,最终将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扑尔敏是较强的H_2受体拮抗制 ,在以上的抗感冒复方制剂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当重复应用而使用量超过每次 4毫克时 ,其副作用使人嗜睡 ,驾驶员、高空作业或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作人员服用时容易出现意外。最近有研究表明 ,扑尔敏的不良反应还有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全血细胞减少等。

    由此可见 ,在选择两种名称不同的感冒药物时 ,应先阅读药品说明书 ,弄清各自所含成分 ,以免重复使用。

 药物应用:感冒主要由于诸类病毒感染引起--首先对症治疗:1.发热为主的--选用含非甾体抗炎药的感冒药如 白加黑 2.鼻塞流鼻涕的--康太克 新康太克(盐酸伪麻碱)。 另外病因治疗:利巴伟林针+葡萄糖静滴抗病毒。 服用维他命C,可缩短感冒期,并缓和咳嗽 、打喷嚏等症状平时多锻炼增强抵抗力。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但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分为抗过敏药、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能够选择性地收缩鼻粘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例如苯丙醇胺、伪麻黄碱等。解热镇痛药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抗病毒药可以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阿昔洛韦、金刚烷胺等。中药治疗感冒的药品也很多,如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感冒清热冲剂、藿香正气冲剂等。中药如柴胡、葛根、黄连、金银花等等,这些中药具有西药所不具有的抗病毒的效果。如柴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解热作用,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在抗病毒方面,柴胡除有抑制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葡菌作用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柴胡不仅能够应用于治疗流感,对感冒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性疾患都有治疗作用。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抗病毒药的效果都不确实,所以只能对症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抗感冒药。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病程5-7天可痊愈。如果局部症状严重,可采取局部理疗,多喝水,嗓子疼吃点保喉片,鼻塞用一点收缩鼻粘膜的药。流感要卧床休息,多饮水,可用点专门治疗流感的药,如奥司他韦就是针对A、B型流感病毒的药,在发烧早期48小时内使用效果不错。

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答案补充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五法】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只能对症处理,让其逐渐自愈。本文介绍几种奇特疗方,读者不妨一试。 

 1、喝鸡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胃病慎服感冒药

   在很多人眼里,感冒药是一类非常“温和”的药物,但 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时要小心,尤其是胃溃疡患者一定要注意用药方法,谨防因药物加剧胃黏膜损害,造成溃疡复发。

  一般来说,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都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比如是否患有胃溃疡等胃肠疾病,以避免药物加重损害,有时医生由于门诊量过大,来不及仔细询问时,患者要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胃病史。

  虽然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对胃黏膜有刺激,但是胃病患者并不需要对它们一律“封杀”,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来决定用药。一般感冒药的用药时间比较短,连续服用大多不会超过一周,如果胃病不是很严重,还是可以用这类感冒药的,只要注意使用方法就可以了,比如不要空腹服用,以免加重原有病情或诱发溃疡,甚至引起胃出血。另外,最好选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黏膜刺激,必要时可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麦滋林等。据三九

市场上可购买的感冒药伤风胶囊、快克、新康泰克和日夜百服宁,属非处方药,选用时要注意其共同点:

    1.除新康泰克以外,每个药品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此成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2.除日夜百服宁的“日片”外,每个药品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此成分为抗组胺药,有抗过敏的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与此同时,氯苯那敏也可以使人产生困倦的感觉,所以开车时应谨慎使用。

    还有不同点:

    1.伤风胶囊和快克中均含有人工牛黄和咖啡因。人工牛黄性寒,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能减轻氯苯那敏等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

    2.快克中含有金刚烷胺,这是此药与众不同之处。金刚烷胺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3.新康泰克和日夜百服宁中均含有伪麻黄碱,具有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但是其不良反应也较普遍,因为伪麻黄碱属于拟肾上腺素药,中枢作用较肾上腺素强,较大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及失眠等症状。我们在服用含有此成分的感冒药时,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避免给儿童使用。为儿童选择感冒药时,应尽量选择药名为“小儿×××”、“儿童×××”的药品,这些药品的配方、剂量均按儿童特点制备,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4.日夜百服宁中含有右美沙芬。此成分系中枢镇咳药,无镇痛和成瘾性,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选择此药。

    5.相比之下,尽管伤风胶囊和新康泰克在成分上没有太多特点,但伤风胶囊价格较便宜。而新康泰克中伪麻黄碱的含量为90mg,比其他药物含量高,故其治疗鼻塞的作用也较强。

儿童感冒要分阶段吃药 

  儿童感冒药的安全性一时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孩子感冒后吃感冒药、消炎药,甚至是止咳药,未免有点用药过度。不吃药,又担心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以致孩子出现高热,甚至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的情况。其实,在孩子感冒的不同阶段,根据他的症状作一些简单的中医处理,不仅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避免滥用抗生素,不致孩子体质变虚弱。

  感冒初起,无发热

  孩子受凉,感冒初起时,常表现为有轻微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偶有几声干咳,但还没出现明显的发热。这是疾病初起、病情较轻的时候。此时的咳嗽,中医称为伤风咳,是孩子一时不适应气温的迅速变化所引起的反应。

  对于这类初起的伤风咳嗽,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做好保暖工作,同时给他们服用一些感冒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小柴胡冲剂等即可。此时完全没有必要给他们服用消炎药、止咳药等。

  如果身边没有合适的感冒中成药,也可用一些食疗办法,把风寒给“逼”出来。淡豆豉姜葱粥是较常用的一个食疗方,其具体做法是:淡豆豉20克压烂,生姜10克切成细丝,鲜葱白3根切成碎花状,把三者共放进碗中,再往碗里倒入滚烫的热粥(约250毫升),加食盐调味搅匀后,让孩子趁热食用。进食完毕后,让孩子平卧于床上,盖好被子,令其身体微微出汗(出汗后记得及时帮孩子更换干爽的衣服,以免再次着凉)。一般来说,汗出了,感冒也消退了。

  没有淡豆豉的话,可改用姜葱米醋粥治疗。具体做法是:取生姜3片,鲜葱白5条(切段),大米50克,米醋15毫升。先将姜、葱、大米煮成粥,再加进米醋煮沸,调味后,趁热食用,食后盖衣被,微出汗即可。

  感冒加重,咳嗽发热

  以上是针对孩子伤风初起时的处理办法。如果孩子鼻塞、流涕已经好几天了,同时咳嗽比较厉害,出现了痰音,并有轻中度的发热,这说明感冒已经有所进展,此时就要服用一些治疗伤风咳嗽的中药水剂。

  给药之前,我们还要先辨别孩子是热伤风还是寒伤风。热伤风咳嗽的孩子,常表现为身体轻中度发热,有汗。咽喉疼痛,痰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此时可给他服用桑菊饮,即桔梗10克、连翘12克、杏仁15克、甘草6克、薄荷6克、芦根10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蝉农4克、青天葵12克、前胡12克、杷叶10克、川贝9克,煎水内服。

  如果孩子表现为身体怕冷,诉说头痛,痰白,舌苔薄白,就属于寒伤风,此时要用金佛草散方,即金佛草10克、前胡15克、荆芥9克、半夏9克、炙麻黄6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12克、杏仁15克,煎水内服。

  在伤风咳嗽期间,无论是热伤风还是寒伤风,都不宜给孩子进食生冷之物,如雪糕、冷冻饮料等。过甜的食品也是不适宜的。油炸之物、火锅等也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使治疗变得事倍功半。

儿童感冒药为何没有用?   

  婴幼儿时期,宝宝的机体免疫功能不够健全,特别是没有经过母乳喂养的宝宝,对各种传染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感冒病毒传染而发病。这是宝宝易患感冒的一个重要原因。

  宝宝发育不够健全易患感冒

  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各组织器官发育又未成熟,再加上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比如,鼻道狭窄,没有鼻毛,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等等,所以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这是宝宝易患感冒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感冒虽然一年四季都能侵害宝宝的肌体,但春天是它们最肆虐的时候。现在,就请专家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宝宝筑起一道道抵御感冒的防线,使宝宝尽量不感冒,少感冒,让宝宝能吃好睡好玩好,健康地成长。

  人类在与感冒病毒长期的抗争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其中为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的小宝宝)注射疫苗,主动建立起一道免疫防线,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在这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们在这些问题上也还存在不少误区。

  流感疫苗作用有限

  有专家认为,对付感冒应采取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相结合的方式。如果流感病毒的毒性不强,威胁不大,可采取自然免疫的方式,完全不用注射疫苗;如果流感病毒的毒性很强,对宝宝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又有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疫苗,则可考虑采取人工免疫即注射疫苗的方式。

  但是,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把提高宝宝对流感病毒免疫力的希望,单纯寄托于接种流感疫苗上,想以不变应万变,一劳永逸对付流感病毒,这种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

  原因1:流感疫苗的效果是单一的特定的,一种流感疫苗一般只对一种流感病毒有效。感冒病毒种类繁多,仅普通感冒病毒就有200多种,流感病毒更是高达300多种。在感冒流行时期,可能存在多种感冒病毒。就是流感疫苗对其有预防效果的流感病毒,也会不断发生变异,原有的流感疫苗对新变异的流感病毒无能为力,新变异的流感病毒需要有新的针对性疫苗才能达到免疫的效果。因此流感疫苗不能一劳永逸地给宝宝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原因2:宝宝患感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身体状况好坏、感冒流行范围的大小、感冒传播者感染的程度、个体产生抗体是否足够等诸多情况。因此对宝宝而言,不是打了预防针就等于上了保险箱,可以轻轻松松的避开病毒,不患感冒。  

  原因3:一般人误认为感冒和流感是一回事,其实感冒与流感是不同的。感冒在医学上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以鼻部和咽部的症状为主;流感为流感病毒引起,短期内,可以出现全家人或者其他群体性发病,全身性症状较重,鼻部和咽部的症状反而较轻。流感疫苗只能针对流感,而且一种流感疫苗只能对付一种流感病毒,不能对一般感冒和其他流感病毒起到预防作用。因此,绝对不能认为宝宝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万事大吉。  

  免疫调节剂因人而异 

  国内外有些专家还主张适当服用免疫调节剂来增强宝宝对流感的免疫力。免疫调节剂更多属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在这里,介绍一下免疫调节剂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医学提示1:

  1、服用免疫调节剂的对象应该是有先天性免疫低下或久病体弱、后天抵抗力差的宝宝。

  2、服用免疫调节剂应选择在感冒流行前期。

  3、服用免疫调节剂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药物特点和宝宝个体情况制定服用方案,千万不能因服用过量造成中毒。

  医学提示2:

  有些父母出于爱宝宝心切,盲目用母血、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胸腺肽等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这些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实际上,一般人血中丙种球蛋白并没有流感病毒的抗体,盲目打胸腺肽可能会抑制正在发育的宝宝的胸腺,而丙球和胸腺肽作为生物制剂,还容易引起发热、过敏现象。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宜采取上述方法。如遇十分特殊的情况,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而且已经医学实践证明有效时,才可予以考虑。

  抗生素不能防治感冒

  有些父母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经常给宝宝服用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这做法完全是错误的。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对病毒根本无效,而感冒恰恰属病毒感染,不是病菌感染。抗生素只有在宝宝出现流感并发症,例如出现各种炎症时才考虑使用,其作用不是治疗流感,而是消除炎症。服用抗生素必须结合宝宝的身体与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为预防感冒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更是错误。经常或大剂量滥用抗生素,不仅无助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反而会造成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对治疗细菌感染严重的疾病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禁止为预防流感而给宝宝经常或大剂量地服用广谱抗生素。

感冒应当分阶段治疗   

逾三成患者“扛”感冒 专家认为分阶段治疗是上策

36%的患者表示,自己感冒后从不治疗,“扛几天就过去了。”64%的患者感冒后选择治

疗。在选择治疗的患者中,67%的患者感觉有感冒症状时,采取“自己找药吃”等方式治疗,24%的患者选择“看医生”。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专家说,当感冒病毒附着在呼吸道不同部位的粘膜上并开始大量繁衍时,就会引起感冒症状。

    当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这是感冒病毒感染初期。此时可以从鼻腔直接使用抑制感冒病毒繁衍的药物,配合多吃水果,多喝水,一般能有效让感冒停在初期不发展。

    当病毒向喉头及气管侵蚀,出现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当使用抗病毒繁殖药物和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药物。当出现黄脓鼻涕又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现象,此时才应当使用抗菌药物,也即通常所说的“抗生素”,并配合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感冒了,如何服用抗生素?文发布者:张洪玉来源:

抗生素是专门消灭细菌的,感冒有黄痰再吃抗生素。

  多数感冒初期是因病毒感染会侵袭呼吸道,一般是先干咳1天至2天以后,咳出白色的痰液。此时,如果为消炎而服抗生素,基本没有任何效果,因为抗生素是专门消灭细菌的。这种“指东打西”的吃药方法,反而会延误病情。 

  当感冒持续一周以上,往往合并细菌感染,呼吸道的分泌物逐渐增多,痰液变得黏稠,颜色也由白变黄,这时服用抗生素,可一举歼灭细菌,防止其继续进攻呼吸道。  

  一般来说,感冒后期的细菌感染,多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选择先锋类或罗红霉素等抗生素。如果咳嗽久治不愈,则可能转变为革兰氏阴性球菌,应选择带有沙星类抗生素。当然,如果同时服用一些化痰药,帮助排出聚集在黄浓痰液中的大量细菌,可使抗生素的药效最大化。

许多人感冒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而90%的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因此,一般来说,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效果。

  1、问:一吃抗生素,感冒就好了,是什么原因?

  答:有人觉得,上次感冒吃了抗生素后,很快就好了,这不就是抗生素的功劳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病毒感染本身有一个自限的过程,也就是说依靠自己的抵抗力,不治疗也会好,而并非抗生素起的作用。仅有小部分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在得病几天以后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这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2、问:抗生素滥用,会出现哪些毒副作用?

  答:如果过多地或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对人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原本致病性很小的细菌变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这些繁殖的细菌往往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治疗很棘手,后果严重。

  3、问:什么时候该用抗生素?发热就该用吗?

  答:只有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扁桃体炎、流黄脓鼻涕、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增高等现象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发热时,可考虑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而不能一发热就使用抗生素。

  5、问:孩子不可以使用哪些抗生素?

  答:18岁以下小孩应避免使用氧氟沙星(即氟嗪酸、奥复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以免影响骨骼发育或出现“四环素牙”。

天气变化,继续与感冒战斗——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 、青霉素( 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 、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 、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 葡萄糖液 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 G - 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 7 天。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 、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 、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 、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 、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 、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 、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 、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 、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 、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 内酰胺抗生素的 G +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② G + 球菌感染病人对β —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 、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17 、一般急性感染。抗生素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 2~3 天。急性感染病程不易迁延者(如急性肠炎),病情基本控制后 1~3 即可停药。 G + 球菌肺炎;退热后 3~5 天,金葡菌肺炎疗程需要稍长可停药。 G - 杆菌肺炎;退热后 5~7 天可停药。尿路感染;疗程 3~5 天,反复发作者稍延长。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7~10 天后再停药。

18 、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一般在 72 小时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19 、外科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可在手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给药。

20 、对新药、高档药的商品名、化学名与现有的抗生素对照,是否原有的抗生素改变了商品名。必须熟悉新药、高档药的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

21 、抗生素配伍要合理:两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尤其要考虑有无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

  如果您不小心中招了,只要不是症状非常强烈者,可以按以下方法解决:

  1、针对风寒感冒初起

  如果你是因受了风寒,换言这,你是因为冻着了,受了凉了而得的感冒,症状是浑身酸痛、头痛、发烧、无汗。你可以马上可以采用汗法来解决。具体的就是下一碗姜丝挂面,里面放一个鸡蛋,多加姜丝、葱花,汤多一些,趁热吃下。然后就盖上大被子发汗,汗一出来,你就拿干毛巾擦干。一开始出的应该是粘汁,以后就是水汗了。等汗出透了,你的烧基本就下去了,浑身也就不痛了,病也就基本上好了。

  2、针对风寒感冒中期

  如果你不幸没有扛住,到了嗓子痛、咳嗽阶段了,说明病情深入了,不只局限在上呼吸道了,而是进入到了下呼吸道了,这个时候,光靠汗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个时候,需要营养素、汤、汁同时上,让受损的粘膜尽快修复上。

  3、针对重症者

  如果你的病情持续发展,不好意思,俺这可管不了了。你最好上医院吧!本站教授人们养生之道,让人少得病、不得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天天顶着强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天天加班工作,你想不得病都难。

  当然,有条件的可以打疫苗。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能解决你的根本问题。因为,以后甲流不来了,乙流会来。很多人都关注疾病,只有极少数人会关心健康。关注疾病的人,只有当病的时候才会想起健康;而关注健康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如何不生病。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甲流其实并不可怕,比甲流更可怕的人们没有健康观念,是对健康的无知!

误区逐个数

  对这种热伤风的处理方法,建议一出现咽痛、咳嗽等症状就看医师。自行不合适用药会损害身体正常的免疫力,延长康复时间。可惜,不少人认为热伤风是小问题,爱自行用药,丁邦晗总结了患者对待热感冒的几点误区:

  误区1:温度低于38.5就用退热药

  发热是近一个月普遍增加的个案,不少人会选择自行服用退热药,其实并不恰当。体温低于38.5摄氏度,无需用药。临床上,一般体温到达39度才需要用药。发热、低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大量饮用温开水排汗,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身体,用蘸冰水的毛巾敷腋下、手腕等经脉多的地方也有利于散热。

  误区2:一感冒就吃抗生素

  不少人一有点感冒咳嗽就吃抗生素,岂知非但感冒不好,反而可能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因为无论热伤风,还是其他类型感冒,从致病原因上可以分为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感染两种。抗生素就不能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而只有经医师检查,确定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做治疗。

感冒病人如何使用抗生素

  经常感冒或咳嗽的患者在门诊看病时,常要求使用抗生素。其实,对于普通感冒和感冒后咳嗽是否使用抗生素,并不能一概而论。

  至少有200种病毒会引发普通感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其中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所占比例较大。普通感冒呈自限性,各年龄均可发生。据统计,成年人每年约患2~4次普通感冒,2~6岁儿童约为6次。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通常服用一些中成药物。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有明显发热者,可口服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于咳嗽症状明显者可口服镇咳药。

  感冒后咳嗽是指咳嗽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X线胸片正常,病情往往持续3~8周。其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呈阵发性,夜间病情会加重。灰尘环境、刺激性气体、运动、烟雾等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咳嗽也呈自限性,一般随时间推移,患者会自愈。

  对于感冒后咳嗽的治疗:1.同感冒咳嗽的治疗。2.如症状仍不缓解者,可口服10~20毫克泼尼松3~7天。3.感冒后咳嗽使用抗生素无效,但如果出现黄痰、胸闷、胸痛等则需到医院就诊,而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小儿感冒如何服用抗生素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有些孩子动不动就着凉感冒,整个冬天都病恹恹的,这既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带来负担。

    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孩子对感冒一般没有免疫力,如果原本孩子的体质和抵抗力就弱,反复发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孩子患了病毒性感冒之后,一般不需要服抗生素,只要 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感冒本身是一种平常的病,但它的并发病可能会很严重,甚至致命,这多半是合并了细菌性感染,这时孩子病情较重,可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哝痰等,这时医生往往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成长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抗生素的作用,家长必须严格按医嘱给孩子服药。在孩子服药后,症状开始减轻或消除,但这时体内的致病菌很可能仍然存在,如果停药,很可能导致感染继发,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合并症。遗憾的是,有的家长一看孩子病轻了,就自行停药,这是错误的做法。

  

  治疗感冒合并细菌性感染,一般需应用足量抗生素7至10天,而且每天要服药2到4次,这给家长带来不便,也是孩子很难坚持到疗程结束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专家已研制出针对小儿的服用方便、效果好、疗程短的新药,如小儿用希舒美(阿奇霉素)每天只需口服1次,连续服用3天即可结束疗程。此时,可能孩子 的病情还没有好转,但它仍会在体内继续发挥抗菌作用到第10天,使体内的感染灶得到彻底清除。

感冒时抗生素怎么用?

   “等痰液变成黄色,才能吃抗生素。”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郭兮恒,经常这样提醒感冒患者。

  多数感冒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初期病毒会侵袭呼吸道,一般是先干咳1~2天后咳出白色的痰液。此时,如果为消炎而服用抗生素,基本没有任何效果,因为抗生素是专门消灭细菌的,这种“指东打西”的吃药方法反而会延误病情。

  当感冒持续一周以上,病毒感染往往合并细菌,呼吸道的分泌物逐渐增多,痰液会变得黏稠,颜色也由白色变为黄色,这个时候才是服用抗生素的最佳时期,可一举歼灭细菌,防止其继续进攻呼吸道。

  ☆一般来说:

  感冒后期的细菌感染,多是葛兰氏阳性球菌,可选择先锋类或罗红霉素等抗生素

  如果咳嗽久治不愈,则可能转变为葛兰氏阴性球菌,应选择带有沙星字样的抗生素

  当然,如果同时服用一些化痰药,帮助排出聚集在黄浓痰液中的大量细菌,可使抗生素的药效最大化。

  ☆另外,抗生素药效还依赖其有效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不要等病情严重时才按时、按量服药,病情较轻时就随意减药。一般来说,服药应在5~7天左右,最好不要超过7~10天。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慢阻肺、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本身就有细菌感染,在感冒初期,就要同步服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进一步蔓延,加重原来的基础疾病。

“风寒咳嗽”能转化为“风热咳嗽”吗?

    2008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健康之路节目请了二位资深的“中医专家”来论述小儿咳嗽的诊治和预防。

    首先,我听到他们谈的什么过敏性哮喘、粘膜水肿、咽炎、鼻炎等许多现代医学的概念和内容。而且自始至终谈话的内容大都是以现代医学的思路来认识和分析各种临床表现的。每一个做临床的医生很明白:如果你只是周旋在传统的胡说八道、空洞无物中医理论里,临床工作无法开展,它会耽误许多病人。尤其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会放着现成的高科技不用,去拿那些古董瞎糊弄人。除非是那些靠广告骗术、欺骗愚昧患者、是人学治心病、天高皇帝远我行我素吃医疗饭的人,则另当别论了。

    本来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熏陶起来的学者,为何冠以“中医”的头衔呢。无非是迫于政治纲领、顺乎传统文化、迎合大众心理罢了。不过,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中,也难免出现与旧医文化相同的逻辑思维:中医理论在病因学说中把“风”定为六淫之首,又为百病之长,把风称为“风邪”。因风喜动善变,动摇不定,就把这些看到的自然界中风的表象特征“取”来,把寻麻疹、破伤风、眩晕、急性病等这些疾病的变化多端的特征与自然界中风的毫不相关的表象特征牵强附会“比类”在一起,统称为风证,美名曰“取象比类”。又说,风邪致病多兼其他邪气,如与寒邪相兼则成风寒证,与热邪相兼则成风热证。在这里中医理论把风寒、风热看成是发病的原因,致病之邪,患病的因子。诚然,小儿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也复杂多变。可是,当我们听到二位专家讲述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时,把病因学说中的风寒和风热的二种“风邪”概念用在了临床表现的内容中,把病因学说中的“风寒风热”与咳嗽症状相提并论,并说风寒咳嗽可以转化为风热咳嗽。临床表现可以转化,可发病原因是无法转化的。不知二位专家把风寒、风热看成是病因“风邪”呢?还是放到临床表现中来认知、分析?如果是概念还认识不清,就要归咎到中医理论中去了,因为中医理论的内容本来就是模糊不清和胡言乱语的。不过,人云亦云也不算是医家的高明之处。再说,你论述的话,著作的理论怎么说都行,一到临床人命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病人在前,任何一个理智的医生(我讲的医生不包括那些医学是人学,治“心”病的那些人)都会这样做: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来诊治,辅助一些点对点式(有些人也许还不明白,中医的辨证论治一直就是点对点的治疗方法,绝不是在系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因其理论不科学,无法与临床接轨)的罂粟壳(极易成瘾)治咳嗽,麻黄(毒副作用大)治咳喘,诸参、枸杞、乌鸡(其实与胡萝卜、水果、鸡肉相比都差不多)的滋补等。

    “风寒”与“风热”的概念是属于病因学“风邪”的范畴,还是属于临床表现的范畴,我们无需追究到底。因为古医理论从一开始就有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错误,自成体系,固执己见。没有,也不可能把近代人发现的细胞、物理、化学、膜电位、分子学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医学领域中去,以便去伪存科。只要我们这些临床医疗工作者,认清旧医文化理论的荒唐可笑,不再来干扰我们的正常思维,认识到发热、咳嗽吐痰、呼吸心跳频率、血压、血尿化验、x光、造影等各种客观体征和举证的实际意义,远离和认清那些空洞的、凭主观臆断产生的、与现代医学科学越来越远的古医文化,我们才能科学正确地诊治患者。(王献章)

关于风热和风寒的困惑?

 于谦的困惑    于谦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明史》称他“英迈过人,历事三朝”。他的命运与明朝的两次重大事件——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紧密联系在一起。土木事变之后他成为救时英雄,举国拥戴;而夺门事变则使他身败名裂,命丧刑场。于谦的悲剧固然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是于谦至死也未能想透的,那就是自己一身正气,可同僚为何最终要倒戈相向?   

土木之 我儿子今年7周7个月了,前段时间因为游泳可能受凉出现鼻塞、发烧38.2度症状。我先用热水给他泡脚喝生姜红糖水,出了些汗烧是退了,就是鼻塞不见好转。过两天又出现咳嗽症状,昨天带他去看中医。医生说他有点上火,但是我看他舌苔是白的,就是舌尖有点红。吃了中医的药今天就好很多了。真是高兴啊!我主要是疑惑在明明儿子是受凉的,怎么变成上火了呢?他的鼻涕是白的,烧的时候脚有点冰,这些表现应该是寒啊,怎么会上火呢? 

寒和风热混合型感冒:

症状为高热、恶寒、头痛眩晕、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大便干燥、小便发黄、舌苔薄黄、舌头红赤。应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治理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九(散)、重感灵片、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因疗效欠佳。若属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复方大青叶冲剂、感冒冲剂等。

 “妖风”的特点还表现在“邪”上,即所谓的“倒春寒”,“风硬”,早春表现得更为明显。风邪侵袭人体后,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二是病变全身,善行而数变,稽留于皮毛或肌肉之间,游走于经脉之中。如,皮肤风疹,来势猛,数分钟可遍及全身;三是兼杂为病,是指风邪与其它邪气合并侵犯人体。如,风邪与湿邪侵袭脾部,可导致消化不良,与热合并为风热,与寒合并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共同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即为显例。为防“春风”致病,人们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遵循“春捂”的保健规律,不可因天气乍暖就过早地脱下棉衣,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春季的保健。(袁长焕)

 兼杂为病:所谓兼杂为病,是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在长夏之季,风邪常与湿邪侵袭脾胃,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人体,如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与肝脏关系极大,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以养肝为第一要务。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而生发,但是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风寒感冒是否会转成风热感冒?

我过年回趟南方老家,感冒了,只是咳嗽无痰、流清涕、微恶寒,应该是风寒感冒了,但是没注意,回到北京是,在屋里穿的少,症状加重了:鼻塞浓黄涕,咳嗽脓荒痰,且量加大,感觉气管炎,咽干,面赤,稍微有点发热,看起来像是风热的症状吧,但还不影响工作。

正在吃贵州百灵的咳速停糖浆、中天制药的清热抑火片、维威制药的感冒咳嗽颗粒。

请教专业医师:

1、我吃的药是否有效?

2、风寒感冒是否会转成风热感冒,这关系到我买什么药吃?

 最佳答案

 90%以上感冒由呼吸道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引起。你最初的症状:咳嗽无痰、流清涕、微恶寒 是典型感冒症状。由流清涕和咽干,判断是体内韵热外受风邪,算是居于风热风寒之间。应喝感冒清热冲剂。你是由风寒寒略转热。这从原理上是可能的。

   清热抑火片、维威制药的感冒咳嗽颗粒基本是针对感冒的,都对单纯感冒有用。

   但后期,根据浓黄痰的症状,主要还是合并了细菌感染,细菌侵染了气管。感冒有时会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就要吃针对细菌的抗生素了。如头孢。

   你吃的糖浆可以润肺,但仅限于此效用不集中,难以治好支气管炎,可以做辅助治疗。

为什么风寒感冒会转为风热感冒?

每次感冒先是风寒感冒症状,后转为风热感冒症状,通常是开的药治风寒的,变成风热感冒又得开治风热的,否则没有作用,感冒一直不好,吃了三四天的药,症状仍然存在,咽痛头痛鼻塞黄涕!!求解!为什么风寒感冒会转为风热感冒?

治感冒的中医哲学

  雷立屏的家中,永远点着昂贵的沉香,“古人就发明了香气驱邪避秽,我们现在不用真是浪费”。她不喜欢医院里的味道,“说白了,那就是邪气”。所以,她自己治病,一概在家中进行。

  看见雷立屏用于针灸的不锈钢长针后,不熟悉中医的人都会感到惊恐——足足有10多厘米长,是在苏州专门定做的,比起一般的针灸用针更有弹性。

  “莫非是全部扎到人身上吗?”雷博士大概觉得我这话问得太多余,让徒弟给我示范,10多厘米的针全部扎进人的身体里,被治疗的对象大叫起来,不是因为疼痛,而是长针在疏导经络,导致了他体内的气息在迅速调整。

  雷立屏出身中医世家,小时候就跟着外祖父荆乃同给病人看病,中医学院毕业后又去法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我的法国导师是第一个试图用现代科技寻找出经络位置的学者。”这也是雷立屏愿意去随他学习的原因之一,经络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神秘之物,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依据之一,长期以来,西方医学语汇都很难解释中医。

  “用西方逻辑来看中医,总会觉得我们的许多说法都没有根据。”可是雷立屏并不想做中西医的沟通者,她觉得中医不是西方的逻辑思维体系所能解释的。“我们中医是一套辨证思维体系,觉得人体是一套动态的平衡系统,中医一旦进入机械化,就完蛋了。”

  前些天,她被请去给一位90多岁的老人治疗感冒发烧,老人发病已经3个月,前面请的也都是名医。“那些名医大概受西方逻辑思维体系影响太深,总觉得发烧是热症,需要散热,我一看药方就大惊失色,开的是银翘散,加上犀角,还有安宫牛黄丸。老人级别很高,像犀角这种都是珍贵药材。”可是,尽管方子按照逻辑来说是散热的,而且都是贵重药,“可是,老人家90多岁,而且烧了3个月,都已经虚到什么地步了,还要散?”她立刻把方子修改了,把发散的药全去掉,结果按照新方,老人3天就退了烧。

  “中医最重要的就是辨证体系,要按照个体不同情况,再确定治疗方案。而且,这方案是随时随地变化的。现在的很多中医院的医生给人看病,一开7天药,说你吃了再来看,哪能这样?这在传统的中医治疗中非常忌讳,应该是医生随时和病人沟通,吃了几帖药后看病人有什么变化,迅速更换药方。因为病人的身体是个不断调整的体系,所以不能机械地看待病人的身体。”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周超凡举了不同的例子来向我说明类似问题——1957年石家庄的流行性乙脑爆发,当时中医用加味白虎汤治疗,效果很好;1961年北京再次爆发同样的疾病,可是用同样的药作用不大,周恩来总理找到当时的北京名医蒲辅周。“蒲老说这一年气候和节气变化很大,不能单独用白虎汤,而是先加了去湿的苍术,到了夏天,又加了附子,及时控制了流行性疾病。”

  周超凡说,中西医的最大区别是,中医是个体性治疗,“不同的天时、地气和人群,治疗的方式都不一样”。同样的病,按照不同的症,也要开出不同的药方,“就算是群体性的传染病,老人、孩子和成年人的药方肯定不一样。相反,西医更像工厂化的治疗方式,一种病,相对应的都是某种药”。

  雷立屏觉得,中医虽然没有显微镜,不知道某种细菌或病毒的模样,“可是我们针对外界的邪气早就有了预防之道,《黄帝内经》里就说了,贼风避之有时,开篇就讲要避,要恬淡虚无,没必要有事没事戴口罩瞎害怕,那样就会真气内生、强壮体质”。在雷立屏看来,老祖宗说过的话应该重视——“我们被西方思维影响久了,总觉得老祖宗说邪气看不见,摸不着,很虚无。其实老祖宗根据天干地支的推算,是可以算出每年的气候变化和可能流行的疫病的。在中国文化语境里,中医不是单纯的医学系统,是和天文学、哲学不可分的。”去年就有很多人研究,今年五行缺金,春天木气旺盛,会有大规模疫病流行,“我们的医学系统,不是按照西方术语说要生什么准确的病,可是会叫人躲避,并且叫人强壮身体,即使疫病来了,免疫力强的人也能躲过疫病”。

  即使躲不过,在雷立屏看来也不用紧张,“只要辨清了症状,就有一套由表及里的治疗办法。中医观念里,万变不离其宗,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感冒,什么类型的传染病,传染到人体上各有各的表征,中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症候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2003年“非典”流行时,雷立屏正在广州,和她的老师邓铁涛一起,用中医治疗“非典”病人。“刚开始根本不明白这种病毒的种类,当然也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可是我老师说能治,当时他已经87岁了,还上了第一线。他的主要思路就是芳香化湿、补中益气,开个窍把邪气导走,听起来很玄虚,可是说到底就是提高每个人的免疫能力,这样才能控制发热中枢。事实证明,他的治疗方案也是有效的。”

  周超凡说:“不管病毒如何变异,中医可以先按照发病的症状进行治疗,扶植人本身的免疫系统。这样,中医治疗往往能占一定的先机。”

                 中医视野中的感冒发生学

  罗大中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诊断学博士,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舌诊,他开玩笑告诉我,“看了几千幅舌头的照片”。因为父亲是中文系毕业,母亲是祖传中医医生,所以,他比一般学中医的人更喜欢研究古代中医医案,包括医学史。这样,他对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发展脉络很有研究。

  他最早是因为在网络上发帖子“神医这样治病”而引人注意,那个帖子是研究了无数古代医案的结果。“我不少朋友是学西医的,想动员自己的孩子学医,可是无效,结果不少孩子看了古代医生怎么看病后,对学医发生了兴趣。”说起来也并不神奇,那些古代医案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恍如一个个推理小说。

一般人习惯说是张仲景的《伤寒论》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风寒,可是罗大中觉得,其实失传的医书《辅行诀》更早介绍了五脏用药法,反映了早期伊尹商汤时代的医疗成果,早于张仲景。

  “这本书是南朝齐梁陶弘景记载整理的前人医疗成果,历代缺乏研究,民国年间出现,很快又失传了,最后说是‘文化大革命’时候被烧毁了。近年一个祖传的中医世家后代把书背了出来,我们中医学院不少人研究过了,确实是反映张仲景之前的医疗成果的医学著作。”罗大中说,书里已经提出了寒症热治、热症寒治。

  “为什么张仲景提出了伤寒论?可能是时代决定的,那个时代正好寒气入侵人体比较多,张仲景自己家里有大量病人估计都是寒症,所以他着力研究寒症的治疗方法。不过他开出的药方很多是延续《辅行诀》的,而《辅行诀》又有很多是延续道家的治标方法的,很多方的名字还看得出来,像青龙汤、白虎汤什么的。”

  同样喜欢研究古籍的雷立屏发现,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正是疫病横行的年代。“‘建安七子’中有五个死于同一年份,正是疫病的结果。张仲景的亲族也因为大规模的时气感染,死亡了200多人,这种时气,我们现在看来肯定就是某种外感性传染病,他发明的桂枝、麻黄汤等一系列的汤剂,从六经辨证,对大型传染病很有效果。”

  罗大中觉得,张仲景把人体的防卫层次划分为六大系统,“非常恰当,而且他的方很精辟,现在有的医生用他的方子,效果之好还是超越想象”。来侵的寒邪在第一道防线用辛温发散的药治疗,出汗可能就好了。没好也不要紧,后面还有5道防线,治疗也各不相同。

  不过,各个年代的疫病肯定都有自己的流行特点,这个时代的感冒以寒症为主,可是下个时代可能就以热症为主了。中医观点是60年一甲子,而每个甲子的气候特点、地理特点都大不相同。明代末年,吴又可又发明了热病理论,强调传染病从口鼻而入,并且要热病寒治。“他是个仔细观察的人,发现很多人得了时疫,口鼻流血而死,所以肯定不能再当寒病治疗,这是中医理论上的一大进步。他把从唐代已经开始应用的一些解表药发扬光大了。”逐渐温热理论大行其时,感冒也发展成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两种治疗体系。

  明清两代,是两种治疗系统争斗的年代,当时两派互相攻击,都说对方把人给治死了,“热病理论逐渐占了上风,不过真正的大家还是精通各种理论,而且善于用各种理论结合起来治病,其实这才符合中医辨证的原则”。罗大中研究医案时发现,像吴鞠通、叶天士等人都是高手,“他们的方子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大为称奇,用药极其舒展自然,我一边看医案,一边想,原来看病也可以这么看”。

  “热病理论一直从清发展到民国,都大行其道。”罗大中发现,到了民国年间,上海的医生已经全部用热病理论来治疗感冒了,四川的名医祝味菊到了上海,发现已经没人讲伤寒了,“所以大青叶、板蓝根等寒性药都很流行”。

  寒温学派的分裂,导致了现在中医学院的教科书上,都把感冒分成了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不过罗大中觉得,在感冒上分成这样截然对立的两个学派。“导致了治疗效果一般。其实不该这样,中医治疗感冒,其实效果应该是最好的。”

  按照一般的通俗观念,感冒肯定要拖延7天,而且很多人说感冒不用治疗,挺过去就好了。罗大中甚至看见几个院士也在公开场合这么说,他由此大加批判:“这肯定是不科学的说法,而且是目前医疗体系造成的。很多人一患感冒就上医院,用抗生素级别也越来越高,可是往往治疗也无效,结果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感冒会引起心肌炎、肾炎等严重疾病。“不看肯定不行,可是西医用抗生素治不了病毒感冒,一般的中医又分不了寒病和温病。我自己就有体会,那时候爱给自己看病,一得病就使劲辨证,经常搞错,后来才慢慢积攒了经验。”

  罗大中的理论也许让人吃惊,他说:“我觉得,在感冒里,寒病和温病是外感的不同阶段问题,不用人为地百分之百分开,那样治疗往往会延误中医治疗感冒的效果。古代中医看病是在人家里,一直针对着病人看,能够细微地观察到病人的不同反应,寒的时候用热治,热的时候寒治,随时随地变化。可是现在病人看感冒,一般冷的时候很短,瞬间就过去了,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受了寒,到了发热阶段再去医院,已经转温病了。要辨别出是寒是热因此很困难,医生只能看见他的一个短暂状态,要治疗当然缺乏系统的根据。”

                   “六邪”与流行性感冒

  罗大中说:“我们现在对微生物有了解了,但是要想把病毒分类,哪些是导致风寒感冒的病毒,哪些是导致风热感冒的病毒,我曾经想科学化一点,把这些和西方医学的感冒对照一下,结果发现,这是个令人发狂的任务。”

  尤其现在是感冒病毒变异之快的时代,“甲、乙、丙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在变异中,我们想对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罗大中说,中医根本不说外界的病毒和细菌有“暑、热、风、寒、燥、火”等区分,而是寻找了另外的思路。同样的病毒,这次感冒症状冷得发抖,下次可能就热得发烧,“那是因为你的身体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完全处于不一样的状态”。

  暑、热、风、寒、燥、火,六邪指外界天气、周围湿度等自然条件。“之所以把自然变化叫邪气,是因为它引起了人体组织相应的不正常变化。”

  人体在正常状况下,对外界的微生物是有抵抗力的。“家人感冒了,你可能自己也没有事情,这就是例子。冻坏了,不是‘寒’病毒侵入你,而是你的身体被寒冷打乱了秩序,出现了相应反应,结果感冒病毒更容易来了。”

  古代中医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病毒,但是用天气异常来分类是有道理的,因为患感冒都有过程。中医的治疗是:“只管按你的身体的不同阶段的状况来治疗,把你身体调整好了,让你自己的免疫力去起作用,最终是靠你自己去战胜邪气,完成重新平衡。”

  罗大中觉得,西医一个变异病毒的研究和找到解决方案需要很长时间,中医却不问感冒类型,只扶持你自身的正气。他举了自己身边的例子,一个熟人身体不好,常呕吐,去医院检查,一时查不出来,说要穿刺、要开颅,至少要5个月才能知道病因。找到他了,“我也查不出是什么病,不过从中医理论上来说是少阳症,我给开了药,吃了好多了,后来问他到底是什么病,他说他也不查了,因为病症没有了,所以不去了”。

  周超凡说,他不是吹嘘中医万能,“但中医的治疗观确实有好处,就是万事万物都有通的道理,没那么拘泥于一般形式”。

  不管是周超凡还是罗大中,都只是强调中医有自己的治疗体系而已。罗大中说他看见有几本畅销书说什么治病不求人,“哪里有看病不找医生靠偏方的啊?”有本书的作者鼓励大家吃生泥鳅泻邪气,“简直是胡说,吃了那东西肯定拉肚子,和邪不邪没关系”。

                    感冒的解决之道

  在罗大中的观察中,现在很多中医存在种种问题,结果把感冒这种小毛病也拖大了。“一般的中医不会辨证,总是先问你得了什么病,西医怎么说,或者干脆让你去做个B超,全身检查什么的,这真是中医界的笑话。”

  辨证不对,就像开车选错了道路,怎么治疗也是枉然。所以罗大中的希望是,在辨证上,中医要逐渐标准化。“用中药绝对不能标准化,要千差万别,可是诊断上,要树立一个标准化体系。比如你一来,就知道你的身体处于什么阶段,属于什么系统的疾病。我看了几千个舌头,就想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辨证体系,先是大标准确立,先建立一个通道,然后大标准下面跟随着无数的小标准,一个个往正确的通道走。”

  “辨证解决不了,开药方问题就解决不了,很多小医生无法确定你的症状,结果就机关枪扫射一样开一大堆中药,50种药里总有一两种对症。”

  罗大中在研究古代的医案里发现,名医开药非常有讲究,君药和臣药分隔清晰,一个方子里药也不多,“讲究的是几味药就能把病治好”。罗大中给人看病,一般就只有三帖药,而且药量都不大,一般人拿他的方子去药房抓药,常常被质疑,说怎么开这么少。罗大中让病人告诉抓药的店员,就说是给孩子抓的。

  在他看来,好的中医,理所当然应该在几帖药的范围内把病看好,至少是能改变病人的身体状态。古代名医都是这样,随时调整药方。

  按照这样的治疗原则,罗大中觉得,感冒肯定是最容易治疗的疾病之一:感冒首先是对身体造成了抑制状态,最明显的表现是开始时体表发冷,有时流涕。“这时候是最早的邪气入侵,可能持续几天,也有可能特别短,甚至几小时就过去了,这也是温病学者没注意到的原因。”

  其实,这个阶段特别重要,“体表冷,说明病邪还没深入,身体的抵抗力量能一下子就清除出邪气,因此一定要抓紧时间”。

  他的解决之道是,“任何刺激身体机能的食物饮料都可以,甚至一杯热水都可以,通常办法是拿根大葱或者生姜在水中稍熬,一开锅就好,因为要的是刺激的成分,香气出来就行了”。罗大中还教人用紫苏叶,在办公室放着就行,别人感冒了,你身上发冷的话,用热水冲服就可以了。

  古代用麻黄、桂枝等解决问题,现在不太用了,“可能现在一般人不会冷得发抖,不过老人和过度虚寒的人,用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的”。稍微出点汗就可以了,中医管这个叫外寒阶段,如果此时没任何治疗,那么就进入里热阶段。

  所谓里热阶段,就是外邪深入,身体的抵抗力和外邪展开了斗争,身体成了战场。此时的表现就是热症:咽喉肿疼、身体发烧、骨节疼痛,“其实张仲景也论述过治疗方式,不过他说得太简单了,结果是清代的温病学派把治疗体系完善了,也发扬光大了。最简单的药物组合现在药店里常常见到:双黄连、银翘解毒散等等,都是去里热的”。不过罗大中觉得,更好的办法是不买中成药,而是去药店买来草药,基本方完全一样,效果肯定更好。

  罗大中的结论是,在感冒问题上,如果从一开始就注意根据身体的不同表征来治疗,“基本上很快就能治愈”。不过,中医治疗感冒等疾病有优势,碰到那种迅速致命的传染病还是有问题,“特别像烈性传染病,一下子就要了人命,你还没等把人调整好呢,他就已经病死了,你的优势无从谈起”。

  “中医真应该加强宣传了,不能再让那种‘七天就能好,在美国也一样’的论调再去作用,自己有好的办法要整理出来,也要成系统。病七天总不如病一天舒服。”罗大中说。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一、基本概念

1、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多侵入鼻部,口部咽喉部。

2、患者可通过打喷嚏,咳嗽时将排放到空气中的非沫传染给别人,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如手帕,衣物等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3、抵抗力低下时易患感冒,由其在受风寒时,过于疲劳时,经神紧张时以及老人,小孩更易患感冒

4、症状:可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咽痛以及轻度低烧,一般感冒不发烧,个别人可有三十七度二至三十七度三的低烧。

5、流感除了普通感冒的症状外,还具有症状重,高烧.〔三十八度至三十九度〕.伴有全身肌肉酸痛,极度疲乏,虚弱,还可伴有眼部的发红.流泪.并可能伴有继发的细菌感染,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二、治疗药物

1、对症治疗:感冒热度不高低烧但有明显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全身酸痛的症状时可选用单纯的或复方的解热镇痛药如复方对乙先氨基酸,它的成份为,对乙先氨基酚〔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咖啡因。

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全身发热,头痛等症状.扑热息痛具有良好的褪热效果,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是个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相对比较弱无抗炎作用,但对胃肠刺激小,用于感冒和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也可缓解中等程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牙痛等.咖啡因在小剂量时能振奋经神,常和解热镇痛药合用一起治疗头痛. 综上所述,复方对乙先氨基酚片属于复方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牙痛,月经痛等.对胃,十二指肠溃疡不宜使用,饮酒前后不宜使用.心,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孕妇慎用,偶见过敏反应.

2、患者有发热时还可以推荐使用芬必得〔布洛芬〕芬必得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对于炎性疼痛效果较创伤性疼痛的效果好.可以用于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牙痛,神经痛.胃,肠道付作用比阿司匹林少.耐受性好.适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病人.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于溃疡和出血病人应禁止使用.孕妇,哺乳期禁用.哮喘病人.肝病禁用.

    3、贝诺脂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不良反应少,病人易耐受,具有控制全身关接酸痛,腰痛,背痛及肌肉酸痛和控制低烧的作用。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用量过大时,少数病人可出现耳鸣,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既可消失。。不满三月的婴儿禁止使用。肝肾功能损害慎用。

三、在使用抗感冒时,我们又该如何使用呢?

首先主要解决缓解感冒,流感的症状问题。根据患者购买药品的价格及接受能力主要缓解症状进行筛选,这部分药品大多为复方制剂。

    对于感冒初起时、鼻塞、咽干、咽痛、流涕、打喷嚏、流眼泪的患者,医生称为卡他症状,可选择,复方伪麻黄碱胶囊。[内含伪麻黄碱、马来酸录本那敏]可以缓解感冒或流感的早期症状。伪麻黄碱可以解除粘膜充血引起的鼻粘膜充血、鼻塞,它是通过收缩血管来实现减轻鼻腔和鼻窦内粘膜缓解症状的。

抗组胺药马来酸录苯那敏可以减少支气管粘液分泌,减轻感冒的卡他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的症状我们常用的新康太克就是这类药,由于伪马黄碱收缩血管的功效,因此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糖尿病人不宜使用。凡是驾驶车船,或从事机诫操作,高空作业在工作期间应禁止使用含马来酸录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因具有嗜睡作用。

当感冒症状较重时发热、头痛、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干、咽痒、咳嗽、咳痰时可选择:

1、侧重于抗病毒类感冒药有复方氨酚烷胺片或胶囊。[感康]它的成份为,对乙先氨基酚,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马来酸录苯那敏。适用于缓解感冒及流感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也可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金刚烷胺是一抗病毒用药,用以抗亚洲2型流感病毒,预防该型病毒,配伍金刚烷胺,对已经发病者,能加快临床症状的消失,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病毒感染的程度,人工牛黄具有解热,消炎,祛痰的功效。

2、侧重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全身症状,并伴有咳嗽的可选择酚麻美敏[泰诺]它的成分为;对乙先氨基酚,伪马黄碱。右美沙芬。扑而敏。配伍右美杀芬用于解除咳嗽症状的。右美沙芬是一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起作用,镇咳作用可于可待因相比美,而且不具成瘾性,适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引起的咳嗽

3,侧重于全身症状,全身酸痛,有明显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全身乏力,低烧,流涕,打喷嚏者可选择氨酚伪麻那敏片,【深圳海王银得菲】它的成分为,扑热息痛,伪麻黄碱。扑尔敏。十二片/合,品牌。还可选择,氨咖黄敏[速效感冒胶囊]。它的成分为,扑热息痛,扑尔敏,咖啡因,人工牛黄。还有录芬黄敏[感冒通片],她的成分为,双录芬酸钠,人工牛黄,扑尔敏。双录芬酸钠为强效的抗炎镇痛药,特点是疗效好,不良反应轻,适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以及各种炎症所致的发热,人工牛黄解热抗炎。

4,对于上班族,上学族可选择不含扑尔敏成分的,这样上班,上学就不打磕睡了,如酚美愈伪麻分散片,它的成分为,扑热息痛,右美沙芬,愈创木酚甘油醚、伪麻黄碱、愈创木酚甘油醚,通过刺激胃粘膜反射地引起呼息道腺体分泌物增多,降低痰液粘度,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适用于多痰的患者,与镇咳药右美沙芬和用可提高止咳药的疗效。适用于痰多,咳嗽的感冒患者。分散片具有吸收好,作用快的特点,因此对于重症感冒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

二、中药治疗感冒的药:一般对于中药情有独钟的老人、小孩、孕妇、等弱势人群适用,它分为,治疗风寒感冒药和治疗风热感冒药。

感冒、流感因临床症候不同有风寒、风热之分,治疗用药也不同,表寒者宜辛温解表,表热者宜辛凉解表,这类药分三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表里双解。它的组方不同适应症也不同。

1辛凉解表药:银翘解毒丸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桑菊感冒片:有疏风散热、宣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的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尤其以咳嗽较重者为好。

3维c银翘片: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也是用于风热感冒的首选。这里重点介绍维  银翘双层片,它是采用了先进的双层工艺技术,将中药和维c等西药分层压片,即保证了维  的稳定性和药品疗效,又达到双重吸收,双重疗效的目的,是治疗风热感冒的首选中成药。当然双层片价格相对比较高。一般的维银翘片价格低廉适用感冒初期。是大众化的药品。

4感冒清、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流行性感冒。

5莲花请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解毒

6双黄连口服、胶囊适用于孕妇等高危人群。

7抗病毒片、板蓝根颗粒等用于抗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综上所述,对感冒初期,有轻微的头痛、鼻塞、乏力等症状时,可选择桑菊感冒片加维银翘片。病情加重时,四肢倦怠、咳嗽、头痛、鼻塞时可选择维C银翘片加感冒止咳糖浆加复方氨酚烷酚。如出现炎症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则加服复方鱼腥草片加阿麽西林或头孢类或阿奇等抗菌素。对于流行性感冒则加服抗病毒药如抗病毒片或板蓝根颗粒加治疗重症感冒药如酚美愈伪麻分散片。

 辛温解表药:1,九味羌活丸,有散热驱湿、清里热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内热较重者。

2,荆防颗粒:用于驱风散寒的功效。用于恶寒无汗、发热、头痛。3,感冒疏风片:用于风寒感冒,具有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

4,川芎茶调片:解热驱风,止头痛,用于感受风寒、鼻寒流涕、偏正头痛、

表里双解:1,小柴胡汤丸、用于寒热往来、肋下痛、或口渴或口苦、目旋、或汗后余热不解。

2,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3,柴胡颗粒、主要成分,柴胡,黄芩甙。柴胡是解热药,黄芩甙为抗菌药,有抑菌抗病毒的功效,对杆菌,球菌有较强的作用,可以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所以柴胡颗粒用于低烧和上呼吸道感染。

三,联合用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其他产品的联合用药。

1补充维生素类药物,根据患者对药品价位接受的程度,可以考虑低价位维C到高价位的维C,或复方维生素。C可以保护自身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成熟,况且C本身就能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并可以化解细菌产生的毒素,加服维C能够减轻炎症刺激,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加服的维C需剂量稍大些,可每日三次、每次三片。或使用天然维C、果味C、服用保健剂量长期使用效果佳。还有CO维生素、多维29,多维21等

2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对于免疫力低下,经长感冒的人群可加服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是从健康人血液的白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低分子量的钛类因子,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症状,减少感染的发生。

3胸腺钛是从小牛的胸腺中提取的多钛类因子,有增强免疫的功能。

4平时使用些保健食品如钙类、锌类、蛋白粉、儿童果蔬、益生源等,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小孩容易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甚至肺炎、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很大的身体上的,经济上的伤害,平时注意身体健康是最经济的选择。这类保健食品可以使体内免疫细胞大大提升,激发体内免疫反应,刺激淋巴系统产生抗体,同时可以增强血清抗体的含量,因此可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冠状病毒对呼吸系统的感染,预防感冒等疾病。

5对于严重的感冒、流行性感冒伴有细菌感染的如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将加服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三至五天,以及中药消炎片如咽炎片、复方鱼腥草片等。和改善局部症状的口含片等

6对于伴有咳嗽症状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些镇咳类药物。伴有痰多可以联合使用化痰止咳类药物如中药的蛇胆川贝口服液等

快速治疗伤风感冒(转载)

       伤风感冒患者经常出现,尤其北方的患者朋友居多,尤其是早上起床时,大人,小孩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冒,这个季节风寒感冒居多,具体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治疗及时,完全可以马上解决问题,避免上医院,检查,吃药,打吊针,花钱不说,浪费很多宝贵时间,尤其是小孩,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所以提醒各位,一但遇到风寒感冒,应该立即处理,不要耽误治疗,延误病情的发展,如果治疗及时,完全可以简单的一次治愈。

        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治疗方法:

        1:当时遇到风寒感冒,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等症状,应该立即找一个吹风筒{女同志用于吹头发的风筒,功率大一点1200瓦的最好},扯开衣领,用左手伸进衣襟内,掌握温度,左是掌握吹风筒,打开最大挡,以吹头发的快速动作往衣襟内吹热风,小心别烫着皮肤,这样反复几次,甚至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患者已经出汗,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等症状马上解决!

       2:如果风寒感冒没有及时治愈,还存在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等症状的,可以用另外一种简单的方法治疗,用隔年老姜50克,{榨汁},以蜂蜜的三倍量掺和,用小碗装,加上5根小葱白,隔水蒸5-8分钟,趁热服,{小孩服用注意别太热,以免烫着。},用此方法治疗伤风感冒效果显著,甚至一次治愈!

       用姜汁蜂蜜治疗多年的无痰干咳病症,效果相当显著! 感冒,很多时候都是受寒引起,也就是风寒感冒。其实应对这样的感冒很简单,煮一碗生姜红糖水趁热喝了,再躺到床上盖上被子,微微出点汗,立马就好。根本犯不着去医院,让冷血的医生把冰冷的含有大量抗生素的冷冰冰的药水注入你温暖的血脉中。这样的治疗不但治不好你的感冒,还会加重身体的寒气,让你由简单的感冒变成咳嗽,变成气管炎,再治一段时间变成支气管炎,再治一段时间就变成哮喘(很多小孩的哮喘病就是这样来的)。到那时候你的脸色就会是黄黄的,要是小孩的话,小脸蛋就变得瘦瘦的,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身体不好,胃口不好,免疫力低的那种。但很多做父母的都不知道,你小孩的病都是医生给的,都是现代错误的医疗方式造成的。一个小感冒,你要是不去看医生,用点民间的土方法,很快就能好,看了医生反而会变生出很多病来。(这里仅指感冒小毛病不用看医生,不是说所有的病都不要看医生,遇到外伤、突发病、传染病等还是要急忙上医院的)现在医疗制度真是有问题,医院里的医生,不管是什么病,统统都是上抗生素“吊水”,难道吊水就是治病的“万能药方”或是经济利益作怪?而且中医院里的医生也严重“西医化”,牌子上写着是主治中医师,开药总是西药先行,让他开中药还不乐意。遇到这样的医生,要不要他开的药也罢了,因为他根本没按照中医的思想去论证辩治,就算他开出了中药方给你也大多是无效的,他的药方是杂乱无章的,是用药名胡乱堆成的。

      为何现在治病疗效率低,是有原因的。 感冒是分很多阶段的。一期叫外寒阶段,就是鼻痒、打喷啶、流清鼻涕或怕冷。只要喝生姜红糖水或苏叶葱白生姜水都有效,但一定要及时,稍有症状就马上使用。要是一期没有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传变很快就变成二期里热阶段,特别是小孩子传变是最快的,因为小孩身体还没发育完整稚阴稚阳容易偏差。出现喉咙痛、扁桃腺发炎,流浓黄鼻涕或发烧,或有咳嗽等一派热证。这时可使用的药物有双黄连口服液或银翘散。也就是现在的医生善用甚至有点滥用(我就曾被医生误治过,怕风、流清涕、打喷啶,明明一派寒症医生就是用银翘散,还是市级的中医院)的药方。银翘散,它可以清热解表,散结消肿等,但是这个方子现在有一定的问题,就是它在制成药丸的时候,加入了蜂蜜,这个蜂蜜是可以减缓药性的,因此它的作用没有原来的药末好,而且药量也小了点,其实我倒是建议各位,如果方便,自己去药店买来草药,熬一下,基本的方子也就是银翘散的路子:金银花十五克、连翘十五克、黄芩六克、防风六克、荆芥三克、竹叶六克、白僵蚕十克(捣)、公英十克、射干六克、苏叶六克(苏叶要熬好药闭火时后下,泡十分钟就可以。如果咳嗽痰黄可以加上浙贝母。 这个方子里面的白僵蚕是后加的,对咽喉疼痛效果非常的好。 是热证,为什么要加上解表的苏叶呢?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里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一定要配合解表,否则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里热证了,那个病一定是极其的严重了。

  在发高烧的时候,可以在方子的里面放入生石膏三十克,如故身体不壮实,同时加入党参十克。  其实后面还有若干个阶段,但是我相信那就不是大家自己能够解决的了,那是更严重的状态,伤寒论中除了太阳之证之外的状态,那就要医生来解决了。

   这里面有个特例,就是暑邪和湿邪,也就是外界暑的状态和湿的状态引起的身体改变,暑邪我们不论述了,我们论述一下湿邪,其实很多时候人的体内的湿气也很重,这样外界的湿就更会影响人体,这个时候患的感冒,开始的时候也是身上冷,这个阶段是一样的,但是接下来,里热的时候,前面的银翘散加味就不大起作用了,因为体内的湿阻遏了气机,此时要把湿气去掉,此时药用吴鞠通开出的三仁汤,方子是:杏仁十五克、滑石十八克、通草六克、白寇仁六克、竹叶六克、厚朴六克、生薏苡仁十八克、半夏九克,其中的滑石最好去掉,这个方子我在吴鞠通的故事里也叙述了。  这个方子也非常的好用,在夏天的桑拿天,很多人感冒,都是浑身难受,发烧,头晕,胸中发闷,口中发粘,我开出这个方子,患者立刻就会感觉清爽,有的人表述是出了一身的粘汗,然后就退烧了,一般见效很快,湿气去掉后,人体自身恢复得很快,有的人第二天就痊愈了,根本就没有机会用到银翘散了。

                                                       以上摘自民间中医网 稍有修改。 

治感冒的中成药

治感冒的中成药,是我国民间的常用药物,用它治疗感冒,方便易行,深受欢迎。但用中成药治疗感冒,决不能盲目滥用,必须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用。用之得当,功效神奇;使用不当,不但无效,甚或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现将中医对感冒的辨证分型及应选用的中成药,简述如下:

        一、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多稀白痰;苔薄白,脉浮。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或参苏理肺丸、通宜理肺丸,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迁延不愈。

     二、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应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选用羌活丸、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痛加重。

   三、感寒湿滞:外有风寒表证,发热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不可用保和丸、山楂丸。

     四、表里双感: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或咳嗽喘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应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清里药,如防风通圣丸。

   五、气虚感冒: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证见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感冒。此型不应专事疏散,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当扶正祛邪,益气解表。可用补中益气丸治之。

原则上讲,无论是用中药汤剂还是成药,都要依据辨证的结果进行施治,这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是,如果了解下面一些家庭常备中成药,一般感冒就可自己选用,不必到医院去请教医生了。

    ( 1 )银翘解毒丸(片):此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银花、连翘解毒,解的是风热之毒。本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如发热较重,稍有些怕冷,基本上不出汗,即便有汗也不多,头胀痛,全身不适,四肢疫懒,口渴思饮,咽喉肿痛等才可以服用。每次1--2 丸或4一6 片,每日2 次。

    ( 2 )感冒清热冲剂:用于体内蕴热、外受风寒之邪,觉得身上发热、怕冷、头痛、全身不舒服、流清鼻涕,还带点儿咳嗽、口苦、嗓子干等,可选用此药,可以清除热邪、解除表证。每次1 袋或2 袋,每日2 次。

    ( 3 )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丸:伤风感冒没有及时治疗,迁延日久,以致外邪不解,发热、怕冷、头痛、口苦、咽干、鼻塞不通气等:又内有积热,大便秘结、小便发黄,用之有效,每服6 克,每日2 次。

    ( 4 )九味羌活丸:主治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疼痛等作用。外感风寒、风湿疼痛、并兼有汗等,每次服6 --9 克,每日2 一3 次,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 5 )专治时行感冒咳嗽的桑菊感冒片:外受风热之邪,全身微有发热、稍有恶寒、鼻塞不通气、头痛、口渴、咽痛,并有明显咳嗽等,如流感、支气管炎、咽炎等,可用之,以疏风散热、宣肺止咳。每次4 片,每日2 次。

    ( 6 )暑天感冒需服蕾香正气水:暑热季节,外受风寒,内有湿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胸闷不舒、肚子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无味,治宜辛散风寒、祛湿化浊。每次10 毫升,每日2次。亦可服藿香正气丸,每次l-2 丸,温开水或姜汤送下,每日2 次。

用中成药治感冒须辨证

依据病因,祖国医学对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3种(有时还可分得更多),在病症和用药上也有区别。

风寒型感冒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的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羚翘解毒丸、参苏丸(胶囊、片)、午时茶颗粒(茶)可以选用。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桑菊感冒片(冲剂、感冒丸)、银翘解毒颗粒(片、丸、冲剂、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柴颗粒口服。

暑热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颗粒、胶囊、合剂、浓缩丸)、六合定中丸、十滴水,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薄荷锭。

浅谈中成药治感冒

感冒病一般分“伤风感冒”(即普通感冒)、“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四季皆有,所以又叫“四时感冒”,但以冬、春为多见。以怕冷(恶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甚至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些症状有轻有重,轻者,称为“伤风”;重者,多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不分男女老少,症状多相类似的,即是“时行感冒”。

冬天的感冒是因外感风寒之气所引起,但由于人的平素体质、饮食、起居、劳逸等多方面的差异,虽然同样是感受风寒,其所出现的症状也有不同之处。一般分为风寒与风热两大类型。

风寒型感冒: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涕如清水、打喷嚏、咽喉不疼、不发热或发低热(38℃以下),或有咳嗽、痰白稀,或见周身酸痛等症。可服用感冒软胶囊,一次2-4粒,一日三次。喝热粥或热挂面汤,多喝点热开水,得汗后(不仅头部有汗,全身都要有汗出),卧床盖被休息,避免再受风寒;如果风寒感冒咳嗽较重,气促声浊,鼻流清涕,怕冷无汗,发热不重,四肢酸懒的,可服用通宣理肺丸,每服1-2丸,日服二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咳嗽较重,痰多的,可用梨汤或白萝卜汤送下。

在风寒感冒型中,如果患者肺胃有热,证兼有咽喉干疼而发热,少有汗出的,可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有无糖型)、板兰根冲剂各一袋,开水冲服,一日三次。

风热型感冒(并非感受风热之邪,而是因体质等多因素的个性差异,在感受风寒之后,旋即出现发热,发热在38.5℃以下)、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疼痛,或见咳嗽、痰稠或黄,周身酸懒的,可服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片),每次1-2丸(或4-8片),日服三次;如发热不重,咳嗽较多,口干咽痛的,可服用桑菊感冒片,一次4-8片,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口干咽痛重的,加服板兰根冲剂一袋,开水冲服。

在风热感冒型中,如患者肺胃热盛,咳嗽较重,痰多黄稠,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可用羚羊清肺丸,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以上所谈“伤风感冒”、“时行感冒”的两大类型,都是属于单纯的感冒病,如果因感冒引起其它病变,如高热不退的“肺炎”,或呕吐、便泄等胃肠症状的,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耽误。

如何选用中成药治感冒

中医将感冒分成为风寒、风热和暑湿等。治疗感冒的关键在于辨清感冒的性质。由于疾病类型的不同 ,治疗的方法也就大不一样。

风寒型感冒 :症状恶寒 ,头痛 ,四肢关节疼 ,鼻塞声重 ,打喷嚏 ,流清鼻涕 ,咯痰清稀 ,舌苔薄白而润。治疗应予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风寒感冒冲剂、解热感冒片、感冒退烧片、参苏感冒片、感冒软胶囊、伤风感冒冲剂、杏苏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等。

风热型感冒 :症状发热 ,头痛、口渴 ,鼻塞 ,流黄稠鼻涕 ,咽喉红肿疼痛 ,苔薄黄。治疗时 ,应予以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可选用银翘解毒颗粒、桑菊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复方感冒灵片、感冒清胶囊、清热感冒冲剂、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胶囊等。

暑湿型感冒 ,一般多发于夏季。

另外 ,对于感冒的各种兼夹症状也需留意。如冬春季的感冒一般为里有积热 ,外感风寒 ,因此病人多会出现咽喉肿痛等上火的表现。这样在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的同时 ,也可适当配合一些板蓝根冲剂、牛黄上清丸等清除在里的积热。如果感冒的同时伴有胃脘胀闷 ,食欲不振 ,恶心欲吐 ,腹胀便溏 ,舌苔厚腻等食积内停症状 ,则可配合使用加味保和丸、健胃消食片等以消导化积 ,如果感冒表现为咳嗽声重 ,甚至连声呛咳 ,昼轻夜重 ,则可配合通宣理肺丸、止咳宁嗽胶囊等以宣肺解表 ,镇咳祛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551/731903357118.html

更多阅读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打喷嚏是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

热伤风 热伤风和感冒的区别

问:什么是热伤风?答:要明白什么是热伤风,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伤风,要弄清楚什么是伤风,就要弄清楚什么是感冒。问:那么什么是感冒?答:中医讲感冒是由于风邪侵袭人体所致。多发生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大家多数人都得过感冒,感冒的症状

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儿童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那些不同

判断儿童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确切地说,中医上将感冒分为三种:除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外,还有暑热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并不绝对,治疗方法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现在我们来了解下这一相关的知识吧!儿童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

预防感冒的方法 自己预防感冒的方法

自己预防感冒的方法――简介 常喝大米粥可预防感冒,但喝粥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烫,以免伤害黏膜,也不能过凉,以免影响疗效。 患上感冒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感冒大都是由风寒引起的,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尤其是一些具有食疗作用、加了特殊食材

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有哪些

感冒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节,发病率更为频繁。感冒引起发病的症状以及发病的原因不同其实还分很多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大家了解吗?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小知识,希望这些小知识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声明:《寒热感冒 正确区分感冒的寒热可以让你治疗效如桴鼓》为网友妳别犯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