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工作队 关于完善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 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而驻村扶贫工作队是脱贫攻坚的决定性因素。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为切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管理,发挥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突击队员”作用,文章认为只有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明确职责、摆正位置;优化结构、激活动力;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四个方面着力,才能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伍的管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驻村扶贫;队伍管理;对策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227
目前,永平县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要求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县7个乡镇75个村(社区)全面展开。全县75支驻村扶贫工作队382名队员,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在建档立卡户精准识别、易地扶�搬迁、发展产业增收、整乡整村推进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实现2017年“减贫摘帽”、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驻村扶贫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他们的服务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成败。笔者认为,加强驻村扶贫干部队伍的管理,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矛盾纠纷在一线得到解决,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问题作粗浅探讨。
1 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现状
永平县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面向农民征收的“两税”和“三提五统”全部取消,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民负担得到极大减轻,农业得到极大发展,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驻村干部以过去“要钱、要命、要粮”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式也得到极大转变。取而代之的是以脱贫攻坚为中心,以政策宣传教育、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间矛盾化解调处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三农”工作方式。驻村干部由省、州、县、乡四级干部组成,工作队长由副科以上的领导担任,日常管理以乡镇党委为主。驻村时间一般是1年,可以连任。驻村干部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因工作需要,一般抽调既熟悉农村工作,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驻村扶贫干部一般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完成任务后回原单位上班。驻村扶贫干部在驻村期间,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工资待遇保持不变。各部门按实际出勤,每月给予驻村干部900元的生活补助。为加强对驻村扶贫工作队伍的管理,县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驻村扶贫工作队伍逐渐成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的“突击队”。
2 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驻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措施不断得到完善,大多数驻村干部都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到所联系村的工作中,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驻村干部队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
2.1 学习不够,素质不高,与脱贫攻坚的要求差距较大
随着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过去农村工作“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就是龙卷风”的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原来的管理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而服务就存着一个贫困群众要不要你服务,你会不会服务,服务水平如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驻村干部具备较高的农村政策水平和脱贫业务知识、具有引导农民通过产业发展致富、教育培训致富、易地扶贫搬迁致富、生态保护致富等“七个一批”脱贫路径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但现在的情况是,除集体学习外,大多数驻村干部几乎没有时间学习脱贫政策和实用技术知识。结果是除少数几个业务骨干外,绝大多数驻村干部对实用技术一窍不通。当农户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相关补助政策时,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违反原则地胡编乱造。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在广大农村一方面渴望得到实用科学技术,另一方面驻村干部又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农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就要求广大驻村干部要有一专多能的工作水平。
2.2 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关系是指导、协调、帮助、监督关系,为了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是工作上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然而,现实的永平驻村工作队往往出现两种不良的倾向。一种是大包大揽式。驻村工作队一到,什么都由驻村工作队说了算,从不听村“两委”的任何意见。从学习、生活、纪律甚至于日常工作都由工作队安排。村“两委”班子则“就阶御被子”,任何事情不闻不问,没有发挥出村“两委”班子熟悉村情民意的工作优势。另一种是放任不管式。驻村工作队一进村,就只管睡觉、吃饭、打牌等,工作、纪律、生活的事一概不管。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其结果就是:“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有的甚至于长年不交生活费,要村干部端水送饭,在村上当起“老爷”,村干部敢怒不敢言。这种驻村工作队不要说老百姓,就是村干部也十分反感。以上两种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发挥驻村工作队和“两委”班子的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
2.3 驻村干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在现有的驻村干部中,专业结构不合理,深入研究脱贫政策业务、善于管理的干部偏少。驻村工作因目标任务的不同,工作队伍应突出专业性、政策性和时效性的特点。驻村工作队除常规工作外,一般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重点,这就要求驻村干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县乡两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不管懂不懂技术,只要工作队长一声令下,就往村级抽调。例如,为加快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2016年龙街镇抽调8名驻村干部到桂新村开展工作,40岁以上的5人,占63%,存在年龄偏大、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
2.4 部分驻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 主要表现:一是工作不深入,下村时间少,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很多时候是县乡政府布置了工作任务,或是村里遇到重点工作,才到村去联系一下。即使到了村上,也只是向村支书或村主任作个交代,很少接触群众。这种作风被群众戏称为“蜻蜓点水”;二是服务意识不强。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三是发展意识淡薄。一些驻村干部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对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增收致富研究较少。四是组织建设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驻村干部对村“两委”班子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能完成布置的任务、不出大事”上,而对支书主任是否团结、党员是否发展、后备干部是否培养、群众对村干部是否满意、村务是否公开等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五是综治信访未尽责,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没有发挥在化解矛盾、促进�r村稳定工作中的“急先锋作用”和“缓冲作用”,致使一些矛盾问题不能在萌芽状态解决,造成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3 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归纳,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看,是由于受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从主观上看,是由于驻村干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意义认识不足,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掌握不深有关。从总体上看,主要原因如下。
3.1 干部的学习培训抓得不紧
由于县乡经费困难,很少组织驻村干部专业技术培训,最多就是半天或一天的以会代训。驻村干部只能现学现用,来个“临时抱佛脚”,对政策和技术一知半解。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讽刺的那样:“山涧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但是从更深层次分析,驻村干部缺乏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又与现行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由于大部分干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缺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导致不少干部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态。
3.2 驻村扶贫工作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导致与“两委”班子的关系不够和谐
驻村工作队要指导、帮助、协调好村“两委”,做到“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在严格执行政策不走样的同时,又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这就要求村“两委”班子要充分发挥好熟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势,积极出谋划策,与驻村干部一道,不分彼此,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同时,驻村干部应端正工作态度,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重任,既不代替支书、主任,也不当“老爷”,从而更好地协调好与“两委”班子的关系。
3.3 对驻村干部缺乏整体的考虑,导致结构不尽合理由于驻村干部抽调的随意性,导致以村为单位的驻村干部结构不尽合理。驻村干部队伍应充分考虑年龄结构、气质结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等因素,使其各尽其才,发挥出工作队伍的最大效率。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永远大于简单的部分之和”。
3.4 部分乡镇对驻村干部的管理考核不到位特别是在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大量的建设工程牵涉了乡镇很大的工作精力,有的乡镇因此削弱了驻村干部的力量,放松了对驻村工作的要求,甚至使驻村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乡镇对驻村干部考核工作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没有认真进行考核或考核走过场,起不到奖勤罚懒、促进工作的作用。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4 完善永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的对策
目前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强化驻村干部的担当意识,明确职责,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主力军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笔者认为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4.1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切实为脱贫攻坚服务
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定期组织驻村干部集中“充电”。县乡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培训驻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知识,使他们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农村实用技术骨干,由骨干培训驻村干部,再由驻村干部培训广大贫困群众。龙门乡培训养牛骨干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发展育肥牛对龙门乡来说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于是,龙门乡就派出3名综合素质较好的农综站专业技术人员到县畜牧局学习肉牛育肥技术。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在全面掌握肉牛育肥技术后,3名骨干又回到龙门乡对各村的养牛重点户进行技术培训。最后,全乡养牛户都掌握了较高的养殖育肥技术。
4.2 明确职责、摆正位置,处理好与村“两委”的关系
驻村干部明确了“干什么”的问题,自然就摆正了与村“两委”的关系,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关系就会迎刃而解。驻村干部从职责上来讲,就是要当好“六大员”,即当好农村实情的调查员,党委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矛盾的调解员,为民谋利的办事员,民主政治建设的监督员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督导员。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做到“引导、监督、协调、帮助”八个字。一是引导。及时宣传脱贫攻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监督。监督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执行情况,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情况,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按章办事。三是协调。了解和掌握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社情民意。协调好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两委“班子的合力,摸清村里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好各种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四是帮助。帮助村“两委”进一步理清脱贫致富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例如,2016年进驻水泄乡阿林村的工作队就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制定出阿林村脱贫攻坚的规划,走出了以核桃、生猪、肉牛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路子。该村全面实现2016年脱贫出列目标,得到了省州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4.3 优化结构、激活动力,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要使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所驻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实现党委政府的意图,必须优化整体结构,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选好思想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热爱农村工作的驻村队长。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驻村工作队长一般是副科以上领导,至少是乡镇党委委员,驻在村上是最大的“官”。但如果工作队长自己不能严于律己、工作自由散漫,连自己都管不好,又怎能管好别人、干好工作?相反,如果工作队长本身就是个非常优秀的干部,整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就会产生“鲶鱼效应”。在工作队长这条“鲶鱼”的带动下,队员就会努力工作。因此,在整个工作队伍中,工作队长是关键,一定要选好、派好。
(2)提高驻村工作的针对性。驻村一般都有明确的工作重点,涉及全村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工作稍有不慎,轻则农民不满意,重则与农民发生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所以在选派驻村干部时,要针对工作的性质和所驻村的实际情况来选派工作队员,以优化工作队伍的整体结构。如果在少数民族聚居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中至少有1名熟悉本民族的工作队员;如果贫困村有集中安置点建设任务,需要申报水、电、路、老年活动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驻村扶贫工作队中可多派几名熟悉基本项目建设程序的队员;如果是畜牧发展重点村,则驻村扶贫工作队中除选派好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外,还要选派好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行政人员。
(3)重视驻村工作队伍的搭配,做到优势互补。在年龄结构上,做到以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在专业结构上,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行政人员为辅。在气质结构上,有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人,又有和风细雨、协调各方的人。在知识结构上,有较高文化素养、熟悉宏观政策的人,又有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熟悉风土人情,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的人。
(4)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以提高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凝聚力。工作队要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就要创造条件,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篮球赛、象棋赛、卡拉OK赛等。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工作队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活力,又有利于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4.4 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把工作落到实处
驻村工作队伍软弱涣散、作风漂浮,主观上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客观上是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驻村干部监督制度。要设立驻村干部监督考核记录,安排专人对驻村干部下村情况进行督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严格执行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200天的规定。例如,县委政府督查室和县“驻村办”,可定期不定期对驻村工作队员的驻村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督查信息》上发布,做到表彰先进、惩罚后进的目的。
(2)建立驻村工作例会制度。要定期召开汇报会,由驻村干部汇报所联系村的各项工作及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并根据汇报进行督查。
(3)完善驻村工作考核制度。要制定出硬性的考核内容,从组织建设、村务公开、脱贫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捆绑式考核,以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北斗乡通过反复调研,制定了对驻村工作队和“两委”班子考核办法。年初乡政府分别与驻村工作�和村“两委”签订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对完成任务好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工作差的村和驻村工作队给予通报批评;特别是对工作自由散漫、屡次违反纪律的工作队员给予召回处理。通过以上各项制度的落实,北斗乡的驻村工作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学习政策业务知识的积极性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总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能否顺利实现脱贫目标,关键在于一批又一批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精干务实的驻村干部。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驻村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最重要的民生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抓脱贫,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
更多阅读
驻村工作纪律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律
地区质监局驻拥巴村工作队驻村工作纪律一、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党中央、国务
驻村工作个人总结 驻村工作近期总结
驻村工作个人总结----驻拥巴村工作队长、地区质监局稽查队队长:陈毕伟怀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本人主动请缨,于2011年10月18日义无反顾进驻八宿县拥巴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驻村期间,当“村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我国陪审制度任职条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为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促进司法公正,特作如下决定:第一条 人民陪审员依照本决
2014年驻村工作简报第七期 慰问驻村工作队简报
驻村工作队开展老旧危房排查工作 盈江县“5·24”、“5·30”地震发生后,芒允片区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农场抗震救灾工作组及时开展地震受灾情况排查、宣传等抗震救灾工作,近日又连续下起大雨,按照农场党委、管委的要求,驻村工作队配合
驻村扶贫队员个人总结 驻村“扶贫”这两天
昨天早上点名时,镇长给我们全体工作人员都安排了新任务,就是连续两天都要深入到我镇的两个贫困村中去“扶贫”,因为这两天市里的扶贫检查组已经来到了我们县,他们将随意抽查其中三个乡镇,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我县的年终评比。随后,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