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典故探源(02)
吃 香
“吃香”一词据说来源于宋朝。当时京师流传着“三班吃香,群牧吃粪”的说法。
宋灭唐后,继承了唐代的制度,在宫廷内设有三班之职,分别为东头供奉、左右班殿直和殿前承旨。这三班都隶属于宣徽院。宋朝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另外设置三班院,以崇仪副使蔚进负责的管理,根据个人的功劳和能力,分别委任在院内和院外做事。当时,在院外做事的有八千余人,在院内做事的也经常有数百人。这些人身居高位,而平时的工作很简单,并且权势越来越大。每年的乾元节,他们都凑钱到庙里进香,来庆祝圣寿,这叫做“香钱”。判院官常将其余的钱用作餐钱,据说这就是“吃香”一词的最初含义。
“吃香”现在泛指受欢迎,受重视。
大 夫
“大夫”一词,作为“医生”的含义出现,最初来源于宋徽宗政和年间的医官官职。
宋朝时,医学制度和医学教育就有了相当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22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翰林医正等等。所以,“大夫”最初是医官的官职名称,从那时起,人们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一直到现在,人们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另外,大(dà)夫,还作为古代官名使用,现在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了。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现在,“大夫”一词只作为医生的代名词。
大 亨
“大亨”一词来源于旧上海。旧时上海称有势力的官绅﹑富商或大流氓为“大亨”。
19世纪中叶,英国人约翰?亨生发明了一种名为“亨生”的马车,当时人们称这种在车后驾驶的双轮小马车为“亨斯美马车”。第一个拥有这种马车的华人是《申报》老板史量才,而且是花费了数十万银两从一个德国人手中买来的。于是,当时的上海人就将拥有这种马车的人称为大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另外,在《易经》里,也经常出现 “亨” 这个字。如《无妄》卦里,就有“大亨以正”之说。这里的“大亨”,其实是亨通而顺利无阻的意思。
“大亨”, 其最初意思专指称霸一方的帮会头目或达官巨富,现在通指社会上有权势、有地位的人。
导 游
“导游”一词是从“响导”一词演化而来的。
“响导”这一称谓,在我国古代是军队中的一种专用名词。《孙子兵法》中就有“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响导’者,不能得地利”之语。
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齐军在回家的路上迷失了道路,不知所措。后来,管仲提出一个办法,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就挑选了一匹老马,解脱了它的缰绳和鞍具,放任它自由自在地往前走。就这样,齐军跟着老马,找到了返回的路。实际上,这匹老马就起到了向导的作用。因此,后来留下一句“老马识途”的成语,流传至今。
在我国旅游业中,早年一直沿用“响导”这一称谓。后来,将“响”改为“向”,即向导。现在,人们也说向导,但在旅游业中又将“向导”称作“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