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车,很多年轻人是很陌生的。此水车并非现今城市大街上的洒水车,而是过去乡下农民从井里提水的机具。
我老家在陕西关中农村,小时侯亲眼目睹了水车瞬息变迁的过程,深感工业变革给农民带来的生活福祉,是如此巨大。
据史料记载,关中地区挖井汲水始于秦,主要是解决生活用水。当时地下水位高,水井很浅,提水工具是一种陶罐,木杆支架横穿一个木轴,一根绳子饶过木轴,系了陶罐,放入井内,然后手拽绳子运用杠杆原理提水。此后,随着水井变深,人们发明了比较省力的辘轳,桶也逐渐改为木桶了,比陶罐结实耐用。辘轳是硬杂木制做的,上面缠绕着井绳,井绳根据水井的深浅,可长可短。在井台上或立木架,或垒砖墩,还有立一条石,上端钻孔,将辘轳轴固定在木架或砖墩或条石上,将辘轳穿在轴上,就可以绞水了。这一提水方式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关中农村很多地方仍然使用辘轳绞水。那时候还有一种古老的提水工具,叫“斗斗水车”或称“木斗水车”。具体发明和应用的时间不详。我依稀记得,我们村杨姓住房北面的井台上就有一挂这样的水车,木斗是扁形的,长、高约三十多公分,宽约二十公分,底板中间有个小孔,用来穿绳子的。井口木支架上有一个大木轮,中间横穿一木轴固定,串联木斗的井绳就架在这个大木轮上。木轮两侧有摇把,汲水的时候,通常两个人摇,井水就一斗一斗的提上来了,浇地很便捷。那时候,几乎各家都有这种小木斗,用来当小凳子坐。小孩们则拿它当玩具。
约在清末民初,关中地区很快就引进了新的发明——“链子水车”。水车链子是铁质的,一环扣一环,每隔两三米长就连接一个皮碗。皮碗中间是一个铁砣,周边开有槽口,槽口里嵌入一个胶皮圈,这就是皮碗了。水车筒子是洋铁皮(镀锌铁皮)制做的,卷成约直径十公分左右,长约七八十公分的铁桶子,用螺丝连接了,一直延伸到水井深处,水车链子穿过水车筒子达到水底。这水车链子是闭合的,上端悬挂在井台上的水车齿轮上,也是两边有摇把,两个人摇动,一圈又一圈的旋转,井水就从水车筒子涌上来了。比“斗斗水车”更省力更快捷。
到了五十年代末,关中农村出现了一种解放式牛力水车,原理如同“链子水车”,只是改人力摇把为牛拉水车了。这种水车主体架为半弧形,半弧的中间和上端各有一轴承,连接两个齿轮,相互传动,中间齿轮连接着水车花盘,水车链子就搭在花盘上。上端轴承上有环状铁箍,铁箍中间横插一圆木杠子,延伸到井台边,杠子末端有一个铁环,用来挂牛绳的。牛拉水车的时候,眼睛是蒙上的,围着井台,一圈又一圈地走,清澈的井水就哗哗哗的涌出来了,顺着水渠流向田里,庄稼的叶儿就绿了。就这,有人还嫌牛慢,竟用鞭子抽,可怜的老牛啊!
那时候我们村牲畜少,抗旱时也用人推水车。一帮男男女女推着水车杠子,跑着跑着,就有人转晕了,跌坐在井台上。到了六十年代,关中农村就有了“锅驼机”。锅驼机烧煤,转速很快,人们就用“锅驼机”作水车的动力了。水车稍有变化,原来是直立着,现在改为平躺着了,插杠子的铁箍处改成一个很大的从动铁轮了。“锅驼机”的轮子与水车的铁轮之间,用宽皮带相连,提水的效益翻了几十倍。后来又有了柴油机做动力。再后来又有了“马达(电动机)”,一直沿用到七十年代,但水车的形状一直没有变化。
我上初中放暑假的时候,就给生产队“看马达(照看水车)”。夏日的深夜,我从家里推一辆“地老鼠车车”,用绳交叉缠了车把,上面铺半截凉席,躺上去,耳边马达嗡嗡地转,水车哒哒哒的响,井水哗哗哗的流淌,四周一片蛙鸣蛐蛐叫,心里舒坦得很!
由于关中地区连年天旱少雨,浇地灌溉用水越来越频繁,水位急剧下降,水车经常是半筒子水。这时候就开始“打灌井”。先是在老井里打灌井,再后来就估摸着地下水流向,在地里打新井。打灌井有专业打井队,高高的木架子,中间固定着深入井下的铁杆,铁杆上面悬着一个铁锅样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垂直坠落井中淘泥。这灌井的“井管子”是用红砖砌垒的,约半人多高,直径约三四尺许,一节一节的放入井内。井越来越深,老式水车就派不上用场了。就有了浅水泵、深水泵,再后来,就是更深机井了。
从牛力水车到深水泵,不过十来年的功夫。可这提水机械化变革的过程,却给农村解放生产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同时,六七十年代过度开采地下水,也给这一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带来了不小的不良影响。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关中太旱了么!现今关中渭北,黄河灌渠纵横交错,农村除了生活用水外,大部分田地都用黄河水灌溉。据说,井水又略有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