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给可能感兴趣的好友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
卢湾区淮海中路567弄,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一条老弄堂——新渔阳里所在地,位于雁荡路、思南路之间,建于民国元年至民国25年(1912年至1936年)。
上海歌剧院退休舞蹈演员、74岁的李秀英在这条弄堂里住了40多年。李秀英介绍说,新渔阳里6号是一幢二层石库门小楼,属于欧式联排建筑,风格独特。与沪上其他风情万种的老宅不同的是,它有一个雅号“中国青年的红色起点”。
上世纪20年代,这里是酝酿中国风云人物的摇篮,陈独秀、刘少奇、任弼时、陈望道、李汉俊、萧劲光等名字均与这座红砖小楼联系在一起。1920年,新渔阳里6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有共产主义色彩的青年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首个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
据李秀英介绍,刘少奇等人曾在这栋小楼里,每日自学《共产党宣言》和《新青年》,阅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并补习俄语,此后又分批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踏上了漫漫的革命征途。
李秀英说,与她居住的新渔阳里仅一箭之遥的是老渔阳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的酝酿时期,这条弄堂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
老渔阳里在今南昌路上,为旧式石库门里弄,有8幢砖木结构两层楼房。该弄堂里的2号是陈独秀同乡、民初安徽都督柏文蔚的私房。1920年陈独秀从北京到上海后,就住入了这里。1920年5月,陈独秀在此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在李秀英眼中,今天的渔阳里“既怀旧,又距离时尚很近”,因为其与淮海路众多的国际时尚专卖店仅一门之隔。然而李秀英仍然十分怀念过去的淮海路。
她说,过去淮海路不像今天这般开阔,两旁法国梧桐浓荫闭日,只有一辆26路无轨电车在整个淮海路上行驶,淮海路最热闹的就是从陕西路到重庆路一段,尤以瑞金路口这里为最热闹的中心。车驶过陕西路就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那时一到夏天法国梧桐五角菱形的叶子几乎盖住了淮海路,气温也会降低,尤其是陕西路一段更是连阳光都照不进来。
她告诉早报记者,她的印象中卢湾区这个曾经的法租界是一个气质优雅的地方,撇开它沧桑的历史,如今它留给人们的是精致的老建筑以及那股无
法言说的法式风情,让人们不由得慢下脚步,闭上眼睛感受那微风拂动的法国梧桐树叶……
李秀英说,她最喜欢去淮海路老成都路口曾经的淮海电影院看电影,现在这里已经改建成了时装商厦。她说,最喜欢吃淮海电影院旁边的光明小吃店的绿豆粥和小馄饨,那真是便宜又美味的食物,而且人气超旺,经常是需要排长队才能买到的。李秀英说:“解放以前数这个电影院的名字最多,叫过巴黎大戏院、巴黎孔雀大戏院、巴黎皇后大戏院、巴黎皇后孔雀大戏院,1949年以后就是淮海电影院了。”
黄浦区地理建制
黄浦区以黄浦江江名命名。黄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地处黄浦江与苏州河合流处南端。东和南隔黄浦江与浦东新区相望;西与静安区、卢湾区接壤;北以苏州河为界,与虹口区、闸北区为邻。总面积12.4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99万人。
1945年国民党政府重建上海市政府,全市分设30个区,区境属第一区,又名黄浦区。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设30个区,区境属黄浦区。1956年,原黄浦区与老闸区合并称黄浦区。2000年黄浦区与南市区合并称黄浦区。
2007年,黄浦区撤销了8个街道,调整为新的南京东路街道、外滩街道、老西门街道、小东门街道、半淞园路街道5个街道。
卢湾区地理建制
卢湾区位处市中心南部,与黄浦、静安、徐汇等区接界,隔黄浦江与浦东新区相望,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94万人。
卢湾区名,源于卢家湾水道。该河位于今卢家弄,即徐家汇路“S”弯口西侧,泰康路南。民国34年(1945年)12月建区时名“芦家湾区”,习用卢家湾区、卢湾区。1949年5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签署的接管令称“卢家湾区”。1950年6月成立区人民政府后统一为卢湾区。
历史上先后属华亭县和上海县高昌乡。区境北部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年1月)与民国3年(1914年),相继被辟为法租界,1946年正式收回。区境南部为华界,抗日战争前属沪南区。1956年3月嵩山区撤,西部、南部并入卢湾区,1959年12月邑庙区撤销并入卢湾区。
历史上河道纵横,清末后多填筑为路,今存黄浦江和日晖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