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订餐、送餐上门的消费方式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安全卫生方面也存在着隐忧。“舌尖上的安全”咋保证?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关于加强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管理意见》)日前发布,目前正在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第三方平台需“晒”餐厅资质
【现状】在街头的餐馆,亮照经营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订餐平台上,有一些知名度高的餐饮企业,但更多是不熟悉的餐饮店铺。记者打开一家订餐App,在商家信息一栏里,只能看到商家活动、简介等信息,没有看到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记者在另一款订餐App搜索栏上输入“奶茶”,出现几十条结果。随意打开一家,“商家资质”一栏只有地址和营业时间,证照信息没有上传,店铺经营资质等只能是雾里看花。
【新规】《管理意见》将严格商家入网条件。餐饮单位入网前,应向第三方平台提交《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证明。第三方平台应对餐饮单位进行实名登记,严格审查入网餐饮单位提交的相关资质证明,明确告知其应承诺遵守的食品安全相关规定,禁止无证照、借用、冒用证照、超范围经营的餐饮单位入网。
对前期未经资质审查已入网餐饮单位,第三方平台应停止其入网经营;对一直不办理合法资质的入网餐饮单位,第三方平台应对其做出强制下线处理。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申请通过网络订餐等经营的餐饮单位,除审核相应经营项目许可条件外,还应当审查现场登录申请人网站、网页或网店等功能的设施设备。无实体门店经营的互联网食品经营者不得申请所有食品制售项目。
为确保食品安全,餐饮单位入网后,应将入网资料报属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第三方平台应在网上公示(或提供电子链接标识)餐饮单位的许可证照、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明等相关信息,督促入网餐饮单位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服务承诺要公示,送餐时间最多2小时
【现状】“等了2个小时,菜都黄了,吃在嘴里酸酸的。”因为天气炎热,中午刘小姐下班后不想出门,便利用手机软件叫了一份外卖,左等右等不来,打电话催问,客服都是一个理由:“用餐高峰期,订餐数量太多,配送人员又少。”等饭菜送来时已经过了饭点,刘小姐饿得饥肠辘辘,心情失望又愤怒。她说,像她这样每周都会使用网络订餐的用户,遇到外卖延迟送达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明明点餐商家就在一条马路上,但饭菜送来却是一个小时以后了,炎炎夏日,一直“在路上”的饭菜质量,让人堪忧。
在一家订餐软件上,记者看到,一些商家的网店下方有“准”、“保”、“票”字样,有的则一个字都没有。商家解释,“准”代表准时必达;“保”代表商家已加入外卖保计划,食品安全有保证;“票”是可以开发票。能做到其中哪几点,网站会在店铺下方标注相应字样。
【新规】饭菜质量监控、送餐时间标准、食物保质期等细则,在此次出台的《管理意见》中都有明确规定。按规定,入网餐饮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流程,在第三方平台明示提供外送服务的时间、外送范围以及收费标准,根据消费者的订单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符合条件的冷藏或加热保温设备,按时、按质、按量送达消费者,并提供相应的单据。
入网餐饮单位应保证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进行食品加工,送餐品种不得含有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及成分,送餐时间应严格控制在食品加工完成后2小时内的安全时限内送达,送餐容器的外包装上应标示食品加工完成的时间和食用时限,送餐人员应按规定取得有效健康证明。
直接入口的食品应使用清洁、完好、健康无污染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第三方平台或者第三方物流送餐的,人员、运输工具等应符合食品安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