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服用方法、时间也很多讲究,如有不慎,也许不能治病,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生活中药品服用常识向大家进行介绍。
服用消食片别超过两天
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时,吃消食片不要超过两天。如果服药两天还不见效,建议调整其他药物,如乳酶菌素片、酵母片等,并且配合快速行走等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消化。日常饮食上,应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等谷物。
广谱抗生素要慎用
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广谱抗生素能够“消灭”的细菌种类更多,所以将广谱抗生素作为首选。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体中部分细菌是有益的,他们维持着多种生理功能。如果滥用广谱抗生素,这种没有较强针对性的“通杀”不仅会杀死病原菌,还会消灭身体里的有益细菌,导致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
喝完止咳糖浆别着急喝水
喝水服药再正常不过,但比起一般药物,止咳糖浆和水的关系似乎并不“要好”。止咳糖浆之所以起到止咳的作用,一方面有赖于胃肠吸收,另外要靠糖浆覆盖在咽部的黏膜表面,以减轻炎症的刺激。如果服用止咳糖浆后立即喝下大量的水,口中的药味虽得到缓解,但会降低咽部的药物浓度,影响药物发挥很好的局部作用。
碘酒和红药水不能同时用
红药水和碘酒都是很多家庭的常备消毒品,有人以为伤口用碘酒消毒后再搽点红药水会起到“双重消毒”的作用。这其实是不对的。
碘酒中含有碘,红药水是汞和溴的化合物,如果把这两种外用药混合使用,碘酒中的碘与红药水中的汞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碘化汞。碘化汞对身体有腐蚀性和毒性,轻则会破坏皮肤组织,发生红肿、水疱,重则会引起皮肤中毒,导致伤口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