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居的文化特征 海南的饮食文化特点

■ 本岛风味小吃:

海南粉: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细如丝,食法北方叫“凉拌”,海南叫“腌粉”,其上加入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肉丝、香油、酸菜……,醇香扑鼻,余味无穷,吃完后再加上一勺海螺清汤,更是鲜香无比。海南粉是海府地区传统小吃。

抱罗粉:以大米粉条配靓汤及多种佐料调制而成。因文昌县抱罗所产最为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比“海南粉”略粗,故琼北各地又称之为“粗粉汤”。

灵山粗粉:是在琼山市灵山镇一举成名的,其粉比海南粉粗,其生产工艺与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吃”,但特色是粉质爽滑,腌料注重海鲜原料,突出一个“海鲜味”。

陵水酸粉:陵水一带风味小吃,其粉圆而长,外观如“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同样是“腌粉”,但其腌料与以上“腌粉”不同的是既香又酸,

嗜辣者再加上一勺本地产的“辣中之辣”的“灯笼椒辣酱”的话,更是香、酸、辣三味具全,十分开胃!

加积牛腩粉:做为海南的侨乡之一,吸收东南亚饮食的长处,加积厨师独创的“五香牛腩”、“咖喱牛腩”远近扬名,以“五香牛肉腩”为腌料的加积粉,香味浓郁,吃后余香留齿。

椰香粘软:出自著名侨乡、椰乡——文昌市一带民间。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搅和,揉搓成小团,用手按压成扁圆形,在滚水中煮熟,然后沾上碎粒状甜馅料便可吃用。

清补凉:有点像北东的八宝粥,但制作方法有异,一般先将各配料煮熟后,加冰加糖水或加椰子水食用。该食品清凉可口,消暑健胃,是海南夜晚最富特色的解暑美食,价格仅有三四元/碗。

海南民居的文化特征 海南的饮食文化特点

海南萝卜糕:海南地方传统小吃。民间制法因地而异,但都须以粘米浆、白萝卜丝为主料,其它辅料可随意变换,可间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后煎而食。

苗家三色饭: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小吃。具有节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传统喜庆节日)期间普遍制作和食用。

黎家竹筒饭: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351/582495387452.html

更多阅读

我国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 地域民居风格空间设计

聚落是人类各种聚居地的总称。它是人类与大自然搏斗、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的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化,它也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从聚落形式推测出

潮州民居的典型作品:许驸马府三宝及其风水内涵

潮州民居的典型作品:许驸马府三宝及其风水内涵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网http://www.gnfspx.com) 潮州城有座驸马府,它的主人是宋朝英宗皇帝的驸马许珏。许驸马府位于潮州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该府建筑形式古朴大方,浑厚坚实,保留宋

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概况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概况从类型上看布依族民居建筑不是通常所谓的经典建筑也不是所谓的通俗建筑,而是民俗学重点研究的民间建筑,是我国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它与庭院式、穴居式、蒙古包式等建筑类型有很大区别。其

企业文化的特征包括 “新人类”的文化特征

“新人类”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的文化特征也将成为我们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参考。很显然,年龄在20~30岁之间,被我们称做是“新人 类”、“新新人类”、“E时代”的消费群体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成为很多商品的主流消费群体,也马

声明:《海南民居的文化特征 海南的饮食文化特点》为网友追风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